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巴喷丁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DRG中TRPV1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阎妮 栾永 李润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大鼠DRG中TRPV1的影响。方法使用SD雄性大鼠建立CCI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CI组,CCI+GBP组。使用行为学检测机械性痛和热痛。术后第8天,搜集DRG,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RG中TRVP1...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大鼠DRG中TRPV1的影响。方法使用SD雄性大鼠建立CCI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CI组,CCI+GBP组。使用行为学检测机械性痛和热痛。术后第8天,搜集DRG,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RG中TRVP1的表达情况。结果 CCI手术后DRG中TRPV1基因的m RNA表达显著增加,GBP能够减少CCI后DRG的TRPV1基因的m RNA表达。结论在CCI手术后,DRG中TRPV1基因的表达升高,使用GBP后,其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加巴喷丁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大鼠 TRPV1
下载PDF
新型芳烷酮哌嗪类衍生物YX0611-1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大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玉梅 谢炜 +2 位作者 徐祥清 刘世成 盛雨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22-925,共4页
目的研究化合物YX0611-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CCI模型,采用Electronic von Frey法和热辐射法分别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结果 YX0611-1160 mg.kg-1组和80 mg.kg-1组单... 目的研究化合物YX0611-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CCI模型,采用Electronic von Frey法和热辐射法分别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结果 YX0611-1160 mg.kg-1组和80 mg.kg-1组单次给药均能明显提高大鼠的机械刺激阈值,延长大鼠热刺激潜伏期;YX0611-1 160mg.kg-1组多次给药能明显提高大鼠机械刺激阈值,延长大鼠热刺激潜伏期;YX0611-1 80 mg.kg-1组多次给药能明显提高大鼠的热刺激潜伏期。结论化合物YX0611-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烷酮哌嗪 YX0611-1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机械刺激 热刺激
下载PDF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的不同制备方法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柏彤 张薇 +1 位作者 蒋一璐 蔡定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7-481,共5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以感觉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异常疼痛等,发病多样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模型是研究...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以感觉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异常疼痛等,发病多样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模型是研究NPP的经典模型。目前,制备CCI动物模型的方法较固定且经典,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本文通过将CCI动物模型选择与制备方法的文献结合笔者的实际操作,探讨实验性CCI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制备方法,以期对研究CCI动物模型的制备与选择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动物模型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瑗 冯建梅 卫白杨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492-1495,共4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四组均构建坐骨神经CCI模型。比较各组大鼠海马区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以及HMGB1及其下游Toll样受体4(TLR4)和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HMGB1及其下游TLR4和RAGE mRNA相对表达水平表达较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美托咪定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均降低(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坐骨神经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从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和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右美托咪定 神经病理性疼痛 高迁移率组蛋白1 TOLL样受体4 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感觉神经元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5
5
作者 冷玉芳 金海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是否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paraptosis)。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组。手术组建立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又分为术后3d、7d、14d组。实验动物以4%...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是否发生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paraptosis)。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手术组。手术组建立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又分为术后3d、7d、14d组。实验动物以4%多聚甲醛PBS液灌注内固定,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腰6节段脊髓,于2.5%戊二醛中固定,透射电镜观察左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并摄片。结果:电镜下,术后3d组腰4~腰6节段脊髓左侧背角浅层神经元形态学典型变化为:细胞肿胀,胞膜完整,胞浆内大量空泡,核结构基本正常,符合paraptosis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表现;7d和14d组神经元形态变化:细胞皱缩、密度增大,核带增多及染色质浓聚贴附于核膜,符合凋亡表现。