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地震b值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冯建刚 张辉 杨萍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7,共6页
本文利用1990年以来的甘肃测震台网资料,计算获得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邻区地震b值和Δb值的空间图像。结果表明,该6.6级地震发生在甘东南地区显著低b值异常区域的边缘,且震前邻区地震Δb值异常显著。从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与低b值... 本文利用1990年以来的甘肃测震台网资料,计算获得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邻区地震b值和Δb值的空间图像。结果表明,该6.6级地震发生在甘东南地区显著低b值异常区域的边缘,且震前邻区地震Δb值异常显著。从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与低b值空间分布关系来看,该地震的发生并未降低该区域的强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b值 地震危险性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
下载PDF
地震b值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子璇 冯建刚 张苏平 《高原地震》 2019年第4期9-13,共5页
地震b值是迄今为止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应用较多的重要参数。介绍了b值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物理意义和不同断裂所主导的构造区域b值显著不同的观点,并简要叙述b值在强震地点判定、地震震级预测以及强震超越概率预测的相关应用,最后对未... 地震b值是迄今为止地震活动性研究中应用较多的重要参数。介绍了b值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物理意义和不同断裂所主导的构造区域b值显著不同的观点,并简要叙述b值在强震地点判定、地震震级预测以及强震超越概率预测的相关应用,最后对未来b值综合性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b值 应力水平 综述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震b值时空演化及其对区域应力场特征的启示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雅婧 罗纲 +1 位作者 王少坡 周元泽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7-638,共12页
区域应力分布特征是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青藏高原东南部1970—2019年的地震目录数据,使用最大似然法对该区进行地震b值时空扫描,得到该区b值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地震b值与应力的负相关关系,分析青藏高原东南部主要断裂带... 区域应力分布特征是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青藏高原东南部1970—2019年的地震目录数据,使用最大似然法对该区进行地震b值时空扫描,得到该区b值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地震b值与应力的负相关关系,分析青藏高原东南部主要断裂带上的应力分布及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在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统的中部,大凉山断裂带附近区域的b值比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附近区域低,推测大凉山断裂带承担较多的应力,可能是未来地震风险较高的断裂带;2)研究区浅层(0~20 km)比深层(20~40 km)的b值高,这是与浅层区域围压低、岩石倾向脆性破裂,而深层区域围压高、岩石倾向韧性变形的特征相一致的;3)汶川地震发生前后,震源及周边区域的b值经历了降低—升高—降低的过程,揭示了区域内应力的累积—释放—累积过程;地震震级越大,震前b值降低趋势持续越久,该地震的发生对b值的影响范围越大、b值波动越明显,距震中越近的区域的b值在地震前后的波动越明显;4)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b值较低,推测该区域应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b值 震级-频度关系 青藏高原东南部 应力场 龙门山断裂带
下载PDF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前应力状态及b值异常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佳佳 冯建刚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5-582,共8页
2017年8月8日青藏高原东缘四川九寨沟地区发生7.0级强震,依据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九寨沟7.0级地震发震构造,并计算震前应力状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受到构造和历史强震的影响,是发生在历史强震引起的应力加载区域。另外,采用中国地震台网1... 2017年8月8日青藏高原东缘四川九寨沟地区发生7.0级强震,依据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九寨沟7.0级地震发震构造,并计算震前应力状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受到构造和历史强震的影响,是发生在历史强震引起的应力加载区域。另外,采用中国地震台网1990年以来的地震目录,在评估目录完整性的基础上,利用最大似然法计算得到2017年8月8日九寨沟7.0级地震前震源区及邻区地震b值空间图像。结果显示,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在四川北部地区显著低b值高应力异常区域内部(0.82>b>0.75)。所以,研究区域内外历史强震可能促进了九寨沟7.0级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b值 应力变化 地震危险性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
下载PDF
1990年代期间b值和地壳形变的相关变化能够确定1999年8月17日伊兹米特M_W=7.4级地震的破裂起始
5
作者 M.Westerhaus M.Wyss +6 位作者 R.Yilmaz J.Zschau 孙彦雪 薛经 冯录刚 张跃刚 陈学忠 《世界地震译丛》 2003年第4期6-22,共17页
在30.1°E和30.8°E之间的北安纳托利亚断层系,从平直段到释放弯曲段,其b值从1.1上升到1.7。GPS资料对这个弯曲段的扩张特性给予了证实,观测到的扩张速率为0.3μ应变/a。在该区域断层面解从大量右旋走滑变为弯曲段中部的带法向... 在30.1°E和30.8°E之间的北安纳托利亚断层系,从平直段到释放弯曲段,其b值从1.1上升到1.7。GPS资料对这个弯曲段的扩张特性给予了证实,观测到的扩张速率为0.3μ应变/a。在该区域断层面解从大量右旋走滑变为弯曲段中部的带法向分量的斜向滑动,这与拉张盆地构造相吻合。我们认为,由于切向和法向断层运动的叠加,地壳体高度破碎,相当于一个短的平均裂纹长度。由于现存裂纹上的低正应力,摩擦滑动被认为是地震活动产生的主要机制,引起b值升高。研究区中的最低b值(b~0.8)是在断层弯曲段和毗连段之间的交汇处发现的,这个地段恰好穿过1999年伊兹米特地震的震中。沿几何障碍体的地震活动数值模拟预示着,在这个交汇处有局部应力集中。因此,b值最低的场地被认为是大地震最容易发生的地方,这个结论被伊兹米特地震所证实,震中离预测位置约13km。在1992年年初,沿断层弯曲段的中部和西北部空间平均b值开始上升,并且对应一个强烈的水平拉张期。由于1992年没有记录到任何大地震,因此假定这种异常拉张和应力的相关变化是由无震断层滑动引起的。根据可使用的地震构造信息,计算出了因深处缓慢位错而造成的地表位移。GPS资料通过深度为10km、等效震级M_W=5.9的正断层震源而得到很好的解释。不同孕震深度的应力变化也计算了出来,基于的假设是偏应力和平均应力下降而库伦应力变化为正的地段最容易观测到b值上升,也就是说,断层已接近破裂。对于右旋走滑断层,满足这种应力条件的地点是b值上升最大的地方。伊兹米特地震的地表破裂仅同研究区西部和东部的已知断层迹线有关。沿断层弯曲部分,地表破裂从地图上标示出的断层迹线脱离出来,贯穿推测的1992年慢地震引起的正库伦应力变化区域。最大地表滑动(5m)是在最大库伦应力变化(~3bar)场地附近观测到的,这表明1992年的慢地震可能已部分地松开了其后发生的伊兹米特地震的破裂面。我们认为,沿复杂断层弯曲部分观测到b值的明显变化可用来描述构造形变在时空上的不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地震b值 地壳体 历史地震
