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污染对中国重点城市地面总辐射影响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25
1
作者 邵振艳 周涛 +1 位作者 史培军 龚道溢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05-1114,共10页
利用2000年6月—2003年12月全国33个重点城市的PM10日监测数据与地面总辐射日观测数据,结合总云量、降水量等气象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质与地面总辐射的关系,并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面总辐射减少的时空分布特征... 利用2000年6月—2003年12月全国33个重点城市的PM10日监测数据与地面总辐射日观测数据,结合总云量、降水量等气象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质与地面总辐射的关系,并分析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面总辐射减少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观测站点的总辐射随着PM10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其空间特征表现为西北、华北和华中地区的重点城市所受的影响较大,而华南、西南地区的重点城市所受影响较小;其时间特征表现为春、秋季影响较大,而夏、冬季影响相对较小。总的来说,在2001—2003年人类活动产生的气溶胶使我国晴天地面总辐射减少20.1±1.9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总辐射 PM10 气溶胶 人类活动 城市
下载PDF
由GMS资料估算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地面总辐射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渭民 缪英妤 高庆先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26-333,共8页
用辐射理论导得了卫星测值与地面总辐射的关系,据此建立了用卫星资料估算地面总辐射的七种模式,选择效果最佳的一种估算了青藏高原地面总辐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弥补高原地区资料不足的缺憾。
关键词 GMS资料 估算模式 地面总辐射 青藏高原 夏季
下载PDF
地面总辐射的异常减少对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
3
作者 陈杰 王安宇 吴池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43-50,共8页
用一个有限区域5层原始方程模式对由区域性大火(油田大火、森林大火)引起的地面总辐射异常减少对当地气候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类影响表现为在该区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大气整层降温,而地面附近降温... 用一个有限区域5层原始方程模式对由区域性大火(油田大火、森林大火)引起的地面总辐射异常减少对当地气候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类影响表现为在该区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大气整层降温,而地面附近降温最大.地面气压随着温度降低而升高,升高的幅度防高度增加而减小,在对流层中层以上变为降压.就象在该区域及其邻近地区对流层下部的大气中加了一个“距平冷高压”.这类“距平冷高压”夏季如出现在青藏高原测可能会削弱季风.这类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另外,它除了使地面气温降低以外,在其它方面的影响要比气候的年际变化小得多(但夏季在青藏高原地区可能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总辐射 气候响应 数值试验
下载PDF
我国南方中东部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变化规律 被引量:19
4
作者 郑有飞 关福来 +2 位作者 蔡子颖 吴荣军 刘建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2-320,共9页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地面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选择我国南方中东部地区,利用该区域1961—2007年33个站点的地面太阳总辐射资料,结合云量、大气水汽含量和能见度等观测资料,综合研究该区域地面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 为进一步探讨我国地面太阳辐射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选择我国南方中东部地区,利用该区域1961—2007年33个站点的地面太阳总辐射资料,结合云量、大气水汽含量和能见度等观测资料,综合研究该区域地面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961 1989年,我国南方中东部地区地面太阳总辐射呈下降趋势,之后发生逆转,1 995年后其变化趋于缓和,1961 2007年总体呈现变暗—变亮—变缓的趋势。究其原因,该区域云量平均值由峰入谷、云量下降速率由快变慢可能是产生此变化趋势的原因之一;其次,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气溶胶光学厚度上升趋势减缓,气溶胶地面辐射强迫变化趋于缓和,某些区域甚至出现下降,也导致部分站点地面太阳总辐射由暗变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太阳辐射 大气水汽 气溶胶 云量
下载PDF
海南岛逐日太阳总辐射长期演变特征与关联因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茂芬 李玉萍 +1 位作者 罗微 李海亮 《热带地理》 2016年第4期666-672,共7页
为了解海南岛太阳辐射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变化原因,以海口(1961―2013年)和三亚(1993―2013年)2个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逐日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气温等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全年、雨季、... 为了解海南岛太阳辐射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变化原因,以海口(1961―2013年)和三亚(1993―2013年)2个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逐日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气温等观测资料为基础,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全年、雨季、旱季日均太阳总辐射的长期演变特征,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了辐射变化的主要关联气象因素。结果表明:1961―2013年期间海口全年、雨季、旱季日均太阳总辐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021、0.004、0.038 MJ/m2,1993―2013年三亚全年、雨季、旱季日均太阳总辐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8、-0.658、-0.714MJ/m^2。海口日均太阳总辐射变化呈波动趋势,全年、雨季日均太阳总辐射显著的"变暗期"分别出现在1975―1992、1975―1990年;海口旱季日均太阳总辐射呈先降后升的趋势,1967―2003年为下降期,2003年之后呈现上升趋势,显著的"变暗期"为1995、1988―1989年。1993年以来,三亚全年、雨季、旱季日均太阳总辐射变化都呈下降趋势,显著的"变暗期"分别出现在1999―2013(全年)、2000―2003和2009―2011年(雨季)、1996―2001和2004―2013年(旱季),突变年份分别为1997、1995、1995年。三亚站点太阳辐射资源较海口站点丰富;日照时数与海口全年、雨季、旱季和三亚全年、雨季日均太阳总辐射变化关联度最强,而日平均气温则与三亚旱季日均总辐射变化关联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太阳辐射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多重线性回归 海南岛
