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震社会学进展综述 被引量:4
1
作者 顾建华 邹其嘉 毛国敏 《国际地震动态》 2000年第2期14-25,共12页
首先回顾了我国地震社会学的发展过程;论述了主要研究成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国际上开展的同类研究作了介绍和评价;最后对地震社会学的发展方向和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地震社会学 灾害社会学 地震预报 研究成果
下载PDF
迎接新世纪推进地震社会学学科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建华 王绍玉 邹其嘉 《国际地震动态》 2004年第11期39-47,共9页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社会学 地震科学 年代 发布 学科发展 社会实践 推进 计划 对策
下载PDF
地震社会学与地震预报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增建 吴瑾冰 《华北地震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67-70,共4页
人们对地震危险度感觉的三要素是:可预报的地震的摧毁程度,预报意见的准确度以及所预报的地震来临的迫切程度.这三要素既是地震预报问题,同时也是与地震社会学问题密切相关的.今后要研究多种严重不利因素与地震问题重合下的地震社会学问题.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社会学 地震对策
下载PDF
那一棵大树的阴凉——再记中国灾害社会学、地震社会学奠基人王子平
4
作者 程才实 《中国建设信息》 2014年第12期30-32,共3页
我之所以把“再记”二字用在题目上,是因为几年前写过一篇名为《先生之风》的文章,记述了我与王子平教授交往的二三事。那篇文章曾在几家报刊发表.寄给我的样报.样刊都还保存着。一本《创造幸运——我的心灵史》,让我读到了既熟悉... 我之所以把“再记”二字用在题目上,是因为几年前写过一篇名为《先生之风》的文章,记述了我与王子平教授交往的二三事。那篇文章曾在几家报刊发表.寄给我的样报.样刊都还保存着。一本《创造幸运——我的心灵史》,让我读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王子平教授。那些陌生让熟悉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立体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学 地震社会学 王子 中国 大树
下载PDF
那一棵大树的阴凉——再记中国灾害社会学、地震社会学奠基人王子平
5
作者 程才实 《中国建设信息》 2014年第13期48-50,共3页
我之所以把“再记”二字用在题目上,是因为几年前写过一篇名为《先生之风》的文章。记述了我与王子平教授交往的二三事。那篇文章曾在几家报刊发表。寄给我的样报、样刊都还保存着。一本《创造幸运——我的心灵史》,让我读到了既熟悉... 我之所以把“再记”二字用在题目上,是因为几年前写过一篇名为《先生之风》的文章。记述了我与王子平教授交往的二三事。那篇文章曾在几家报刊发表。寄给我的样报、样刊都还保存着。一本《创造幸运——我的心灵史》,让我读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王子平教授。那些陌生让熟悉变得更加清晰.也更加立体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社会学 地震社会学 王子 中国 大树
下载PDF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07年小结
6
《国际地震动态》 2007年第12期41-41,共1页
按照年度计划,本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是“民防与防灾减灾”,因与国际减灾大会的时间冲突,改为要求委员们参加国际减灾大会,特别是专题九“应急与救援技术和装备的发展趋势”(New Trends i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f Emergency... 按照年度计划,本专业委员会的学术活动是“民防与防灾减灾”,因与国际减灾大会的时间冲突,改为要求委员们参加国际减灾大会,特别是专题九“应急与救援技术和装备的发展趋势”(New Trends i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of Emergency and Rescue).本委员会最终有6人参加大会,提交了论文并做了专题发言,这6篇论文被收入大会论文集。该文集已经被批准进入ISTP检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震学会 地震社会学 TECHNOLOGY 国际减灾 论文集 年度计划 防灾减灾
下载PDF
地震社会学和防震减灾
7
作者 薜健 《石河子科技》 1994年第3期42-44,共3页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大陆的地震活动进入了本世纪以来的第五次活跃期,专家预计地震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我国的西部,即青藏块体及其周边地区、以及新疆等地.从历史上看,新疆是一个多地震地区,在前四次活跃期,新疆都曾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给...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大陆的地震活动进入了本世纪以来的第五次活跃期,专家预计地震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我国的西部,即青藏块体及其周边地区、以及新疆等地.从历史上看,新疆是一个多地震地区,在前四次活跃期,新疆都曾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给新疆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采取各种防御措施,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地震社会学的角度及其研究内容出发,粗略地叙述了防震减灾工作的性质以及地震社会学对它的指导作用,以求把防震减灾工作做得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社会学 防震减灾
下载PDF
工程项目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社会学观点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建钢 钟国平 黎大虎 《四川地震》 1995年第1期48-60,共13页
