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页岩气压裂地面高压管汇两类布置模式的冲蚀磨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房伟 兰勇 刘袭袭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7期248-248,共1页
页岩气压裂地面高压管汇两类布置模式的冲蚀磨损研究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解决时下页岩资源开发工作中冲蚀磨损相关的参数不清楚的问题,增强页岩气勘查工作的稳定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正因为相关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其工作在实行中... 页岩气压裂地面高压管汇两类布置模式的冲蚀磨损研究的工作目的,是为了解决时下页岩资源开发工作中冲蚀磨损相关的参数不清楚的问题,增强页岩气勘查工作的稳定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正因为相关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所以其工作在实行中有较大的难度,文章就以页岩开发工作中的"井工厂"拉链式压裂为方向,展开具体的工作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资源 拉链式压裂 地面高压管汇 技术难关 发展前景
下载PDF
页岩气压裂地面高压管汇两类布置模式的冲蚀磨损研究
2
作者 邹凤彬 邱亚玲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115-117,共3页
本文对页岩气开发"井工厂"拉链式压裂,地面高压管汇两类布置方式的冲蚀磨损进行研究。基于液—固两相流模型和冲蚀理论,建立两类管汇布置模式的冲蚀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两类管汇布置模式进行冲蚀磨损的数值研究。
关键词 页岩气 拉链式压裂 地面高压管汇 冲蚀磨损 数值研究
下载PDF
地面高压酸化水力压裂消除坚硬覆岩悬顶结构的技术
3
作者 张科星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4年第6期19-22,共4页
为解决常村煤矿21采区煤柱工作面受厚层坚硬顶板、煤柱两侧大面积采空、不规则煤柱等因素影响,冲击危险性较大的问题。采用地面高压酸化水力压裂技术,人为降低坚硬顶板结构的完整性,确保采空区顶板充分冒落,缩小顶板悬臂长度,消除上覆... 为解决常村煤矿21采区煤柱工作面受厚层坚硬顶板、煤柱两侧大面积采空、不规则煤柱等因素影响,冲击危险性较大的问题。采用地面高压酸化水力压裂技术,人为降低坚硬顶板结构的完整性,确保采空区顶板充分冒落,缩小顶板悬臂长度,消除上覆巨厚砾岩岩层蓄能积聚,减小应力传递,降低顶板突然断裂造成的严重冲击地压风险,确保采区下山煤柱安全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覆岩 悬顶 应力集中 地面高压酸化水力压裂
下载PDF
地面高压火炬节能控制方案探讨
4
作者 吴锋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3期235-235,共1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压火炬的工作原理,描述了地面高压火炬的构成。以80万吨大型乙烯项目为例详细的介绍了地面火炬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其控制方案,就现有设计方案中长明灯数量多,燃烧天然气费用巨大的问题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设计改进方案,在能...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压火炬的工作原理,描述了地面高压火炬的构成。以80万吨大型乙烯项目为例详细的介绍了地面火炬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其控制方案,就现有设计方案中长明灯数量多,燃烧天然气费用巨大的问题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设计改进方案,在能够保证其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节能降耗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高压火炬 长明灯 分级阀 控制
原文传递
高温高压防硫地面测试系统现状及国产化研究
5
作者 周福顺 赵淑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C00期104-107,共4页
与国外相比,国内地面测试设备结构简单,性能差,不具备防硫性能,可靠性差,安全与环保措施达不到要求,施工难度大,为满足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井和含腐蚀性气体井的测试需要,开展了对高温高压防硫化氢地面测试系统的国产化研究... 与国外相比,国内地面测试设备结构简单,性能差,不具备防硫性能,可靠性差,安全与环保措施达不到要求,施工难度大,为满足深井,超深井,高温高压井和含腐蚀性气体井的测试需要,开展了对高温高压防硫化氢地面测试系统的国产化研究,制定了系统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对防硫,三相分离,安全控制和数据采集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目前测试系统中的罐、管汇、安全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已进入试制阶段,分离器,加热器等已进入设计阶段,预计测试系统设备国产化后,价格可降至进口设备的四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测试 高温高压防硫地面测试系统 现状 国产化
下载PDF