下载PDF
基于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的地应力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韩骏 姚令侃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6-39,127,共5页
在铁路选线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当线路方案尚未确定时,不宜通过大规模的钻探查明地应力数值,而希望借鉴现有资料或经验公式对地应力状况有所把握。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在反映地震震级与发生频率的幂律关系中,幂指数b值与地应力水平具有反... 在铁路选线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当线路方案尚未确定时,不宜通过大规模的钻探查明地应力数值,而希望借鉴现有资料或经验公式对地应力状况有所把握。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在反映地震震级与发生频率的幂律关系中,幂指数b值与地应力水平具有反相关关系,据此提出增加参数b,对水平主应力随埋深分布规律统计回归方程进行修正的方法。以川藏交通廊道地应力分析为例,绘制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的空间分布云图;基于研究区已有地应力实测数据,以埋深H和b值作为自变量,拟合得到地应力量值的评估模型,经检验,与目前仅采用埋深作为自变量的方法相比,评估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参数b 地应力评估方法 川藏交通廊道 铁路选线设计
下载PDF
2015年金口河M_S5.0级地震前地应力状态及动力学背景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兵 丁立丰 +2 位作者 郭启良 姜大伟 谢富仁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00-2508,共9页
2015年金口河发生了M_S5.0级地震,为揭示地震与地应力的内在关系和动力学背景,对距震中约12km的2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拜尔利准则和应力莫尔圆分析了峨边-金阳断裂带北部断层的稳定性,并结合地震活动性参... 2015年金口河发生了M_S5.0级地震,为揭示地震与地应力的内在关系和动力学背景,对距震中约12km的2个钻孔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拜尔利准则和应力莫尔圆分析了峨边-金阳断裂带北部断层的稳定性,并结合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探讨了金口河地震发生的动力学背景。研究结果表明:在钻孔94.90~722.10 m的深度内,最大水平主应力为5.89~14.50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在3.79~10.30 MPa,应力水平较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在N50°W^N68°W,趋于北西至北西西向,与区域构造应力场一致;YJP-1孔三向主应力的相对大小表现为有利于逆断层和走滑断层的活动,DPS-1孔三向主应力的相对大小表现为有利于正断层的活动;DPS-1孔有效应力条件下的μ_m(最大剪应力与平均应力之比)平均值为0.46,已接近断层摩擦滑动临界值下限0.51,有利于正断层的滑动;峨眉-烟峰断层弯曲构造部位应力闭锁集中区,是导致钻孔附近水平构作用较弱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于揭示金口河M_S5.0级地震前的动力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口河M_S5.0级地震 峨边-金阳断裂带 地应力状态 byerlee准则 断层稳定性 地震活动性参数b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in Eastern Himalaya and vicinity(26°N-31°N and 87°E-98°E)based on b-value and fractal dimension 被引量:1
8
作者 Ram Krishna Tiwari Harihar Paudyal Daya Shanker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458-469,472,共13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b-value for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Himalaya and adjoining area(26°N–31°N and 87°E–98°E).The analysis is carri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b-value for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Himalaya and adjoining area(26°N–31°N and 87°E–98°E).Th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the earthquake dataset of 1373 events(Mc=4.0)by sliding window technique for the period 1964 to 2020.The reg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sub regions A(87°E–92°E),B(92°E–94°E)and C(94°E–98°E).The b-value computed for the region A comprising eastern Nepal is smaller compared to other two regions which infers the possible high stress and asperities in the region.High spatial fractal dimension(Dc>1.5)and low temporal fractal dimension(Dt<0.31)are computed for the regions.High spatial fractal dimension may indicate that fractures generating earthquakes are approaching a 2D structure and low temporal fractal dimension implies high clustering of earthquake’s epicenters.The b value shows a weak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Dc for regions A and C while a weak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observed for the region B.Based on b-value and fractal dimension,this study explains the frequency of earthquakes and heterogeneity o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in this part of the Himalay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Himalaya FAULT b-VALUE fractal dimension earthquake clustering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turn Period in China Based on b-value Obtained by Using a New Method
9
