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顶孢霉菌丝体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侠 黄欢 +2 位作者 田小朋 李维祖 尹艳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地顶孢霉菌丝体(AMM)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Col 0.1 mg/kg)、AMM组(700、350、175 mg/kg)。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地顶孢霉菌丝体(AMM)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Col 0.1 mg/kg)、AMM组(700、350、175 mg/kg)。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每周2次,连续18周,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并于造模之日起,AMM组和Col组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VG染色观察AMM对肝脏病理形态学影响;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及肝脏匀浆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VG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AMM(700、350 mg/kg)组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少,TGF-β1和Hy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MM(700、350 mg/kg)明显下调TGF-β1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 AMM能有效抗免疫性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纤维化大鼠中升高的TGF-β1的表达和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顶孢霉菌丝体 肝纤维化 TGF-Β1
下载PDF
地顶孢霉菌丝体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小朋 李维祖 尹艳艳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研究地顶孢霉菌丝体(AMM)对四氯化碳(CC 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C 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AMM对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的影响及AMM对肝组织SOD、MDA、GSH-PX表达水平和肝、脾、胸腺指数的影响;HE染色观察... 目的研究地顶孢霉菌丝体(AMM)对四氯化碳(CC 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C 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AMM对血清中ALT和AST活性的影响及AMM对肝组织SOD、MDA、GSH-PX表达水平和肝、脾、胸腺指数的影响;HE染色观察AMM对CC l4小鼠肝脏形态学影响。结果 AMM(1 000、500 mg.kg-1)可显著降低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及肝组织匀浆中MDA的表达水平,升高肝组织匀浆中SOD、GSH-PX的表达水平,降低肝脏指数,但对脾、胸腺指数无显著影响;同时HE染色结果显示AMM能明显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 AMM对CC 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顶孢霉菌丝体 四氯化碳(CCl4) 肝损伤
下载PDF
地顶孢霉菌丝体对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侠 尹艳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7-1417,共1页
目的探讨地顶孢霉菌丝体(AMM)对猪血清(PS)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Col,0.1 mg/kg)、AMM给药组(700、350、175 mg/kg)。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除空白对... 目的探讨地顶孢霉菌丝体(AMM)对猪血清(PS)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Col,0.1 mg/kg)、AMM给药组(700、350、175 mg/kg)。建立肝纤维化模型,除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腹腔注射PS 0.5 ml/只,每周2次,连续18周。并于造模之日起,AMM组和Col组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称大鼠体重,计算肝、脾指数;HE和VG染色观察AMM对肝脏病理形态学影响;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三型胶原(PC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测定肝脏匀浆中羟脯氨酸(Hyp)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SH-PX)的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TGF-β1和α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TGF-β/Smad通路中Smad2/3磷酸化和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S诱导18周后,模型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大鼠体重减轻,肝脏、脾脏指数明显增加,AMM(350、700 mg/kg)显著增加大鼠体重,降低肝脏、脾脏指数;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有升高趋势,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M(350、700 mg/kg)组大鼠血清ALT、AST有所降低,但与模型组比较亦无明显的差异;模型组大鼠肝匀浆中SOD、GSH-Px活性明显减少,MDA、Hyp含量明显增加,α-SMA的表达明显增加,AMM(350、700mg/kg)组大鼠肝匀浆SOD、GSH-Px活性明显增加,MDA、Hyp含量明显减少,α-SMA的表达明显减少;模型组大鼠血清中HA、LN、typeIII,PCⅢ,AMM(350、700 mg/kg)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大鼠血清中HA、LN、PCⅢ;空白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正常,细胞完整。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门静脉和中央静脉区可见少量的炎性细胞但没有明显的细胞坏死。VG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有大量的红色胶原纤维沉积,纤维大多围绕中央静脉,并可见完整的小叶间质纤维化,甚至形成肝小叶。AMM(350、700 mg/kg)组大鼠肝组织基本完整,胶原沉积明显减少,肝组织纤维化分级显著减低;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和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蛋白磷酸化均明显增加,而Smad7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AMM(350、700 mg/kg)能明显抑制IHF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和组织中TGF-β1、Smad2、Smad3蛋白磷酸化,增加Smad7蛋白的表达。结论 AMM对免疫介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减少胶原沉积,及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顶孢霉菌丝体 免疫性肝纤维化 猪血清 TGF-β SMA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