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加权l_1范数惩罚的远近场混合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田野 练秋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40-2448,共9页
现有信源定位方法大多假定信源是远场源或近场源,而实际定位系统中往往存在远场源和近场源共存的情况.为实现远、近场源分离及高精度信源定位,本文在稀疏信号重构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远近场混合源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阵列协方差矩... 现有信源定位方法大多假定信源是远场源或近场源,而实际定位系统中往往存在远场源和近场源共存的情况.为实现远、近场源分离及高精度信源定位,本文在稀疏信号重构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远近场混合源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阵列协方差矩阵反对角线元素和重加权l_1范数惩罚获得所有信源的到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在DOA估计的基础上,根据远场与近场源距离参数位于不同区间的特点利用一维搜索实现远、近场源分离以及近场源距离参数的估计.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重加权l_1范数惩罚算法的重构性能.本文所提算法不仅同时适用于高斯和非高斯信号,而且无需多维搜索和参数配对,也无需信源数的先验信息,同时还可以获得较好的定位精度.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远近场混合 重加权l1范数惩罚
下载PDF
性别差异视角下职场混合压力作用机制及管理启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文军 刘举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3-46,共4页
员工面临着工作任务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责任压力等多重压力,且各种压力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状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职场混合压力作用机制存在着性别差异,尤其是以生育事件为分界点,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职业生涯分化... 员工面临着工作任务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责任压力等多重压力,且各种压力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状态。在不同的生命周期,职场混合压力作用机制存在着性别差异,尤其是以生育事件为分界点,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职业生涯分化显著,男性员工依然以工作为主导,女性员工则以职业晋升牺牲换取了家庭主导模式。领导者应在理解性别差异基础上,对女性员工和男性员工实施各有侧重的职场混合压力疏解,促进员工工作领域与家庭领域平衡,以精准性别管理满足员工多元需要,实现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混合压力 性别差异 男性员工 女性员工 员工 生命周期
下载PDF
脉冲噪声环境下基于矩阵差分的远近场混合源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母采凤 李森 吕梦然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42-2349,共8页
为了提高脉冲噪声环境下基于二阶协方差矩阵差分(COV-MD)的远近场混合源定位算法的估计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分数低阶协方差矩阵差分(FLOC-MD)和基于压缩变换协方差矩阵差分(CTC-MD)的远近场混合源定位算法。所提出的算法首先利用一维MU... 为了提高脉冲噪声环境下基于二阶协方差矩阵差分(COV-MD)的远近场混合源定位算法的估计性能,本文提出了基于分数低阶协方差矩阵差分(FLOC-MD)和基于压缩变换协方差矩阵差分(CTC-MD)的远近场混合源定位算法。所提出的算法首先利用一维MUSIC谱峰搜索获得远场源信号的方位角估计,然后利用矩阵差分法实现远近场信号源的分离得到扩展的近场源分数低阶协方差矩阵(或压缩变换协方差矩阵),最后在利用类旋转不变方法(ESPRIT-Like)估计得到的近场源方位角的基础上,再次利用一维MUSIC谱峰搜索获得近场源距离的估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CTC-MD算法和FLOC-MD算法在强脉冲和低信噪比情况下的估计性能都要明显优于COV-MD算法和其他基于二阶统计量的远近场混合源定位算法,同时CTC-MD算法的性能要好于FLOC-MD算法并且不依赖于脉冲噪声的先验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近场混合 脉冲噪声 矩阵差分 分数低阶协方差 压缩变换协方差
下载PDF
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远近场混合源定位算法
4
作者 徐润萍 黄智开 陈峰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22年第6期63-69,共7页
针对远近场混合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参数估计算法。首先,提取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的反对角线元素作为新的数据向量,通过空域角度网格划分对向量进行稀疏表示;然后,利用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计算远场和近场目标的角... 针对远近场混合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匹配追踪的参数估计算法。首先,提取接收数据协方差矩阵的反对角线元素作为新的数据向量,通过空域角度网格划分对向量进行稀疏表示;然后,利用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计算远场和近场目标的角度参数;接着,对空域进行距离网格划分,并构建与距离参数相关的稀疏重构问题;最后,利用OMP算法实现远近场目标的区分以及距离参数的求取。与以往的参数估计算法相比,该算法无需计算高阶统计量和进行矩阵分解,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同时,由于OMP算法受信噪比和快拍数影响较小,故该算法在低信噪比和小快拍数下具有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近场混合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阵列信号处理
