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块状骨联合浓缩生长因子游离移植修复下颌第2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的研究
1
作者 潘志崇 莫海阳 赵亮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129-1132,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块状骨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游离移植修复下颌第2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下颌阻生第3磨牙所致下颌第2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因下颌阻生第3磨牙所致下颌第2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 目的:探讨自体块状骨联合浓缩生长因子(CGF)游离移植修复下颌第2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下颌阻生第3磨牙所致下颌第2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因下颌阻生第3磨牙所致下颌第2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拔除下颌阻生第3磨牙后直接缝合创面,研究组拔除下颌阻生第3磨牙后,采用自体块状骨联合CGF进行游离移植修复。治疗后随访6个月并完善口腔锥束CT(CBCT)和牙周探诊等检查,观察两组术后7 d术后症状严重度(PoSSe)量表和随访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下颌第2磨牙远中牙槽嵴顶至釉牙本质处距离(BC)、牙周探诊深度(PD)的测量值。结果:术后7 d复查,两组PoSS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BC、PD测量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BC、PD测量值低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BC测量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第2磨牙酸痛敏感/食物嵌塞2例、牙根部分暴露/松动3例,研究组出现轻微感染1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自体块状骨联合CGF游离移植修复下颌第2磨牙远中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显著,能够促进骨缺损的修复和改善牙周健康状况,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牙 下颌第2磨牙 缺损 自体块状骨 浓缩生长因子
下载PDF
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在水平骨增量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何修全 李玉山 +1 位作者 水宇豪 刘堃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 比较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与单纯GBR应用于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需先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A组)为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对照组(B组)为单纯GBR... 目的 比较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与单纯GBR应用于水平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需先行水平骨增量延期种植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A组)为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对照组(B组)为单纯GBR。在术前(T_(0))、术后即刻(T_(1))和术后6个月(T_(2))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测量植骨区不同位点的牙槽嵴宽度,评价两组成功率、骨增量、骨吸收率和VAS疼痛评分。结果 植骨术后6个月,两组成功率均为100%;骨宽度均明显增加,在嵴顶下1 mm和3 mm处A组相较B组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嵴顶下6 mm和9 mm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吸收率A组较B组在嵴顶下1 mm、3 mm和6 mm处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嵴顶下9 mm处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严重水平向骨缺损,应用条形自体块状骨联合GBR较单纯GBR在嵴顶和中段处吸收率低,可获得更佳的骨嵴顶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块状骨移植 水平增量 引导再生
下载PDF
颗粒骨和块状骨对骨髓基质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夏景君 阎景龙 +2 位作者 张志鹏 王立春 吴莹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研究颗粒骨和块状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家兔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待其在培养瓶中铺成单层后 ,加入颗粒骨及块状骨 ,经活体相差显微镜观察、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观测。结果 细胞培养 2... 目的 研究颗粒骨和块状骨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骨髓基质细胞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家兔的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待其在培养瓶中铺成单层后 ,加入颗粒骨及块状骨 ,经活体相差显微镜观察、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观测。结果 细胞培养 2周后细胞分泌活动增强。经ALP染色发现 ,颗粒骨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块状骨组。HE染色发现 ,第 2周时颗粒骨内细胞大部分存活 ,而块状骨内细胞已大部分死亡。结论 颗粒骨的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作用强于块状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块状骨 髓基质细胞 实验研究 细胞培养 家兔 移植
