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在单节段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对照研究
1
作者 夏云峰 《中外医疗》 2023年第4期38-41,46,共5页
目的比较自体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在单节段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64例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两组均开展椎体间... 目的比较自体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在单节段胸腰椎结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收治的64例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两组均开展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自体颗粒植骨,对照组采用自体髂骨块植骨。针对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并发症,术前与术后7 d时疼痛及神经功能、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椎间高度与Cobb角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140.52±18.65)min、术中失血量(426.65±55.56)mL较对照组(156.32±30.42)min、(514.65±48.60)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6.774,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与对照组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术后7 d时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椎间高度(15.30±3.00)cm与Cobb角(8.32±2.02)°较对照组(17.60±2.98)cm、(10.46±2.1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4.073,P<0.05)。结论相较于自体髂骨块植骨,自体颗粒植骨能够有效缩短单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促进椎间高度与Cobb角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颗粒 髂骨块植 单节段胸腰椎结核
下载PDF
单节段脊柱结核椎间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融合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车晓明 陈华 +2 位作者 仇志学 孔占平 吴雪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892-2896,共5页
目的对比后路椎间自体颗粒植骨与自体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的融合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患者35例,均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其中颗粒植骨16... 目的对比后路椎间自体颗粒植骨与自体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的融合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颗粒植骨与髂骨块植骨两种融合方式治疗单节段脊柱结核患者35例,均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其中颗粒植骨16例,髂骨块植骨19例,按JOA、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前后后凸畸形Cobb角、融合时间对其融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5个月,椎间植骨均融合良好,未发现螺钉失效及植骨块脱入椎管。(1)两组术后JOA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颗粒植骨少于髂骨块植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术后矫正后凸畸形角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各时段对比Cobb角度丢失,颗粒植骨组大于髂骨块植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间融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融合方式在临床症状缓解程度、融合时间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颗粒植骨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方面优于髂骨块组,但颗粒植骨随访中更容易丢失Coob角度,两种植骨方式在单节段脊柱结核手术中均是有效的植骨方式,除严重脊柱失稳、年龄较大,骨质疏松患者外均可采取颗粒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脊柱结核 椎间融合术 颗粒 髂骨块植
下载PDF
三叶形钢板+三角形髂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头粉碎骨折
3
作者 黄振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1期259-260,共2页
目的评价三叶形钢板联合三角形髂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老年性肱骨头粉碎骨折作切开复位,三角形髂骨块植骨联合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8~18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 目的评价三叶形钢板联合三角形髂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老年性肱骨头粉碎骨折作切开复位,三角形髂骨块植骨联合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8~18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除一例出现螺丝钉松动,骨折畸形愈合外,其余均能骨性愈合,按CONSTANT FUNCTIONAL SCORE标准评分,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85%。结论三叶形钢板联合三角形髂骨块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性肱骨头粉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肱骨头粉碎骨折 三叶形钢板 三角形髂骨块植 内固定
下载PDF
RF-Ⅱ系统内固定结合腰后路椎体间髂骨块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
4