安全监控技术在高压油气井地面测试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姬云龙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第6期194-196,共3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石油和天然气销售市场逐渐扩大,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设计有了更多的规定,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设计规范不断完善。高压油气井的设计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尤为重要,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和不足。论文对此进行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石油和天然气销售市场逐渐扩大,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设计有了更多的规定,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设计规范不断完善。高压油气井的设计对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尤为重要,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和不足。论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监测系统集成技术在高压油气井路面测试中的使用价值,致力于提高监测系统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控技术 高压油气井地面测试 应用
下载PDF
考虑模糊因素的缺陷安全可靠性评定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宽 张永敬 常新龙 《上海航天》 2001年第1期27-30,共4页
在模糊理论和随机可靠性理论的基础上 ,通过对缺陷安全可靠性评定中各参数的模糊随机性分析 ,建立了缺陷安全可靠性评定模糊失效概率计算模型。并且结合算例进行验证 ,取得了较符合实际的结果。
关键词 导弹 地面高压氮气瓶 缺陷安全可靠性评定 模糊随机性 失效
下载PDF
华北地区2015年“1106”降雪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戴玲玲 周玉淑 +2 位作者 李国平 邓国 曾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9-531,共13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MICAPS地面、高空等常规观测资料及欧洲中心ERA-Interim的0.25°(纬度)×0.25°(经度)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5日至7日影响北京、河北的一次降雪过程的环流形势和动热力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揭示了降... 利用中国气象局MICAPS地面、高空等常规观测资料及欧洲中心ERA-Interim的0.25°(纬度)×0.25°(经度)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5日至7日影响北京、河北的一次降雪过程的环流形势和动热力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揭示了降雪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环流形势分析发现,此次降雪是在高空两槽一脊叠加短波槽活动天气背景下的“回流型”降雪。500 hPa有西伯利亚脊的发展和内蒙古地区气旋性涡旋及其向南发展出的弱槽,使得偏北冷空气与西南暖气流在河北地区相遇,伴随低层700 hPa的低涡发展,造成了此次降雪天气。500 hPa多小槽波动东移,使得雨雪天气维持较长时间;700 hPa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850 hPa为偏东风,地面高压底部偏东风配合倒槽,有较好的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条件;高湿的大气环境条件和低层水汽辐合及抬升为降雪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高低空急流的形成,与散度场、涡度场和垂直速度场的高低空耦合配置,为降雪天气的发生创造了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流型降雪 多小槽波动 地面高压 高低空急流
下载PDF
河套地区一次寒潮天气的环流背景及成因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玲 王永清 +2 位作者 梁凤娟 高贵荣 张连霞 《内蒙古气象》 2006年第4期21-23,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6年3月9—11日在河套地区发生的大范围大风、沙尘暴、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影响本次沙尘暴的高空系统是斜压性很强的蒙古横槽及北路冷空气南压形成的密集的高空...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6年3月9—11日在河套地区发生的大范围大风、沙尘暴、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影响本次沙尘暴的高空系统是斜压性很强的蒙古横槽及北路冷空气南压形成的密集的高空锋区,地面蒙古气旋的暖性性质为沙尘暴的爆发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沙尘暴发生前期河套及上游地区干暖的气候条件及下垫面增厚的干土层及沙区,对沙尘暴的发生提供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另外,高空蒙古横槽南压、转竖是寒潮爆发南下的关键点;地面蒙古气旋的东移及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达到1060.0hPa是寒潮爆发南下的必要条件;蒙古横槽诱发北路冷空气南压,使地面冷高压前沿气压梯度的不断加强加剧了寒潮爆发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地区 沙尘暴 寒潮 蒙古气旋 地面高压 物理量场
下载PDF