结论:坐骨神经损伤3d腰4~腰6节段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发生了parapto-sis形式程序性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损伤 脊髓背角 感觉神经 超微结构 非凋亡性细胞程序性死亡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过表达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的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郑良良 张弛 《中医正骨》 2021年第9期3-14,共12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过表达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来源外泌体(exosome,Exo)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过表达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来源外泌体(exosome,Exo)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①取培养至第2代的hUCB-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鉴定。②根据NGF基因序列,构建NGF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包装后转染hUCB-MSCs,并测定hUCB-MSCs转染率。③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NGF过表达的hUCB-MSCs来源Exo(NGF-hUCB-MSCs-Exo),进行Exo形态及标志蛋白的鉴定。④采用不同的荧光染色试剂分别对hUCB-MSCs细胞核、细胞骨架及NGF-hUCB-MSCs-Exo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UCB-MSCs摄取内化NGF-hUCB-MSCs-Exo。⑤从2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中选取15只,采用手术建立坐骨神经CCI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采用IITC动物热痛刺激仪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评价造模是否成功。⑥分别采用空载体慢病毒和NGF过表达慢病毒转染hUCB-MSCs,制备空载体慢病毒转染hUCB-MSCs来源Exo(hUCB-MSCs-Exo)和NGF-hUCB-MSCs-Exo。将15只坐骨神经CC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坐骨神经CCI模型组、hUCB-MSCs-Exo注射组和NGF-hUCB-MSCs-Exo注射组,每组5只;将剩余5只正常大鼠纳入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坐骨神经CCI模型组大鼠于尾静脉注射1 mL PBS,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于尾静脉注射1 mL hUCB-MSCs-Exo和hUCB-MSCs混合液,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于尾静脉注射1 mL NGF-hUCB-MSCs-Exo与hUCB-MSCs混合液,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周。3周后处死大鼠,取L_(4)~L_(5)制备冷冻切片,进行HE染色,采用Allen脊髓后角灰质病变评分标准评价脊髓后角灰质的病理变化;进行TUNEL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评价L_(4)~L_(5)脊髓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提取大鼠脊髓组织总蛋白,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兔抗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e aspartic acid specific protease,Caspase)-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结果:①hUCB-MSCs鉴定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第2代hUCB-MSCs,CD34阳性率0.4%,CD45阳性率0.6%,CD90阳性率95.8%,CD105阳性率98.3%,符合hUCB-MSCs表面蛋白表达特征。②重组慢病毒转染结果。重组慢病毒转染72 h,hUCB-MSCs转染率(89.22±6.91)%。③NGF-hUCB-MSCs-Exo鉴定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NGF-hUCB-MSCs-Exo为杯口状结构。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NGF-hUCB-MSCs-Exo标志蛋白CD63、CD9和CD81表达量高于hUCB-MSCs,表明Exo提取成功。④hUCB-MSCs摄取内化NGF-hUCB-MSCs-Exo观察结果。hUCB-MSCs与NGF-hUCB-MSCs-Exo共培养12 h后,观察到hUCB-MSCs摄取并内化NGF-hUCB-MSCs-Exo。⑤坐骨神经CCI模型建立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坐骨神经CCI模型大鼠的PWMT和PWTL均低于正常大鼠[PWMT:(3.05±0.06)g,(7.34±0.08)g,t=3.903,P=0.000;(3.07±0.04)g,(7.39±0.06)g,t=3.342,P=0.001;(3.11±0.05)g,(7.47±0.04)g,t=3.892,P=0.000;(2.89±0.02)g,(7.56±0.09)g,t=4.903,P=0.000;PWTL:(6.13±0.03)s,(18.12±0.45)s,t=3.562,P=0.000;(6.07±0.05)s,(18.09±0.36)s,t=3.769,P=0.000;(6.01±0.04)s,(18.77±0.44)s,t=3.809,P=0.000;(5.77±0.09)s,(18.37±0.39)s,t=4.651,P=0.000],表明造模成功。⑥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坐骨神经CCI模型组、hUCB-MSCs-Exo注射组和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Allen脊髓后角灰质病变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2±0.04)分,(4.21±0.11)分,(4.09±0.15)分,(1.89±0.17)分,F=11.714,P=0.000]。坐骨神经CCI模型组、hUCB-MSCs-Exo注射组和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Allen脊髓后角灰质病变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q=2.783,P=0.015;q=3.921,P=0.000;q=3.784,P=0.000);hUCB-MSCs-Exo注射组和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Allen脊髓后角灰质病变评分均低于坐骨神经CCI模型组(q=2.059,P=0.024;q=2.071,P=0.021);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Allen脊髓后角灰质病变评分低于hUCB-MSCs-Exo注射组(q=2.809,P=0.013)。⑦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坐骨神经CCI模型组、hUCB-MSCs-Exo注射组和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5±0.02)%,(8.98±0.37)%,(8.14±0.29)%,(3.46±0.31)%,F=9.908,P=0.012]。