作者 王文庆 王志君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7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KF—Ⅱ系统结合腰后路椎体间髂骨块植骨融合在腰椎滑脱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2009年2月,对26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IKF—Ⅱ系统结合腰后路椎体间髂骨块植骨融合手术。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 目的观察KF—Ⅱ系统结合腰后路椎体间髂骨块植骨融合在腰椎滑脱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2009年2月,对26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IKF—Ⅱ系统结合腰后路椎体间髂骨块植骨融合手术。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3—16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者有20例,早期临床随访结果显示JOA总改善率为78%,滑脱完全复位率达到80%。结论采用自体髂骨块腰后路椎间植骨融合率高,RF-Ⅱ系统操作简便,能提供坚强的内固定,能安全复位滑脱的椎体,是一种可靠的内固定方式。二者结合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髂骨椎体间骨RF—Ⅱ
下载PDF
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吴冀 郭群峰 +4 位作者 杨军 陈飞 武乐成 祝静雨 倪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72岁(45.2±17.1岁)。所有病例均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根据所行植骨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结构性植骨融合术的28例患者纳入A组,男9例,女19例,年龄42.1±20.2岁;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行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的21例患者纳入B组,男8例,女13例,年龄49.3±19.8岁。记录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随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部残疾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在冠状位CT上测量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的高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和神经损伤。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性低于B组(210.2±26.6mL vs 230.5±6.2mL,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NDI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寰枢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显著性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仍显著性高于A组(P<0.05)。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中采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能够实现良好的骨融合,可应用于后弓缺失等不能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植骨术的患者,避免取自体髂骨植骨供骨区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寰枢椎的关节间隙高度,增强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寰枢椎侧关节内碎骨 后路结构性 寰枢椎侧关节间隙高度
下载PDF
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高书涛 徐韬 +6 位作者 买尔旦·买买提 郭海龙 甫拉提·买买提 盛军 荀传辉 王婷 盛伟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65-871,共7页
目的:探讨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 目的:探讨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37.4±13.9岁(13~69岁),随访时间为54.7±29.4个月(25~131个月)。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分别通过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和神经功能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在颈椎正中矢状位CT上测量寰齿前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齿突尖至Chamberlain线的距离(distance of the top of odontoid to Chamberlain′s line,DOCL),在颈椎MRI上测量延髓脊髓角(cervico-medullary angle,CMA)。通过CT评估植骨融合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36.1±29.0min(95~210min),出血量为189.7±85.0mL(100~455mL)。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6.06±1.21分、2.35±0.76分、1.24±0.81分、1.12±0.90分,JOA评分分别为9.26±2.24分、14.05±2.01分、15.05±1.57、15.16±1.42分;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影像学方面,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ADI分别为9.63±1.93mm、1.21±1.10mm、1.16±1.09mm、1.26±1.02mm,DOCL分别为11.47±3.93mm、2.53±3.30mm、2.32±3.20mm、2.26±2.73mm,CMA分别为114.31°±11.00°、144.16°±9.33°、145.31°±8.83、143.42°±9.12°;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ADI、DOCL和CMA均显著性改善(F=41.05,P<0.001)。所有患者均实现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10.3±2.7个月(5~15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脑脊液漏1例,切口深部组织感染1例),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均治愈。结论:后路松解复位侧块关节植骨融合枕颈内固定术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凹陷症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椎间融合器 关节骨融合
下载PDF
植块法与酶消化法结合培养原代大鼠雪旺细胞 被引量:13
7