下载PDF
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二期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凤 张志勇 +2 位作者 黄伟 吴轶群 王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前牙区水平向骨量不足患者,采用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二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05—2010-04间完成的前牙区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后种植修复病例18例,平均年龄28.6岁(19~39岁)。单牙缺失10例,多个牙缺失8例。共植入种植... 目的:探讨前牙区水平向骨量不足患者,采用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二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05—2010-04间完成的前牙区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后种植修复病例18例,平均年龄28.6岁(19~39岁)。单牙缺失10例,多个牙缺失8例。共植入种植体26枚。结果:一期移植骨愈合期平均为6.2个月(4~10个月),二期种植体愈合期平均5.2个月(3~9个月)。1例早期出现植骨区创口开裂,移植骨块失败;2例术后出现短暂下唇麻木症状,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出现下颌前牙感觉异常。除1例因移植骨失败放弃种植外,其余17例均完成了上部结构修复,平均随访期为12.5个月(6~38个月)。植入的26枚种植体在愈合和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松动脱落,骨结合良好,存留率达100%。结论:颏部自体块状骨移植是解决前牙区水平向骨量不足时种植修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块状骨移植 牙种植 颏部植 移植 疗效
下载PDF
自体块状骨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重建前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吉驷 张善勇 +3 位作者 杨驰 张瑛 赵璟阳 虞菲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目的:比较自体块状骨结合引导骨再生(GBR)技术重建前牙区骨量不足术后种植位点和非种植位点骨量变化的差异。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8月间,术前全景片及CT评估14例患者(73个缺牙位点)前牙区骨量不足,于颏部或下颌支处取自体块状骨结合... 目的:比较自体块状骨结合引导骨再生(GBR)技术重建前牙区骨量不足术后种植位点和非种植位点骨量变化的差异。方法:2010年12月—2011年8月间,术前全景片及CT评估14例患者(73个缺牙位点)前牙区骨量不足,于颏部或下颌支处取自体块状骨结合GBR技术重建前牙牙槽骨,并延期行种植体植入术(共植入42颗种植体)。术后即刻、3、6、9个月和最长随访时间点(平均13.8个月)行CT检查。利用Simplant 11.04软件三维重建并测量牙槽嵴顶骨宽度(alveolar crestal bone width,ACBW)、牙槽骨中部骨宽度(alveolar midway bone width,AMBW)和牙槽骨高度(alveolar bone height,ABH)。测量的所有数据按照种植位点(即种植体植入的位点)和非种植位点(即未植入种植体,后期利用桥体修复的位点)分为2组。采用SAS 9.0软件包对该2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植骨和种植体植入手术,术后无头晕、头痛等不适,切口均愈合良好,42颗种植体在愈合和随访期内骨结合良好。术后2组骨改建评价显示:对种植位点的ACBW和AMBW,术后即刻骨增量和术后3个月骨吸收量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ABH术后即刻骨增量,术后3、6个月骨吸收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时间段则无显著差异(P>0.05);对非种植位点的ACBW和ABH,术后即刻骨增量,术后3、6和9个月骨吸收量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AMBW术后即刻骨增量,术后3、6个月骨吸收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时间段则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组中ACBW、AMBW和ABH的骨量变化显示:术后即刻骨增量,术后3、6个月骨吸收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9个月和最长随访时间点骨吸收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非种植位点较种植位点在种植体植入后发生更多的骨吸收,其原因是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产生的创伤和种植体能保存骨量两者相互作用所致。因此,即刻或同期植入种植体,避免二次手术,对骨量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外科 量不足 块状骨 量变化
下载PDF
