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存亮 聂福平 +3 位作者 王昱 杨俊 李应国 蔡家利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4年第3期46-47,50,共3页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纳米微珠的化学发光的新型技术,其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均一性、背景低,且不用洗涤及样本需求量少等特点。该技术可用于生物标志物、激酶及抗原抗体的检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检测,高通量分析的...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纳米微珠的化学发光的新型技术,其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均一性、背景低,且不用洗涤及样本需求量少等特点。该技术可用于生物标志物、激酶及抗原抗体的检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检测,高通量分析的研究及疾病诊断等方面。优化和发展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将会在更多研究领域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检测 发展
下载PDF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颜露 赵晓航 许杨 《生命科学》 CSCD 2016年第9期1083-1088,共6页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amplified luminescent proximity homogeneous assay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lpha LISA)是一种以表面包被有亲和涂层的受体微球(acceptor beads)和供体微球(donor beads)为载体的均相免疫学检测技...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amplified luminescent proximity homogeneous assay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Alpha LISA)是一种以表面包被有亲和涂层的受体微球(acceptor beads)和供体微球(donor beads)为载体的均相免疫学检测技术。该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背景影响低、样品要求低、耗费少、分析操作简单以及检测范围宽泛,既适用于传统ELISA和其他化学发光技术可以检测的小分子简单相互作用,更可以胜任大分子复杂相互作用的高通量检测。主要针对Alpha LISA技术的特点和较之其他免疫学检测技术的优势进行总结,并对其在生物标记物(biomarker)检测及疾病临床检验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生物标记物 分子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技术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吴震 宗婧 +2 位作者 李晨曦 陈文亮 徐可欣 《光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生物毒素,广泛存在于各种农产品与食品中,对公众健康危害极大。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技术的黄曲毒素B1检测方法,利用生物素亲和及抗原与抗体免疫反应,形成受体微球—AFB1-BSA完全抗原—AFB...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生物毒素,广泛存在于各种农产品与食品中,对公众健康危害极大。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检测技术的黄曲毒素B1检测方法,利用生物素亲和及抗原与抗体免疫反应,形成受体微球—AFB1-BSA完全抗原—AFB1单抗体—供体微球的聚合体系,在激发光作用下产生化学发光反应,根据化学发光值可定量分析样品中黄曲霉毒素浓度。通过分析并优化反应条件,包括各种反应物浓度、反应体系体积、反应温度与时间等,可实现最低检测限0.048ng/mL、最低定量限0.22ng/mL、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植物油样品中AFB1的加标回收率在87~105%之间。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免清洗、检测速度快,在真菌毒素现场快速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化发光 免疫 黄曲霉素B1 竞争法
下载PDF
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分析的应用动态 被引量:4
4
作者 范少娟 陈达 +1 位作者 李奇峰 徐可欣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分析(LOCI)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纳米传感技术,它结合了激光技术、化学发光传感技术与免疫分析技术的优点,并以其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面广等优势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今免疫传感检测领域的前... 光激化学发光均相免疫分析(LOCI)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免疫纳米传感技术,它结合了激光技术、化学发光传感技术与免疫分析技术的优点,并以其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面广等优势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当今免疫传感检测领域的前沿热点.LOCI技术有效避免了传统免疫分析方法中的洗脱、分离等繁琐步骤,降低了交叉反应的可能性以及背景噪音的影响,显著提高了分析效率和检测灵敏度.LOCI技术在诸多领域的高通量检测和筛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极有必要对LOCI技术的相关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从而加速其推广应用.