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古郯庐带沧浪铺阶地震事件、层序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
94
1
作者
乔秀夫
高林志
+1 位作者
彭阳
李海兵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11-918,共8页
胶辽徐淮地区下寒武统的沧浪铺阶沿郯庐断裂两侧分布.辽东半岛的沧浪铺阶包括葛家屯组、大林子组与碱厂组(位于郯庐断裂东侧).大林子组形成于滨海萨布哈环境,整个岩组充满了地震灾变事件记录,其特征为液化泄水脉、水塑性褶皱、水塑性...
胶辽徐淮地区下寒武统的沧浪铺阶沿郯庐断裂两侧分布.辽东半岛的沧浪铺阶包括葛家屯组、大林子组与碱厂组(位于郯庐断裂东侧).大林子组形成于滨海萨布哈环境,整个岩组充满了地震灾变事件记录,其特征为液化泄水脉、水塑性褶皱、水塑性微断层(三者相伴生),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角砾岩与砂岩墙;总结了萨布哈泥质岩中的地震液化序列.苏皖北部的沧浪铺阶(位于郯庐断裂西侧)包括金山寨组、沟后组下段及上段.沟后组同样系干旱的潟湖环境沉积,与大林子组为同一气候带岩组,但在苏皖北部的沧浪铺阶岩组中未发现地震事件记录.苏皖北部沧浪铺阶可识别出4个层序,但在辽东半岛则缺少一个层序.从灾变事件、层序地层以及具体岩组岩性对比角度,不支持辽东半岛的沧浪铺阶系由苏皖北部于中生代平移数百公里至目前位置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铺阶
郯庐断裂
地震
灾变事件
液化
泄水脉
水塑性褶皱
泥质岩
地震液化序列
原文传递
题名
古郯庐带沧浪铺阶地震事件、层序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
94
1
作者
乔秀夫
高林志
彭阳
李海兵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911-918,共8页
基金
科学技术部国家攀登专项(95-专-04)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调查项目(DKD2001010)联合资助
文摘
胶辽徐淮地区下寒武统的沧浪铺阶沿郯庐断裂两侧分布.辽东半岛的沧浪铺阶包括葛家屯组、大林子组与碱厂组(位于郯庐断裂东侧).大林子组形成于滨海萨布哈环境,整个岩组充满了地震灾变事件记录,其特征为液化泄水脉、水塑性褶皱、水塑性微断层(三者相伴生),液化卷曲变形、液化角砾岩与砂岩墙;总结了萨布哈泥质岩中的地震液化序列.苏皖北部的沧浪铺阶(位于郯庐断裂西侧)包括金山寨组、沟后组下段及上段.沟后组同样系干旱的潟湖环境沉积,与大林子组为同一气候带岩组,但在苏皖北部的沧浪铺阶岩组中未发现地震事件记录.苏皖北部沧浪铺阶可识别出4个层序,但在辽东半岛则缺少一个层序.从灾变事件、层序地层以及具体岩组岩性对比角度,不支持辽东半岛的沧浪铺阶系由苏皖北部于中生代平移数百公里至目前位置的观点.
关键词
沧浪铺阶
郯庐断裂
地震
灾变事件
液化
泄水脉
水塑性褶皱
泥质岩
地震液化序列
分类号
P539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古郯庐带沧浪铺阶地震事件、层序及构造意义
乔秀夫
高林志
彭阳
李海兵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
9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