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场所意识营造到自然的“复魅”——沉浸式交互艺术之人文思辨 |
董瑀强
陈娱
|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空间性与场所意识:再论罗伯特·塔利的空间批评 |
陆扬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3
|
论日本传统街区保护中的场所意识——以重村力“肋町图书馆”设计为例 |
邓奕
熊瑛
毛其智
平田
隆行
|
《建筑师》
|
2003 |
1
|
|
4
|
城市生态建设中的“场所意识” |
罗祖文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
2012 |
1
|
|
5
|
场所意识的觉醒与当代图书馆空间设计规划——以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为例 |
石莉
|
《企业科技与发展》
|
2016 |
1
|
|
6
|
增强场所意识的乡村照明设计研究 |
叶雨馨
|
《灯与照明》
|
2022 |
2
|
|
7
|
《寒夜》的空间叙事艺术——以地理批评为中心的阐释 |
赖永兵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24 |
0 |
|
8
|
回归“家园意识”——试论曾繁仁的城市生态建设观 |
罗祖文
|
《襄樊学院学报》
|
2008 |
0 |
|
9
|
论白马湖作家群散文创作中的生态智慧 |
刘聪颖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0
|
日本生态文学研究述略 |
宿久高
杨晓辉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11
|
从暂居到栖居:地缘感在华裔身份建构中的作用 |
方红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2
|
生态与生活——对刘亮程部分散文的生态批评 |
胡新华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3
|
生态美学层面的发掘——《印象·刘三姐》对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的创新 |
沈勇
|
《大众科技》
|
2012 |
1
|
|
14
|
生态美学的文学表达——评葛水平散文集《河水带走两岸》 |
高文丹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19 |
1
|
|
15
|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人本纬度 |
罗祖文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6
|
恋地情结:空间批评的跨学科研究 |
战红
陆扬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