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西部的地面热源强度及地面热量平衡 被引量:41
1
作者 李国平 段廷扬 吴贵芬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以 1997年 11月至 1998年 10月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和狮泉河地区自动气象站 (AWS)连续观测的近地层梯度资料 ,采用廓线通量法计算出观测期逐日的总体输送系数 ,进而用总体公式得出两站逐日的地面感热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 :在此观测期内青... 以 1997年 11月至 1998年 10月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和狮泉河地区自动气象站 (AWS)连续观测的近地层梯度资料 ,采用廓线通量法计算出观测期逐日的总体输送系数 ,进而用总体公式得出两站逐日的地面感热和潜热通量。结果表明 :在此观测期内青藏高原西部不论冬夏地面皆为热源 ,地面热源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两站地面热源强度的年平均值分别为 82 .5W m2 和 6 8.2W m2 。结合辐射和土壤热通量观测资料揭示了两站的地面热量平衡状况 ,用地面热量平衡方程对以上结果进行了闭合误差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热源强度 青藏高原 AWS资料 地面热通量 量平衡 地面 通量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江南地面热通量对江淮气旋暴雨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翟国庆 高坤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5-65,共11页
通过对一次江淮气旋暴雨个例的数值模拟,研究地面热通量与大尺度流型结合作用对气旋降水系统的影响。过程前期存在南北两大片地面热通量正值区,北片位于气旋所在处及其前方,南片位于上游低空急流处。模拟比较两片地面热通量的作用发... 通过对一次江淮气旋暴雨个例的数值模拟,研究地面热通量与大尺度流型结合作用对气旋降水系统的影响。过程前期存在南北两大片地面热通量正值区,北片位于气旋所在处及其前方,南片位于上游低空急流处。模拟比较两片地面热通量的作用发现,前期南片地面热通量,特别是强潜热通量,通过与其上空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对后期下游江淮气旋降水系统的加强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对其机制的初步探讨表明:由地面通量进入低层大气的水汽,通过西南气流向长江中下游输送,改变下游大气的温湿结构,并通过积云对流和层状云雨潜热释放等非绝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地面热通量 暴雨 江淮地区 气旋
下载PDF
工矿城市地面热场的遥感调查及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盛业华 郭达志 +1 位作者 韩国建 吴瑜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22,共4页
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采用航空热红外扫描方法获取冬季清晨(5:30—6:30)和中午(13:30—14:30)2个时相的图象信息,以地面同步辐射温度数据作为温度定标,进行图象的量化、几何纠正、热场分类等数字图象处理,求... 以山西省晋城市为例,采用航空热红外扫描方法获取冬季清晨(5:30—6:30)和中午(13:30—14:30)2个时相的图象信息,以地面同步辐射温度数据作为温度定标,进行图象的量化、几何纠正、热场分类等数字图象处理,求取该市的地面热场强度,从而得出清晨整个城市的热岛效应十分明显.而中午热岛现象不明显,地面辐射温度差2个时相均为10℃左右。根据低空气温和下垫面辐射温度,建立了2者之间的线性关系,并由此研究了地面热场对大气污染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遥感 地面热 空气污染 城市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商霖 廖选平 李璞 《强度与环境》 2015年第6期36-44,共9页
从试验原理、试验环境和试验方案等方面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对燃烧室内压力、发动机壳体的振动、冲击和试车台周围的噪声环境等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揭示了发动机的内部工作原理,指出了燃... 从试验原理、试验环境和试验方案等方面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进行了完整的介绍,对燃烧室内压力、发动机壳体的振动、冲击和试车台周围的噪声环境等试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分析,揭示了发动机的内部工作原理,指出了燃烧室内脉动压力类似于白噪声,阐明了舱段的隔声、降噪特性和质量负载、阻尼衰减效应等。后续可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应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数据推演或仿真分析等手段得到导弹真实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地面热试车 脉动压力 隔声降噪 阻尼衰减效应
下载PDF
黄河流域旱涝年地面热量收支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朱超群 高国栋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4-289,共6页
根据北京、郑州3年热量平衡观测资料,建立波文(Bowen)比计算模式。并用此模式及辐射计算式等估计黄河流域8年5-8月地面月辐射收支、蒸发耗热、湍流热交换量和土壤热交换量,并比较分析旱涝年它们的差异以及随旱涝(用降水... 根据北京、郑州3年热量平衡观测资料,建立波文(Bowen)比计算模式。并用此模式及辐射计算式等估计黄河流域8年5-8月地面月辐射收支、蒸发耗热、湍流热交换量和土壤热交换量,并比较分析旱涝年它们的差异以及随旱涝(用降水距平表示)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旱涝 地面热收支