作者 JinXueshen QinChangyua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1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The seismicity in the territory of China, a seismotectonically complicated region, has been examined by using some complete samples of the earthquakes occurred during the last two centuries (1800 - 1999). The A-value ... The seismicity in the territory of China, a seismotectonically complicated region, has been examined by using some complete samples of the earthquakes occurred during the last two centuries (1800 - 1999). The A-value of the Gutenberg-Richter relation was estimated by using those data sample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act that the b-value is spatially more stable than the a value, the b values were calculated at the nodes of a normal grid superposing on the whole area studied and their distribution were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 values increase smoothly from 0.4 to 0.93. Furthermore, keeping the b values obtained fixed, the a value distribution was also examined. In order to display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seismicity, smaller cell surface (10000 km2)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 value has chosen. The mean return period for different magnitudes was also calculated for each small c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distribution Return period China b-VALUE
下载PDF
Analysis on b-value Abnormality of the Minxian-Zhangxian,Gansu M_S6.6 Earthquake
10
作者 Feng Jiangang Zhang Hui Yang Pi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6年第2期186-192,共7页
In this paper,based on Gansu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data since 1990,we calculated b-value and ⊿ b-value of the neighborhood area before the 2013 Minxian-Zhangxian M_S6. 6,earthquak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thq... In this paper,based on Gansu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data since 1990,we calculated b-value and ⊿ b-value of the neighborhood area before the 2013 Minxian-Zhangxian M_S6. 6,earthquak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thquake occurred at the margin of the significantly lower b-value area in southeast of Gansu and before the earthquake the neighborhood area had an obviously abnormal ⊿ b-value. From the earthquak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w b-value, the region still has the possibility of generating dangerous strong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xian-Zhangxian earthquake b-value Southeastern Gansu
下载PDF
基于分区空间扫描研究云南地区b值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涛 吴小平 王莹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0-675,共6页
采用最大似然法对云南各地震分区进行b值空间扫描计算,得到了云南地区不同分区的b值分布图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云南地区b值的总体空间分布呈现东低西高的特征,强震大都发生于相对的高b值与低b... 采用最大似然法对云南各地震分区进行b值空间扫描计算,得到了云南地区不同分区的b值分布图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云南地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云南地区b值的总体空间分布呈现东低西高的特征,强震大都发生于相对的高b值与低b值区的分界部位,而且这些发震部位处的b值一般在0.65~0.75,低于平均值0.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地震b值 空间扫描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强震活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马宏生 张国民 +1 位作者 刘杰 王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60,共13页
在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与活动地块边界带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陆区6个Ⅰ级活动地块区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之间的共计24个活动边界带上的强震活动特征。从各边界带上强震活动的频次和单位时间、单位长度的地震应变能释放出发... 在中国大陆及周边活动地块与活动地块边界带研究和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陆区6个Ⅰ级活动地块区和22个Ⅱ级活动地块之间的共计24个活动边界带上的强震活动特征。从各边界带上强震活动的频次和单位时间、单位长度的地震应变能释放出发,讨论了各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强震总体活动水平;并从震级频度关系出发,计算了各带的理论最大震级与复发周期。通过与实际地震记录对比发现,由中国大陆各主要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地震活动参数(a/b)所推算的强震活动强度与实际地震活动强度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强震复发期与构造活动速率则呈明显的反向变化关系,这也表明本研究给出的各边界带的a,b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中还利用历史强震资料以及各带强震活动的离逝时间,基于泊松分布,探讨了各活动边界带的现今地震活动水平及其危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地块 活动边界带 强震活动 地震活动参数a b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