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域协商与文化适应:关于学术场与电视场关系的现状调查——以湖北电视台及两所高校教师介入电视场的情况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红梅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49,共4页
"电视知识分子"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本研究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以及文化适应与文化转换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湖北电视台多频道节目及两所高校教师介入电视场的情况为个案,分析目前我国学术场与... "电视知识分子"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本研究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以及文化适应与文化转换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湖北电视台多频道节目及两所高校教师介入电视场的情况为个案,分析目前我国学术场与电视场之间的关系,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协商 文化适应 文化转换 学术 电视
下载PDF
邻避冲突协商治理的实践困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超 杨娇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6-80,共5页
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背景下,实现邻避冲突协商治理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然而,由于邻避冲突利益相关主体涉及广泛,利益关系复杂多变,影响因素众多,再加之协商民主与协商治理理论的内在缺陷,邻避冲突协商治理仍面临来自公平... 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背景下,实现邻避冲突协商治理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然而,由于邻避冲突利益相关主体涉及广泛,利益关系复杂多变,影响因素众多,再加之协商民主与协商治理理论的内在缺陷,邻避冲突协商治理仍面临来自公平、效率、价值认同以及协商场域等方面的实践困境。建立协商沟通机制,平等协商方式,培育社会资本,发展多元平台,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冲突 协商民主 公平 效率 价值认同 协商
下载PDF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要素论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朋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2-68,共7页
立基于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反思,协商民主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登堂入室。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强调协商过程的合理性、公开性和参与性,也... 立基于对自由主义民主的反思,协商民主理论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登堂入室。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强调协商过程的合理性、公开性和参与性,也强调协商结果尽可能的共识性。协商主体、协商客体、协商场域、协商过程、协商方式和协商结果共同构成了支撑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协商主体 协商客体 协商 协商过程 协商方式 协商结果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宇 刘伟忠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1,共5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情境中的一种创新,理应拥有自己独立的理论规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基本内涵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共协商与对话是其形式,保护公民权利、谋求公共福祉的提升为其宗旨...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情境中的一种创新,理应拥有自己独立的理论规范。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基本内涵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共协商与对话是其形式,保护公民权利、谋求公共福祉的提升为其宗旨,是程序正义与结果正义的统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建构包括协商对话主体的确认、活动场域的探究以及适用领域的界定,从而将执政党、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公民聚合在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听证会、大众传媒、邻里中心、业主委员会以及工会等公共场域,就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收入维持、城乡公共事业管理、人居环境等民生问题进行公共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公共对话 协商 对话主体
下载PDF
完善我国协商主持人制度角色三要素——角色适配、背景应对与知识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谭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6,共6页
随着构建“广泛多层、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成为新时代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指针,提升协商参与者协商能力及履践规则的积极性愈发重要,与此同时,协商主持人的“中枢角色”和“教化角色”重要性亟待提上日程。但是,当下对协... 随着构建“广泛多层、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成为新时代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指针,提升协商参与者协商能力及履践规则的积极性愈发重要,与此同时,协商主持人的“中枢角色”和“教化角色”重要性亟待提上日程。但是,当下对协商主持人的“权、责、能”设计既缺乏综合视角,又有理念偏差,直接影响着协商质量,间接削弱了我国协商民主的公信力。从当下国内外研究经验入手,基于协商场域与主持人风格的适配性、协商背景要素对主持人的影响及应对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系统的补充这三个方面为完善协商主持人制度角色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能力 协商主持人 协商 协商规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