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儿童直立不耐受和坐位不耐受的疾病谱及治疗方式十年回顾
被引量:
2
1
作者
崔雅茜
杜军保
+12 位作者
张清友
廖莹
刘平
王瑜丽
齐建光
闫辉
徐文瑞
刘雪芹
孙燕
孙楚凡
张春雨
陈永红
金红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4-960,共7页
目的:分析儿童直立不耐受(orthostatic intolerance,OI)和坐位不耐受(sitting intolerance,SI)的基础疾病谱,并了解其在临床上采用的经验性治疗方式。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十年期间所有患儿的病例资料(...
目的:分析儿童直立不耐受(orthostatic intolerance,OI)和坐位不耐受(sitting intolerance,SI)的基础疾病谱,并了解其在临床上采用的经验性治疗方式。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十年期间所有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OI和SI诊断标准的患儿纳入研究,分析患儿OI和SI的基础疾病谱,并总结分析其治疗方式。结果:共纳入OI和SI病例资料2110例,其中男943例(44.69%),女1167例(55.31%),年龄4~18岁,平均(11.34±2.84)岁。十年间总体OI和SI患儿例数呈逐渐增多趋势。OI疾病谱中占比最高的是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共826例(39.15%);其次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共634例(30.05%)。而SI疾病谱中占比最高的是坐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sitting tachycardia syndrome,STS),共8例(0.38%);其次为坐位性高血压(sitting hypertension,SHT)2例(0.09%);此外,OI和SI合并疾病中占比最多的是POTS合并STS,共36例(1.71%)。在OI和SI治疗方式中,主要为自主神经功能锻炼757例(35.88%),其次为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687例(32.56%),美托洛尔307例(14.55%),盐酸米多君142例(6.73%),ORS联合美托洛尔138例(6.54%)和ORS联合盐酸米多君79例(3.74%)。POTS合并VVS的患儿相对于POTS或VVS患儿,接受药物治疗者更多(41.95%vs.30.51%vs.28.08%,χ^(2)=20.319,P<0.01),而POTS和VVS患儿的药物治疗占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POTS及VVS是OI的主要基础疾病,SI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疾病。OI和SI患儿的人数整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主要治疗方式为自主神经功能锻炼和口服ORS。POTS合并VVS的患儿相对于单纯POTS或VVS患儿,更倾向于接受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直立
不耐受
坐位不耐受
疾病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儿童坐位不耐受的临床进展
2
作者
曹亚丽
高雨萌
+3 位作者
张英谦
李博
杜军保
金红芳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5期510-515,共6页
坐位不耐受是与体位改变相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于久坐或卧位转为坐位后出现,以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心悸、胸闷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晕厥,其频繁发作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2020年,儿童坐位不耐受的两种...
坐位不耐受是与体位改变相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于久坐或卧位转为坐位后出现,以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心悸、胸闷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晕厥,其频繁发作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2020年,儿童坐位不耐受的两种分型即坐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和坐位性高血压在国际上被首次提出。目前,对儿童坐位不耐受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介绍了儿童坐位不耐受的分型诊断、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鉴别诊断及治疗,旨在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儿童坐位不耐受的认识,引起大家对儿童坐位不耐受疾病更多的关注,提升儿童坐位不耐受疾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位不耐受
诊断
病理生理机制
危险因素
儿童
原文传递
题名
儿童直立不耐受和坐位不耐受的疾病谱及治疗方式十年回顾
被引量:
2
1
作者
崔雅茜
杜军保
张清友
廖莹
刘平
王瑜丽
齐建光
闫辉
徐文瑞
刘雪芹
孙燕
孙楚凡
张春雨
陈永红
金红芳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教育部分子心血管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54-960,共7页
基金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Q2017004)
北京市科技计划(Z171100001017253)
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基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专项(2022CR59)]。
文摘
目的:分析儿童直立不耐受(orthostatic intolerance,OI)和坐位不耐受(sitting intolerance,SI)的基础疾病谱,并了解其在临床上采用的经验性治疗方式。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十年期间所有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OI和SI诊断标准的患儿纳入研究,分析患儿OI和SI的基础疾病谱,并总结分析其治疗方式。结果:共纳入OI和SI病例资料2110例,其中男943例(44.69%),女1167例(55.31%),年龄4~18岁,平均(11.34±2.84)岁。十年间总体OI和SI患儿例数呈逐渐增多趋势。OI疾病谱中占比最高的是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共826例(39.15%);其次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共634例(30.05%)。而SI疾病谱中占比最高的是坐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sitting tachycardia syndrome,STS),共8例(0.38%);其次为坐位性高血压(sitting hypertension,SHT)2例(0.09%);此外,OI和SI合并疾病中占比最多的是POTS合并STS,共36例(1.71%)。在OI和SI治疗方式中,主要为自主神经功能锻炼757例(35.88%),其次为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687例(32.56%),美托洛尔307例(14.55%),盐酸米多君142例(6.73%),ORS联合美托洛尔138例(6.54%)和ORS联合盐酸米多君79例(3.74%)。POTS合并VVS的患儿相对于POTS或VVS患儿,接受药物治疗者更多(41.95%vs.30.51%vs.28.08%,χ^(2)=20.319,P<0.01),而POTS和VVS患儿的药物治疗占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POTS及VVS是OI的主要基础疾病,SI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疾病。OI和SI患儿的人数整体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主要治疗方式为自主神经功能锻炼和口服ORS。POTS合并VVS的患儿相对于单纯POTS或VVS患儿,更倾向于接受药物治疗。
关键词
儿童
直立
不耐受
坐位不耐受
疾病谱
Keywords
Children
Orthostatic intolerance
Sitting intolerance
Disease spectrum
分类号
R725 [医药卫生—儿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儿童坐位不耐受的临床进展
2
作者
曹亚丽
高雨萌
张英谦
李博
杜军保
金红芳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河北省儿童医院心内科
河北省小儿心血管重点实验室
血管稳态与重构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5期510-515,共6页
基金
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资助项目(2024RC02)。
文摘
坐位不耐受是与体位改变相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于久坐或卧位转为坐位后出现,以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心悸、胸闷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甚至可以出现晕厥,其频繁发作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2020年,儿童坐位不耐受的两种分型即坐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和坐位性高血压在国际上被首次提出。目前,对儿童坐位不耐受的认识和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本文介绍了儿童坐位不耐受的分型诊断、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危险因素、鉴别诊断及治疗,旨在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儿童坐位不耐受的认识,引起大家对儿童坐位不耐受疾病更多的关注,提升儿童坐位不耐受疾病的诊疗水平。
关键词
坐位不耐受
诊断
病理生理机制
危险因素
儿童
Keywords
Sitting intolerance
Diagnosis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Risk factor
Children
分类号
R748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儿童直立不耐受和坐位不耐受的疾病谱及治疗方式十年回顾
崔雅茜
杜军保
张清友
廖莹
刘平
王瑜丽
齐建光
闫辉
徐文瑞
刘雪芹
孙燕
孙楚凡
张春雨
陈永红
金红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儿童坐位不耐受的临床进展
曹亚丽
高雨萌
张英谦
李博
杜军保
金红芳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