下载PDF
世界最大推力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成功
6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99-99,共1页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自主研制,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可工程化应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今天在西安地面热试车成功。该发动机直径3.5 m,装药量150吨,推力达500吨,采用高压强总体设计、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高装填整体浇注成型...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自主研制,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可工程化应用的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今天在西安地面热试车成功。该发动机直径3.5 m,装药量150吨,推力达500吨,采用高压强总体设计、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壳体、高装填整体浇注成型燃烧室、超大尺寸喷管等多项先进技术,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地面热试车 纤维复合材料壳体 整体式 浇注成型 最大推力 超大尺寸 工程化应用
下载PDF
国外地面热像仪简介
7
作者 王俊华 《云光技术》 1994年第2期26-36,共11页
关键词 地面热象仪 红外成象系统 国外
下载PDF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
8
作者 武华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9期0184-0187,共4页
在当前科学水平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背景下,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临近空间成为人类新征服目标。现阶段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中,其诞生不仅对军事领域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在推动空天探测、民用航天方面也具有显著推... 在当前科学水平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背景下,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临近空间成为人类新征服目标。现阶段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中,其诞生不仅对军事领域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在推动空天探测、民用航天方面也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将针对临近空间高超音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技术进行探究,以此为提升我国临近空间飞行器研究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高超音速飞行器 地面热防护技术
下载PDF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 被引量:6
9
作者 秦强 蒋军亮 +2 位作者 成竹 贾二院 郝庆瑞 《飞机设计》 2016年第6期41-48,共8页
围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共性问题,形成了一套包含临近空间气压环境模拟、红外辐射加热实现、非线性瞬态热载荷控制,以及关键试验参数测量在内的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该试验技术重点涉及一种以双层壁气压环境模拟舱、... 围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共性问题,形成了一套包含临近空间气压环境模拟、红外辐射加热实现、非线性瞬态热载荷控制,以及关键试验参数测量在内的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该试验技术重点涉及一种以双层壁气压环境模拟舱、多级联动真空泵组为主要特征的大型临近空间气压环境地面模拟系统;以石英灯/石墨发热体、热反射屏为关键构件构成的地面热防护试验,用典型红外辐射加热装置设计方法;考虑热损失标定与补偿的温度-热流密度实时迭代耦合控制方法。同时,研制了一种水冷圆箔式热流密度传感器,并结合高度系数修正,形成了高温环境下热防护试验件表面热流密度测量方法,并且简要介绍了针对非金属热防护试验件的2种测温方法。以上技术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地面验证,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 地面热防护试验 气压环境模拟 石英灯/石墨加装置 气动加 瞬态载荷控制 流密度/温度测量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高原地面加热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国平 卢敬华 +1 位作者 靳冰凌 布尼玛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207-1214,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积雪资料和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在1993—1999年获得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计算了地面感热、潜热和净长波辐射,并对比分析了这些物理量在一个多雪年(1997/1998)和一个少雪年(1996/1997... 利用青藏高原积雪资料和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在1993—1999年获得的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计算了地面感热、潜热和净长波辐射,并对比分析了这些物理量在一个多雪年(1997/1998)和一个少雪年(1996/1997)的变化。关于青藏高原积雪与高原地面加热关系的讨论表明:多雪年和少雪年在接下来的春季里的差别明显大于冬季,因而在冬季发生的青藏高原积雪异常的效应在接下来的春季会表现得更加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积雪 影响 地面热通量