下载PDF
一种自适应稀疏度的混合场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华华 龚自豪 蒋天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583,共7页
针对6G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系统信道特性变化造成现有的近场和远场信道估计方案不能准确估计XL-MIMO混合场信道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实际系统中稀疏度难以获取,提出了一... 针对6G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系统信道特性变化造成现有的近场和远场信道估计方案不能准确估计XL-MIMO混合场信道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实际系统中稀疏度难以获取,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弱正交匹配追踪的混合场信道估计(Hybrid-field Stagewise Weak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HF-SWOMP)算法。该算法利用XL-MIMO混合场中近场和远场区域不同的信道特性,分别对近场和远场信道分量进行估计,从而得到混合场信道。仿真结果表明,所提XL-MIMO混合场信道估计算法性能相对于仅考虑近场和远场信道估计方案分别提高了约3.5 dB和3 dB,更符合实际信道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混合 信道估计 压缩感知 自适应稀疏度
下载PDF
基于均匀线性阵列的超大规模MIMO混合场信道估计算法
6
作者 王丹 方杰宁 谢长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24-3128,共5页
超大规模MIMO(extremely large-scale massive MIMO,XL-MIMO)是未来6G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XL-MIMO混合场信道模型大多对均匀线性阵列和单天线用户之间信道建模,且采用散射体最后一跳模型。若收发双端均配备线性阵列,现有的混合... 超大规模MIMO(extremely large-scale massive MIMO,XL-MIMO)是未来6G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的XL-MIMO混合场信道模型大多对均匀线性阵列和单天线用户之间信道建模,且采用散射体最后一跳模型。若收发双端均配备线性阵列,现有的混合场信道估计方案将不再适用。为此,针对收发端均部署超大规模线性阵列的XL-MIMO场景,采用Saleh-Valenzuela模型进行信道建模,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匹配追踪(OMP)的混合场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角域变换矩阵对远场分量进行估计,然后通过极域变换矩阵估计近场分量。此外,引入克拉美罗-下界(CRLB)对所提算法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场估计算法相较于仅考虑远场和近场的估计算法在信道估计性能上有约0.6 dB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MIMO 信道估计 混合 线性阵列 克拉美罗-下界
下载PDF
混合远近场太赫兹通信中波束色散分析及预编码设计
7
作者 赵笑洁 郝万明 +2 位作者 王芳 杨守义 黄崇文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1,共9页
为解决宽带太赫兹通信中传统混合预编码架构中的波束色散问题,将时延器引入到该架构中,并研究基于时延器的混合预编码架构性能。讨论了混合远近场太赫兹通信中的波束色散问题,分析了引入时延器后的混合预编码架构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 为解决宽带太赫兹通信中传统混合预编码架构中的波束色散问题,将时延器引入到该架构中,并研究基于时延器的混合预编码架构性能。讨论了混合远近场太赫兹通信中的波束色散问题,分析了引入时延器后的混合预编码架构及其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远近场的混合预编码算法,对所提算法和传统的混合预编码算法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性能上优于传统算法,可以有效缓解混合远近场中的波束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远近 混合预编码 波束色散
下载PDF
基于高原复杂通信场景下的超大规模MIMO混合场信道估计
8
作者 黄欢 张钧鑫 《西藏科技》 2024年第7期74-80,共7页
由于高原地区重山环绕,通信条件较差,会导致通信系统的容量降低,于是通过在基站端部署超大规模的天线阵列,即超大规模多输入输出(Extra-Larg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技术,从而提高通信系统吞吐率。为了能够保证XL-MIM... 由于高原地区重山环绕,通信条件较差,会导致通信系统的容量降低,于是通过在基站端部署超大规模的天线阵列,即超大规模多输入输出(Extra-Larg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XL-MIMO)技术,从而提高通信系统吞吐率。为了能够保证XL-MIMO系统容量,获取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至关重要。随着基站天线数的增多,在信道估计过程中会带来较高的导频开销,从而降低通信效率。然而在XL-MIMO系统中,信道具有稀疏的特性,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伍德伯里变换的OMP压缩感知算法来估计信道,从而能够降低导频开销。具体地,传统的OMP算法中有矩阵求逆的操作,然后基于“伍德伯里”变换将矩阵求逆的操作转化成另一种求逆的步骤,通过仿真与传统的OMP算法相比性能上并没有损失,验证了提出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复杂通信 XL-MIMO OMP算法 伍德伯里变换 混合信道