本文综述了LOCI技术在生物医学、药物学、食品安全以及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应用状况,并根据各自学科发展的不同特点探索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激化发光免疫分析 生物医 药物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血清肌钙蛋白-I均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玉芹 牛文彦 +5 位作者 朱黎娜 周宇捷 相平 侯丽英 贾克刚 李会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采用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血清肌钙蛋白-I(cTnI)均相免疫检测方法。方法:使用兔抗人cTnI多克隆抗体包被受体微球,羊抗人cTnI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素化与链霉亲和素包被的供体微球共同构成检测试剂,优化反应条件并进行方... 目的:采用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血清肌钙蛋白-I(cTnI)均相免疫检测方法。方法:使用兔抗人cTnI多克隆抗体包被受体微球,羊抗人cTnI单克隆抗体进行生物素化与链霉亲和素包被的供体微球共同构成检测试剂,优化反应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本方法快速、敏感,检测时间为17.5 min;分析灵敏度为0.045 ng/mL,功能灵敏度为0.053 ng/mL;回收率为104.96%~108.21%;批内精密度为3.88%~5.53%,批间精密度为7.60%~8.75%;特异性分析中各种内源性物质的干扰率均〈10%;本方法测得的cTnI正常参考值上限为1.05 ng/mL。与直接化学发光检测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7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定量检测血清cTnI,该方法具有均相、免清洗分离等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敏的检测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I 免疫分析 检测方法 激化发光
下载PDF
血清糖链抗原-125均相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初建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爽 周宇捷 +2 位作者 相平 李会强 孙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建立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检测方法。方法用兔抗人CA125多克隆抗体包被受体微球,1株单克隆抗体用生物素标记,与链霉亲和素包被的供体微球共同组成试剂检测人血清CA125,利用棋盘滴定法确定受体微球及生物... 目的建立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检测方法。方法用兔抗人CA125多克隆抗体包被受体微球,1株单克隆抗体用生物素标记,与链霉亲和素包被的供体微球共同组成试剂检测人血清CA125,利用棋盘滴定法确定受体微球及生物素化抗体的最适浓度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本方法的批内及批间精密度为3.93%~4.40%和5.60%~8.39%;功能灵敏度为3.91 U/ml,分析灵敏度为3.49 U/ml;回收率为105.14%~108.74%;特异性分析中溶血、黄疸和类风湿疾病的干扰率均<10%;本文建立方法的CA125参考值上限为26.53 IU/ml;采用本方法检测50份临床标本结果与Roche 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检测法的结果相关系数为0.97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定量检测血清CA125,且具有免洗涤、灵敏度强、准确性高、重复性好、便于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链抗原125 免疫分析 检测方法 激化发光
下载PDF
光激化学发光分析法定性检测血清CMV-IgM抗体
7
作者 刘浩 李军普 +3 位作者 崔亚琼 于洋 张月香 李会强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光激化学发光分析(LiCA)技术定性检测血清CMV-IgM抗体的新方法。方法:利用CMV抗原包被的发光微球,生物素标记的鼠抗人IgM抗体以及链霉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球共同构成完整的分析体系,优化反应缓冲液、抗原抗体工作浓度...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光激化学发光分析(LiCA)技术定性检测血清CMV-IgM抗体的新方法。方法:利用CMV抗原包被的发光微球,生物素标记的鼠抗人IgM抗体以及链霉亲和素包被的感光微球共同构成完整的分析体系,优化反应缓冲液、抗原抗体工作浓度和待检血清稀释比例,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和临床结果比对。结果:本方法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为5.3%~6.1%和6.9%~9.8%,均小于10%;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97,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8.9%;在100例血清样本的检测中,本方法与LIAISON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0%。结论:成功建立了LiCA间接法反应模式定性检测CMV-IgM抗体的方法。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V-IgM抗体 产前筛查 激化发光分析 免疫分析 定性分析
下载PDF
血清催乳素光激化学发光法的建立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杰 刘胜林 李会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495-498,共4页