作者 连小峰 侯铁胜 +3 位作者 傅强 袁健东 金根洋 陈元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03-706,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植块法与酶消化法相结合培养大鼠原代雪旺细胞的可行性,并研究其增殖规律。方法:取10只新生2~3d的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剥除神经外膜,剪成约1mm3大小的碎块,用0.03%胶原酶和0.25%胰蛋白酶按1∶2对神经碎块消化12min,加入... 目的:探讨利用植块法与酶消化法相结合培养大鼠原代雪旺细胞的可行性,并研究其增殖规律。方法:取10只新生2~3d的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剥除神经外膜,剪成约1mm3大小的碎块,用0.03%胶原酶和0.25%胰蛋白酶按1∶2对神经碎块消化12min,加入少量含10%胎牛血清的DMED培养基小心吹打细胞及组织块,再植于培养皿中培养。用S-100免疫组化染色鉴定雪旺细胞,结合Hoechst3342染色计算其纯度,在显微镜下确定细胞数量。结果:在植块培养24h后即有大量细胞迁出,2~6d细胞生长迅速,10d以后生长较为缓慢,其倍增时间为2.3d。经S-100染色证实所培养细胞为雪旺细胞,结合Hoechst3342染色可得其培养8d时纯度为95.1%,传代后纯度可达96.3%。10只新生鼠培养12d后可得细胞数约为4.8×106个。结论:利用植块法与酶消化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迅速获得大量高纯度的雪旺细胞,其增殖速度在前6d最快,倍增时间为2.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细胞培养 消化法
下载PDF
应用植块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宇 贺玉泉 +4 位作者 杨玉双 杨海山 王志武 孙伯贻 陈晨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87-288,共2页
目的 应用植块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方法 取人脐动脉,去除内外膜,剪成1mm^3左右的小块等距均匀种植,用含20%小牛血清BMEM液培养。结果 4 d时可见组织边缘处有细胞游出,2~3周后细胞融合生长,呈“峰谷”状生长,经抗免疫组化、电... 目的 应用植块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方法 取人脐动脉,去除内外膜,剪成1mm^3左右的小块等距均匀种植,用含20%小牛血清BMEM液培养。结果 4 d时可见组织边缘处有细胞游出,2~3周后细胞融合生长,呈“峰谷”状生长,经抗免疫组化、电镜鉴定为平滑肌细胞。结论 应用植块法培养人脐动脉平滑肌原代细胞简单易行、纯度高,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 人脐动脉 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修复前臂节段性骨缺损 被引量:3
9
作者 郭征 刘建 +1 位作者 罗卓荆 胡蕴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776-778,共3页
目的 :观察分析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对前臂节段性骨缺损的治疗效果 ,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对 12例前臂外伤性骨缺损患者采用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进行治疗。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由脱抗原大块牛松质骨载体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目的 :观察分析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对前臂节段性骨缺损的治疗效果 ,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对 12例前臂外伤性骨缺损患者采用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进行治疗。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由脱抗原大块牛松质骨载体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2 )复合而成。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 8~ 3 6个月 ,平均 16.5个月 ,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 5 .5个月 ,术后无免疫排斥、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和再发骨折等并发症 ,治疗效果优 6例 ,良 3例 ,可 3例 ,优良率 75 %。植骨术后 7、14和 2 1d流式细胞仪检测 ,发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术前及自体骨移植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新型异种块型植骨材料为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的良好替代材料 ,应用中无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骨材料 修复 前臂 骨缺损 骨移
下载PDF
连续植块培养原代成骨细胞及其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稚英 王兴 +3 位作者 肖军军 董晓敏 孟书聪 赵曼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简便、经济、高效的原代成骨细胞培养方法 ,并比较其特性。方法 :收集 1~ 4次连续植块培养获得的SD乳鼠颅盖骨原代成骨细胞 ,观察第 1~ 4次连续植块培养获得的成骨细胞在细胞形态、分裂增殖、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及骨钙素... 目的 :探讨简便、经济、高效的原代成骨细胞培养方法 ,并比较其特性。方法 :收集 1~ 4次连续植块培养获得的SD乳鼠颅盖骨原代成骨细胞 ,观察第 1~ 4次连续植块培养获得的成骨细胞在细胞形态、分裂增殖、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及骨钙素和BMP 2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变化。结果 :连续植块培养收集的 1~ 4次原代成骨细胞 ,在细胞贴壁、变形、铺展、汇合时间 ,Gomori改良钙 -钴法ALP活性 ,骨钙素及BMP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上 ,均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 :连续植块培养可获得与植块培养性状相同的SD乳鼠原代成骨细胞 ,且细胞数量多 ,节约经费、时间 ,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培养法
下载PDF
植块法在成骨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晖 邱勇 邱旭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8-390,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植块法培养成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1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髂骨松质骨,应用植块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RT-PCR检测Ⅰ型胶原和骨钙素表达、骨钙素免疫荧光检测、钙结节观察... 目的:探讨植块法培养成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取1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髂骨松质骨,应用植块法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RT-PCR检测Ⅰ型胶原和骨钙素表达、骨钙素免疫荧光检测、钙结节观察等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应用植块法培养获得了较多的原代细胞,光镜下呈典型的成骨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染色、Ⅰ型胶原和骨钙素表达及钙结节形成等观察结果均证实所培养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结论:植块法成骨细胞培养体系方法简单,在获得大量原代成骨细胞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其生物学特征,是一种较理想的人成骨细胞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运用植块法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被引量:5