下载PDF
基于光学传感的交直流混合场一体化测量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岩松 高利 刘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0-156,共7页
针对交、直流混合场测量的问题,文中基于电光晶体Pockels效应设计了旋转式光学传感元件,该设计不仅适用于测量交直流混合场,而且抑制了测量中的波动和误差。分别推导了旋转式光学电场传感器测量直流电场、交流电场以及混合场时的传感原... 针对交、直流混合场测量的问题,文中基于电光晶体Pockels效应设计了旋转式光学传感元件,该设计不仅适用于测量交直流混合场,而且抑制了测量中的波动和误差。分别推导了旋转式光学电场传感器测量直流电场、交流电场以及混合场时的传感原理。为了区分不同频率下的电场强度,将Hilbert-Huang时频变换技术应用到光学电场测量,并且给出不同频率下的测量方案。在光学一体化传感器标定后,对混合场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表明,所提出的光学电场一体化测量机制适用于准确地测量交、直流混合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 光学传感原理 时频变换技术 在线校验
下载PDF
基于Geant4的β-γ混合场叠层闪烁体探测器的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俊良 司书尧 +5 位作者 唐军 张勤 方开洪 李连顺 杨廷贵 王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54-262,共9页
在核工业的一些工作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β射线和γ射线,准确测量β粒子和γ粒子能谱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十分重要。本文利用Geant4模拟了β粒子和γ粒子在叠层闪烁体探测器中的能量沉积,研究了材料和结构对叠层闪烁体探测器甄别... 在核工业的一些工作场所中往往同时存在β射线和γ射线,准确测量β粒子和γ粒子能谱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十分重要。本文利用Geant4模拟了β粒子和γ粒子在叠层闪烁体探测器中的能量沉积,研究了材料和结构对叠层闪烁体探测器甄别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对于双层结构的闪烁体探测器,第1层和第2层选用不同材料的闪烁体对β粒子的甄别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对γ粒子的甄别。γ粒子的误甄别率和识别率分别随第1层和第2层材料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3层结构闪烁体探测器对于γ粒子的误甄别率明显低于双层结构,并且γ粒子的误甄别率随第1层闪烁体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经过对模拟结果分析,采用0.2 mm BC-444+17.8 mm BC-444+25 mm BaF_(2)的3层闪烁体结构甄别性能较好,对β粒子和γ粒子的平均识别率和误甄别率分别为96.7%、41.1%和<0.001%、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NT4 β-γ混合 叠层闪烁体探测器
下载PDF
海上拖缆双源随机激发地震混合采集及波场分离
11
作者 张振波 罗伟 杨超群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36-45,共10页
海上拖缆多震源混合采集技术因其能提高采集密度和覆盖次数而在国外得到发展和应用,但在国内尚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这里结合国内实施的海上拖缆双源随机激发地震混合采集试验的数据结果,阐述了多震源激发延迟时间的设置、多震源波场分... 海上拖缆多震源混合采集技术因其能提高采集密度和覆盖次数而在国外得到发展和应用,但在国内尚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这里结合国内实施的海上拖缆双源随机激发地震混合采集试验的数据结果,阐述了多震源激发延迟时间的设置、多震源波场分离关键技术。首先基于多震源分离准则优选了拖缆双源随机激发延迟时间,并在南海进行了双源随机激发拖缆三维采集试验,获得了混合震源地震数据;然后利用混叠噪声在非炮域离散不相关的特点,在共偏移距域采用迭代多方向矢量中值滤波去噪,实现了混合数据的波场分离,得到了单炮记录。为了与常规采集效果对比,使用跟常规地震资料同样的处理流程和参数,进行了各种噪声压制及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与常规采集的资料处理结果对比表明,拖缆双源随机激发地震资料信噪比得到了提高,成像得到了改善,尤其是断面、断层阴影区、古近系地层和洼陷内幕结构成像改善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激发 混合震源采集 多方向矢量中值滤波 混合分离
下载PDF
面向超大规模MIMO的混合远近场通信
12
作者 张芸莆 游昌盛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6期1036-1041,共6页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XL-MIMO)是未来6G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备选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未来通信系统的性能,如超高的频谱效率和空间分辨率、超低时延等。不同于现有研究工作主要...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XL-MIMO)是未来6G通信系统的一个关键备选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未来通信系统的性能,如超高的频谱效率和空间分辨率、超低时延等。不同于现有研究工作主要关注于近场通信或远场通信,考虑更加实际的混合远近场通信场景,即通信系统中同时存在近场和远场用户。介绍了XL-MIMO系统中考虑混合远近场通信范式的重要性和混合远近场通信的信道建模,指出混合远近场通信场景中固有的关键特征,即能量扩散效应;详细介绍了3种典型的混合远近场通信场景:混合远近场的干扰分析、无线信能同传、物理层安全。针对上述典型场景,指出其在混合远近场通信中相较于近场通信/远场通信的根本区别和面临的关键设计难题。总结了混合远近场通信中仍需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开放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混合远近通信 干扰分析 无线信能同传 物理层安全