坐骨神经CCI模型组、hUCB-MSCs-Exo注射组和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q=2.142,P=0.017;q=3.287,P=0.000;q=2.275,P=0.025);hUCB-MSCs-Exo注射组和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率均低于坐骨神经CCI模型组(q=2.021,P=0.021;q=2.086,P=0.024);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率低于hUCB-MSCs-Exo注射组(q=3.008,P=0.011)。⑧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坐骨神经CCI模型组、hUCB-MSCs-Exo注射组和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LRP3、IL-1β、Caspase-1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2.16±15.23,764.29±20.14,627.86±21.17,198.25±14.37,F=12.428,P=0.000;106.27±14.11,698.11±24.57,687.45±22.36,208.42±19.79,F=15.008,P=0.000;108.43±13.79,305.58±24.36,301.25±27.72,153.14±11.99,F=19.897,P=0.000;102.58±12.17,725.16±21.24,711.32±20.37,215.33±19.27,F=12.278,P=0.000)。坐骨神经CCI模型组、hUCB-MSCs-Exo注射组和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LRP3、IL-1β、Caspase-1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坐骨神经CCI模型组:q=3.709,P=0.000;q=3.328,P=0.000;q=3.145,P=0.000;q=2.974,P=0.000;hUCB-MSCs-Exo注射组:q=2.893,P=0.019;q=2.944,P=0.013;q=3.008,P=0.009;q=3.852,P=0.000;NGF-hUCB-MSCs-Exo注射组:q=2.428,P=0.022;q=4.903,P=0.000;q=3.884,P=0.000;q=4.382,P=0.000);hUCB-MSCs-Exo注射组和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LRP3、IL-1β、Caspase-1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坐骨神经CCI模型组(hUCB-MSCs-Exo注射组:q=3.609,P=0.000;q=3.811,P=0.000;q=3.476,P=0.000;q=3.889,P=0.000;NGF-hUCB-MSCs-Exo注射组:q=2.338,P=0.000;q=3.098,P=0.000;q=2.358,P=0.000;q=3.775,P=0.000);NGF-hUCB-MSCs-Exo注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LRP3、IL-1β、Caspase-1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低于hUCB-MSCs-Exo注射组(q=3.798,P=0.000;q=3.573,P=0.000;q=2.998,P=0.000;q=3.208,P=0.000)。结论:NGF-hUCB-MSCs-Exo治疗大鼠坐骨神经CCI,能够抑制脊髓后角灰质病变和脊髓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IL-1β、Caspase-1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大鼠 慢性压迫损伤 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外泌体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推拿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志伟 宋朋飞 +4 位作者 朱清广 孔令军 程艳彬 周鑫 房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62-3466,共5页
目的: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CCI)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探讨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镇痛效应及脊髓中枢机制。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推拿组,每组16只。采用羊肠线... 目的: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CCI)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影响,探讨推拿对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镇痛效应及脊髓中枢机制。方法: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推拿组,每组16只。采用羊肠线结扎的方法建立CCI模型;模型+推拿组造模后第4—13天,每日推拿1次,其余组均不做推拿。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造模后PWT、PWL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0.01);造模后第10、14天,模型+推拿组与模型组比较,PWT、PWL显著升高(P<0.05,P<0.01);与空白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后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明显激活,GFAP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模型+推拿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较模型组激活减少,GFAP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推拿能够通过抑制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激活,降低CCI造模导致的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 星形胶质细胞 机制 动物模型 镇痛效应
原文传递
电针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大鼠神经病理学及背根神经节P2X_3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程瑞动 屠文展 +2 位作者 操芬 程博 蒋松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期66-69,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EA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及DRG 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神经组织学的影响及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健侧EA组、患侧EA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及EA组... 目的:观察EA对CCI大鼠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及DRG 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神经组织学的影响及P2X3受体在电针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假模组、模型对照组、健侧EA组、患侧EA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及EA组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疼痛模型。各组于术前(0天)及术后3、57、1、01、2、14天分别测量大鼠患侧足MWT和TWL,EA组于术后第8天电针"足三里"-"阳陵泉"连续7天,每天1次。