局部牙槽骨缺损自体下颌块状骨onlay植骨重建种植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蒋析 邱立新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28-231,共4页
关键词 自体移植 牙槽缺损 重建 块状骨 种植技术 下颌 种植体植入 组织再生
下载PDF
自体颏部块状骨移植二期种植修复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田柳 周巧珍 +1 位作者 郑瑞斌 麻健丰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4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以颏部块状骨移植修复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二期行ITI种植术修复该区缺失牙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5月间完成的上前牙区颏部块状骨移植后种植修复病例21例,平均年龄27.7岁(18~42岁)。单牙缺失14例,多牙缺失... 目的:探讨以颏部块状骨移植修复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二期行ITI种植术修复该区缺失牙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5月间完成的上前牙区颏部块状骨移植后种植修复病例21例,平均年龄27.7岁(18~42岁)。单牙缺失14例,多牙缺失7例,共28枚种植体。结果:移植骨块愈合期平均6.3个月(4.5~10.0个月),种植体骨结合期平均5.2个月(3.5~9.0个月)。1例术后创口开裂,经局部处理后为粘膜重新覆盖;3例术后出现下唇麻木、其中1例同时伴下前牙感觉异常,经治疗后3例下唇麻木症状消失,下前牙感觉异常症状改善。21例均完成最终修复,平均随访17.3个月(12~30个月)。植入的28枚种植体成功率达100%。结论:通过自体颏部块状骨移植改善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种植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块状骨移植 口腔种植 颏部取 上颌前牙区
下载PDF
上置法(Onlay)植骨术中块状骨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丽纯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911,共3页
植入区有足够的牙槽骨量是保证牙种植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但临床上经常遇到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植入区骨量不足,给种植修复带来困难,需要进行骨增量手术。
关键词 块状骨 应用 量不足 种植修复 牙种植 增量 植入
下载PDF
块状骨应用在上置法植骨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娜 周延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9-291,共3页
关键词 应用 块状骨 牙槽嵴高度 种植技术 种植修复 移植技术 牙列缺损
下载PDF
鼻底块状骨移植与种植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祖兵 严全梅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1996年第1期34-35,46,共3页
无牙上颌骨严重吸收的外科处理一直是颌面外科医生和修复科医生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介绍了许多利用植骨增高牙槽嵴的方法,如自体骨、异体骨等行牙槽嵴上骨移植或插入式骨移植,但是其临床效果很不肯定。且经常引起一些并发症、... 无牙上颌骨严重吸收的外科处理一直是颌面外科医生和修复科医生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介绍了许多利用植骨增高牙槽嵴的方法,如自体骨、异体骨等行牙槽嵴上骨移植或插入式骨移植,但是其临床效果很不肯定。且经常引起一些并发症、早期或进行性移植骨吸收及修复体的功能或稳固性差,很少有病人达到满意。自从骨内种植体用于无牙颌骨的治疗后,即使在萎缩的牙槽嵴上无需植骨亦可进行修复。但是,在靠近鼻底和上颌窦的区域,因上颌骨的严重吸收使该部位的骨质变得很薄从而无法进行种植。1978年,Branemark等人开始采用取自自体髋骨的骨块用钛种植体固定到严重吸收的上颌骨上使牙槽嵴增高。这种方法适用于剩余牙槽骨或基骨宽度和高度不足的病人,以便于放置种植体。Carl E.Misch等人对这种重建上颌牙槽嵴的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认为其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外科学 鼻底块状骨移植 种植术
下载PDF
美学区域自体块状骨植骨种植效果、问题及前景
11
作者 邱立新 朱一博 +3 位作者 李率 李健慧 邸萍 张宇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1年第1期70-71,共2页
种植体在牙槽骨内三维方向上的理想位置是种植美学修复的前提。上颌前牙区唇侧骨板菲薄,长期缺牙或牙槽突的外伤会造成局部牙槽骨的重度缺损,对于单牙区域重度的骨缺损,颊舌向、水平向及垂直向三维方向上的骨缺损,3维重建极其困难。采... 种植体在牙槽骨内三维方向上的理想位置是种植美学修复的前提。上颌前牙区唇侧骨板菲薄,长期缺牙或牙槽突的外伤会造成局部牙槽骨的重度缺损,对于单牙区域重度的骨缺损,颊舌向、水平向及垂直向三维方向上的骨缺损,3维重建极其困难。采用垂直骨牵引技术或单纯GBR膜技术,均有其局限性。本研究探讨一种新的三维骨重建技术,即砌墙式植骨技术,可重建牙槽骨的高度及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修复 种植 块状骨 自体 三维方向 3维重建 上颌前牙区 牙槽
下载PDF