目的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初步建立血清催乳素(PRL)的分析方法,并评估其性能指标。方法将发光纳米微球和生物素分别标记于一对人PRL单抗,两者与血清中待检PRL、链霉亲合素标记的感光微球(通用感光溶液)在均相条件下形成双抗体夹心... 目的基于光激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初步建立血清催乳素(PRL)的分析方法,并评估其性能指标。方法将发光纳米微球和生物素分别标记于一对人PRL单抗,两者与血清中待检PRL、链霉亲合素标记的感光微球(通用感光溶液)在均相条件下形成双抗体夹心的检测体系,对该检测体系的性能指标和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本方法的批内变异系数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4.60%和5.25%;功能灵敏度为2.48μIU/mL,可报告范围为2.48~4 240μIU/mL;回收试验加入浓度为42.2、424、4 240μIU/mL PRL标准品时的回收率为96.25%~102.93%;胆红素<20 mg/dL、血红蛋白<200 mg/dL、三酰甘油<3 000 mg/dL、生物素<20 ng/mL时,均无干扰现象发生;该方法与贝克曼Unicel Dxi 800 Access 2增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RL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分析性能,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 激化发光分析 免疫分析
下载PDF
血清tIgE竞争性光激化学发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9
作者 边颖 魏刚 +3 位作者 李军普 崔亚琼 魏殿军 李会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4,13,共5页
目的基于光激化学发光分析(LICA),采用竞争免疫分析模式建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将抗人IgE抗体包被发光微球,生物素标记人IgE纯品,与血清原液(标准品)及包被有链霉亲合素的感光微球构成完整的分析体系,并对该... 目的基于光激化学发光分析(LICA),采用竞争免疫分析模式建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的定量检测方法。方法将抗人IgE抗体包被发光微球,生物素标记人IgE纯品,与血清原液(标准品)及包被有链霉亲合素的感光微球构成完整的分析体系,并对该方法进行条件优化、性能评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本方法的重复性、期间精密度分别为5.50%~7.73%和6.45%~9.90%;功能灵敏度为12.65 IU/mL;回收试验回收率在104.15%~109.37%之间;总胆红素、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对不同浓度tIgE样本的干扰率在-4.49%~8.46%之间;在临床111例血清标本tIgE的检测中,该方法与Beckman Coulter IMMAGE 800免疫透射比浊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5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血清tIgE定量检测方法性能良好,可满足临床应用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E 激化发光分析 免疫分析 竞争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适用于病原体大样本筛检方法的技术分析
10
作者 莫秋华 汪海波 杨泽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71-375,共5页
呼吸道或蚊媒传染病可通过气溶胶或蚊类传播,容易导致疫情蔓延,甚至出现疫情暴发,如2009年的全球甲流疫情和广东省2014年的登革热疫情。当传染病疫情大面积暴发时,负责病原体检测的实验室往往需要能承担大样本检测的技术方法及配套设备... 呼吸道或蚊媒传染病可通过气溶胶或蚊类传播,容易导致疫情蔓延,甚至出现疫情暴发,如2009年的全球甲流疫情和广东省2014年的登革热疫情。当传染病疫情大面积暴发时,负责病原体检测的实验室往往需要能承担大样本检测的技术方法及配套设备。本文综述分析了近20年来发展的病原体检测技术,重点讨论能适应大样本筛检的方法并提出建议,供病原体检测实验室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体 大样本筛检 登革病毒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基质辅助激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原文传递
4种方法测定低浓度HBsAg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艳争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1期58-59,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是由Dane颗粒的外壳和直径22nm的球型颗粒和管型颗粒所组成。 HBsAg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标志,是人体感染HBV后最先出现的指标,具有免疫原性,可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目前,中国大多...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是由Dane颗粒的外壳和直径22nm的球型颗粒和管型颗粒所组成。 HBsAg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 )的标志,是人体感染HBV后最先出现的指标,具有免疫原性,可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目前,中国大多数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及胶体金法进行检测。但对于HBsAg低浓度的标本,检测时常因方法学的原因造成灵敏度较低,导致临床出现漏检,并且由于其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大,尤其是对灰区附近的标本测定结果差异更大,导致重复性差。胶体金法虽然操作简单,但灵敏度最低,临床漏检率最高。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LICA)始于20世纪90年代问世的单线态氧分子能量传递发光免疫分析技术LOCI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国内已成功研制了基于LOCI检测原理的LICA及检测设备和相关试剂。本文使用LICA、ELISA及胶体金法同时测定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筛选的HBV定量检测阳性胶体金法标本吸光度与仪器所给临界值 Cut -off 的比值 COI为1-50的临床标本60例,HBsAgCOI<1的临床标本30例作为阴性对照,以天津市临床检验中心提供的临界值控制品作为质控,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激化发光免疫分析 电化发光免疫分析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法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鹏 蒋栋能 +2 位作者 付杰 刘萍 蒲晓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1期1518-1520,1524,共4页