术后14天对坐骨神经标本行组织学观察,采用Estebe评分方法行组织学评分,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患侧L5背根神经节中P2X3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CCI各组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P<0.01),而电针干预后EA组较CCI模型组痛阈明显增加(P<0.05)但仍低于假模组。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各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EA组较模型对照组患侧DRG L5中P2X3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并且患侧EA组较健侧EA组减少明显。结论:电针对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DRG中P2X3受体的表达产生作用;患侧电针较健侧电针镇痛效果明显;电针后坐骨神经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 神经病理学 背根神经 P2X3受体 镇痛
下载PDF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相应脊髓背角神经元K_(ATP)通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吴焕兵 张登文 +2 位作者 夏辉 赵邦娥 王学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机械痛觉超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50-350 g),随机分为两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组...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机械痛觉超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50-350 g),随机分为两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6只。在术前1 d、术后1、5、10、14 d分别测量各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的变化,于第14天行灌注固定,取腰段脊髓切片后行KATP通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腰段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积分光密度(IOD)值的变化。结果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自术后第5天起出现明显的机械性异常性疼痛,持续到术后14 d;而假手术组无明显痛觉过敏表现。术后14 d,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组大鼠腰段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IOD值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ATP通道在脊髓背角神经元表达的改变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机械痛觉超敏的发生机制相关,KATP通道可能成为治疗这类疼痛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思思 屠文展 +4 位作者 姜霞 陈温慈 胡奇妙 谷鹏鹏 蒋松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78-2881,I000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变化与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Trk B)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Trk B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7 d开始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变化与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Trk B)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Trk B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7 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各组于术前及术后3、5、7、10、12、14 d分别测量患侧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表达,术后14 d处死大鼠取L4~6脊髓段用免疫组化检测Trk B受体表达。结果:与假模组相比,CCI模型组痛阈明显降低,电针组MWT和TWL值相对于模型组有所提高(P<0.001),且术后14 d电针组较模型组L4~6脊髓背角中Trk B受体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脊髓背角Trk B受体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电针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脊髓中Trk B受体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TRK B受体
下载PDF
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对大鼠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的脊髓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棋 麻伟青 +3 位作者 王慧明 董发团 杨云丽 李文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anti-NGF)蛛网膜下腔应用对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痛阈的影响,并观察其对该模型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手术制作大鼠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实验大鼠采用随... 目的研究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anti-NGF)蛛网膜下腔应用对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痛阈的影响,并观察其对该模型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手术制作大鼠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实验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CCI+anti-NGF组(n=8):手术后第7天开始每天单次腹腔注射anti-NGF(10 mg/kg)、CCI模型+生理盐水组(n=8):手术后第7天开始每天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给anti-NGF组(n=8)和假手术盐水组(n=8).各组均在术后隔天测定大鼠痛行为学观察术后15 d内大鼠机械和热痛阈的变化.各组在手术后15 d,使用4%多聚甲醛灌流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脊髓L4~5节段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表达情况.结果手术盐水对照组的机械和热痛阈在3 d后出现明显下降,在术后第7天达到高峰期.术后第7天单次给予anti-NGF能短时间内拮抗CCI大鼠的机械和热痛阈下降,连续给予anti-NGF 7 d后可以使大鼠的机械和热痛阈持续显著高于CCI+盐水组.15 d时CCI+anti-NGF组大鼠脊髓L4-5节段的GFAP表达显著低于CCI+生理盐水组.结论腹腔注射anti-NGF能有效拮抗CCI大鼠模型机械和热痛阈的下降.