下载PDF
超稠油燃煤介质炉地面保温伴热工艺技术研究
11
作者 薛海晖 余伍星 +2 位作者 郑南方 潘建华 林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2-54,60,共4页
方法 针对杜 84块既无套管气又无外供天然气的情况 ,借鉴杜 32块地面导热油油循环伴热工艺 ,进行燃煤介质炉地面伴热工艺试验研究。目的 解决曙一区超稠油区块开发前期采用电加热方法进行地面原油加热保温吨油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问... 方法 针对杜 84块既无套管气又无外供天然气的情况 ,借鉴杜 32块地面导热油油循环伴热工艺 ,进行燃煤介质炉地面伴热工艺试验研究。目的 解决曙一区超稠油区块开发前期采用电加热方法进行地面原油加热保温吨油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问题。结果 该技术在杜 84块 42 #平台试验成功后 ,在杜 32块新井平台和杜 84块平台进行了推广应用 ,截止 2 0 0 0年 5月 ,已推广使用 5 5个平台 ,吨油成本下降了 15 .5元。结论 该技术加热效果和效率已受到 1999年两次寒流的考验 ,生产运行状况良好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燃煤介质炉 地面工艺 集输技术 研究 应用 辽河油区 杜84块
下载PDF
烧蚀热防护结构地面热试验技术
12
作者 王振亚 魏广平 《结构强度研究》 2016年第4期14-18,共5页
以石英灯管为加热元件进行了烧蚀热防护结构热试验研究,对比了热流计不同布置方式下的试验结果差异,分析了烧蚀热试验特性对热流计不同布置方式及石英灯管正常工作的影响,开发了基于石英灯辐射加热的烧蚀热防护结构热试验技术,打造... 以石英灯管为加热元件进行了烧蚀热防护结构热试验研究,对比了热流计不同布置方式下的试验结果差异,分析了烧蚀热试验特性对热流计不同布置方式及石英灯管正常工作的影响,开发了基于石英灯辐射加热的烧蚀热防护结构热试验技术,打造了全尺寸烧蚀热防护结构地面热试验平台,同时开发了热流一电压控制模式切换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安全可靠全尺寸烧蚀热防护结构地面热试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防护结构 地面热试验 辐射加 流密度控制
原文传递
降低热注地面管网热损失的措施
13
作者 卢山 杨传禄 文武 《石油石化节能》 2015年第4期25-27,共3页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蒸汽吞吐作为一种周期短、见效快的开采方式被广泛采用。蒸汽吞吐就是向油井内注入一定量的蒸汽,蒸汽将热能传输给油层以降低油品的黏度,提高地层的压力。作为传输蒸汽的重要途径——热注地面管网在整个蒸汽吞吐开采... 在稠油开采过程中,蒸汽吞吐作为一种周期短、见效快的开采方式被广泛采用。蒸汽吞吐就是向油井内注入一定量的蒸汽,蒸汽将热能传输给油层以降低油品的黏度,提高地层的压力。作为传输蒸汽的重要途径——热注地面管网在整个蒸汽吞吐开采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减少地面管网热损失能够提升蒸汽吞吐的效果,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稠油采收率的目的。锦州油田通过对热注地面管网进行维护改造,在热注地面管网上加装护板和行走平台,给管线附件安装保温壳等办法,有效地降低了热注地面管网的热损失率,达到了节能、挖潜、增效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管网 损失 保温材料 节能
下载PDF
热卷箱A组地面辊液压系统的改造与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超 杨广秋 王冬梅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卷箱A组地面辊液压系统 改造 设计
下载PDF
控制热注地面管网热损失的措施
15
作者 解峰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237-237,共1页
结合实际,指出引起地面管网热损失的原因包含保温层破损、保温层结构发生形变、保温层结构发生形变等原因引起的,同时根据问题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控热措施,希望分析能给相关研究认识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 地面 管网损失 控制措施
下载PDF
超稠油地面输油伴热工艺优化与升级
16
作者 许湘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1年第4期0188-0188,共1页
辽河油田特种石油开发公司目前拥有57个伴热单元,它们使用燃煤炉加热导热油并为输油管伴热。在现场,存在诸如低热效率和高运行成本的问题。通过诸如燃煤煤气改造,伴热装置的精简以及单管输油工艺改造的加热等方法,优化和升级了57个地面... 辽河油田特种石油开发公司目前拥有57个伴热单元,它们使用燃煤炉加热导热油并为输油管伴热。在现场,存在诸如低热效率和高运行成本的问题。通过诸如燃煤煤气改造,伴热装置的精简以及单管输油工艺改造的加热等方法,优化和升级了57个地面输油管线加热装置。经过优化和升级后,燃煤机的平均热效率从56%提高到72%,减少了煤炭运输,燃煤,除灰等方面的管理环节和人工成本,并在燃煤过程中储存了灰烬。避免了占领苇田用地。年节能效果为24.2×106MJ,加热成本为910×104元,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非常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地面输油伴工艺 优化与升级
下载PDF
减少热注地面管网热损失的措施探讨
17
作者 石达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6年第4期0105-0105,共1页
