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波变换与奇异值分解的地震资料去噪新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小品 贺振华 熊晓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236,280,共6页
为了有效地去除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充分利用小波变换(WT)去噪和奇异值分解(SVD)去噪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WT-SVD)的地震资料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小波软阈值去噪,有效地降低噪声的方差;然后进行... 为了有效地去除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充分利用小波变换(WT)去噪和奇异值分解(SVD)去噪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WT-SVD)的地震资料去噪方法。该方法首先进行小波软阈值去噪,有效地降低噪声的方差;然后进行基于倾角扫描的奇异值分解去噪,识别噪声点,自动追踪同相轴,并进行同相轴拉平处理,充分利用了奇异值分解方法处理水平同相轴噪声效果好的优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去噪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WT-SVD方法简单易行,比单一的SVD方法和WT方法的去噪效果更显著,有效地消除了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显著地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奇异值分解 倾角扫描 地震资料去噪
下载PDF
基于曲波噪声估计的三维块匹配地震资料去噪 被引量:13
2
作者 孙成禹 刁俊才 李文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8-1194,I0007,共8页
常规的三维块匹配(BM3D)算法在地震资料降噪处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处理中因无法得到噪声先验信息,通常难以确定所需的滤波阈值等相关参数。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波噪声估计的BM3D地震资料去噪方法。首先利用曲波变换估计地震... 常规的三维块匹配(BM3D)算法在地震资料降噪处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处理中因无法得到噪声先验信息,通常难以确定所需的滤波阈值等相关参数。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波噪声估计的BM3D地震资料去噪方法。首先利用曲波变换估计地震资料的噪声方差,再通过改进的BM3D去噪算法自适应地选取合适的阈值参数并完成去噪处理。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常规的BM3D去噪算法和曲波变换去噪算法相比,能在很好地去除随机噪声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有效信号,且在去噪过程中对边界反射的细节信息保持较好,计算效率较高,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得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去噪 三维块匹配 声先验估计 曲波变换
下载PDF
三维曲波变换在地震资料去噪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之涵 孙成禹 +1 位作者 姚永强 肖广锐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1-430,共10页
考虑到二维曲波变换对于三维地震数据难以达到理想的去噪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曲波变换的地震资料去噪方法。通过三维曲波变换使三维地震数据变换到曲波域,将三维地震数据分为多个方向和尺度,利用相关计算法判别代表有效信号和随机... 考虑到二维曲波变换对于三维地震数据难以达到理想的去噪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曲波变换的地震资料去噪方法。通过三维曲波变换使三维地震数据变换到曲波域,将三维地震数据分为多个方向和尺度,利用相关计算法判别代表有效信号和随机噪声的曲波系数,并根据曲波变换的性质,采用改进的非线性阈值方法对曲波系数进行处理,最后通过三维曲波反变换得到去噪后的地震信号。模型数据及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三维曲波变换去噪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压制三维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同时较好地保护有效信号,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曲波变换 稀疏表示 非线性阈值法 三维地震资料去噪 随机
下载PDF
基于Seislet域分数阶阈值去噪算法的地震资料去噪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入化 黄建平 +2 位作者 国运东 雍鹏 刘定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0-50,共11页
相较于由图像领域发展的去噪算法,Seislet阈值去噪算法更好适用于地震数据的去噪处理,但在Seislet阈值去噪算法中,常规硬阈值函数在阈值处存在断点,软阈值函数处理得到的系数与原有系数之间存在恒定偏差,且传统阈值确定准则难以适用于Se... 相较于由图像领域发展的去噪算法,Seislet阈值去噪算法更好适用于地震数据的去噪处理,但在Seislet阈值去噪算法中,常规硬阈值函数在阈值处存在断点,软阈值函数处理得到的系数与原有系数之间存在恒定偏差,且传统阈值确定准则难以适用于Seislet域。为此,将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积分理论应用到阈值函数中,推导出分数阶阈值函数;再根据地震数据在Seislet域低尺度中有效信号分量远多于高尺度中有效信号分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eislet域的尺度加权阈值;最后将分数阶阈值函数、尺度加权阈值和Seislet稀疏变换相结合,得到Seislet域分数阶阈值去噪算法。人工合成含噪地震记录和实际地震资料测试结果表明:常规硬阈值和软阈值去噪算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噪声,但压制效果并不明显,且容易损伤与噪声差异较小的有效信号;分数阶阈值去噪算法较好地克服了硬阈值和软阈值去噪算法的缺点,能够有效压制地震资料中的随机噪声,减少了有效信号的损失,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let变换 阈值去噪算法 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积分 分数阶阈值函数 尺度加权阈值 地震资料去噪
下载PDF
基于曲波噪声估计的K-SVD字典学习地震资料去噪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熙镭 刘怀山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1年第4期445-452,共8页
常规K-SVD字典学习方法在处理实际地震资料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得到地震随机噪声的先验信息,使得相关的误差参数无法确定,只能通过大量调参来实现最优去噪效果。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波噪声估计的K-SVD字典学习地震资料去噪方法,旨在通... 常规K-SVD字典学习方法在处理实际地震资料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得到地震随机噪声的先验信息,使得相关的误差参数无法确定,只能通过大量调参来实现最优去噪效果。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曲波噪声估计的K-SVD字典学习地震资料去噪方法,旨在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曲波变换,选取尺度系数最大且对应方向上噪声能量最大的曲波系数,来估计随机噪声标准差,再利用K-SVD字典学习方法自适应获得超完备字典,并在重构过程中根据所得噪声标准差确定最优迭代误差参数,从而进行去噪处理。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该算法相较于传统的去噪方法,能在压制随机噪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有效信号不被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SVD字典学习 地震资料去噪 曲波变换 声估计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地震资料去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玉琨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1期26-27,共2页
