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形态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莫云长 耿武军 +3 位作者 王均炉 刘珺 戴勤学 王丹丹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578-581,共4页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SD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坐骨神经的形态学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取60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只分离坐骨神经不压迫损伤,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人组...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SD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坐骨神经的形态学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取60只体质量为180~200 g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只分离坐骨神经不压迫损伤,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组(HTK组),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半小时以及术后每日尾静脉注射17.5×10-3 PNAU/kg HTK治疗;对照组,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半小时以及术后每日尾静脉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随机抽取5只大鼠取受损段神经行光镜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形态,另随机抽取5只大鼠坐骨神经电镜下观察神经形态学以及雪旺细胞(SCs)的凋亡情况,剩余10只大鼠取坐骨神经行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TK组SOD活性较高(P<0.05),MDA含量则较低(P<0.05);术后14 d光镜观察,与HTK组相比,对照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术后14 d电镜观察,对照组神经纤维髓鞘水肿、神经纤维内部分细胞器水肿明显,并有大量SCs凋亡,而HTK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未观察到SCs凋亡。结论:HTK具有改善神经周围微环境,调节局部氧自由基水平,和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 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 氧自由基 雪旺细胞 有髓神经纤维 大鼠
下载PDF
神经生长颗粒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汤欣 杨旻 +1 位作者 王亚先 汤淳康 《交通医学》 2012年第1期1-3,9,共4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颗粒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麻醉后行坐骨神经夹伤术。术后第2天开始灌药,并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弥可保组;实验组神经生长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灌药后3周,通过...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颗粒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麻醉后行坐骨神经夹伤术。术后第2天开始灌药,并随机分为5组:阳性对照弥可保组;实验组神经生长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灌药后3周,通过对术后动物的整体观察,压伤段神经电生理学检测和腓肠肌组织学形态测量,评价修复效果。结果:灌药后3周,大鼠坐骨神经干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和神经传导速度(MCV),NGG高剂量组与弥可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腓肠肌肌湿重比,NGG高、中剂量组与弥可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优于生理盐水组;胶原纤维面积NGG高剂量组与弥可保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神经生长颗粒有明显的促神经再生和促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挤压伤 神经生长颗粒 周围神经再生 大鼠
下载PDF
石膏外固定导致坐骨神经挤压伤1例报告
3
作者 钟润泉 马伯俊 曾宪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5-505,共1页
关键词 石膏外固定 坐骨神经挤压伤 副作用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血清SOD,MDA变化及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初步观察
4
作者 汤善兵 钟伟 刘儒森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血清SOD,MDA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神经挤压组和假手术组。1,2,3周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用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血清SOD,MDA表达变化和细胞凋亡的规律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神经挤压组和假手术组。1,2,3周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用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法测定SOD,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结果①与假手术组相比,7d,14d大鼠血清中SOD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7d达峰值,以后SOD逐渐上升,MDA逐渐下降。21d假手术组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手术组7d,14d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比假手术组大鼠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到21d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神经细胞凋亡率与SOD活性呈负相关(r<o,P<0.05),与MDA含量呈正相关(r>0,P<0.05)。结论坐骨神经挤压伤后血清SOD,MDA含量变化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发生发展有关,氧化损伤可能是诱发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挤压伤 凋亡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脊髓
下载PDF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红 冯泽国 +2 位作者 徐龙河 周晓巍 张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4590-459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所引起的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02/05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坐骨神经结扎组12只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正常对照组6...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所引起的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变化。方法:实验于2006-02/05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坐骨神经结扎组12只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正常对照组6只不干预,假手术组6只手术但不结扎,观察处理后42d内自发痛、触诱发痛、热刺激及冷刺激痛觉过敏等行为学变化。②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坐骨神经结扎后3,7,14,21,28,35,42d组9组,处理同前,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观察坐骨神经和脊髓组织大体形态、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轴突髓鞘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78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行为学变化:坐骨神经结扎组大鼠术后3d即出现明显的自发性疼痛,机械刺激痛阈值从术前的(17.33±5.42)g降至(3.28±1.37)g;热刺激爪退缩阈值从(12.13±2.37)s缩短至(10.43±1.65)s;冷刺激抬足次数从(3.50±1.09)次增加至(14.75±2.34)次。术后7 ̄14d这些阈值的变化逐渐达高峰,并持续至观察期结束(42d)。②坐骨神经结扎大鼠坐骨神经结扎部位及其远端轴突水肿,部分脱髓鞘。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可以产生明显的、稳定的自发性疼痛和诱发性疼痛等类似临床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其局部病理变化与症状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 痛觉超敏 痛觉过敏 形态学
