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场地短距离自行车不同专项爆发力训练方法比较
1
作者
胡珂
陆星辰
+1 位作者
梁效忠
马国强
《体育科研》
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
目的:在东京奥运会赛前备战期间,针对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采用的不同专项爆发力训练方法开展运动学和动力学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为筛选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场地自行车国家队男子短组2名运动员为对象。专项安静...
目的:在东京奥运会赛前备战期间,针对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采用的不同专项爆发力训练方法开展运动学和动力学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为筛选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场地自行车国家队男子短组2名运动员为对象。专项安静爆发力训练选择男子重点队员周某的训赛数据,比较比赛中原地起动250 m骑行与场地大齿轮比追击摩托、Wattbike Pro功率车(英国)静止离座起动、Cyclus 2练习台等动模式静止离座起动15 s 3项训练间差异;高速行进间爆发力训练选择男子重点队员徐某的训赛数据,比较了争先赛资格赛大坡俯冲200 m骑行与场地车大齿轮比摩托全程牵引、Wattbike Pro功率车大负荷行进间离座起动、场地车大齿轮比公路行进间冲坡10 s 3项训练间差异。采用SRM场地版无线功率测量计(德国)和Wattbike Pro功率车分别采集运动员场地、公路自行车,功率车训赛中的运动学参数。结果:①周某完成场地追击摩托训练(GR=3.93)中F_(max)和F_(avr)与比赛(GR=3.64)相比分别高5.5%和5.1%(P<0.05),3个5 s分段平均踏蹬力中F_(avr-1st5s)和F_(avr-3rd5s)分别较比赛显著高5.6%和8.0%(P<0.05);②徐某完成Wattbike功率车大负荷(M7A10)行进间10 s骑行的F_(max)和F_(avr)与比赛(GR=4.50)相比分别高12.2%和19.2%(P<0.05),且两个5 s分段平均踏蹬力F_(avr-1st5s)和F_(avr-2nd5s)也分别较比赛高8.0%和35.6%(P<0.05),踏蹬力下降率(FD)与比赛相比低54.2%(P<0.05)。结论:大齿轮比的场地摩托拉开牵引静止出发15 s最大强度冲刺骑行是专项安静爆发力的有效训练方法;功率车大负荷等速方式行进间出发10 s最大强度冲刺骑行则在提高专项高速行进间爆发力方面更具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短距离自行车
专项爆发力
训练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全程竞速能力的训练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少丹
刘小学
+3 位作者
延烽
刘秋玲
刘天太
万海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5,共3页
以参加“2004年全国自行车锦标赛”女子500m成年组的30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测试方法,对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运动员的全程竞速能力进行了划分,全程竞速能力包括:反应能力、加速能力、最高速度能力、相对高速耐力和冲刺...
以参加“2004年全国自行车锦标赛”女子500m成年组的30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测试方法,对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运动员的全程竞速能力进行了划分,全程竞速能力包括:反应能力、加速能力、最高速度能力、相对高速耐力和冲刺能力5个部分。研究发现,加速能力和相对高速耐力是影响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速能力
场地短距离自行车
女子
500
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SRM在自行车场地短距离项目战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梁效忠
马国强
倪大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2-77,共6页
目的:采用功率、蹬频和速度对运动员在三个自行车场地短距离项目比赛中的专项体能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运用运动学指标进行短距离项目战术分析的方法。方法:在两名男子运动员的场地自行车上安装无线SRM功率测试仪,对其在2011年全国场地自...
