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对大鼠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的脊髓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棋 麻伟青 +3 位作者 王慧明 董发团 杨云丽 李文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8-22,共5页
目的研究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anti-NGF)蛛网膜下腔应用对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痛阈的影响,并观察其对该模型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手术制作大鼠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实验大鼠采用随... 目的研究抗神经生长因子抗体(anti-NGF)蛛网膜下腔应用对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痛阈的影响,并观察其对该模型星形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方法手术制作大鼠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实验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CCI+anti-NGF组(n=8):手术后第7天开始每天单次腹腔注射anti-NGF(10 mg/kg)、CCI模型+生理盐水组(n=8):手术后第7天开始每天单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给anti-NGF组(n=8)和假手术盐水组(n=8).各组均在术后隔天测定大鼠痛行为学观察术后15 d内大鼠机械和热痛阈的变化.各组在手术后15 d,使用4%多聚甲醛灌流后,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大鼠脊髓L4~5节段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表达情况.结果手术盐水对照组的机械和热痛阈在3 d后出现明显下降,在术后第7天达到高峰期.术后第7天单次给予anti-NGF能短时间内拮抗CCI大鼠的机械和热痛阈下降,连续给予anti-NGF 7 d后可以使大鼠的机械和热痛阈持续显著高于CCI+盐水组.15 d时CCI+anti-NGF组大鼠脊髓L4-5节段的GFAP表达显著低于CCI+生理盐水组.结论腹腔注射anti-NGF能有效拮抗CCI大鼠模型机械和热痛阈的下降.连续注射anti-NGF可以显著的持续改善CCI大鼠模型的机械和热痛阈的下降.CCI+anti-NGF组脊髓GFAP表达显著低于CCI+生理盐水组,这可能与anti-NGF持续改善大鼠的痛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生长因子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 星形胶质细胞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瑗 冯建梅 卫白杨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492-1495,共4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和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四组均构建坐骨神经CCI模型。比较各组大鼠海马区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以及HMGB1及其下游Toll样受体4(TLR4)和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区HMGB1蛋白相对表达量、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HMGB1及其下游TLR4和RAGE mRNA相对表达水平表达较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右美托咪定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均降低(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轻坐骨神经CCI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从而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和TLR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右美托咪定 神经病理性疼痛 高迁移率组蛋白1 TOLL样受体4 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下载PDF
盐酸文拉法辛对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丽娟 陶水良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文拉法辛对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将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文拉法辛组(术后每天给予盐酸文拉法辛2 5 mg/kg,连续给药14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 目的观察盐酸文拉法辛对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将21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文拉法辛组(术后每天给予盐酸文拉法辛2 5 mg/kg,连续给药14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1 d和术后2,7,14 d采用YLS-6B智能热板仪测定热痛缩爪潜伏期(TWL),用意大利UGO BASILE 37450动态足底触觉仪测定机械痛缩爪潜伏期(MWT)。结果术前3组TWL和MWL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2 d与术前1 d比较,模型组和文拉法辛组的痛阈值变化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而假手术组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14 d与术后2 d比较,文拉法辛组的TWL和MWL均有统计意义(P<0.05),而模型组无统计意义(P>0.05)。文拉法辛组术后7 d与术后2 d比较,痛阈值变化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盐酸文拉法辛能减轻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文拉法辛 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动物模型的不同制备方法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柏彤 张薇 +1 位作者 蒋一璐 蔡定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7-481,共5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以感觉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异常疼痛等,发病多样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模型是研究...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P)是以感觉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痛觉过敏、自发性疼痛、异常疼痛等,发病多样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CCI)模型是研究NPP的经典模型。目前,制备CCI动物模型的方法较固定且经典,每种方法各有其特点,本文通过将CCI动物模型选择与制备方法的文献结合笔者的实际操作,探讨实验性CCI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制备方法,以期对研究CCI动物模型的制备与选择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动物模型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坐骨神经脉冲射频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及其镇痛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江仁 冯智英 +2 位作者 李平 李红 李双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结扎处脉冲射频(PR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坐骨神经PRF镇痛机制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关系。