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滕荣林 赵宇骁 +4 位作者 宋晓萌 丁旭 陈洁 浦丽飞 吴煜农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的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病例共30例,植入种植体共81颗。按照自体块... 目的探讨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的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病例共30例,植入种植体共81颗。按照自体块状骨的供区来源分为颌骨组(16例34颗)和髂骨组(14例47颗)两组,通过临床随访及影像学检查,分别计算并比较其种植体存留率。结果 30例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GBR后骨增量明显且愈合良好,术后均无明显供区并发症。同期或延期种植体植入,经平均7.8个月(4~18个月)骨结合期后,除1例种植体因松动拔除,其余29例均完成永久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平均随访期为26个月(9~68个月),植入的81颗种植体在随访期内存留率为98.76%。其中颌骨组升支取骨失败1颗,种植体存留率为97.06%;髂骨组失败0颗,种植体存留率为100%,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其种植体存留率,较骨量正常情况下的种植修复无明显差异。颌骨与髂骨两种供区的块状自体骨,其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均可取得理想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但颌骨内取骨因避免了第二术区、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小等优点,临床上应予以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块状骨 量不足 种植体存留率
下载PDF
髂骨块状骨植骨术修复恒牙列牙槽突裂的短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燕驰 杜一飞 +3 位作者 李盛 袁华 江宏兵 万林忠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894-897,共4页
目的探讨牙槽突裂髂骨块状骨植骨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15例行"牙槽突裂髂骨块状骨植骨术"的恒牙列牙槽突裂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定期复诊,术后13例患者创口... 目的探讨牙槽突裂髂骨块状骨植骨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回顾分析15例行"牙槽突裂髂骨块状骨植骨术"的恒牙列牙槽突裂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定期复诊,术后13例患者创口愈合良好,2例因创口裂开导致植骨失败。影像学资料显示术后6个月植骨区间隙消失,骨桥形成,且植骨区无明显吸收。已有2例患者完成正畸及种植治疗。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均可正常行走,无明显行动障碍。结论牙槽突裂髂骨块状骨植骨术短期临床效果满意,移植骨吸收少,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块状骨
下载PDF
智齿拔除术区自体块状骨在前牙区Onlay植骨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郭毅 曹啟垣 +2 位作者 关崧华 雷欣 陈玉婷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9期586-589,共4页
目的探讨智齿拔除术同时制备自体骨块在前牙区Onlay植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牙区骨量不足需行种植修复的患者20例,均有拔除阻生智齿的需要,且没有智齿冠周炎等感染因素存在。全部进行了拔除智齿同时制取块状骨行Onlay植骨术。通过问... 目的探讨智齿拔除术同时制备自体骨块在前牙区Onlay植骨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牙区骨量不足需行种植修复的患者20例,均有拔除阻生智齿的需要,且没有智齿冠周炎等感染因素存在。全部进行了拔除智齿同时制取块状骨行Onlay植骨术。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术前及术后6个月,拍摄曲面断层片及CBCT,测量并记录牙槽嵴顶下2 mm的牙槽嵴唇腭(舌)径宽度以及术前术后种植可利用牙槽嵴高度。结果经问卷调查后显示此手术方案的接受度评分为55分(总分60分),完全接受人数占比为75%,一般接受人数为25%。术前牙槽嵴唇腭(舌)径宽度为(2.26±0.57)mm,术后牙槽嵴唇腭(舌)径宽度为(6.73±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2,P<0.001)。术前可利用牙槽嵴高度(14.32±0.31)mm,对比于术后可利用牙槽嵴高度(14.56±0.35)mm,则无统计学意义(F=2.38,P=0.128)。结论智齿拔除同时制备块状骨的Onlay植骨术患者对手术接受程度高,是一种简单、可有效增加前牙区骨量不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置移植技术 自体块状骨 移植 牙种植 前牙增量
下载PDF
颏部块状骨移植改善前牙区种植骨量不足CBCT的研究
15
作者 贾钊 韩会越 +1 位作者 朱震坤 周芹 《临床医学进展》 2020年第7期1516-1530,共15页
目的:探讨20例颏部块状骨移植术后供骨区和受骨区CBCT测量情况,以期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完成的前牙区牙槽骨骨量严重不足、颏部块状骨移植后二期种植病例20例,CBCT测量供骨区的愈合骨量、愈合率以及受骨区... 目的:探讨20例颏部块状骨移植术后供骨区和受骨区CBCT测量情况,以期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间完成的前牙区牙槽骨骨量严重不足、颏部块状骨移植后二期种植病例20例,CBCT测量供骨区的愈合骨量、愈合率以及受骨区骨块的成骨量和吸收率。结果:移植骨块平均愈合期6.5个月(6~8个月),CBCT测量显示受骨区植骨后水平方向骨量增加明显,平均增加量3.73 &#177;0.88 mm;移植骨块的吸收率为18.98%,平均吸收0.90 &#177;0.40 mm;供骨区恢复良好,供骨区愈合骨量为2.99 &#177;0.41 mm,愈合率达到67.76% &#177;6.96%。块状骨移植后皆满足种植要求,最终20例患者全部完成了种植及种植后的上部修复,种植成功率达100%,修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6~39个月),随访期内骨结合良好,未发生明显骨吸收,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颏部块状骨移植可以显著改善前牙区种植水平骨量不足,创伤小,术后愈后良好,是合理的取骨植骨方案,同时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移植骨块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部取 块状骨移植 牙种植 前牙区 量不足 CBCT
