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面板堆石坝的加速度分布系数 被引量:12
1
作者 邹德高 韩慧超 +1 位作者 孔宪京 余翔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36-1242,共7页
我国西部地区有很多已建、在建及拟建的高土石坝工程,坝高已达200 m以上,这些高坝有的位于地震断裂带附近。规范中关于地震加速度动态分布系数的规定仅适用于高度70 m(8、9度烈度)和150 m(7度烈度)以下的大坝,且没有考虑近断层地震动的... 我国西部地区有很多已建、在建及拟建的高土石坝工程,坝高已达200 m以上,这些高坝有的位于地震断裂带附近。规范中关于地震加速度动态分布系数的规定仅适用于高度70 m(8、9度烈度)和150 m(7度烈度)以下的大坝,且没有考虑近断层地震动的特点。本文分别对高度为40、70、150和200 m面板坝进行动力反应分析,将规范谱人工波与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面板堆石坝的加速度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的大坝最大加速度明显大于规范谱人工波。通过总结近断层区域大坝的加速度分布规律,建议了适用于近断层区域面板堆石坝的加速度分布系数,可为大坝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加速度分布 近断层地震 地震设计烈度
下载PDF
拟编全国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简介
2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2期-,共1页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建筑标准图的编制情况,在标准图的编制者和使用者之间起沟通作用,使标准图更加符合使用和施工要求,本刊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咨询服务》专栏中陆续刊登《拟编全国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简介》,读者如对拟编标准图提...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建筑标准图的编制情况,在标准图的编制者和使用者之间起沟通作用,使标准图更加符合使用和施工要求,本刊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咨询服务》专栏中陆续刊登《拟编全国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简介》,读者如对拟编标准图提出建议或意见,请迳寄北京车公庄大街19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一室收(邮政编码1000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设计 图集 车公庄大街 地震设计烈度 建筑 邮政编码
下载PDF
DBJ/T 15-92—202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修订依据及相关问题说明 被引量:28
3
作者 方小丹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2-188,共17页
介绍了广东省标准DBJ/T 15-92—202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修订背景、原则和依据,并对相关概念予以说明。采用"二阶段、二水准"的性能设计方法,承载力计算式按抗力大于设防烈度地震效应组合表达,以可计算验证的方... 介绍了广东省标准DBJ/T 15-92—202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修订背景、原则和依据,并对相关概念予以说明。采用"二阶段、二水准"的性能设计方法,承载力计算式按抗力大于设防烈度地震效应组合表达,以可计算验证的方式保证"中震可修"目标的实现;采用改进后的抗震设计谱,避免了原《规程》抗震设计谱长周期段的缺陷;论证了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混凝土构件是否开裂无关,指出控制层间位移角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非结构构件因主体结构过大的变形而损坏,合理放宽层间位移角限值;轴压比不应作为柱安全度的指标,将轴压比作为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允许压应力比,可避免长期荷载作用下框架边柱的压应力小、中柱的压应力大而引起的徐变变形差,也可避免某些柱截面偏大成为短柱而又需构造配筋,延性反而变差;规定全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要求上部剪力墙先于下部框架屈服,不控制上下层刚度比;规定重力柱-核心筒结构的设计原则,要求核心筒有能力承担全部地震剪力、确保楼盖面内的弯、剪承载力;解释了美国规范UBC中区分规则和不规则结构的主要目的,指出扭转位移比不是衡量结构扭转效应大小的指标;有必要总结经验,清理不正确、过时的抗震设计概念,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超限审查,为结构设计及其创新营造更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防烈度地震设计 抗震设计 层间位移角 轴压比 不规则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