下载PDF
不同台风风场在浙江海域台风浪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13
作者 陈相宇 于姜梅 +2 位作者 沈远 倪云林 陆凡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5,共11页
将Holland风场与ERA5风场相结合,通过引入一个随风速半径变化的权重系数,构建了混合风场,进而利用MIKE21 SW建立了浙江海域台风浪模型。使用Holland风场、ERA5风场、混合风场作为输入风场模拟1918号台风“米娜”期间的风速和有效波高,... 将Holland风场与ERA5风场相结合,通过引入一个随风速半径变化的权重系数,构建了混合风场,进而利用MIKE21 SW建立了浙江海域台风浪模型。使用Holland风场、ERA5风场、混合风场作为输入风场模拟1918号台风“米娜”期间的风速和有效波高,验证结果说明Holland风场和ERA5风场均无法准确反映真实风场和有效波高,而本文构建的混合风场弥补了两种风场的不足。为验证混合风场在浙江海域是否具有普适性,选取近5年影响浙江海域最为严重的5个典型台风进行台风浪数值模拟实验,并开展误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Holland风场在台风中心周围的风速模拟表现较好,最大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62%~10.19%,但10 m s以下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大,为29.76%~44.29%;ERA5风场在台风中心周围的风速偏小,最大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64%~25.77%,但10 m s以下风速的平均相对误差比Holland风场小,为19.64%~32.00%。对5个台风的模拟中,由Holland风场、ERA5风场和混合风场驱动得到的台风浪有效波高平均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29.92%、25.62%和22.82%,均方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46 m、0.42 m和0.39 m,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94、0.95和0.96。上述结果说明本文构建的混合风场在浙江海域具有普适性,能够提高台风浪的模拟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 SW Holland风 ERA5风 混合 浙江海域 台风浪
下载PDF
场域育人:基于百草园“智慧小农场”的实践探究
14
作者 瞿琼玲 沈红 朱欣怡 《当代教研论丛》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学生的教育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中得到全面发展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基于地缘历史、源于劳动特色、承于优秀文化,学校通过“智慧小农场”的建构与实施,旨在提升小学生的劳动素养。
关键词 劳动特色 智慧小农 混合式学习 耦合式课程体系
下载PDF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小麦M_1代变异的SSR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韩微波 刘录祥 +5 位作者 郭会君 赵林姝 李家才 张少平 王成社 赵世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本试验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次级混合粒子场,模拟次级宇宙射线,分别以0、109、145、195、284和560Gy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混合粒子场辐射处理对小麦幼苗... 本试验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次级混合粒子场,模拟次级宇宙射线,分别以0、109、145、195、284和560Gy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并与相同剂量的60Coγ射线相比较,研究混合粒子场辐射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和微卫星(SSR)标记谱带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粒子场处理剂量的增加,小麦幼苗生长受到的损伤逐渐增加。SSR标记分析结果发现,小麦B基因组的多态性位点频率占总多态性频率的46%,在3个基因组中最高,可能为“热点”突变基因组。高能混合粒子场对冬小麦幼苗的生长抑制和微卫星DNA的损伤效应大于γ射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混合粒子 60Co Γ射线 SSR多态性 小麦
下载PDF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冬小麦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录祥 赵林姝 +4 位作者 郭会君 李家才 王晶 赵世荣 郑企成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年第21期1642-1645,共4页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185 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SP8724和D6-3,并与相同剂量的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生物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E2束流打靶产生高能混合粒子场,以185 Gy的剂量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SP8724和D6-3,并与相同剂量的γ射线相比较,研究其生物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具有比γ射线处理更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M2代诱变效果显著,总突变频率以及矮杆、早熟和穗型等有益突变频率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的。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诱变源在作物改良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混合粒子 诱发突变 生物效应