下载PDF
同种异体块状骨植骨支撑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16
作者 刘勇 程智涛 +1 位作者 胡阿威 陈刚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块状骨植骨支撑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4至2019-12医院收治的52例跟骨距下关节面塌陷伴明显骨缺损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同种异体块状骨...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块状骨植骨支撑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4至2019-12医院收治的52例跟骨距下关节面塌陷伴明显骨缺损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ORIF)+同种异体块状骨植骨组(观察组)和ORIF+同种异体小骨条或硫酸钙骨粒植骨组(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于术后8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对照组于术后12周开始完全负重行走。随访时间12~24个月,观察术前、术后2 d、术后12个月跟骨B9hler角和Gissan角变化,并对两组手术前后足部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B9hler角、Gissan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Gissan角丢失程度相差不大,但观察组B9hler角丢失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观察组优良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种异体块状骨植骨支撑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面塌陷跟 缺损 同种异体块状骨 支撑 锁定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的块状骨移植治疗牙槽嵴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彦升 于兰 +3 位作者 王娟 赵世俊 时炳正 梁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84-87,共4页
目的:探究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的块状骨移植治疗牙槽嵴裂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4例接受过唇裂、腭裂修复的单侧完全性牙槽嵴裂患者,分别接受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的块状骨移植和传统的泥沙状骨移植... 目的:探究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的块状骨移植治疗牙槽嵴裂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64例接受过唇裂、腭裂修复的单侧完全性牙槽嵴裂患者,分别接受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的块状骨移植和传统的泥沙状骨移植修复牙槽嵴裂,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的植骨成活率为93.75%,而对照组仅为87.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骨剩余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且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研究组的骨吸收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牙槽嵴裂的治疗,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使用数字化外科技术辅助下的块状骨移植治疗可显著减少骨量的吸收,提高植骨的成活,为后续的牙列正畸或种植义齿打下良好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外科技术 块状骨移植 泥沙状移植 牙槽嵴裂 成活率
下载PDF
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在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布强 申露露 高振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6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了解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应用于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郑州拜博口腔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23例前牙区有缺损的患者,采用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种植修复上颌前牙区缺损,观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了解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应用于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郑州拜博口腔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23例前牙区有缺损的患者,采用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种植修复上颌前牙区缺损,观察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取骨伤口均为一期愈合,根据随访结果未发现颏部有异常情况。