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副词“只”的场景聚焦用法 被引量:6
1
作者 夏军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6,共12页
汉语学界迄今为止很少关注到副词"只"的一类特殊用法——场景聚焦。这一用法的"只"后总是紧接着一个感知类动词以及一个具有相对完整叙事功能的语段,且所描写事件场景生动细致,富有感知冲击力,并常伴有主观评价倾... 汉语学界迄今为止很少关注到副词"只"的一类特殊用法——场景聚焦。这一用法的"只"后总是紧接着一个感知类动词以及一个具有相对完整叙事功能的语段,且所描写事件场景生动细致,富有感知冲击力,并常伴有主观评价倾向。该用法的"只"具有场景导入与聚焦以及篇章衔接连贯功能,可视为话语标记和强化敏感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只” 场景导入 场景聚焦 话语标记 强化敏感成分
原文传递
场景聚焦与视角融合:叙事语篇中“只见”和“就见”的戏剧性表现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璐菲 史金生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5-790,共16页
本文以具有说讲性语体特征的广播剧和与之对应的故事文本为对象,考察“只见”和“就见”的使用情况,认为“只见”和“就见”都有场景聚焦功能,但“就见”凸显的是场景即时聚焦,“只见”则不凸显即时性。从叙述视角来看,“只见”和“就... 本文以具有说讲性语体特征的广播剧和与之对应的故事文本为对象,考察“只见”和“就见”的使用情况,认为“只见”和“就见”都有场景聚焦功能,但“就见”凸显的是场景即时聚焦,“只见”则不凸显即时性。从叙述视角来看,“只见”和“就见”是叙述者入戏的标志,叙述者视角与情节内人物视角融为一体,其目的是拉受述者入戏,与受述者互动。这种典型的戏剧性语言有很强的展示性、现场性、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同时,广播剧较之于故事文本,对互动性还有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只见”已经虚化为典型的话语标记,主观性更强,功能也更为稳定。“就见”则虚化程度较低,功能还在扩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只见” “就见” 场景聚焦 视角 戏剧性语言
原文传递
讲好警察故事:新媒体平台上的内容特点与传播效果——以中国警察网新浪微博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130,共12页
以中国警察网新浪微博的933个样本,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微博平台上警察故事的传播效果,结果表明:“公安文化宣传”类故事更受公众欢迎认可;“普法宣传”类故事更容易激发受众评论互动;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故事传播效果较好,但并不能激发... 以中国警察网新浪微博的933个样本,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微博平台上警察故事的传播效果,结果表明:“公安文化宣传”类故事更受公众欢迎认可;“普法宣传”类故事更容易激发受众评论互动;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故事传播效果较好,但并不能激发受众深层思考;相关专题故事对传播效果有显著影响;故事标题有#话题或@链接符号,对于传播效果没有明显影响;故事呈现多维样态与传播效果不完全成正比。为更好讲述警察故事,应设置重要话题专栏,破解碎片化叙事;突出主流价值引领,优化情感化表达;激发深层评论思考,突围场景化聚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故事 新媒体 中国警察网 碎片化叙事 情感化表达 场景聚焦
下载PDF
论构式“只+V[感知]+S”的构成及其功能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雷冬平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6-531,共16页
"只+V[感知]+S"是一个图式构式,在表达中一般用于前景句,是信息表达的焦点。其中构件S起场景再现的功能,感知动词V负责将场景导入认知主体心智中,副词"只"强调认知主体对导入场景的聚焦性和对场景感知的即时性。在... "只+V[感知]+S"是一个图式构式,在表达中一般用于前景句,是信息表达的焦点。其中构件S起场景再现的功能,感知动词V负责将场景导入认知主体心智中,副词"只"强调认知主体对导入场景的聚焦性和对场景感知的即时性。在构件的整合作用下以及在背景句时间点参照下,整个构式具有"场景导入聚焦"和"场景即时感知"功能。后者是从前者引申发展而来,这是构式作为语言单位功能引申发展以及构式和构件功能互动整合的结果。构式的研究需要注重还原论和整体论之间的平衡,精致还原主义与精致整体主义相结合是探讨构式构件特征及其构式功能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只+V[感知]+S” 场景导入聚焦 场景即时感知 还原论和整体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