12
作者 祝慧凤 万东 +2 位作者 王建伟 罗勇 徐晓玉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449-453,共5页
探讨简易可行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培养方法,为研究BMECs细胞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技术支持。分离出生后1~7天内的SD乳鼠大脑皮质区,植块法培养BMECs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B... 探讨简易可行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培养方法,为研究BMECs细胞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技术支持。分离出生后1~7天内的SD乳鼠大脑皮质区,植块法培养BMECs细胞。用倒置显微镜观察BMECs细胞的形态以及从皮质块迁出的过程;MTT比色法检测BMECs细胞的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Ⅲ因子相关抗原和CD34抗原,以鉴定内皮细胞。结果发现,大脑皮质块植块法培养的大鼠BMECs细胞呈单层贴壁生长,细胞形态以长梭形、多角形三角形、四边形为主,呈典型的“铺路石”样征象,经鉴定为内皮细胞,第三代纯度达95%以上。提示该方法具有经济、简便、要求条件不高,易于纯化的优点,可作为大鼠BMFCs细胞体外培养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培养
下载PDF
改良消化复合植块法培养新生大鼠雪旺细胞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頔 梁晓春 张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单酶消化法与组织贴块法相结合的培养雪旺细胞(SCs)的方法,并与经典植块法和普通消化复合植块法进行比较。方法取新生3~5 d的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和臂丛神经,分别采用经典植块法、普通消化复合植块法、改良消化复合植... 目的探讨改良的单酶消化法与组织贴块法相结合的培养雪旺细胞(SCs)的方法,并与经典植块法和普通消化复合植块法进行比较。方法取新生3~5 d的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和臂丛神经,分别采用经典植块法、普通消化复合植块法、改良消化复合植块法培养SCs。培养7 d后进行细胞消化和传代,在显微镜下计数并计算细胞总量。用S-100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所获细胞的纯度。结果改良消化复合植块法培养的SCs生长增殖速度最快,可获取(1.85±0.13)×10^6个细胞;普通消化复合植块法次之,可获取(1.10±0.10)×10^6个细胞;经典植块法所获SCs的生长增殖速度最慢,可获取(0.77±0.03)×10^6个细胞,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100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改良消化复合植块法细胞纯度为(95.73±1.51)%,普通消化复合植块法为(84.66±2.68)%,经典植块法为(74.50±4.23)%,3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消化复合植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高纯度的SCs,为研究周围神经修复再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细胞培养 消化法
下载PDF
植块法原代培养人衰老皮肤成纤维细胞 被引量:1
14
作者 丛敬 苏秋香 +5 位作者 郭丽 张勇 解辉 王双勋 吴景东 周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索和建立人衰老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的方法,为其在医学美容抗衰老研究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植块法原代培养人衰老皮肤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HE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着色情况。结果:用植块法培... 目的:探索和建立人衰老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的方法,为其在医学美容抗衰老研究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植块法原代培养人衰老皮肤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HE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着色情况。结果:用植块法培养的人衰老皮肤成纤维细胞在显微镜下呈长梭形,有突起,平行、放射状或漩涡状排列。结论:确立了人衰老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的方法,使其可供于延缓皮肤衰老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皮肤 成纤维细胞 法细胞培养
下载PDF
植块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敏广 杨青 +1 位作者 林瑞霞 尹丽慧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5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培养 大鼠 肾小球系膜细胞 GMC 肾小球
下载PDF
肌腱-骨块自体复合移植物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密 刘玉杰 +3 位作者 陈桂明 田月 赵斌 贾金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研究肌腱-骨块自体移植物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组织形态学转归。[方法]以8只山羊膝关节为实验模型,用阶梯状联合钻1次成形建立股骨隧道呈倒置瓶颈状,以髌腱-胫骨结节骨块为移植物,在股骨隧道内行嵌压固定;在胫骨端骨桥打结... [目的]研究肌腱-骨块自体移植物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组织形态学转归。[方法]以8只山羊膝关节为实验模型,用阶梯状联合钻1次成形建立股骨隧道呈倒置瓶颈状,以髌腱-胫骨结节骨块为移植物,在股骨隧道内行嵌压固定;在胫骨端骨桥打结固定。术后4、8、12和16周取材,分别进行放射学、大体形态和组织切片检查,观察隧道宽度变化及移植物的组织学转归。[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放射检查未见隧道扩大;HE染色检查显示12周后有明显的腱-骨连接形成,移植骨块与隧道形成骨性愈合。[结论]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利于移植物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嵌压固定 肌腱-骨自体移 组织学 复合移 自体移 固定法 嵌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组织外植块对培养的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富康 郭畹华(指导)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63-70,170,共9页