下载PDF
补气通络方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志东 韩清明 +3 位作者 梁笃 何振辉 梁德 晋大祥 《中医正骨》 2003年第6期3-4,共2页
为比较补气通络方和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的治疗效果 ,采用清洁级SD大鼠制成精确的右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补气通络胶囊剂组、手术 (神经外膜切开 )组、补气通络胶囊 +手术组和对照组。经过造模给药... 为比较补气通络方和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的治疗效果 ,采用清洁级SD大鼠制成精确的右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补气通络胶囊剂组、手术 (神经外膜切开 )组、补气通络胶囊 +手术组和对照组。经过造模给药后 1天、1周、4周、8周作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NCV)、阈强度、最大波幅测定作为观测指标 ,判断神经功能的修复情况。结果显示补气通络方及补气通络方 +手术组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 (NCV)、阈强度、最大波幅均比对照组恢复快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及P <0 .0 1) ;手术 (神经外膜切开 )组虽优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恢复最慢 ;补气通络方与补气通络方 +手术组之间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表明补气通络方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后的神经恢复有促进作用 ;单纯神经外膜切开对周围神经急性挤压伤早期可能有帮助 ,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远期疗效可能因破坏神经营养血管并不确切 ,临床运用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通络方 大鼠 坐骨神经急性挤压 功能恢复 手术 神经外膜切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性损伤后痛阈和血清IL-6的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谭永红 孟凌新 崔健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1-432,共2页
目的:通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神经性疼痛模型的热敏变化及血清中IL-6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IL-6在神经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250~30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于大腿中部暴露坐骨神经并作结扎... 目的:通过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神经性疼痛模型的热敏变化及血清中IL-6含量的变化,探讨血清IL-6在神经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250~300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于大腿中部暴露坐骨神经并作结扎,取对侧大腿坐骨神经暴露作为模拟对照(B组).术后1,3,5,7,9,11,13,15 d测定大鼠(n=12)两侧后爪对热敏阈值的变化.于术后第15 d处死大鼠,取血清,ELISA法测定IL-6浓度.结果:大鼠双侧后爪(CCI和B)的收缩潜伏期在术后第3,5,7,9,11,13,15 d有显著差异;CCI组血清IL-6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IL-6与大鼠坐骨神经慢性挤压性损伤后出现的神经源性疼痛过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 神经源性疼痛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8
作者 刘宏宇 刘儒森 +1 位作者 戴志刚 王韶峰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0期1442-1444,共3页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及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坐骨神经挤压伤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假手术组。分别于7、14、21、28 d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脊... 目的:探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功能及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坐骨神经挤压伤组、依达拉奉治疗组、假手术组。分别于7、14、21、28 d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脊髓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伤后各组大鼠SFI均降低,挤压伤组大鼠SFI较依达拉奉治疗组低(P<0.05),神经功能恢复较治疗组缓慢。伤后挤压伤组大鼠脊髓内SOD活性升高,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脊髓内SOD活性与假手术组相比升高不明显(P>0.05)。伤后挤压伤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上升明显,依达拉奉治疗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挤压伤组大鼠脊髓内MDA含量(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通过抑制坐骨神经损伤后引发的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神经元发挥保护作用,对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坐骨神经挤压伤 脂质过氧化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下载PDF
神经胶质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9
作者 曹瑞治 刘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488-489,共2页
目的 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评价重组体人类神经胶质生长因子 2 (rhGGF2 )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5 4只大鼠被分为两组 ,Ⅰ组 (对照组 )、Ⅱ组 (实验组 )。每只动物选一坐骨神经段实施挤压操作 ,实验组给予rhG... 目的 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评价重组体人类神经胶质生长因子 2 (rhGGF2 )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方法  5 4只大鼠被分为两组 ,Ⅰ组 (对照组 )、Ⅱ组 (实验组 )。每只动物选一坐骨神经段实施挤压操作 ,实验组给予rhGGF2治疗 ,对照组用等量载体治疗。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其治疗后组织学的变化来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 实验组术后 7天开始出现的神经轴突及髓鞘的变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呈现较轻的轴突溃变和较早的神经再生。结论 用rhGGF2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能促进其组织结构的早期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坐骨神经挤压伤 神经胶质生长因子
下载PDF
