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坐位下体负压对人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文强 胡文东 马瑞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4期780-782,共3页
背景:高过载致空中意识丧失的预防和监控,是当前航空航天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的:探讨坐位下体负压(U-LBNP)对人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在本系... 背景:高过载致空中意识丧失的预防和监控,是当前航空航天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的:探讨坐位下体负压(U-LBNP)对人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影响。设计:非随机自身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在本系脑功能实验室,实验对象为15名健康青年男性,均系本校大学二年级学员。干预:每名被试者均受到-4.00,-6.67kPa下体负压的作用。主要观察指标:分别测试负压前、下体负压暴露于-4.00,-6.67kPa的0.5,1,2,3,4,5min和卸压后1,3,5min的VMCA和SaO2。结果:在-4.00kPaU-LBNP作用4,5min时,VMCA减慢(P<0.05);SaO2无明显改变。在-6.67kPaU-LBNP作用2,3min时,VMCA减慢(P<0.05),在4min和5min时显著减慢(P<0.01),卸压后1min尚未恢复(P<0.05),随后恢复至对照水平;SaO2在负压暴露5min时显著下降(P<0.05)。结论:坐位下体负压造成血液在下肢淤积,VMCA减慢,引起大脑血供减少,为空中晕厥和立位耐力不良的医学鉴定提供了人体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位下体负压 大脑中动脉 血流速度 血氧饱和度 脑功能
下载PDF
坐位下硬膜外穿刺用于下肢骨折患者麻醉的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湘 任晓红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2期5783-5783,共1页
关键词 坐位下 硬膜外穿刺 下肢骨折 麻醉
下载PDF
坐位下体负压下人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文强 刘惠芬 +3 位作者 赵芳婷 马瑞山 程宏伟 倪鹤鹦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坐位下体负压对人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15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坐位下体负压 - 4.0 0kPa、 - 6.67kPa条件下 ,分别测试负压前、下体负压暴露 0 .5、1、2、3、4、5min和卸压后 1、3、5min的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坐位下体负压对人体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15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坐位下体负压 - 4.0 0kPa、 - 6.67kPa条件下 ,分别测试负压前、下体负压暴露 0 .5、1、2、3、4、5min和卸压后 1、3、5min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结果在 - 4.0kPa下体负压作用 4、5min时 ,脑血流速度减慢 (P <0 .0 5 ) ;负压作用 3、4、5min时心率增快 (P <0 .0 5 ) ;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在 - 6.67kPa下体负压作用 2、3min时 ,脑血流速度减慢 (P <0 .0 5 ) ,在 4min和 5min时显著减慢 (P <0 .0 1) ,卸压后 1min尚未恢复 (P <0 .0 5 ) ,随后恢复至对照水平 ;负压作用后各时间点心率均显著增快 (P <0 .0 1) ;血氧饱和度在负压暴露 5min时显著下降 (P <0 .0 5 )。结论坐位下体负压造成血液在下肢淤积 ,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慢 ,引起大脑血供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位 下体负压 大脑中动脉 血流速度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坐位下压式肩关节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皓 尚平 佘远举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坐位下压式肩关节复位法 治疗 肩关节前脱位 并发症 肋骨外科颈裂隙骨折 绷带固定
下载PDF
在坐位下施行手术的利弊权衡及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潘红霞 孙敏 周承孝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1期159-161,共3页
在坐位下施行后颅窝、颈椎手术等的利弊权衡一直存在争议,但在欧美国家对其应用比率呈下降趋势,现结合坐位手术引发的病理生理影响、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预处理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 坐位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坐位下压式肩关节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树强 郭建华 +1 位作者 曹任胜 邓毅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10期1719-1720,共2页
27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行坐位下压式手法复位,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25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2例患者经2次复位成功。坐位下压式肩关节复位法简便有效、安全可靠,对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坐位下压式 复位法 肩关节 前脱位