目的:采用功率、蹬频和速度对运动员在三个自行车场地短距离项目比赛中的专项体能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运用运动学指标进行短距离项目战术分析的方法。方法:在两名男子运动员的场地自行车上安装无线SRM功率测试仪,对其在2011年全国场地自行车冠军赛第一、二站的争先赛、竞速赛和凯林赛全程的功率、频率和速度进行采集,采样频率设为0.5sec。赛后采用SRMWin软件下载测试数据并选取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功率、频率和速度的最大值、平均值、即刻值,并计算总功率。结果:(1)在冠军赛第一站竞速赛中,三道队员在第二圈跟骑的即刻功率较低,而在第三圈一开始,即刻功率从300W提升到700W以上,且全程维持较好;但在第二站竞速赛中,该运动员跟骑两圈平均功率较高,并在第三圈出现即刻频率的持续降低;(2)在第二站冠军赛争先资格赛中,运动员200m计时区内平均功率和频率明显高于第一站,且第二站比赛中的全力加速起始位置稍有延后;(3)凯林赛中运动员在摩托车牵引四圈与最后两圈中所作的总功率相差不大;随着摩托牵引速度加快,靠后的跟骑位置的跟骑圈平均功率明显较高。牵引托车牵引四圈与最后两圈中所作的总功率相差不大;随着摩托牵引速度的增加,位置靠后的跟骑圈平均功率也相应增加。结论:竞速赛中,运动员原地起动和跟骑环节的骑行质量决定了能否有效节省体能,从而影响单圈和总成绩;争先赛资格赛中,运动员应选择合适的加速位置,以保证最大能力骑行出现在200m有效计时区内;凯林赛中,运动员在摩托牵引预骑阶段要尽量节省体能,从而在决胜圈中发挥出最大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短距离自行车
SRM
战术
功率
频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邹荣琪
李国平
段立公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方法:25名男性分为3组,分别是10名二年级大学生(对照组)和8名二级(二级组)、7名健将级(健将组)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应用BIODEX动态平衡测试系统和Noraxon无线表面肌电(sEMG)测...
目的:探讨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方法:25名男性分为3组,分别是10名二年级大学生(对照组)和8名二级(二级组)、7名健将级(健将组)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应用BIODEX动态平衡测试系统和Noraxon无线表面肌电(sEMG)测试系统,测试动态平衡难度系数从7开始至7结束时,睁眼、闭眼状态下30秒内综合动摇指数,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动摇指数,以及闭眼状态下右下肢腓肠肌和胫前肌积分肌电(iEMG)和中位频率(MF)变化。结果:(1)睁眼和闭眼状态下,三组之间动态平衡各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闭眼状态下,三组之间比较,胫前肌iEMG和M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腓肠肌iEMG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综合动摇指数与胫前肌iEMG显著相关(r=0.71,P<0.05)。结论: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优于二级运动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
场地
自行车
运动员
动态平衡能力
前庭功能
表面肌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原地起动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莉清
宋子玉
黄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6,F0003,共9页
为给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起动技术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自行车队11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设计,结合定点摄像与肌电采集技术研究其原地起动技术的运动学和肌电活动特征,在分析起动技术生物力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
为给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起动技术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自行车队11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设计,结合定点摄像与肌电采集技术研究其原地起动技术的运动学和肌电活动特征,在分析起动技术生物力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曲柄起动角的建议。研究认为,影响起动效果的生物力学因素包括3大类:内力因素、器械因素和环境因素,找到内力因素和器械因素的最佳结合点有助于提高起动成绩;实验研究表明,曲柄起动角对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原地起动60m的成绩具有显著性影响;30°是比较合理的曲柄起动角,在这一起动角上出发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起动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
场地
自行车
原地起动
表面肌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项目制胜的核心因素解析
被引量:
6
6
作者
谢云
田麦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我国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大赛成绩却不理想。面对这一现实,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
我国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大赛成绩却不理想。面对这一现实,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项目制胜的核心因素进行解析。研究表明:对自行车专项运动成绩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称为制胜因素,制胜因素以及制胜因素之间的内在本质的联系构成了项目的制胜规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水平运用于比赛之中即为其制胜能力;场地自行车运动员是运动训练与参赛的主体,自行车比赛中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充分发挥的理想要求即是其制胜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全程高速能力、技术合理稳定能力、战术灵活运用能力、连续多赛能力、拼搏争胜能力。在实践中,亦可简称为"快、稳、灵、多、搏"五个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
场地
自行车
项目制胜规律
制胜核心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优秀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研究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家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1-6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的体能特征。结果表明: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属于以无氧供能为主的竞速性项目,主要依靠无氧糖酵解与磷酸原供能;增加瘦体重对提高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专项成绩具有积极...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的体能特征。结果表明: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属于以无氧供能为主的竞速性项目,主要依靠无氧糖酵解与磷酸原供能;增加瘦体重对提高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专项成绩具有积极的作用,项目专项力量以下肢爆发力、力量耐力、蹬踏快速力量为主;速度素质以反应能力、加速度能力、速度耐力和冲刺能力为主。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展一般力量、柔韧、协调性来提高动作技术的整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
场地
自行车
优秀运动员
体能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全运会年训练安排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宇婷
周素英
+2 位作者
夏尧远
陆晟
王勤
《浙江体育科学》
2022年第5期79-84,共6页
目的: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的目标是卫冕男子团体竞速赛冠军,冲击女子团体竞速赛奖牌。因而如何保持男子团体竞速赛一、二道的优势,补齐三道短板是队伍全运会年备战训练的主要任务。方法:采用访谈法及跟踪调查法...