本文依据工程地震学、抗震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观点,定量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抗震设防标准;还依据冈布尔极值Ⅲ型分布和我们推导出的财务式算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这个标准和这套方法都具有明确的可解释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依据工程地震学、抗震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观点,定量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抗震设防标准;还依据冈布尔极值Ⅲ型分布和我们推导出的财务式算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这个标准和这套方法都具有明确的可解释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上述标准和方法,给出了四川及邻近区域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将该图和新近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大体相近。这也就带来了如下三个推断:①作为新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是可以为它找到其工程地震学、抗震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基础的;③同时也表明它可能已不再具有与50年超越概率10%相对应的纯粹工程地震学涵义;③它成图前后在学术上的种种争鸣也许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顺便还利用1962年以及1975年以前的地震目录,指出了唐山地震和新丰江地震的存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设防标准 地震社会学 地震危险性评估 唐山地震 新丰江地震 工程地震
下载PDF
1695年临汾大震灾害社会学和地震预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肖承邺 《山西地震》 1995年第3期159-162,共4页
根据大量历史记载探讨了1695年临汾大地震次生灾害的教训,以地震社会学角度分析了大震救灾的经验,用震源力学观点研究了大地震预报的可能性。
关键词 次生灾害 地震社会学 地震预报 临汾地震 灾害
下载PDF
地震预测直面社会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德富 康春丽 《国际地震动态》 2002年第11期27-31,共5页
地震能否预测 ,以及地震预测对社会安定的影响是当前社科界非常敏感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上述问题结合实例作了深入分析 ,认为只要敢于突破旧观念 ,善于创新技术途径 ,地震预测就能走出目前的“混沌”状态 ,在 10年内将地震三要素的短... 地震能否预测 ,以及地震预测对社会安定的影响是当前社科界非常敏感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上述问题结合实例作了深入分析 ,认为只要敢于突破旧观念 ,善于创新技术途径 ,地震预测就能走出目前的“混沌”状态 ,在 10年内将地震三要素的短期预报推进到可直面社会的新高度。文中最后对地震预测直面社会前的必要工作 ,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 地震活动 震级 发震时刻 地震灾害 地震预测 地震社会学
下载PDF
2007年宁洱6.4级地震震后社会影响调查的研究分析
11
作者 龚强 苏桂武 +3 位作者 赵恒 李永强 陈征山 非明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1-407,共7页
通过对宁洱6.4级地震震后社会影响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社会学和地震科学相结合是探索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最好方法,同时阐述了研究地震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经济、... 通过对宁洱6.4级地震震后社会影响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社会学和地震科学相结合是探索防震减灾、地震应急、抢险救灾、恢复重建和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的最好方法,同时阐述了研究地震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阐明我们不但要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震社会学的规律,而且还要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地震对策问题,让社会科学来为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服务,以此来不断推动地震社会学的发展和地震灾区社会调查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社会学 社会调查 宁洱6.4级地震
下载PDF
苍山5.2级地震现场的社会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小倩 《国际地震动态》 2000年第8期12-15,共4页
运用地震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对苍山 5 .2级地震进行了现场社会调查和分析 。
关键词 苍山地震 调查 地震社会学 山东
下载PDF
浅析地震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3
作者 雷建设 兰从欣 郝红元 《华南地震》 1999年第2期85-90,共6页
随着社会及学科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地震知识应用于社会领域, 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地震科学的影响。从地震预报、工程地震、震害预测、震灾评估、地震宣传和地震速报与应急等方面讨论了地震科学对... 随着社会及学科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地震知识应用于社会领域, 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地震科学的影响。从地震预报、工程地震、震害预测、震灾评估、地震宣传和地震速报与应急等方面讨论了地震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 地震科学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 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地震震源、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预报等学科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社会学 地震对策 地震科学 社会发展