桂林早期寒露风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艳兰 蒋丽娟 《广西气象》 2001年第4期24-25,共2页
通过对历年早期寒露风和 2 0 0 0年特早出现的寒露风过程环流形势、要素特征的分析 ,认识到贝湖 -东北冷槽 (涡 )是造成早期寒露风的主要影响系统 ,得出形成早期寒露风的 4个有利条件 :地面冷高压强度≥ 10 30 h Pa、同期连续性降水、... 通过对历年早期寒露风和 2 0 0 0年特早出现的寒露风过程环流形势、要素特征的分析 ,认识到贝湖 -东北冷槽 (涡 )是造成早期寒露风的主要影响系统 ,得出形成早期寒露风的 4个有利条件 :地面冷高压强度≥ 10 30 h Pa、同期连续性降水、前期日平均温度 <2 7℃以及热带气旋“吸引”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寒露风 特征分析 桂林 环流 热带气旋 地面高压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2016年2月12-14日一次寒潮天气分析
11
作者 李耀东 苗冬梅 《江西农业》 2017年第2S期55-57,共3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运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分析2016年2月12-14日呼伦贝尔市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的天气成因。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大倒"Ω"流型为本次区域性寒潮的爆发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背景场;冷槽前部锋区的稳定维...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运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分析2016年2月12-14日呼伦贝尔市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的天气成因。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大倒"Ω"流型为本次区域性寒潮的爆发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背景场;冷槽前部锋区的稳定维持并配合有暖脊的发展为强降温的发生创造了条件;阻塞高压前部低值系统入侵促进环流型发生调整,南掉冷涡与转竖低槽合并预示此次寒潮天气的爆发;西来强盛的地面冷高压及其前沿的寒潮冷锋是重要的影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冷涡 横槽转竖 地面高压
下载PDF
2020年科尔沁区一次寒潮降雪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佟莎仁 刘一凡 +2 位作者 刘颖 李亚春 马蔷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11期64-65,共2页
应用Micaps所提供的常规天气资料,对2020年3月25日~27日发生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的一次寒潮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高空形势和地面形势的环流背景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显示:本次天气过程属降雪型寒潮天气过程,即各个区域站的降雪量均... 应用Micaps所提供的常规天气资料,对2020年3月25日~27日发生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的一次寒潮降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其高空形势和地面形势的环流背景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显示:本次天气过程属降雪型寒潮天气过程,即各个区域站的降雪量均超过了1mm,没有出现大风;主要影响系统是高空受低涡底部的锋区南压影响,地面配合为低压冷锋过境后的较强冷高压前部控制,各物理量场及温度平流特征反应均对寒潮降雪天气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锋区南压 地面高压前部 物理量场
下载PDF
2017年11—12月根河市3次寒潮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纪成成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1期100-101,127,共3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7年11月13—15日、11月27—29日和12月9—11日根河市出现的3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由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及贝加尔...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7年11月13—15日、11月27—29日和12月9—11日根河市出现的3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由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及贝加尔湖堆积并向南侵袭造成的;3次过程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均表现为一脊一槽型,动力机制均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暴发的流场均为低槽旋转型;冷空气暴发后,呼伦贝尔上空均由强盛的冷平流控制,地面冷高压均进入关键区并达到寒潮强度;但由于冷空气的强度、发展、移动路径不同,因此3次过程的降温幅度和对根河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根河冬季寒潮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地面高压 寒潮预报