地震资料数据处理的质量关系到地震资料解释的质量,其中噪声对数据处理产生的影响较大,所以去噪是关键的一步。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在去噪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自动学习噪声和地震资料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具有网络结构较为... 地震资料数据处理的质量关系到地震资料解释的质量,其中噪声对数据处理产生的影响较大,所以去噪是关键的一步。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在去噪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自动学习噪声和地震资料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具有网络结构较为简单,效果好,普适性强等优点,使其成为了地震资料去噪的有力手段之一。实验结果表明,使用BP神经网络对地震资料进行去噪,峰值信噪比有较大的提升,并且对有效信息的细节部分保护得较好,符合预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去噪 BP神经网络 峰值信
下载PDF
基于变分PDE的地震资料空间自适应保边缘去噪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德华 高静怀 张丽丽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42,共10页
地震资料去噪是地震资料处理的一个基本环节,其信噪比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地震资料的可靠性及地质解释的精度.本文主要针对已有方法在去噪的同时不能很好地保持边缘信息这一问题,通过构造空间自适应边缘检测函数,建立了基于分数阶偏微分方... 地震资料去噪是地震资料处理的一个基本环节,其信噪比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地震资料的可靠性及地质解释的精度.本文主要针对已有方法在去噪的同时不能很好地保持边缘信息这一问题,通过构造空间自适应边缘检测函数,建立了基于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自适应变分去噪模型;然后,推导了求解新模型的分数阶Euler-Lagrange方程,并给出其离散格式;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方法用于合成地震数据及实际地震数据去噪,通过与传统去噪方法相比较,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去噪 边缘保持 变分正则化 偏微分方程
下载PDF
基于地震频率域数据的改进非局部均值去噪研究
8
作者 操然(文/图) 韩超(文/图) 《能源新观察》 2024年第10期54-56,共3页
油气勘探地震资料中常常存在严重噪音,常规的去噪方法在去噪中无法对地震主频段内的型号进行针对性处理,对区域目标处的去噪强度过于均匀,信噪比保留能力不高,容易形成整体去噪过渡平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采用频率域切片和改进非局部... 油气勘探地震资料中常常存在严重噪音,常规的去噪方法在去噪中无法对地震主频段内的型号进行针对性处理,对区域目标处的去噪强度过于均匀,信噪比保留能力不高,容易形成整体去噪过渡平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采用频率域切片和改进非局部均值去噪的方法进行解决。首先通过傅里叶变换将地震数据变换到频率域,然后对其实部、虚部切片进行排序,通过改进后的自适应平滑滤波因子对切片进行滤波,再通过傅里叶反变换实现将滤波后的频率数据恢复到时间域。通过实验得出去噪后的效果能比较完整的保留地震道集的主要特征,平面剖面特征保留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去噪 傅里叶变换 非局部均值 自适应
下载PDF
基于Curvelet变换的地震资料去噪方法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徐伟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我们知道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将会对地震资料中的诸多因素产生影响,如可靠性、提高分辨率的效果和参数提取的精度等。为了让我们能够对对地震资料有更好的解析,地震资料去噪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我们的地震资料中往往有很多噪声的存... 我们知道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将会对地震资料中的诸多因素产生影响,如可靠性、提高分辨率的效果和参数提取的精度等。为了让我们能够对对地震资料有更好的解析,地震资料去噪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我们的地震资料中往往有很多噪声的存在,这无疑是对地震资料解释的一大障碍,那么就需要我们除去这些噪声。而在众多的去除噪声的方法中,基于Curvelet变换的去除噪声方法具有稳定的,高效的和近乎最优的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velet变换原理 地震资料去噪 方法
原文传递
频域奇异值分解(SVD)地震波场去噪 被引量:33
10
作者 沈鸿雁 李庆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89,共5页
无规则干扰噪声的频谱分带较宽,不存在相干性;但在同一地区地震信号的主频带区间大致相同,尤其是叠后数据,也就是说各地震道有效频带的频谱存在较好的相干性。本文基于这个特点,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率域进行SVD变换,并设计滤波因子,提... 无规则干扰噪声的频谱分带较宽,不存在相干性;但在同一地区地震信号的主频带区间大致相同,尤其是叠后数据,也就是说各地震道有效频带的频谱存在较好的相干性。本文基于这个特点,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率域进行SVD变换,并设计滤波因子,提取目标信号的奇异值进行重构频域信号,然后再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实现地震波场分离与去噪。与传统的带通滤波相比,该方法能彻底压制主频带干扰噪声,保护高、低频有效信号。实际地震数据处理表明,在不破坏原始地质信息的前提下,能较好地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地震资料去噪 奇异值分解(SVD) 频率域
下载PDF
The Second-generation Wavelet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enoising of Seismic Data 被引量:20
11
作者 曹思远 陈香朋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5年第2期70-74,i0001,共6页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procedures of the second-generation wavelet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denoising of seismic data. Based on lifting steps, it is a flexible wavelet construction method u...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and procedures of the second-generation wavelet transfor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denoising of seismic data. Based on lifting steps, it is a flexible wavelet construction method using linear and nonlinear spatial prediction and operators to implement the wavelet transform and to make it reversible. The lifting scheme transform -includes three steps: split, predict, and update. Deslauriers-Dubuc (4, 2) wavelet transforms are used to process both synthetic and real data in our second-generation wavelet transform. The processing results show that random noise is effectively suppressed and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improves remarkably. The lifting wavelet transform is an efficient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velet transform second-generation and denoise