为了解神经元的发育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本文分别用了:(1)10天鸡胚背根节与10天鸡胚心脏、皮肤、角膜、骨骼肌、肠、大脑、脊髓外植块联合培养;(2)不同时期的鸡角膜与不同胚龄的鸡胚背根节联合培养;(3)10天鸡胚背根节与雏鸡角膜内、外层... 为了解神经元的发育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本文分别用了:(1)10天鸡胚背根节与10天鸡胚心脏、皮肤、角膜、骨骼肌、肠、大脑、脊髓外植块联合培养;(2)不同时期的鸡角膜与不同胚龄的鸡胚背根节联合培养;(3)10天鸡胚背根节与雏鸡角膜内、外层联合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鸡胚心脏、皮肤和角膜外植块对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具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对生长方向有明显诱导作用;骨骼肌、肠和大脑对神经突起生长也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但脊髓却无明显作用。14、16、18天鸡胚角膜对8、10、12、14天鸡胚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12、14天鸡胚背根节在各时期角膜作用下神经突起生长都较丰富。含上皮层的雏鸡角膜外植块促进背根节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比含内皮层的角膜外植块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节 组织外 联合培养 神经突起
下载PDF
植块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文龙 杜玉丹 +3 位作者 王丽丽 汪建样 耿书国 殷嫦嫦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96-100,共5页
目的 探讨体外植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为体外获取纯度较高的人间充质干细胞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植块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黏附、增殖及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CCK-8法绘制P3代细... 目的 探讨体外植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为体外获取纯度较高的人间充质干细胞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植块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黏附、增殖及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CCK-8法绘制P3代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脐带组织贴壁培养6~10d即可从组织块边缘爬出的成纤维样细胞,传代后,细胞均呈长梭形,以栅栏样、漩涡样及鱼群样贴壁生长,细胞间紧密排列,细胞生长曲线呈近似S型。结论 植块法能从人脐带组织中简便高效地分离出高纯度、高增殖活性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下载PDF
不同来源植骨块在中老年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庆三 刘景臣 +4 位作者 李英普 赵宝林 杨小玉 林野 邢宏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22-52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植骨块在中老年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对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植骨块在中老年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术应用情况。本组 86例 ,年龄 45~ 73岁。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植骨块在中老年人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对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不同类型植骨块在中老年颈椎双开门椎管扩大术应用情况。本组 86例 ,年龄 45~ 73岁。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采用自体骨 2 7例 ,异体无机骨 1 7例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41例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并自体骨 1例。结果 全部病例经 3~ 62个月随访观察 ,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 ,无关门情况。结论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颈椎 OPL L及颈椎过伸性损伤等有效方法 ;人工骨在减少病人痛苦、减少术中操作步骤等方面优于自体髂骨和异体无机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临床应用 颈脊髓损伤 预后 人工骨 颈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植骨块隐匿性格氏链球菌感染1例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米杰 张锋 +4 位作者 孙晓江 赵鑫 赵长清 李华 赵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8-480,共3页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包括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固定术(ACDF)及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随着颈前路手术的逐渐普及,与之相应的手术并发症报道也越来越多,包括血管损伤、喉返及喉...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包括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固定术(ACDF)及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随着颈前路手术的逐渐普及,与之相应的手术并发症报道也越来越多,包括血管损伤、喉返及喉上神经损伤、气管食管漏、切口感染、Honer综合征等。颈椎前路术后并发植骨块隐匿性格氏链球感染尚未见报道。我们遇到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颈前路手术 气管食管漏 椎体次全切除 椎间盘切除 椎间融合 骨融合术 内固定 血管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