下载PDF
地震的社会性
14
作者 赵希璋 吕鸿图 《科学.经济.社会》 1985年第2期126-128,115,共4页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组成地球的岩石圈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构造变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发震机制潜伏于地下,震害显示于地表的自然现象,是岩石圈物质的快速运动。地球岩石圈发生构造变动导致地震的原因很多。岩浆的侵入或喷发作用可...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是组成地球的岩石圈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构造变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发震机制潜伏于地下,震害显示于地表的自然现象,是岩石圈物质的快速运动。地球岩石圈发生构造变动导致地震的原因很多。岩浆的侵入或喷发作用可以引起地震,地壳塌陷也可以引起地震。但是,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警报 社会 地震对策 地震社会学 地球岩石圈 社会对策 社会问题 构造变动 根本任务
下载PDF
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各专题分会场交流纪要 (八)地震预警技术建设及社会、经济影响专题
15
《国际地震动态》 2012年第8期44-46,共3页
地震预警技术建设及社会、经济影响专题由地震社会学、地震预报、地震学、历史地震和地震观测等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顾建华、薛兵、姚大全、许力生、卜淑彦等共同召集,参会人数为26人,会议总共提交13篇论文和报告,由于部分代表未... 地震预警技术建设及社会、经济影响专题由地震社会学、地震预报、地震学、历史地震和地震观测等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顾建华、薛兵、姚大全、许力生、卜淑彦等共同召集,参会人数为26人,会议总共提交13篇论文和报告,由于部分代表未能出席,因此只有6人进行了报告。由于本次会议报告人数较少,决定不限制每个人的报告时间和讨论时间,以便更充分地进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社会学 预警技术 专题 经济 专业委员会 地震预报 地震观测 历史地震
下载PDF
论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绍玉 《灾害学》 CSCD 1996年第2期86-90,共5页
依据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现场调查材料,考察了地震灾害给人造成的心理伤害,分析了震灾心理的形成机制和表现特征,提出了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目标,同时对地震灾害发生后实施心理救助的问题也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地震 灾害 恐震心理 地震社会学 救灾对策
下载PDF
新中国地震应急工作历程(一)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懋源 《国际地震动态》 2004年第6期23-29,共7页
本文将迄今的新中国地震应急工作划分为 4个发展阶段。本着“厚今薄古”并面向未来发展以古鉴今的指导思想 ,对地震应急事业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回顾。对于各个阶段中若干重要的应急工作事件或者发展成就 ,作者做了适当的评述。
关键词 地震应急 地震对策 地震社会学 评述
下载PDF
对广东省地震事业基础建设框架的思考
18
作者 刘昌谋 《华南地震》 1999年第2期75-80,共6页
根据广东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广东地区的震情等特点, 讨论了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以预防为主”的地震工作方针中, 关于理顺中央和地方的领导关系、地震事业的财政渠道和法律保障等政策性问题,
关键词 地震社会学 地震对策 减灾措施 地震事业
下载PDF
论地震预报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蒋克训 孙士宏 《华南地震》 1998年第3期83-86,共4页
在当今地震预报科学水平还很低、而社会又强烈地期望实现地震预报的情况下,地震社会学问题更显突出。地震预报策略,就是管理部门在充分尊重地震预报专家地震预测预报意见的基础上,以何种形式和口径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或向社会公众通报... 在当今地震预报科学水平还很低、而社会又强烈地期望实现地震预报的情况下,地震社会学问题更显突出。地震预报策略,就是管理部门在充分尊重地震预报专家地震预测预报意见的基础上,以何种形式和口径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或向社会公众通报的策略,以取得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最佳效果。论述了目前使用的9种地震预报策略的要点及正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社会学 地震社会心理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地震谣传的成因及其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晓东 李慧峰 《华南地震》 1999年第4期88-90,共3页
地震谣传在我国不少地区反复出现 ,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谣传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并提出了防治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地震 谣言 地震社会学 防治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