蒸汽吞吐是现代稠油开采过中普遍应用到的一种开采方式。原因是蒸汽吞吐有着周期短、且见效快的优点。而热注地面管网是蒸汽吞吐开采传输蒸汽的主要途径,因此,探讨如何减少热注地面管网损失,是节能降耗,提高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关键。本... 蒸汽吞吐是现代稠油开采过中普遍应用到的一种开采方式。原因是蒸汽吞吐有着周期短、且见效快的优点。而热注地面管网是蒸汽吞吐开采传输蒸汽的主要途径,因此,探讨如何减少热注地面管网损失,是节能降耗,提高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关键。本文首先对减少热注地面管网热损失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就地面管网热损失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再次对减少热损失措施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小结。旨在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交流,在减少热注地面管网热损失的同时提高我国石油开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少 地面管网 损失 措施 探讨
下载PDF
春夏季转换期东亚地表热通量对温度月际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素香 张耀存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0-248,共9页
利用1948-2003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春夏季节转换期间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以及地面热通量对温度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地区4~7月地面气温月际变化存在明显的与纬度有关的南北向差异、与海陆分布有关的东西... 利用1948-2003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东亚地区春夏季节转换期间地面气温变化趋势以及地面热通量对温度季节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东亚地区4~7月地面气温月际变化存在明显的与纬度有关的南北向差异、与海陆分布有关的东西向差异以及大陆上中低纬地区以90°E为分界线的东西向差异,大陆上温度月际变化比海洋上显著。通过对月际变温指数的研究发现,中南半岛以及高原东侧在4~5月月际变温明显,印度半岛及高原西侧6~7月月际变温明显,表明月际最大变温有从90°E以东地区向90°E以西地区推进的过程。研究月际变温与地面热通量关系发现,高纬地区大陆上月际温度变化主要与太阳辐射以及潜热变化关系较大,而中低纬地区大陆上月际变温与感热、潜热以及辐射关系都比较密切,且90°E以东的中南半岛及邻近地区的4~5月的月际变温与地面热通量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90°E以西的印度半岛及邻近地区6~7月的月际变温与热通量相关关系最为明显,此时青藏高原西侧辐射以及感热加热作用显著。对于热通量与地面月际变温显著相关区域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地面热通量对于温度场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近地层,在高层,两者之间相关关系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际变温 地面热通量 季节转换 东亚地区
下载PDF
春季裸地土壤水分监测的地面响应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思冲 张丽娟 +1 位作者 张雪萍 孙玉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在分析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基础上提出在计算直接辐射的同时,考虑地面温度对有效辐射的影响和初始土壤湿度对蒸发潜热的影响,以及用地面温差计算热容量等因素,分析了计算土壤热容量的物理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初始土壤湿度、地面平均温... 在分析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基础上提出在计算直接辐射的同时,考虑地面温度对有效辐射的影响和初始土壤湿度对蒸发潜热的影响,以及用地面温差计算热容量等因素,分析了计算土壤热容量的物理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初始土壤湿度、地面平均温度和地面温差计算土壤湿度的卫星遥感地面响应的统计模型,为了解土壤理化性质,维护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平衡及决策部门作出抗旱、减灾的决策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 裸地土壤 水分监测 地面响应模型 土壤容量 通量 通量 地面热通量 地面温差 初始土壤温度
下载PDF
固液捆绑火箭热振防护涂层及其防热性能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励 王立扬 +6 位作者 宋佳 郝俊杰 王和平 李程刚 郭芳威 张醒 王春林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5期15-20,共6页
固液捆绑火箭的高温喷焰、固体粒子冲蚀和随机振动相互耦合,对火箭尾部结构造成恶劣的“热振”环境。本文自主研发一种短切碳纤维增强甲基硅橡胶复合烧蚀涂层用于抵抗热振环境。首先,通过廉价的甲基硅橡胶取代昂贵的苯基硅橡胶作为成膜... 固液捆绑火箭的高温喷焰、固体粒子冲蚀和随机振动相互耦合,对火箭尾部结构造成恶劣的“热振”环境。本文自主研发一种短切碳纤维增强甲基硅橡胶复合烧蚀涂层用于抵抗热振环境。首先,通过廉价的甲基硅橡胶取代昂贵的苯基硅橡胶作为成膜剂从而较大程度降低成本;其次,采用60%孔隙率和80 MPa抗压强度的氧化锆陶瓷微球补强隔热层,引入高比表面积的螺旋状陶瓷纤维强化增韧烧蚀层,利用近红外波段发射率为0.85的MoSi2弥合辐射层的裂纹。经地面热振试验对比分析显示,提出的热振涂层试片背温较主流烧蚀涂层降低约45℃,质量烧蚀率降低约38.5%,经过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的首飞试验验证,该热振涂层具有良好的热振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捆绑火箭 防护材料 烧蚀涂层 地面热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