连续注射anti-NGF可以显著的持续改善CCI大鼠模型的机械和热痛阈的下降.CCI+anti-NGF组脊髓GFAP表达显著低于CCI+生理盐水组,这可能与anti-NGF持续改善大鼠的痛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生长因子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不同镇痛药物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倩 曾晓艳 +2 位作者 王婧 耿排力 王军阳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药物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为神经病理性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8-0铬肠线限制性环扎小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CC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用热板实验分别测... 目的研究不同镇痛药物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小鼠的镇痛作用,为神经病理性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8-0铬肠线限制性环扎小鼠右侧坐骨神经建立CC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用热板实验分别测定:不同剂量吗啡(10,5.0和2.5mg·kg-1,ip),曲马多(40,20和10mg·kg-1,ip),布洛芬(400,200和100mg·kg-1,po)和阿司匹林(400,200和100mg·kg-1,po)给药前后模型小鼠患侧脚掌的缩足潜伏期。结果腹腔注射10mg·kg-1和5.0mg·kg-1吗啡可以显著提高CCI模型小鼠患侧脚掌的缩足潜伏期,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作用维持时间分别为45和15min。腹腔注射40和20mg·kg-1曲马多也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但镇痛作用维持时间相对较短,分别为30和15min。相反,口服不同剂量布洛芬和阿司匹林对模型小鼠均未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不同镇痛药物对CC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痛 慢性压迫损伤 镇痛药物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涛 张鹏 +1 位作者 程葆华 徐旭东 《解剖学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疼痛及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口服灌胃生理盐水组、CCI模型组+口服灌胃生理盐水组、CCI模型+辛伐他汀灌胃(15 mg·kg-1·d-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疼痛及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口服灌胃生理盐水组、CCI模型组+口服灌胃生理盐水组、CCI模型+辛伐他汀灌胃(15 mg·kg-1·d-1)组、CCI模型+辛伐他汀灌胃(30 mg·kg-1·d-1)组,每组10只。术前1 d及术后7 d和14 d观察辛伐他汀灌胃对大鼠患侧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的影响,第14 d取各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检测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灌胃组相比较,CCI模型+生理盐水灌胃组TWL和MWT显著下降(P<0.05);与CCI模型+生理盐水灌胃组相比较,辛伐他汀灌胃7 d和14 d后,TWL和MWT明显升高(P<0.05)。另外,辛伐他汀灌胃还抑制了CCI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结论辛伐他汀灌胃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缓解了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压迫损伤 辛伐他汀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后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超微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冷玉芳 金海燕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形态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结扎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在术后3、7、14d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6节...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后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形态变化。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手术组结扎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在术后3、7、14d取与坐骨神经相应的腰4~6节段脊髓,透射电镜观察左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超微结构并摄片,光镜下苏木素-伊红染色对大鼠腰4~6脊髓背角两侧感觉神经元计数。结果坐骨神经损伤后,光镜下损伤侧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数量较健侧显著减少(P<0.05),两周时细胞死亡率为23%;电镜下CCI 7d和14 d组腰4~6节段脊髓左侧背角浅层神经元出现多种形态变化,以细胞凋亡为主。结论坐骨神经损伤后腰4~6节段脊髓背角神经元出现丢失,超微形态上呈现多样性,以细胞凋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损伤 脊髓 背角 感觉神经 超微结构 凋亡
下载PDF
ANA-12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中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自噬的作用
15
作者 李珍 谭志荣 +1 位作者 徐伟 陈亮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2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ANA-12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中对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活化和LC3B自噬水平的作用,为ANA-12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中的应用提供新... 目的探究ANA-12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中对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活化和LC3B自噬水平的作用,为ANA-12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见解。方法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模型组(CCI组)和ANA-12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ANA-12干预组),每组6只。大鼠麻醉后,通过外科手术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并给予ANA-12腹腔注射持续处理14 d。于CCI诱导后第0、3、5、7、14天测定机械性反射阈值(MWT)和热收缩潜伏期(TWL)。动物处死后取脊髓组织做GFAP和LC3B免疫荧光表达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CI大鼠的术后MWT和TWL值显著降低(P<0.05),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LC3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ANA-12治疗促进了CCI大鼠术后MWT和TWL值的恢复(P<0.05),抑制了脊髓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但促进了LC3B的表达(P<0.05)。结论ANA-12治疗改善了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的机械和热缩足痛阈值,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促进LC3B的自噬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ANA-12 星形胶质细胞 GFAP LC3B