目的: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的目标是卫冕男子团体竞速赛冠军,冲击女子团体竞速赛奖牌。因而如何保持男子团体竞速赛一、二道的优势,补齐三道短板是队伍全运会年备战训练的主要任务。方法:采用访谈法及跟踪调查法,对成功卫冕的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全运会年训练安排进行研究。结果:队伍在全运会年备战训练安排分为冬训后减量调整阶段、全国赛参赛阶段、夏训强化阶段、全运参赛阶段,基本训练周进行6天的专项素质、场地专项技术及专项技战术训练。结论: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全运会年训练安排特征:(1)周期安排特征:以3周基本训练周、1周恢复周为1组小周期,根据不同阶段任务调整循环小周期组数;(2)内容安排特征:以备战团体竞速赛为核心,注重提高深蹲最大力量,结合功率车无氧训练、公路有氧训练,保持起动优势,将无氧耐力和力量耐力组合训练提高三道骑行耐力,进行俯冲速度、冲坡和模拟比赛等技战术训练,并根据不同阶段任务调整强度或内容。同时,也建议队伍增加技战术训练手段,开展心理及交叉训练,平衡运动员综合能力,拓宽队伍冲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地
自行车
短距离
组
训练安排
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制胜规律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谢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139,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跟踪调查、个案分析以及逻辑分析法探索和研究我国潜优势项目之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的制胜规律,指导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运动训练实践,为其备战重大赛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制胜...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跟踪调查、个案分析以及逻辑分析法探索和研究我国潜优势项目之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的制胜规律,指导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运动训练实践,为其备战重大赛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制胜规律主要表现为:完善举国体制,构建分工明确的复合型团队;科学地制定与调控训练和比赛计划;训练方案个体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完善的科学参赛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离
场地
自行车
制胜规律
原文传递
题名
场地短距离自行车不同专项爆发力训练方法比较
1
作者
胡珂
陆星辰
梁效忠
马国强
机构
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兴奋剂中心)
出处
《体育科研》
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
基金
上海市体育科技项目资助(20J003)。
文摘
目的:在东京奥运会赛前备战期间,针对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采用的不同专项爆发力训练方法开展运动学和动力学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为筛选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场地自行车国家队男子短组2名运动员为对象。专项安静爆发力训练选择男子重点队员周某的训赛数据,比较比赛中原地起动250 m骑行与场地大齿轮比追击摩托、Wattbike Pro功率车(英国)静止离座起动、Cyclus 2练习台等动模式静止离座起动15 s 3项训练间差异;高速行进间爆发力训练选择男子重点队员徐某的训赛数据,比较了争先赛资格赛大坡俯冲200 m骑行与场地车大齿轮比摩托全程牵引、Wattbike Pro功率车大负荷行进间离座起动、场地车大齿轮比公路行进间冲坡10 s 3项训练间差异。采用SRM场地版无线功率测量计(德国)和Wattbike Pro功率车分别采集运动员场地、公路自行车,功率车训赛中的运动学参数。结果:①周某完成场地追击摩托训练(GR=3.93)中F_(max)和F_(avr)与比赛(GR=3.64)相比分别高5.5%和5.1%(P<0.05),3个5 s分段平均踏蹬力中F_(avr-1st5s)和F_(avr-3rd5s)分别较比赛显著高5.6%和8.0%(P<0.05);②徐某完成Wattbike功率车大负荷(M7A10)行进间10 s骑行的F_(max)和F_(avr)与比赛(GR=4.50)相比分别高12.2%和19.2%(P<0.05),且两个5 s分段平均踏蹬力F_(avr-1st5s)和F_(avr-2nd5s)也分别较比赛高8.0%和35.6%(P<0.05),踏蹬力下降率(FD)与比赛相比低54.2%(P<0.05)。结论:大齿轮比的场地摩托拉开牵引静止出发15 s最大强度冲刺骑行是专项安静爆发力的有效训练方法;功率车大负荷等速方式行进间出发10 s最大强度冲刺骑行则在提高专项高速行进间爆发力方面更具针对性。
关键词
场地短距离自行车
专项爆发力
训练方法
Keywords
track sprint cycling
specific explosive strength
training methods
分类号
G804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全程竞速能力的训练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少丹
刘小学
延烽
刘秋玲
刘天太
万海波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
新乡医学院体育教学部
首都体育学院训练学教研室
河南省焦作市化工技校体育教研室
河南省体育局场地自行车队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75,共3页
文摘
以参加“2004年全国自行车锦标赛”女子500m成年组的30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测试方法,对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运动员的全程竞速能力进行了划分,全程竞速能力包括:反应能力、加速能力、最高速度能力、相对高速耐力和冲刺能力5个部分。研究发现,加速能力和相对高速耐力是影响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竞速能力
场地短距离自行车
女子
500
M
Keywords
Speed competence, short-distance Bicycle, Cooperation
分类号
G872.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RM在自行车场地短距离项目战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梁效忠
马国强
倪大海
机构