下载PDF
坐位下颈髓肿瘤摘除的术中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范红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67-868,共2页
关键词 坐位 颈髓肿瘤摘除 术中 护理
下载PDF
坐位下行上胸段硬膜外穿刺31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张治明 张安生 +2 位作者 欧阳帆 曾宾 王剑鸣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3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坐位下行上胸段硬膜外穿刺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区段切除或胸前壁手术的患者31例,在助手的帮助下,按拟定好的要求摆好体位,并按程序进行硬膜外穿刺并留置硬膜外导管。记录局麻开始到置管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和穿刺次数,手术结束... 目的探讨坐位下行上胸段硬膜外穿刺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区段切除或胸前壁手术的患者31例,在助手的帮助下,按拟定好的要求摆好体位,并按程序进行硬膜外穿刺并留置硬膜外导管。记录局麻开始到置管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和穿刺次数,手术结束后,拔除硬膜外导管并更换穿刺点敷料;在术后的第三天回访,以痛觉模拟评分(VSA)询问患者穿刺点局部疼痛情况并测量穿刺点敷料渗出面积。结果 31例患者中有30(96.8%)例患者在30min内穿刺成功,1例患者因为穿刺时间过长(>30min),改成全身麻醉,平均穿刺时间为(12.3±7.2)min,最短穿刺时间为3min,最长穿刺时间为28min;平均穿刺次数为(2.1±1.8)次,最多穿刺次数为6次,有8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6例患者述在平卧位穿刺点有中度疼痛,其余患者均为轻度疼痛;穿刺次数与穿刺后VSA的疼痛评分正相关(r=0.525);所有患者穿刺点均无明显出血,敷料渗出面积为(2.2±1.1)cm2,且呈正态分布。结论坐位下行上胸段硬膜外穿刺30min成功率高,无明显穿刺后疼痛和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体位 坐位 硬膜外穿刺 脊椎 上胸段
下载PDF
坐位下颈椎椎板成形术的应用
9
作者 陈其昕 陈正形 +2 位作者 斯永乐 陈维善 徐少文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219-220,共2页
目的:介绍坐位下行颈椎椎板成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俯卧位组15例和坐位组26例比较其在颈椎椎板成形术中的出血色、输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症状改善率。结果:两组输液量和术后改善率无明显差异,而坐位组较俯卧位组的术中... 目的:介绍坐位下行颈椎椎板成形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俯卧位组15例和坐位组26例比较其在颈椎椎板成形术中的出血色、输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症状改善率。结果:两组输液量和术后改善率无明显差异,而坐位组较俯卧位组的术中出血量少,输血量少及手术时间短。结论:在坐位下进行颈椎椎板成形术具有手术操作方便,术野显露良好,手术时间短.术野出血量少和安全等优点,是颈椎椎板成形术较为理想的手术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成形术 颈椎管狭窄 坐位
下载PDF
坐位下颅后窝手术的麻醉体会
10
作者 柳德洪 夏瑞 朱崇桃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166-166,168,共2页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坐位 手术 颅后窝 气管插管
下载PDF
全麻坐位下行后颅窝手术时循环功能的维持
11
作者 罗宝蓉 邢桂英 吴曼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446-447,共2页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后颅窝手术 坐位全麻 循环功能 颅内肿瘤 脑肿瘤
下载PDF
坐位下行多发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配合
12
作者 金惠兰 孔福仙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5年第9期1827-1828,共2页
关键词 坐位下行多发性 颈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配合 外科手术治疗 体位选择
下载PDF
坐位下腰椎前屈后伸时轴向载荷对下腰椎在体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寇博文 张泽佩 +4 位作者 刘健超 徐瀚鹏 吴金成 兰杰 苗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31-638,共8页