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结扎处脉冲射频(PRF)对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探讨坐骨神经PRF镇痛机制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关系。方法: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CCI假造模PRF假治疗组(SS组)、CCI假造模PRF治疗组(SP组)、CCI造模PRF假治疗组(CS组)和CCI造模PRF治疗组(CP组),每组10只。CCI造模成功后4d行PRF治疗,在坐骨神经结扎处行标准PRF (120s、42℃)。于CCI造模前1d (D0)及造模后1、3、5和7d (D1、D3、D5和D7)测定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疼痛行为学测试完成后(D7)取患侧L3~5脊髓背角,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Iba-1)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S组比较,CCI造模后不同时间点CS组大鼠患侧出现足外翻、跛行、脚趾弯曲聚拢和行走时抬足等行为学表现,MWT和TWL均明显下降(P<0.01),脊髓背角Iba-1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CS组比较,CP组大鼠(D5和D7)PRF后足外翻、跛行、脚趾弯曲聚拢和行走时抬足等行为学变化明显缓解,MWT和TWL值明显升高(P<0.01),脊髓背角Ib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GFAP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PRF能有效缓解CCI模型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NP),坐骨神经PRF可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其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射频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脊髓背角
下载PDF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相应脊髓背角神经元K_(ATP)通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焕兵 张登文 +2 位作者 夏辉 赵邦娥 王学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机械痛觉超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50-350 g),随机分为两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组...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机械痛觉超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250-350 g),随机分为两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组)6只,假手术组(sham组)6只。在术前1 d、术后1、5、10、14 d分别测量各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的变化,于第14天行灌注固定,取腰段脊髓切片后行KATP通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腰段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积分光密度(IOD)值的变化。结果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大鼠自术后第5天起出现明显的机械性异常性疼痛,持续到术后14 d;而假手术组无明显痛觉过敏表现。术后14 d,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组大鼠腰段脊髓背角神经元KATP通道IOD值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ATP通道在脊髓背角神经元表达的改变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所致机械痛觉超敏的发生机制相关,KATP通道可能成为治疗这类疼痛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思思 屠文展 +4 位作者 姜霞 陈温慈 胡奇妙 谷鹏鹏 蒋松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78-2881,I000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变化与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Trk B)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Trk B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7 d开始电针"...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行为学变化与脊髓背角酪氨酸激酶B(Trk B)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Trk B受体是否参与电针镇痛。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模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于术后7 d开始电针"足三里"、"阳陵泉"穴。各组于术前及术后3、5、7、10、12、14 d分别测量患侧足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的表达,术后14 d处死大鼠取L4~6脊髓段用免疫组化检测Trk B受体表达。结果:与假模组相比,CCI模型组痛阈明显降低,电针组MWT和TWL值相对于模型组有所提高(P<0.001),且术后14 d电针组较模型组L4~6脊髓背角中Trk B受体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脊髓背角Trk B受体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电针可能是通过减少大鼠脊髓中Trk B受体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TRK B受体
下载PDF
新型芳烷酮哌嗪类衍生物YX0611-1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大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玉梅 谢炜 +2 位作者 徐祥清 刘世成 盛雨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22-925,共4页
目的研究化合物YX0611-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CCI模型,采用Electronic von Frey法和热辐射法分别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结果 YX0611-1160 mg.kg-1组和80 mg.kg-1组单... 目的研究化合物YX0611-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方法建立CCI模型,采用Electronic von Frey法和热辐射法分别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痛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结果 YX0611-1160 mg.kg-1组和80 mg.kg-1组单次给药均能明显提高大鼠的机械刺激阈值,延长大鼠热刺激潜伏期;YX0611-1 160mg.kg-1组多次给药能明显提高大鼠机械刺激阈值,延长大鼠热刺激潜伏期;YX0611-1 80 mg.kg-1组多次给药能明显提高大鼠的热刺激潜伏期。结论化合物YX0611-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烷酮哌嗪 YX0611-1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 机械刺激 热刺激