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后所有种植牙均存活,术后随访3个月和6个月的牙槽骨厚度和骨吸收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未发现种植体有松动脱落的现象,骨吸收情况良好。结论:颏部块状骨onlay植骨应用于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修复牙齿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部块状骨onlay植 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 牙齿缺损
下载PDF
拉力螺钉技术在牙槽嵴块状骨移植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杨德钊 许滢洁 +3 位作者 汤正婷 马玉霄 李光成 孟凡文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4期217-223,共7页
目的评价拉力螺钉技术在牙槽嵴块状骨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前牙区Terheyden 2/4型种植修复术前牙槽嵴水平向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18~54岁,最窄牙槽嵴宽度1.2~4.0 mm,采用拉力螺钉技术,将自体骨块固定于... 目的评价拉力螺钉技术在牙槽嵴块状骨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例前牙区Terheyden 2/4型种植修复术前牙槽嵴水平向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18~54岁,最窄牙槽嵴宽度1.2~4.0 mm,采用拉力螺钉技术,将自体骨块固定于受植区,周围骨缺损区填塞去蛋白牛骨基质(Bio-Oss),覆盖脱细胞猪心包膜(博纳膜,博纳格科技),减张缝合伤口,观察并记录术中是否发生骨块劈裂、旋转和位移,以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利用CBCT融合重叠测量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6个月牙槽嵴宽度和高度,使用SPSS21.0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自体骨移植骨块固位稳定,未发生骨块劈裂,植骨区伤口愈合良好,2例颏部供骨区愈合过程中创口裂开,经换药后逐渐愈合,其余未出现需要特殊处置的不良反应。术前平均唇舌向牙槽骨宽度(4.20±1.10)mm,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及6个月,平均唇舌向牙槽骨宽度为(9.60±1.28)mm、(8.81±1.36)mm及(8.25±1.28)mm,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拉力螺钉技术块状骨移植应用于牙槽嵴水平向严重骨缺损病例,手术操作简便,骨增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力螺钉 块状骨移植 种植牙 牙槽嵴增量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钛网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20
作者 苏雅娣 邹节娟 +1 位作者 王超 黄元丁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目的拟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 目的拟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的39名牙槽骨缺损种植患者,根据其骨增量术式不同分为3D-PITM+GBR组(19名)和自体骨Onlay组(20名)。术前拍摄CBCT影像导入Mimics-Research和3-Matic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与数字化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激光选区熔融(SLM)技术制作3D-PITM。术中固定3D-PITM或自体骨块完成相应的骨增量手术。收集患者术前、植骨术后、术后6~9个月、种植体植入后的CBCT影像资料。基于CBCT数字影像资料,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在种植体中轴线上牙槽骨增加的高度,以及在种植体平台下方0 mm、2 mm、4 mm处牙槽骨增加的宽度,并计算其成骨率。结果3D-PITM+GBR组在骨增量前后和种植前后的垂直骨增量[2.68 mm(0.45,4.23)、2.27 mm(0.49,3.27)]均高于块状自体骨移植[1.60 mm(0.33,1.62)、1.74 mm(0.53,1.60)]。3D-PITM+GBR组在骨增量前后牙槽嵴顶下方0 mm、2 mm、4 mm平均骨宽度增量[(1.97±0.97)mm、(2.59±1.22)mm、(2.94±1.50)mm]高于块状自体骨移植[(1.06±0.99)mm、(1.45±1.25)mm、(2.32±1.23)mm]。3D-PITM+GBR组在种植前后种植体平台下方0 mm、2 mm、4mm平均骨宽度增量[(2.34±1.09)mm、(2.53±1.48)mm、(2.85±2.20)mm]反低于块状自体骨移植[(2.51±1.34)mm、(3.04±1.73)mm、(3.38±1.94)mm]。3D-PITM+GBR组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成骨率(66.8%,68.8%)均高于块状自体骨Onlay移植组(64.6%,62.6%)。3D-PITM用于重建复杂牙槽骨缺损能够较块状自体骨移植明显提高牙槽骨重建的高度和宽度,但植入物暴露率(21%)仍高于自体骨Onlay组(5%)。结论3D-PITM+GBR技术可代替块状自体骨移植用于重建复杂牙槽骨缺损,获得理想的骨增量效果和稳定的骨轮廓,但钛网暴露仍是其应用的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个性化钛网 引导再生 块状自体移植 牙槽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