上海体育职业学院
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2-77,共6页
基金
上海体育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编号:10JT023)
文摘
目的:采用功率、蹬频和速度对运动员在三个自行车场地短距离项目比赛中的专项体能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运用运动学指标进行短距离项目战术分析的方法。方法:在两名男子运动员的场地自行车上安装无线SRM功率测试仪,对其在2011年全国场地自行车冠军赛第一、二站的争先赛、竞速赛和凯林赛全程的功率、频率和速度进行采集,采样频率设为0.5sec。赛后采用SRMWin软件下载测试数据并选取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功率、频率和速度的最大值、平均值、即刻值,并计算总功率。结果:(1)在冠军赛第一站竞速赛中,三道队员在第二圈跟骑的即刻功率较低,而在第三圈一开始,即刻功率从300W提升到700W以上,且全程维持较好;但在第二站竞速赛中,该运动员跟骑两圈平均功率较高,并在第三圈出现即刻频率的持续降低;(2)在第二站冠军赛争先资格赛中,运动员200m计时区内平均功率和频率明显高于第一站,且第二站比赛中的全力加速起始位置稍有延后;(3)凯林赛中运动员在摩托车牵引四圈与最后两圈中所作的总功率相差不大;随着摩托牵引速度加快,靠后的跟骑位置的跟骑圈平均功率明显较高。牵引托车牵引四圈与最后两圈中所作的总功率相差不大;随着摩托牵引速度的增加,位置靠后的跟骑圈平均功率也相应增加。结论:竞速赛中,运动员原地起动和跟骑环节的骑行质量决定了能否有效节省体能,从而影响单圈和总成绩;争先赛资格赛中,运动员应选择合适的加速位置,以保证最大能力骑行出现在200m有效计时区内;凯林赛中,运动员在摩托牵引预骑阶段要尽量节省体能,从而在决胜圈中发挥出最大的运动能力。
关键词
场地短距离自行车
SRM
战术
功率
频率
Keywords
track-sprinted cycling
SRM
tactic
power
ca-dence
分类号
G8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分析
被引量:
6
4
作者
邹荣琪
李国平
段立公
机构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0,共3页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6040)
文摘
目的:探讨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方法:25名男性分为3组,分别是10名二年级大学生(对照组)和8名二级(二级组)、7名健将级(健将组)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应用BIODEX动态平衡测试系统和Noraxon无线表面肌电(sEMG)测试系统,测试动态平衡难度系数从7开始至7结束时,睁眼、闭眼状态下30秒内综合动摇指数,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动摇指数,以及闭眼状态下右下肢腓肠肌和胫前肌积分肌电(iEMG)和中位频率(MF)变化。结果:(1)睁眼和闭眼状态下,三组之间动态平衡各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闭眼状态下,三组之间比较,胫前肌iEMG和M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腓肠肌iEMG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综合动摇指数与胫前肌iEMG显著相关(r=0.71,P<0.05)。结论: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优于二级运动员。
关键词
短距离
场地
自行车
运动员
动态平衡能力
前庭功能
表面肌电
分类号
R87 [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原地起动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莉清
宋子玉
黄波
机构
北京体育大学
长沙医学院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6,F0003,共9页
基金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资助项目(2012B014)
文摘
为给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起动技术的规范化及标准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市自行车队11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设计,结合定点摄像与肌电采集技术研究其原地起动技术的运动学和肌电活动特征,在分析起动技术生物力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曲柄起动角的建议。研究认为,影响起动效果的生物力学因素包括3大类:内力因素、器械因素和环境因素,找到内力因素和器械因素的最佳结合点有助于提高起动成绩;实验研究表明,曲柄起动角对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原地起动60m的成绩具有显著性影响;30°是比较合理的曲柄起动角,在这一起动角上出发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起动成绩。
关键词
短距离
场地
自行车
原地起动
表面肌电
Keywords
cycling
starting technique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分类号
G804.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项目制胜的核心因素解析
被引量:
6
6
作者
谢云
田麦久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潜优势项目专项特点及制胜规律研究(2006BAK37B01)
文摘
我国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大赛成绩却不理想。面对这一现实,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跟踪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及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项目制胜的核心因素进行解析。研究表明:对自行车专项运动成绩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称为制胜因素,制胜因素以及制胜因素之间的内在本质的联系构成了项目的制胜规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水平运用于比赛之中即为其制胜能力;场地自行车运动员是运动训练与参赛的主体,自行车比赛中对运动员竞技能力充分发挥的理想要求即是其制胜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全程高速能力、技术合理稳定能力、战术灵活运用能力、连续多赛能力、拼搏争胜能力。在实践中,亦可简称为"快、稳、灵、多、搏"五个要素。
关键词
短距离
场地
自行车
项目制胜规律