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_3对神经痛大鼠脊髓Fos及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红 周晓巍 +1 位作者 张宏 黄培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892-897,共6页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研究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模型)大鼠脊髓Fos、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型钙通道在伤害性信息...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研究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模型)大鼠脊髓Fos、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型钙通道在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均分为9组,其中3组为假手术或单纯制作CCI模型后3、14d;3组为单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SO3;另3组为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SO3共7d。在预定时间点,经左心室灌注4%多聚甲醛,取L4-L6段脊髓制备石蜡切片。用相应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动物脊髓标本中Fos样或Jun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大鼠CCI后脊髓背角Fos样或Jun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单次或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对其无明显影响;单次或持续鞘内注射SO3均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上升。结论神经损伤后脊髓Fos、Jun蛋白表达增加,鞘内注射SO3可以减轻此种反应,提示N型钙通道阻滞剂在脊髓水平可以部分阻断伤害性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芋螺毒素SO3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 鞘内注射 N型钙通道阻滞剂 FOS JUN
下载PDF
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慢性神经痛镇痛作用及对血清IL-6浓度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泽国 王红 +4 位作者 周晓薇 颜光涛 刘风云 张宏 黄培堂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观察持续鞘内注射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滞剂—ω-芋螺毒素SO3对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的神经痛大鼠的长期镇痛效果,及其对神经痛大鼠血清IL-6浓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CI模型,比较观察连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后大鼠热... 目的观察持续鞘内注射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阻滞剂—ω-芋螺毒素SO3对慢性压迫性损伤所致的神经痛大鼠的长期镇痛效果,及其对神经痛大鼠血清IL-6浓度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CI模型,比较观察连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后大鼠热刺激爪退缩阈值和冷水中抬足次数变化以及血清IL-6水平的改变。结果CCI大鼠术后出现热刺激爪退缩阈值缩短(P<0.01)、冷水中抬足次数增加(P<0.01);血清中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持续鞘内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对这两种阈值变化以及血清中IL-6水平无明显影响;持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60ng/h)能明显提高CCI大鼠热刺激爪退缩阈值(P<0.01),减少冷水中抬足次数(P<0.01);并显著降低血清中IL-6水平(P<0.01)。结论长期持续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可有效地治疗CCI大鼠的冷、热痛觉过敏,并显著降低CCI大鼠血清IL-6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CCI) 持续鞘内注射 ω-芋螺毒素SO3 血清IL-6
下载PDF
脊髓NO通路参与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蛛网膜下隙移植镇痛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龙河 薛毅珑 +2 位作者 罗芸 郭水龙 张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BCCs)移植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大鼠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的影响 ,探讨脊髓NO通路是否参与APA微囊化BCCs蛛网膜下隙移植镇痛机理。方法 SD大鼠分为四组 ,每组 5只 ,即对照组... 目的 通过观察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BCCs)移植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大鼠脊髓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的影响 ,探讨脊髓NO通路是否参与APA微囊化BCCs蛛网膜下隙移植镇痛机理。方法 SD大鼠分为四组 ,每组 5只 ,即对照组 (C组 ) ,正常大鼠 ;CCI组 ,右侧坐骨神经结扎 ;APA组 ,CCI模型后 1周 ,蛛网膜下隙移植 5 0 0~ 6 0 0个APA空囊 ;APA BCCs组 ,CCI模型后 1周蛛网膜下隙移植 5× 10 6个APA微囊化BCCs。测定各组移植后 1周的感觉异常和痛觉过敏阈值 ,感觉异常以VonFrey细丝触诱发痛阈值 (g)表示 ,痛觉过敏阈值用CO2 激光刺激痛阈值(ms)表示。动物处死后取脊髓冰冻切片 ,按照标准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脊髓中nNOS的表达变化。结果 CCI组、APA组脊髓中nNOS活性较C组明显升高 (P <0 0 1) ,但CCI组和APA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APA BCCs组结扎侧触诱发痛阈值和CO2 痛阈值高于CCI组和APA组结扎侧 (P <0 0 1) ,同时脊髓中nNOS活性较CCI组和APA组明显降低 (P <0 0 1) ,与C组基本相同 (P >0 0 5 )。结论 CCI大鼠脊髓nNOS表达增加 ,APA微囊化BCCs蛛网膜下隙移植缓解CCI大鼠的触诱发痛和痛觉过敏 ,同时降低CCI大鼠脊髓nNOS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NO通路 APA微囊化 牛肾上腺嗜铬细胞 蛛网膜下隙移植 镇痛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
下载PDF
两种给药途径注射吗啡对大鼠CCI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房立丛 沈立姿 +5 位作者 于津鹏 朱晓鹏 胡远艳 张本 罗素兰 长孙东亭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0-54,共5页
通过建立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model,CCI模型),运用鞘内和腹腔给药技术,对比了2种给药途径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吗啡对CCI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的影响.结果显示,单次鞘内注射吗啡1μg·kg-1,... 通过建立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model,CCI模型),运用鞘内和腹腔给药技术,对比了2种给药途径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吗啡对CCI大鼠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MWT)的影响.结果显示,单次鞘内注射吗啡1μg·kg-1,给药后1 h和3 h,在大鼠CCI模型上的镇痛作用与单次腹腔注射吗啡1 mg·kg-1的镇痛作用相当,与单次腹腔注射吗啡0.5 mg·kg-1和0.1 mg·kg-1的镇痛作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表明鞘内注射吗啡在大鼠CCI镇痛模型上具有用量小、效果好等优点,对于筛选产量小、难提取,但作用效果明显的镇痛药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 鞘内置管 给药途径 MW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