目的:研究坐位下轴向载荷对腰椎前屈后伸时下腰椎节段运动的影响。方法:招募1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31(26,34)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5(22.0,23.4)kg/m2。用CT扫描获取受试者仰卧位时L3~S椎体的影像... 目的:研究坐位下轴向载荷对腰椎前屈后伸时下腰椎节段运动的影响。方法:招募10名志愿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31(26,34)岁,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2.5(22.0,23.4)kg/m2。用CT扫描获取受试者仰卧位时L3~S椎体的影像并进行三维重建。在双透视成像系统中采集受试者坐位L3~S1在中立、最大前屈及最大后伸姿势时的瞬时影像。在Rhinoceros软件环境中将不同坐位姿势的瞬时影像与三维模型配准。测量由仰卧位变化为中立坐位时椎体的相对位移距离和相对旋转角度;在生理条件下和额外轴向载荷(背负10kg特制背心)的坐位下,比较两种状态下最大前屈到最大后伸运动中椎体的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由中立坐位到最大前屈、后伸坐位姿势时腰椎活动度的差异。结果 :生理坐位下,由仰卧位变成中立坐位,L5相对于S1向背侧位移1.4 (0.6,2.4)mm,前屈旋转11.4°(10.2°,17.9°),L3/4、L4/5在矢状面上旋转0.8°(-2.1°,3.8°)、4.4°(-1.0°,8.9°),旋转幅度较L5/S1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前屈后伸过程中,L3~S1各节段在左右方向位移分别为2.0(1.6,2.5)mm、1.8(1.0,2.4)mm、5.9(3.7,6.4)mm;近远端方向位移分别为1.0(0.7,1.2)mm、0.7(0.6,1.3)mm、3.3(1.7,4.0)mm,L5/S1在左右方向及近远端方向的位移较L3/4、L4/5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由中立坐位到最大后伸坐位运动过程中,L3~S1各节段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0.7(0.3,1.4)mm、0.5 (0.3,0.6)mm、2.6 (1.3,3.8)mm;在矢状面上的旋转角度分别为4.2°(1.1°,5.6°)、2.2°(1.4°,3.3°)、9.5°(4.6°,12.2°)。加载额外轴向载荷后,与生理坐位相比,由仰卧位变成中立坐位,L5/S1在矢状面上旋转减小1.2°、在头尾方向上压缩1.5mm;前屈后伸运动中,L5/S1在前后、左右及近远端方向的位移分别减少2.8、4.1、1.3mm;中立到最大后伸坐位运动过程中,L5/S1的旋转范围减小6.1°(P=0.038)。结论:由仰卧位转换为中立坐位,下腰椎偏向前屈位置。生理坐位前屈后伸运动中,L5/S1有较大的活动度。伴随着额外轴向载荷的加载,L5/S1活动度减少。相比较于L5/S1,有或无加载额外轴向载荷对L3/4、L4/5在坐位前屈后伸中运动学参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运动 坐位 在体运动
下载PDF
坐位下行多发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护理
14
作者 金惠兰 金锡英 《黑龙江护理杂志》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坐位下行多发性 颈椎间盘突出症 外科手术 护理
下载PDF
22例坐位下颅颈部手术的麻醉总结
15
作者 黄芳 刘文领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3期5169-5170,共2页
目的:总结22例坐位下颅颈部手术的麻醉与术中维持循环稳定防止和处理术中气栓和气脑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中控制呼吸,尽早补足循环量。从仰卧位改坐位前先用弹力绷带绑好双下肢,缓慢扶坐患者。术中持续检测Bp... 目的:总结22例坐位下颅颈部手术的麻醉与术中维持循环稳定防止和处理术中气栓和气脑的重要性。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中控制呼吸,尽早补足循环量。从仰卧位改坐位前先用弹力绷带绑好双下肢,缓慢扶坐患者。术中持续检测Bp,P,R,SpO2,ECG,CVP。结果:22例手术,19例手术麻醉平顺,2例急诊外伤患者术前血容量不足出现血压下降,其中1例心跳骤停,经抢救复苏成功,终止手术。1例术中同时出现气栓,气脑,经治疗痊愈。结论:坐位下行颅颈部手术,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控制呼吸,尽早补充血容量以减少气栓,气脑的发生,保证循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位 颅颈部手术 气栓 气脑 循环
下载PDF
下肢骨折手术坐位下硬膜外穿刺的几点体会
16
作者 张北忠 贺晓东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3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下肢骨折手术 手术体位 坐位 硬膜外穿刺 疼痛刺激
下载PDF
坐位下颅颈部手术的麻醉与并发症的处理(附27例报告)
17
作者 刘文领 黄芳 《中原医刊》 2007年第21期44-45,共2页
目的 通过27例坐位下颅颈部手术的麻醉总结术中维持循环稳定防止和处理术中气栓和气脑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中控制呼吸,尽早补足循环量。从仰卧位改坐位前先用弹力绷带绑好双下肢,缓慢扶坐患者。术中持续监... 目的 通过27例坐位下颅颈部手术的麻醉总结术中维持循环稳定防止和处理术中气栓和气脑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中控制呼吸,尽早补足循环量。从仰卧位改坐位前先用弹力绷带绑好双下肢,缓慢扶坐患者。术中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中心静脉压(CVP)。结果 27例手术,24例手术麻醉平顺,2例急诊外伤患者术前血容量不足出现血压下降,其中1例心跳骤停,经抢救复苏成功,终止手术。1例术中同时出现气栓、气脑,经治疗痊愈。结论 坐位下行颅颈部手术,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控制呼吸,尽早补充血容量以减少气栓、气脑的发生,保证循环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位 颅颈部手术 气栓 气脑 循环
下载PDF
坐位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体会
18
作者 张北忠 贺晓东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11B期3308-3309,共2页