下载PDF
乌兰察布市2010年一次大风、寒潮天气的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轶博 巴特尔 +3 位作者 王沛兵 陈海英 温超 渠韶东 《内蒙古气象》 2012年第5期48-49,共2页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图,对2010年1月19—22日从西北方向入侵的强冷空气引发大面积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主要是由贝加尔湖附近的横槽内聚积一股较强的冷空气(高空500hPa冷中心强度达-45℃、地...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欧洲数值预报图,对2010年1月19—22日从西北方向入侵的强冷空气引发大面积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主要是由贝加尔湖附近的横槽内聚积一股较强的冷空气(高空500hPa冷中心强度达-45℃、地面冷高压中心强度达1060.0hPa[1])。西西伯利亚的阻塞高压与贝加尔湖高空冷槽共同作用,西北路冷空气不断向东南侵袭,乌兰察布市处于西风带控制,横槽沿西风带向东移动分裂为两股冷空气。阻塞高压前偏北冷空气不断东移南下,引发横槽转竖并向南加深。持续性降温导致强寒潮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寒潮 横槽转竖 地面高压 阻塞高压
下载PDF
阿拉善盟地区2009年冬季一次强寒潮天气个例诊断分析
15
作者 黄骏莉 张斯莲 杨宗英 《科技与生活》 2012年第17期88-88,21,共2页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1月21日~23日在阿拉善盟发生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了分析。从环流形势及地面系统分析看出,这次寒潮过程影响了我国大部地区,在阿盟主要是以强降温为主,通过对这...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MICAPS提供的相关资料,对2009年1月21日~23日在阿拉善盟发生强寒潮天气的环流形势及物理量进行了分析。从环流形势及地面系统分析看出,这次寒潮过程影响了我国大部地区,在阿盟主要是以强降温为主,通过对这次过程的分析对以后我盟预报寒潮天气起到了一定的指导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寒潮 阿拉善盟 蒙古气旋 地面高压 物理量场
下载PDF
局地低温过程的特征分析及思考
16
作者 刘凯 林卉 +1 位作者 卜清军 王迪 《天津科技》 2021年第4期65-71,共7页
利用天津市13个国家级台站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资料,通过对2018年1月24日北辰区低温为全市之首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低温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计算和分析,揭示了低温过程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在地面冷高压及"... 利用天津市13个国家级台站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资料,通过对2018年1月24日北辰区低温为全市之首天气过程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低温动力和热力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计算和分析,揭示了低温过程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在地面冷高压及"大寒"节气之中的大尺度背景条件下,正北风向连续7个小时不变是低温过程的触发和加强机制;前期较低基础温度的存在有利于低温落区的建立;大气压强的升高和水汽压的降低是低温出现的原因;伴随湿度的增大和风向的改变是驱使低温结束的动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高压 大寒节气 基础温度
下载PDF
何处“借东风”
17
作者 缪羽 《环球人文地理》 2014年第4X期204-204,共1页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作为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胜曹军的关键因素,其故事情节脱胎于《三国志平话》,却不见于正史《三国志》,真实性大打折扣。而东风作为《三国志》史书中的真实记载,其成因在气象学上也有着地面冷高压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作为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胜曹军的关键因素,其故事情节脱胎于《三国志平话》,却不见于正史《三国志》,真实性大打折扣。而东风作为《三国志》史书中的真实记载,其成因在气象学上也有着地面冷高压移动和湖陆风增强等不同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东风” 《三国演义》 《三国志》 地面高压 湖陆风
下载PDF
四川凉山州近40年大雪天气特征
18
作者 姜艳 侯砚 邹琪美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4年第5期39-40,共2页
利用Micaps、NCEP再分析和历史整编资料对凉山州近40 a大雪天气进行特征分析、归纳和总结。统计发现,降雪前期700 hPa处存在逆温层,有利于低层水汽和能量聚集;中低空急流为大雪天气提供了水汽和能量输送;温度0℃线的位置、0℃气层的厚... 利用Micaps、NCEP再分析和历史整编资料对凉山州近40 a大雪天气进行特征分析、归纳和总结。统计发现,降雪前期700 hPa处存在逆温层,有利于低层水汽和能量聚集;中低空急流为大雪天气提供了水汽和能量输送;温度0℃线的位置、0℃气层的厚度以及500 hPa以下大气温度层结的分布都对降雪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雪 区域性大雪 中低空急流 地面高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