下载PDF
基于混合势场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梅 王叶婷 +2 位作者 屠大维 江济良 张国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447-2449,2460,共4页
针对目前移动机器人在路径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自主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新方法——混合势场法。分析了人工势场法的不足,找出局部极小值点的形成原因;针对人工势场法中障碍物附近目标不可达问题,采用了在斥力场函数中加入斥力因... 针对目前移动机器人在路径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自主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新方法——混合势场法。分析了人工势场法的不足,找出局部极小值点的形成原因;针对人工势场法中障碍物附近目标不可达问题,采用了在斥力场函数中加入斥力因子,使得机器人顺利到达目标点;针对陷入局部极小值和振荡的问题,提出了混合势场法,通过将势场法和可视图法结合起来,使得机器人走出局部极小值和振荡区域。最后,将混合势场法应用于室内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中,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混合
下载PDF
高能混合粒子场辐照对花生胚小叶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于新玲 刘录祥 +4 位作者 乔利仙 隋炯明 郭宝太 徐丽娟 王晶珊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3-438,共6页
采用不同剂量的高能混合粒子场(0、67、105、150和196Gy)辐照花生鲁花11号干种子,取其胚小叶外植体,先后置于添加10mg/L 2,4-D的MSB5诱导培养基和添加4mg/L BAP的MSB5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剂量辐照对外植体存活率、体胚诱导率和... 采用不同剂量的高能混合粒子场(0、67、105、150和196Gy)辐照花生鲁花11号干种子,取其胚小叶外植体,先后置于添加10mg/L 2,4-D的MSB5诱导培养基和添加4mg/L BAP的MSB5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剂量辐照对外植体存活率、体胚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存活率,除67Gy辐照组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显著下降;体胚诱导率,辐照剂量为67Gy时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当辐照剂量分别增加至105Gy和150Gy时,其体胚诱导率显著低于67Gy时的体胚诱导率,而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当辐照剂量再增加至196Gy时,未观察到体胚的形成;植株再生率,除105Gy和150Gy剂量时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处理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显著下降。在辐照剂量为105Gy时,外植体存活率、体胚诱导率和植株再生率均约为对照的一半,因此推断105Gy可作为鲁花11号适宜的诱变剂量。再生苗嫁接后移栽于试验田正常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混合粒子辐照 离体诱变 体胚诱导 植株再生
下载PDF
高能混合粒子场诱发的小麦矮杆突变体的SSR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延岭 刘录祥 +2 位作者 郭会君 赵林姝 赵世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9-403,共5页
为了研究高能混合粒子场(CR)和γ射线两种不同处理方法诱变小麦产生的具有相同表型的突变体之间的分子差异,选用随机分布于小麦21对染色体上的114对微卫星(SSR)引物,对CR和γ射线处理冬小麦品种ZY9和ZH7获得的矮杆突变体M3代进行SSR分... 为了研究高能混合粒子场(CR)和γ射线两种不同处理方法诱变小麦产生的具有相同表型的突变体之间的分子差异,选用随机分布于小麦21对染色体上的114对微卫星(SSR)引物,对CR和γ射线处理冬小麦品种ZY9和ZH7获得的矮杆突变体M3代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CR处理产生的矮杆突变体的多态性位点主要分布在染色体2A、2B、2D、3D和5A上,而γ射线处理产生的矮杆突变体的多态性位点主要分布在染色体2A、2B、2D、4A和5A上;与γ射线处理相比,CR处理较容易产生扩增条带的增加和扩增条带长度的差异,不易产生扩增条带的缺失。序列分析表明,CR处理产生的变异主要是碱基的置换和插入,其中碱基T为易发生突变的碱基。CR诱变能够在DNA水平上导致小麦遗传物质变异,其诱变机制不同于γ射线,是一种有效的诱发突变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混合粒子 Γ射线辐照 矮杆突变体 SSR
下载PDF
利用自适应迭代多级中值滤波法分离海上多震源混合波场 被引量:16
20
作者 周丽 庄众 +1 位作者 成景旺 顾汉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443,413,共10页
多震源激发技术可提高海上地震勘探作业效率,但其混合波场的分离是影响成像的关键因素。伪分离记录中次震源波场在共炮集域之外的其他时域中呈现与主震源波场不同的随机分布特征。本文采用自适应迭代多级中值滤波去噪法以实现海上多震... 多震源激发技术可提高海上地震勘探作业效率,但其混合波场的分离是影响成像的关键因素。伪分离记录中次震源波场在共炮集域之外的其他时域中呈现与主震源波场不同的随机分布特征。本文采用自适应迭代多级中值滤波去噪法以实现海上多震源混合波场的分离,迭代过程中通过自适应减小中值滤波窗口逐步提取波场细节信息。海上实际多震源采集混合炮集记录的波场分离结果表明,分离后的各震源单炮记录清晰,频谱特征相近,证实本文方法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震源激发 自适应迭代 多级中值滤波 混合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