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人文生态系统耦合协调评价及障碍因子识别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庆芳 杨定 +2 位作者 杨振山 宋金平 陈东军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19-1135,共17页
保护人文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原真性和完整性是实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综合运用集成评价方法、耦合协调模型和均衡熵指数勾勒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人文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借助障碍度模型厘清主要障... 保护人文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原真性和完整性是实现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综合运用集成评价方法、耦合协调模型和均衡熵指数勾勒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人文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借助障碍度模型厘清主要障碍维度。结果显示:①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呈现自东向西梯度递减、各维度上“和谐性>开放性>独立性>脆弱性”的序列特征。在国家公园尺度上,若尔盖国家公园、香格里拉国家公园—普达措片区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人文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处于第一梯队;在县域尺度上,大熊猫国家公园中部县域单元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排名靠前。②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人文生态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表现出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特征,国家公园群所涉及的大部分县域处于初级或中级协调状态,大部分国家公园的人文生态系统表现出内部结构耦合互馈。③在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所涉及的县域单元层面上,人文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首要障碍维度均为开放性,其次为独立性,主要原因多与国家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区位条件、地形特征和经济基础有关。因而,提高开放性,促进人文生态系统与外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仍是今后保护国家公园群人文生态安全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人文生态系统 耦合协调 均衡熵指数 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