关键词 经鼻气管插管术 坐位 呼吸治疗 环甲膜穿刺给药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坐位八段锦治疗冠心病搭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炎症因子、应激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孙惠 孙秀云 +2 位作者 郭晓娟 张曦 何婷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5期998-1004,共7页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坐位八段锦治疗冠心病搭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炎症因子、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30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坐位八段锦治疗冠心病搭桥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心功能、炎症因子、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30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处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联合坐位八段锦治疗,均治疗3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肌损伤标志物[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炎性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应激指标[皮质醇(Cortisol,COR)、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138/150)明显高于对照组81.33%(12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NT-proBNP、cTnI及CK-MB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心肌损伤标志物NT-proBNP、cTnI及CK-MB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和LVEDV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和CI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LVEDD和LVEDV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和CI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hs-CRP、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炎性指标hs-CRP、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应激指标COR、 Cys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应激指标COR、 Cys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坐位八段锦,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搭桥术患者心功能,减轻炎症及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 冠状动脉搭桥术 补阳还五汤 坐位八段锦
下载PDF
上身直立坐位分娩对第二产程胎头下降及母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闫思思 吴英 付玉惠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4-478,共5页
目的:利用产时超声监测,观察并分析上身直立坐位分娩对第二产程中胎头下降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2~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足月宫口开全可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1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 目的:利用产时超声监测,观察并分析上身直立坐位分娩对第二产程中胎头下降及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3年2~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足月宫口开全可经阴道分娩的产妇11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直立位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仰卧位或半卧位分娩,直立位组采用上身直立坐位分娩。两组产妇均在第二产程初期即宫口开全指导分娩时和第二产程指导分娩30分钟后,对产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腹部和会阴二维超声检查检测胎头进展角(AOP)、胎头-会阴距离(HPD)及胎方位,同时记录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分娩结局,分析两组产妇AOP、HPD角度和位置变化,分娩时长及母儿结局的差异。结果:第二产程初期两组产妇AOP、HPD及胎方位非枕前位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导分娩30分钟后,与对照组比较,直立位组产妇AOP角度增大,HPD距离缩短,胎方位非枕前位比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直立位组自然分娩率提高,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产钳助产率、会阴侧切率、会阴水肿率和缩宫素使用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新生儿均活产,1分钟Apgar评分两组均全为10分。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第二产程采取上身直立坐位分娩时,AOP增大,HPD缩短,加速第二产程时间,从而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医学干预,减少分娩时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时超声 第二产程 直立坐位分娩 分娩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