下载PDF
近50年来云贵高原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及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娟 徐丹丹 +3 位作者 罗宇翔 郑小波 周成霞 康为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9-184,共6页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化会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用云贵高原1961~2009年日射站辐射和气象观测资料,对多年来到达地面太阳总辐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及辐射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1988年,总辐射呈明显...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化会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用云贵高原1961~2009年日射站辐射和气象观测资料,对多年来到达地面太阳总辐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及辐射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1988年,总辐射呈明显下降趋势,之后发生逆转,1988~1994年总辐射呈显著上升趋势,1994年后其变化趋于缓和。总体呈现变暗-变亮-变缓的趋势。各季节总辐射变化的趋势为,秋季变化趋势极显著,春季变化的趋势显著,夏季变化的趋势较显著,冬季变化不明显。高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总辐射经历的变暗-变亮-变缓在时间上基本一致。总辐射变化对该地区的最高气温影响显著,但对蒸发量的影响不太明显。影响年辐射变化的各因子中,云量是影响高原总辐射变化的主要因素,相对湿度和能见度则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总辐射 云贵高原 最高温度 日照 蒸发
原文传递
Regional long-term trend of ground solar radiation in China over the past 50 years 被引量:4
7
作者 MA JinYu LUO Yong +2 位作者 SHEN YanBo LIANG Hong LI ShiKu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242-1253,共12页
Based on global solar radiation and related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57 stations in China between 1961 and 2009, we analyze the variation of surface global solar radiation (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eteorological el... Based on global solar radiation and related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57 stations in China between 1961 and 2009, we analyze the variation of surface global solar radiation (G)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using linear-trend estimation, wavelet analysis, and the Mann-Kendall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of the 33 stations with time series longer than 45 years, G is significant at the 95% confidence level. G has a decreasing trend at many stations, but results vary across different areas. The decadal departure percentage of G increased from the 1960s to 1970s, declined gradually after the 1970s, an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1980s. In the 1990s, the trend at a few sites slightly increased. The trend of cumulative variance is of four types, i.e. rise-fall, rise-fall-slight rise, rise-fall-rise, and not obvious. For changes within a year, the most obvious decline was in winter, and the rest of the year had a slight decrease. The major cycles of annual G were 6-9, 10-13, and 29-33 a. The inflection points were mostly in the 1970s. The reasons for greater changes were complex. Relevant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were selected and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 Trends in climatic parameters, such as annual average percentage of sunshine, annual average wind speed, and annual average of low cloud cover,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G. Thus, this indicated the potential causes of the observed trends in G. The long-term trend for annual G in some regions was also influenced by anthro- pogenic activities. Annual average percentage of sunshine and annual average wind speed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nnual G,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global solar radiation linear trend estimation method Mann-Kendall test wavelet an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