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强震区都江堰虹口小沟地震泥石流灾害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惠惠 马煜 +2 位作者 张健楠 李丽 余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8,共7页
汶川地震诱发了很多地震泥石流。通过对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小沟泥石流沟实地考察和室内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小沟泥石流暴发的主要原因是:(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山体滑坡,在四川省都江堰虹口乡小沟流域内大量滑坡体失去了... 汶川地震诱发了很多地震泥石流。通过对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小沟泥石流沟实地考察和室内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小沟泥石流暴发的主要原因是:(1)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山体滑坡,在四川省都江堰虹口乡小沟流域内大量滑坡体失去了原有稳定性但还没有滑动;(2)强降雨作用使滑坡体运动至沟道内,阻塞束窄沟道,后在洪水冲刷下溃决,暴发泥石流。目前小沟流域内还存在大量潜在滑坡,在强降雨作用下,很容易再次滑至沟道,并在洪水作用下启动形成泥石流,造成灾害。此类强震区泥石流的暴发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事前不易被发觉,危险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泥石流 滑坡 汶川地震
下载PDF
后发型地震泥石流灾害调查与防治建议——以孙家沟“8·13”泥石流为例
2
作者 李丽 余斌 +2 位作者 褚胜名 吴语夫 亓星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8期53-55,共3页
后发型地震泥石流是在发生地震后由暴雨、堰塞湖溃决等诱发因素激发形成的泥石流。"8.13"孙家沟泥石流是由汶川地震诱发的后发型地震泥石流。通过灾害调查,分析了"8.13"孙家沟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计算了泥石流静动力... 后发型地震泥石流是在发生地震后由暴雨、堰塞湖溃决等诱发因素激发形成的泥石流。"8.13"孙家沟泥石流是由汶川地震诱发的后发型地震泥石流。通过灾害调查,分析了"8.13"孙家沟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计算了泥石流静动力学参数,得到泥石流的危害范围,对再次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以孙家沟为例,探讨了后发型地震泥石流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后发型地震泥石流 灾害调查 防治措施 孙家沟
下载PDF
汶川强震区泥石流特征研究——以银厂沟东林寺-海汇桥段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煜 马东涛 +1 位作者 李锋 王显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1-356,共6页
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在强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暴发几率较地震前大大增加。通往银厂沟景区必经之路的东林寺-海汇桥段,位于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上,在2008、2009和2010年3个雨季的... 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在强降雨条件下,泥石流的暴发几率较地震前大大增加。通往银厂沟景区必经之路的东林寺-海汇桥段,位于龙门山山前断裂带上,在2008、2009和2010年3个雨季的强降雨作用下,该段10.2 km长度范围内的11条沟不同程度暴发泥石流灾害,均属典型的地震泥石流。泥石流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1)频率高,暴发点多,规模大小不一;(2)流体性质一般以粘性为主;(3)泥石流的活动范围与降雨、地形因素关系密切;(4)泥石流危害形式有冲毁、淤埋、堵塞主河等多种形式。继"5.12"地震后,连续3年的地震灾区泥石流活动显示,地震区泥石流已进入高发期,该时期可能持续5~10 a,甚至更长,对可能遭遇泥石流的区域,应做好持久性防灾减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泥石流 暴发条件 活动特征 汶川
下载PDF
震后泥石流形成机制及对公路建设的影响探析
4
作者 陈风光 郑茂营 《山西建筑》 2014年第10期152-153,共2页
通过对绵远河流域泥石流的调查,分析了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进而介绍了泥石流对河床演变的影响以及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震后公路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地震 泥石流 形成机制 公路建设
下载PDF
我们在基层(兵营七首)
5
作者 杨新军 《战士文艺》 2011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关键词 如水 霜歌 一束束 子般 房价泡沫 我自己 热血男儿 唱落 地震泥石流 你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