下载PDF
CRMP2与Ubc9在电针缓解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16
作者 樊远志 张峻峰 吴耀持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2期71-76,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与电针+激活剂组,每组10只。构建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模型,并按组别进行相应...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与电针+激活剂组,每组10只。构建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模型,并按组别进行相应干预。测定大鼠痛觉敏感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IL-8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大鼠脊髓中CRMP2、Ubc9 mRNA及Western bolting检测大鼠脊髓中坍塌反应调节蛋白2(CRMP2)、泛素结合酶9(Ubc9)蛋白水平。结果:CCI大鼠模型建成后,各组大鼠PWLD均显著升高且>4 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给予大鼠相应干预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患健侧PWLD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激活剂组大鼠患健侧PWLD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IL-6和IL-8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激活剂组大鼠血清IL-1β、IL-6和IL-8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CRMP2、Ubc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电针+激活剂组大鼠脊髓CRMP2、Ubc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激活剂组各指标均优于电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缓解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电针刺激穴位后引起机体CRMP2、Ubc9表达水平增加,抑制炎症反应,诱导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坍塌反应调节蛋白2 泛素结合酶9 电针 慢性压迫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坐骨神经脉冲射频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及其镇痛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仁 冯智英 +2 位作者 李平 李红 李双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结扎处脉冲射频(PR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坐骨神经PRF镇痛机制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关系。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结扎处脉冲射频(PR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坐骨神经PRF镇痛机制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关系。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CCI假造模PRF假治疗组(SS组)、CCI假造模PRF治疗组(SP组)、CCI造模PRF假治疗组(CS组)和CCI造模PRF治疗组(CP组),每组10只。CCI造模成功后4d行PRF治疗,在坐骨神经结扎处行标准PRF (120s、42℃)。于CCI造模前1d (D0)及造模后1、3、5和7d (D1、D3、D5和D7)测定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疼痛行为学测试完成后(D7)取患侧L3~5脊髓背角,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Iba-1)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S组比较,CCI造模后不同时间点CS组大鼠患侧出现足外翻、跛行、脚趾弯曲聚拢和行走时抬足等行为学表现,MWT和TWL均明显下降(P<0.01),脊髓背角Iba-1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S组比较,CP组大鼠(D5和D7)PRF后足外翻、跛行、脚趾弯曲聚拢和行走时抬足等行为学变化明显缓解,MWT和TWL值明显升高(P<0.01),脊髓背角Ib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GFAP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PRF能有效缓解CCI模型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坐骨神经PRF可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脊髓背角
下载PDF
miR-132-3p靶向调节Ptch1减轻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小鼠神经性疼痛
18
作者 赵峰 樊少卿 +3 位作者 程晓燕 李小娜 李长生 马浩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0-236,共7页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过程繁多,miR-132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传导通路中异常表达,影响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目的:探讨miR-132-3p在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小鼠神经性疼痛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方法:①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经...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复杂,病理过程繁多,miR-132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传导通路中异常表达,影响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目的:探讨miR-132-3p在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小鼠神经性疼痛中所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方法:①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经100μg/L脂多糖刺激建立活化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胶质细胞激活标记物IBA1的表达,RT-qPCR检测miR-132-3p的表达。