下载PDF
鞘内注射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玉英 游言文 +1 位作者 任秀花 郭艳桦 《解剖学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大鼠脊髓背角内c-fos蛋白的表达,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SA)的镇痛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和模型组(n=20)。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处...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大鼠脊髓背角内c-fos蛋白的表达,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A,TSA)的镇痛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和模型组(n=20)。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和处理组(TSA组,n=10)。模型组在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在模型大鼠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和丹参酮ⅡA20mg/kg,连续注射14d。检测各组大鼠在手术前及术后14d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第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c—fos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c-fos的表达增多;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处理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升高,脊髓背角内c-fos的表达下降,差异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内c-fos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丹参酮ⅡA 脊髓背角 C-FOS蛋白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
下载PDF
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茹靖涛 曹靖 +2 位作者 王振全 徐玉英 臧卫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3-775,共3页
目的: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疼痛模型,为慢性疼痛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CCI组与假手术组。CCI组大鼠(n=15)以6.0丝线结扎右侧坐骨神经,假手术组大鼠(n=15)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不结扎。2组各取1... 目的: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疼痛模型,为慢性疼痛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CCI组与假手术组。CCI组大鼠(n=15)以6.0丝线结扎右侧坐骨神经,假手术组大鼠(n=15)仅暴露右侧坐骨神经,不结扎。2组各取10只分别于术后第3天测量左、右爪热痛阈,隔天测1次,测至第6周末。第3周末2组各取剩余的5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NR2B蛋白的表达。结果:CCI术后第7天结扎侧热痛觉过敏出现,持续到第33天,第35天后消失。不同时间点CCI组和假手术组左右侧热痛阈的差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3.724,P=0.001;F组间=237.012,P<0.001)。CCI组大鼠结扎侧脊髓背角NR2B蛋白阳性区积分光密度为(26224.32±2182.00),明显高于CCI假手术组(16572.52±2013.67)(t=8.652,P=0.005)。结论: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造模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疼痛模型 热痛域 NR2B蛋白 大鼠
下载PDF
延胡索乙素对小鼠坐骨神经CCI模型背根神经节Cav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姜海波 王军 +6 位作者 苏建华 房铭铭 杨楠 杨家伟 万芬 肖杭 唐金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98-1603,共6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乙素对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背根神经节Cav1.2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CCI组(C组)、延胡索乙素组(L组)。建立稳定的小鼠坐... 目的探讨延胡索乙素对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背根神经节Cav1.2表达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组)、CCI组(C组)、延胡索乙素组(L组)。建立稳定的小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按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诱发和持续时间,又将L组分为诱导期组、诱导维持期组、长程低剂量组。诱导期组于疼痛诱导期(0~5 d)、诱导维持期组于疼痛诱导期及维持期(0~5 d、14~19 d)腹腔给予延胡索乙素45mg·kg^(-1),每日1次;长程低剂量组从术后即刻开始腹腔给予延胡索乙素15 mg·kg^(-1),每日1次,给予19 d。监测小鼠行为学变化,检测小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背根神经节中Cav1.2表达。结果脊髓背根神经节Cav1.2在C组表达水平最低,S组表达水平最高,在诱导期组、诱导维持期组及长程低剂量组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C组比较,诱导期组、诱导维持期组高剂量以及长程低剂量组长程低剂量给予延胡索乙素可以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诱导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P<0.05,P<0.01)。高剂量延胡索乙素可以缓解诱导期、维持期的机械痛敏及维持期的热痛敏(P<0.05),低剂量延胡索乙素对诱导期机械痛敏和热痛敏均无明显作用(P>0.05)。结论小鼠CCI模型疼痛的诱导期、诱导维持期应用高剂量以及长程应用低剂量延胡索乙素可明显缓解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其可能机制之一是延胡索乙素通过上调脊髓背根经节Cav1.2亚基的表达来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素 Cav1.2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 神经病理性疼痛 背根神经 小鼠
下载PDF