下载PDF
The ridgelet transform with non-linear threshold for seismic noise attenuation in marine carbonates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恒磊 宋双 刘天佑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7年第4期271-275,共5页
Wavelet transfor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with their ability for local time - frequency analysis. However, identification of directionality is limited because wavelet transform coeffici... Wavelet transfor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with their ability for local time - frequency analysis. However, identification of directionality is limited because wavelet transform coefficients reveal only three spatial orientations. Whereas the ridgelet transform has a superior capability for direction detection and the ability to process signals with linearly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issue of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based on the ridgelet transform. Actual seismic data with low SNR from south China has been processed using ridgelet transforms to improve the SNR and the continuity of seismic ev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dgelet transform is better than the wavelet transform for these ta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dgelet transform DENOISE marine strata south China non-linear threshold
下载PDF
Seismic data denoising based on learning-type overcomplete dictionaries 被引量:19
13
作者 唐刚 马坚伟 杨慧珠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2年第1期27-32,114,115,共8页
The transform base function metho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 for seismic denoising, which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removing noise by utilizing the sparseness and separateness of seismic data in the tr... The transform base function metho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chniques for seismic denoising, which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removing noise by utilizing the sparseness and separateness of seismic data in the transform base function domain. However, the effect is not satisfactory because it needs to pre-select a set of fixed transform-base functions and process the corresponding transform. In order to find a new approach, we introduce learning-type overcomplete dictionaries, i.e., optimally sparse data representation is achieved through learning and training driven by seismic modeling data, instead of using a single set of fixed transform bases.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 dictionary learning with total variation (TV) minimization to suppress pseudo-Gibbs artifacts and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non-uniform dictionary sub-block scale on removing noises. Taking th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and random noise as an example, we made comparisons between a single transform base, non-learning-type, overcomplete dictionary and a learning-type overcomplete dictionary and also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uniform and nonuniform size dictionary ato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seismic data is represented sparsely using the learning-type overcomplete dictionary, noise is also removed and visibility and signal to noise ratio is markedly increased. We also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uniform and nonuniform size dictionary atoms, which demonstrate that a nonuniform dictionary atom is more suitable for seismic denoi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rning-type overcomplete dictionary seismic denoising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ATA-DRIVE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