将miR-132-3p mimic或inhibitor分别转染至BV2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BA1以及P2X4R的表达。预测并验证miR-132-3p的靶向调节作用,将Ptch1表达载体pcDNA-Ptch1或si-Ptch1转染BV2细胞24 h后用脂多糖刺激培养24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BA1、P2X4R以及Shh信号通路标记蛋白的表达。BV2细胞共转染miR-132-3p-mimic和pcDNA-Ptch124 h后用脂多糖刺激培养24 h,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上述蛋白的表达。②3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模型组(n=6),NC-mimic组(n=6),miR-132-3p-mimic组(n=6),后两组经鞘内注射NC-mimic和miR-132-3p-mimic,检测各组小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阈值,行为学检测后取背根神经节,采用RT-qPCR检测miR-132-3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tch1、P2X4R和Shh通路标记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验证miR-132-3p在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小鼠神经性疼痛中发挥的作用及机制。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刺激促进BV2细胞的激活(P<0.05),下调miR-132-3p的表达(P<0.05);②miR-132-3p通过靶向调节Ptch1抑制Shh信号通路的激活,并进一步抑制BV2细胞的激活以及P2X4R的表达,过表达Ptch1可以逆转miR-132-3p-mimic的作用(P<0.05);③成功建立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模型,与注射NC-mimic组相比,鞘内注射miR-132-3p-mimic下调Ptch1的表达(P<0.05),抑制Shh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减少P2X4R的表达(P<0.05),并显著提高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小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阈值(P<0.01);④结果表明,miR-132-3p通过靶向调节Ptch1抑制Shh信号通路的激活,减轻慢性压迫性神经损伤小鼠的神经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2-3p Ptch1 SHH信号通路 慢性压迫神经损伤 神经性疼痛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后不同时间点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P2X4、P2X7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慧娥 黄明愉 +2 位作者 余文英 林栋 林丽莉 《康复学报》 2018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EA)夹脊穴后不同时间点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P2X4、P2X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后效应特点。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热痛阈筛选并选取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 目的:观察电针(EA)夹脊穴后不同时间点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P2X4、P2X7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镇痛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后效应特点。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热痛阈筛选并选取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后1 h组、电针后12 h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及电针后1 h、12 h组建立CCI模型,电针后1 h、12 h组于造模后第7天电针双侧L3~5夹脊穴20 min各1次。各组于造模后第7天、取材前进行热痛阈测定,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脊髓腰膨大P2X4、P2X7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电针后1 h、12 h组和模型组比空白组的热痛阈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电针后1 h组比模型组的热痛阈明显提高(P<0.05),而电针后12 h组比模型组提高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较空白组P2X4、P2X7蛋白相对表达升高(P<0.05),电针后1h组较模型组P2X4、P2X7蛋白相对表达下降(P<0.05),而电针后12 h组较模型组下降不显著(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下调P2X4、P2X7表达来提高CCI大鼠的热痛阈,具有一定的后效应特点,其后效应可延续至1 h或1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压迫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电针 P2X 后效应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背角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瑜芝 余文英 +2 位作者 吴倩雯 黄华 林丽莉 《福建中医药》 2019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镇痛可能的效应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热痛阈筛选并选取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后即刻组、电针后0.5 h组,每组各6只。采用坐骨...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镇痛可能的效应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进行热痛阈筛选并选取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后即刻组、电针后0.5 h组,每组各6只。采用坐骨神经结扎法建立CCI大鼠模型,电针组于造模后第7天进行电针双侧足三里,空白组、模型组同样固定,不进行任何处理,电针相应时间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热痛阈值以及脊髓腰膨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热痛阈明显降低(P<0.05),电针后0.5 h组大鼠脊髓背角的ERK1/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后0.5h组大鼠的热痛阈及脊髓背角ERK1/2蛋白表达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脊髓背角ERK1/2的表达对CCI模型大鼠发挥镇痛作用,以电针后30min的镇痛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足三里 电针 ERK1/2 热痛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