外周血神经丝蛋白轻链多肽含量与神经压迫性疼痛程度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李城 姚吉祥 +1 位作者 金世光 伏小阳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神经丝蛋白轻链多肽(Nefl)水平与神经根性颈椎病(CSR)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是否可作为CSR进展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健康SD大鼠1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Sham组(9只)和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CCI)组(9只)。Sha... 目的探讨外周血神经丝蛋白轻链多肽(Nefl)水平与神经根性颈椎病(CSR)疼痛程度的相关性,并评估其是否可作为CSR进展的生物标志物。方法健康SD大鼠1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Sham组(9只)和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CCI)组(9只)。Sham组暴露坐骨神经后缝合皮肤,CCI组暴露坐骨神经后先环扎再缝合皮肤;于术前,术后1、3、7、14 d采用电子测痛仪检测2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并采集外周血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分析,采用ELISA方法检测Nefl蛋白表达水平。将80例CSR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24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收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Nefl蛋白表达;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评价外周血Nefl表达水平随疼痛程度的变化规律。结果CCI组大鼠术前,术后1、3、7、14 dMWT持续下降;3、7、14 d时MWT显著低于Sham组(P<0.01);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分析显示Nefl蛋白表达显著上调,Log(foldchange)=1.14,P<0.05;CCI组大鼠术前,术后1、3、7、14 d外周血Nefl蛋白表达量持续上升,Sham组3、7、14 d逐渐下降,MWT与大鼠外周血Nefl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r=-0.662,P<0.01)。CSR患者外周血Nefl表达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VAS为8分患者显著高于VAS为6分的患者(P<0.01),VAS与外周血Nefl呈正相关(r=0.41,P<0.01)。结论CCI模型大鼠和CSR患者外周血Nefl表达显著增加,且与疼痛程度相关,Nefl可作为临床上CSR病情进展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丝蛋白轻链多肽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生物标志物 定量蛋白质组分析
下载PDF
基于啮齿类动物模型的推拿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吴丽萍 唐宏亮 +2 位作者 梁英业 王开龙 庞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58-564,共7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机制被认为是多因素的。近年大量研究发现,啮齿类动物模型是临床前NP较理想的模型,而推拿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作用于NP的发展。本文基于慢性压迫性损伤和脊神经结扎的两种啮齿类动物模型,从推拿调节...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的机制被认为是多因素的。近年大量研究发现,啮齿类动物模型是临床前NP较理想的模型,而推拿通过多种分子机制作用于NP的发展。本文基于慢性压迫性损伤和脊神经结扎的两种啮齿类动物模型,从推拿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和M1型小胶质细胞,以减少神经炎症,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活,并减少Ca^(2+)离子通道的表达,从而降低损伤敏感神经元的过度兴奋性,以及抑制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18/6和炎症介质囊泡谷氨酸转运蛋白2、NOD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长链非编码RNA BANCR的分泌,减少伤害感受器三磷酸腺苷受体P2X3和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2的表达,调节疼痛回路中γ-氨基丁酸能传递方面。笔者总结分析推拿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缓解神经炎症、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突触重塑的分子机制,以期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啮齿类动物模型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压迫性损伤 神经结扎 痛觉超敏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利用慢性压迫三叉神经根的方法建立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
14
作者 周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66-766,共1页
三凡神经痛(TN)是累及面部三叉神经一支或几支感觉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 动物模型 慢性压迫 剧烈疼痛 反复发作 发病机制 分布区
下载PDF
不同材料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CCI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9
15
作者 马骋 李翠贤 +1 位作者 易建良 闫丽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557,共3页
目的比较肠线、丝线、PE套管3种材料制备的CCI模型的造模效果。方法用肠线、丝线4道轻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干,或用PE90套管造成大鼠坐骨神经干慢性压迫性损伤,测定伤足底热痛阈和机械痛阈评定模型的效果。结果3种材料造模后d9和d15测定热... 目的比较肠线、丝线、PE套管3种材料制备的CCI模型的造模效果。方法用肠线、丝线4道轻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干,或用PE90套管造成大鼠坐骨神经干慢性压迫性损伤,测定伤足底热痛阈和机械痛阈评定模型的效果。结果3种材料造模后d9和d15测定热痛阈和机械痛阈,比造模前均下降,其中肠线CCI模型对热痛阈的影响强于丝线或PE管CCI模型(d9,P<0·05;d15,P<0·01)。3种材料制备的CCI模型间机械痛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3种材料均可造成满意的CCI模型,但肠线造模的效果优于丝线和PE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CI) 铬制羊肠线 丝线 PE90套管 大鼠
下载PDF
三种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的制备和效果比较 被引量:43
16
作者 金小高 罗爱林 张广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比较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CI)、脊神经结扎(SNL)、保留性神经损伤(SNI)三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产生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50~200 g的SD大鼠19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CI组、SNL组、SNI组),对照组(n=4)切开左后肢皮肤和肌肉,暴... 目的比较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CCI)、脊神经结扎(SNL)、保留性神经损伤(SNI)三种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产生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50~200 g的SD大鼠19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CI组、SNL组、SNI组),对照组(n=4)切开左后肢皮肤和肌肉,暴露坐骨神经后立即缝合,CCI组(n=4)、SNL组(n=4)和SNI组(n=7)分别于左后肢制作CCI、SNL、SNI疼痛模型.术前3 d至术后11 d隔日使用机械和热辐射刺激测定术侧后趾,比较它们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差异.结果CCI、SNL、SNI疼痛模型50%缩爪阈值于手术7 d后趋于平稳,各组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7 d对照组、CCI组、SNL组、SNI组50%缩爪阈值分别为(14.13土1.49)、(2.55±0.47)、(1.52±0.58)和(0.79±0.36)g,大小依次为对照组>CCI组>SNL组>SNI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CI组对热辐射刺激的缩腿潜伏期的差异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SNL组和SNI组对热辐射刺激的缩腿潜伏期的差异性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CCI组、SNL组、SNI组对热辐射刺激所产生的抬腿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NI疼痛模型不仅制作简单,而且效果优于SNL、CCI模型,并仅对机械刺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神经病理性疼痛 动物模型 制备方法 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 CCI