目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与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LiCA)分别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析LiCA检测TSH的性能,以及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程度。方法按罗氏Cobas e601甲状腺功能初筛结果区间要求,选取132份临床检测标本,... 目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与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LiCA)分别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析LiCA检测TSH的性能,以及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程度。方法按罗氏Cobas e601甲状腺功能初筛结果区间要求,选取132份临床检测标本,其中灰区标本占比>15%,异常标本占比>40%。分析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测定结果的相关性,以及诊断性能。结果LiCA检测高、低水平质控品批内变异系数(CV)、批间CV均较ECL小(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ECL与LiCA检测TSH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889 9 X-0.042 4,决定系数R 2=0.998,两种方法的测定值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P<0.01)。两种方法判定甲状腺功能的总体符合率为87.12%,Kappa值为0.801,具有高度一致性。两种方法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一致性判定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测定TSH的性能无明显差异,且LiCA为均相反应,具有快速、免清洗、精密度高、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临床检测,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标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电化发光免疫分析 激化发光免疫分析 反应
下载PDF
腺病毒IgM抗体AlphaLISA快速检测方法
13
作者 陈萱 荆红波 +3 位作者 张力文 郑玉玲 律清宇 姜永强 《军事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腺病毒IgM抗体的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快速检测方法(AlphaLISA)。方法通过筛选小鼠抗人IgM单克隆抗体标记受体微球、链霉亲和素偶联供体微球和生物素化腺病毒抗原的最适比例,构建腺病毒IgM抗体均相AlphaLISA快速检测体系;... 目的建立一种腺病毒IgM抗体的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快速检测方法(AlphaLISA)。方法通过筛选小鼠抗人IgM单克隆抗体标记受体微球、链霉亲和素偶联供体微球和生物素化腺病毒抗原的最适比例,构建腺病毒IgM抗体均相AlphaLISA快速检测体系;采用呼吸道感染样品对该检测体系进行评价,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比较。结果与结论该法重复性较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相比总符合率为87.21%,且不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发生交叉反应。该法用于腺病毒IgM抗体的快速检测,可为早期确诊腺病毒感染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人腺病毒 IGM抗体
原文传递
AlphaLISA检测新型冠状病毒
14
作者 曹鹤译 邓永强 +4 位作者 刘鹏 江华 孔德聪 律清宇 姜永强 《军事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848-851,共4页
目的建立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AlphaLISA)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方法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偶联发光微球,生物素标记另一抗体,以及链霉亲和素偶联感光微球构建新型冠状病毒AlphaLISA检测体系。采用SARS-CoV-2真核... 目的建立均相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AlphaLISA)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方法采用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偶联发光微球,生物素标记另一抗体,以及链霉亲和素偶联感光微球构建新型冠状病毒AlphaLISA检测体系。采用SARS-CoV-2真核表达抗原和灭活病毒对AlphaLISA方法进行评价,并与商业化ELISA试剂盒进行比对。结果确定单抗1#与多抗组别作为新型冠状病毒AlphaLISA检测的抗体对,AlphaLISA对新型冠状病毒抗原的检出限为0.39 ng/ml,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批内差1.90%~8.93%,批间差1.75%~9.04%,对不同临床样本的检测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与ELISA试剂盒相比对灭活病毒的检测敏感性更高。结论AlphaLISA可实现对SARSCoV-2的高效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化发光免疫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