制胜核心因素
Keywords
short distance track cycling
winning laws
core factor in winning
分类号
G87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优秀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研究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家旺
机构
江苏省自行车队
出处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1-65,共5页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的体能特征。结果表明: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属于以无氧供能为主的竞速性项目,主要依靠无氧糖酵解与磷酸原供能;增加瘦体重对提高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专项成绩具有积极的作用,项目专项力量以下肢爆发力、力量耐力、蹬踏快速力量为主;速度素质以反应能力、加速度能力、速度耐力和冲刺能力为主。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展一般力量、柔韧、协调性来提高动作技术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
短距离
场地
自行车
优秀运动员
体能特征
Keywords
short distance track race cycling event
excellent athletes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G87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全运会年训练安排特征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宇婷
周素英
夏尧远
陆晟
王勤
机构
浙江省射击射箭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
浙江财经大学体育部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体育科学》
2022年第5期79-84,共6页
文摘
目的: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的目标是卫冕男子团体竞速赛冠军,冲击女子团体竞速赛奖牌。因而如何保持男子团体竞速赛一、二道的优势,补齐三道短板是队伍全运会年备战训练的主要任务。方法:采用访谈法及跟踪调查法,对成功卫冕的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全运会年训练安排进行研究。结果:队伍在全运会年备战训练安排分为冬训后减量调整阶段、全国赛参赛阶段、夏训强化阶段、全运参赛阶段,基本训练周进行6天的专项素质、场地专项技术及专项技战术训练。结论: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全运会年训练安排特征:(1)周期安排特征:以3周基本训练周、1周恢复周为1组小周期,根据不同阶段任务调整循环小周期组数;(2)内容安排特征:以备战团体竞速赛为核心,注重提高深蹲最大力量,结合功率车无氧训练、公路有氧训练,保持起动优势,将无氧耐力和力量耐力组合训练提高三道骑行耐力,进行俯冲速度、冲坡和模拟比赛等技战术训练,并根据不同阶段任务调整强度或内容。同时,也建议队伍增加技战术训练手段,开展心理及交叉训练,平衡运动员综合能力,拓宽队伍冲金点。
关键词
场地
自行车
短距离
组
训练安排
特征
Keywords
Track sprint group
The training arrangement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G872.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制胜规律研究
被引量:
11
9
作者
谢云
机构
天津体育学院
出处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4-139,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潜优势项目专项特点及制胜规律研究(2006BAK37B01)
文摘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跟踪调查、个案分析以及逻辑分析法探索和研究我国潜优势项目之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的制胜规律,指导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运动训练实践,为其备战重大赛事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制胜规律主要表现为:完善举国体制,构建分工明确的复合型团队;科学地制定与调控训练和比赛计划;训练方案个体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完善的科学参赛模式等。
关键词
短距离
场地
自行车
制胜规律
Keywords
short distance track race cycling event
winning rules
分类号
G872.3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场地短距离自行车不同专项爆发力训练方法比较
胡珂
陆星辰
梁效忠
马国强
《体育科研》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场地短距离自行车女子500m全程竞速能力的训练学特征研究
李少丹
刘小学
延烽
刘秋玲
刘天太
万海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SRM在自行车场地短距离项目战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梁效忠
马国强
倪大海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优秀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分析
邹荣琪
李国平
段立公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原地起动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张莉清
宋子玉
黄波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运动项目制胜的核心因素解析
谢云
田麦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短距离场地自行车优秀运动员专项体能特征研究
李家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1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短距离组全运会年训练安排特征研究
陈宇婷
周素英
夏尧远
陆晟
王勤
《浙江体育科学》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我国短距离场地自行车项目制胜规律研究
谢云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