下载PDF
不同结扎材料对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琛 陈鹏 +3 位作者 林东升 陈弋 吴智兵 林兴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7-1212,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结扎材料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行为学表现、脊髓胶质活化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丝线CCI组(n=15)和铬线CCI组(n=14),术后3、7、11、15 d检测大鼠损伤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 目的探究不同结扎材料对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行为学表现、脊髓胶质活化及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丝线CCI组(n=15)和铬线CCI组(n=14),术后3、7、11、15 d检测大鼠损伤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及热缩足反射阈值(TWL)。并采用特殊染色、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大鼠损伤部位病理改变、胶质细胞及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术后3~15 d,丝线组与铬线组的MWT和TWL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3 d铬线组的TWL较丝线组出现显著降低(P<0.05)。坐骨神经染色结果显示丝线组与铬线组均出现了神经干损伤及脱髓鞘改变。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结果提示丝线组与铬线组大鼠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11b)及胶质纤维状酸性蛋白(GFAP),以及IL-1β及TNF-αmRNA表达水平接近,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铬线组IL-6 mRNA表达高于丝线组(P<0.05)。结论丝线和铬线制备的CCI模型均产生了胶质细胞激活作用,其中铬线组的炎症反应更加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 丝线 铬线 结扎 材料
下载PDF
伏隔核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Chang PC 江颖颖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96-96,共1页
最近人体试验发现,伏隔核(NAc)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机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慢性痛动物模型,探索NAc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的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部分损伤(SNI)模型;(2)检... 最近人体试验发现,伏隔核(NAc)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机制不清楚。本研究采用慢性痛动物模型,探索NAc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化的机制。方法:(1)动物模型: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部分损伤(SNI)模型;(2)检测时间点:SNI术前2 d、术后5 d和术后28 d;(3)评价指标:触诱发痛、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 MRI)功能连接、NAc受体基因表达(DR1a、DR2、KOR、CB1、MORl和5-HT1a);(4)NAc核团埋管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慢性 慢性痛动物模型 伏隔核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大鼠坐骨神经 人体试验 基因表达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杜仲多糖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江增宏 周民举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索杜仲多糖(EOP)对CC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行为学检测不同剂量EOP(60 mg·kg^(-1)、120 mg·kg^(-1)和240 mg·kg^(-1))单次腹腔给药对CCI大鼠的机械学痛觉超敏的影响;利用... 目的:探索杜仲多糖(EOP)对CC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行为学检测不同剂量EOP(60 mg·kg^(-1)、120 mg·kg^(-1)和240 mg·kg^(-1))单次腹腔给药对CCI大鼠的机械学痛觉超敏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标记方法检测连续给予EOP(120 mg·kg^(-1))对CCI大鼠诱导上调的GFAP和IBA-1的影响;用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单次给予EOP(120 mg·kg^(-1))对CCI诱导活化的脊髓p-p38、p-JNK和p-ERK的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单次给予3个剂量的EOP均能显著降低CCI诱导的大鼠机械学超敏(P<0.05),且中、高剂量的EOP镇痛作用长达4 h(P<0.05);多次连续给予EOP能够抑制CCI诱导的GFAP表达(P<0.05),但是对IBA-1没有显著影响;单次EOP中、高剂量腹腔给药能够降低CCI大鼠脊髓活化的p-JNK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P<0.05),但是对活化的p-p38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EOP能够抑制CC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其镇痛作用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有关,可能通过抑制JNK/ERK MAPK信号通路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多糖 神经病理性疼痛 星形胶质细胞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
下载PDF
脊髓TNFα、IL-1β和IL-6在神经病理性疼痛过程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5
20
作者 钟敏 曾因明 +1 位作者 柳垂亮 招伟贤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IL-1Β TNFΑ 表达变化 IL-6 脊髓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