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线性块系岩体动力响应及在巷道防冲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宽 戚承志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7-1067,共11页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灾害日趋严重,亟需采用新方法、新理论加以防治.摆型波是在深部岩体工程中发现的新型非线性波,其使岩体出现相对分离和相对压实的不同运动状态,与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对岩体中软弱结构层的非...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灾害日趋严重,亟需采用新方法、新理论加以防治.摆型波是在深部岩体工程中发现的新型非线性波,其使岩体出现相对分离和相对压实的不同运动状态,与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针对岩体中软弱结构层的非线性变形特征,引入双曲线模型建立块系岩体中摆型波传播的非线性动力模型,研究软弱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最大闭合量、初始刚度和阻尼)对块系岩体动力响应的影响.进一步,基于块系围岩与支护系统互馈作用的理论模型,在无初始地应力和考虑初始地应力的情况下研究巷道支护系统的刚度、让位能力和阻尼耗能作用对巷道顶板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支护系统的受力情况,为新型防冲吸能巷道液压支架设备的吸能让位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双曲线模型建立的块系岩体的非线性动力模型能够限制岩块间软弱层的最大变形量.冲击载荷越大,增大软弱层最大闭合量时岩块的加速度降低程度越显著.增加支护系统刚度,增强支护系统让位能力和阻尼耗能能力,均可有效降低巷道顶板的加速度幅值,减轻巷道围岩对支护系统的冲击力,有效保护巷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摆型波 双曲线模型 冲击地压 巷道支护 初始地应力
下载PDF
基于改进L-P法的块系岩体摆型波与准共振机理分析
2
作者 徐天涵 崔海涛 +3 位作者 邓勇 邢灏喆 李超 纪玉国 《陆军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块系岩体中摆型波具有非线性特征,导致难以解释其频谱特征及准共振现象机理。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考虑三次项的摆型波非线性振动模型,利用改进的L-P法与振型叠加法,求得多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解,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试验观测到块系... 块系岩体中摆型波具有非线性特征,导致难以解释其频谱特征及准共振现象机理。针对此问题,建立了考虑三次项的摆型波非线性振动模型,利用改进的L-P法与振型叠加法,求得多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解,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试验观测到块系岩体摆型波的非线性现象机理。结果表明,块体系统振动频率可表示为输入能量的高次多项式,随能量增大振动频率呈非单调变化;各谐振频率之间的比例与系统构造有关,近似满足√2的整数倍比例关系。通过建立摆型波的层次构造模型,得出准共振是摆型波在不同尺度块体之间跃迁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型波 强非线性 改进L-P法 块系岩体 准共振
下载PDF
块系岩体动力特性理论与实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洪亮 葛涛 +3 位作者 王德荣 陆渝生 王明洋 钱七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51-958,共8页
由于深部岩体存在构造等级现象,因而使作为岩石力学分析基础的连续介质力学缺乏依据。超低摩擦实验效应则集中反映块系岩体动力特性的机制,对超低摩擦实验现象的解释与验证非常重要。首先通过对超低摩擦实验现象的描述及数据的整理归纳... 由于深部岩体存在构造等级现象,因而使作为岩石力学分析基础的连续介质力学缺乏依据。超低摩擦实验效应则集中反映块系岩体动力特性的机制,对超低摩擦实验现象的解释与验证非常重要。首先通过对超低摩擦实验现象的描述及数据的整理归纳出规律,然后建立块系岩体动力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来验证超低摩擦效应,揭示出产生这一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向力的重分布以及动摩擦因数的变化,而且实验现象与数值计算在趋势上是一致的。在具有构造等级的深部岩体介质的变形过程中,储能及返还性状与介质变形的摩擦因数有关。根据深部岩体的构造特点、高地应力及含能和非协调变形的特点,围绕深部岩体工程响应发生的静、动力特征,提出深部岩体的构造、变形与破坏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块系岩体 动摩擦因数 超低摩擦 准共振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贾宝新 陈扬 +3 位作者 潘一山 姜明 赵培 王凯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71-3076,3192,共7页
摆型波现象是深部开采中块系岩体固有的动力学特征之一。为研究深部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规律,采用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摆型波的传播特性。该试验采用12块花岗岩和橡胶夹层材料建立了模型,采用TST5915... 摆型波现象是深部开采中块系岩体固有的动力学特征之一。为研究深部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规律,采用理论分析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摆型波的传播特性。该试验采用12块花岗岩和橡胶夹层材料建立了模型,采用TST5915动态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信号监测,分别获得了在均质夹层和部分夹层介质增厚情况下的加速度响应曲线,并运用摆型波动力模型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摆型波在块体间传播过程中,频率大小不受能量大小的影响,而能量大小决定了波的衰减时间。当块体间介质黏性增加时,加速度幅值均有所下降,但对加速度衰减周期没有影响,而影响加速度衰减的主要因素是冲击载荷的能量大小。此次试验研究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摆型波动力传播特性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载荷 块系岩体 摆型波 传播特性
下载PDF
深部块系岩体超低摩擦现象的机理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昊 方秦 王洪亮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9-775,共7页
不规则超低摩擦现象是深部块系岩体典型动力学特征现象之一,集中反映了深部块系岩体非协调、非连续的动力学特性。基于俄罗斯Kurlenya M V院士的深部岩体超低摩擦实验建立了深部块系岩体一维动力模型,得出了工作块体水平位移的解析表达... 不规则超低摩擦现象是深部块系岩体典型动力学特征现象之一,集中反映了深部块系岩体非协调、非连续的动力学特性。基于俄罗斯Kurlenya M V院士的深部岩体超低摩擦实验建立了深部块系岩体一维动力模型,得出了工作块体水平位移的解析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一维动力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进一步揭示了深部岩体不规则超低摩擦现象产生的力学条件为分别作用于块系和工作块体上的竖向和水平冲击的时间间隔满足倍数为2的规范序列,指出超低摩擦现象产生机理在于强动载作用下块体间法向力重分布和动摩擦系数不断变化的共同作用,同时说明超低摩擦现象出现的离散周期和低频低速变位摆型波频谱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块系岩体 超低摩擦现象 动摩擦 地质力学不变量 一维动力模型
下载PDF
块系岩体间黏弹性性质对摆型波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凯兴 潘一山 +3 位作者 曾祥华 肖永惠 李忠华 贾宝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74-179,共6页
基于深部非连续自应力等级块系岩体构造理论,研究冲击载荷在块系岩体中以摆型波形式传播时岩块间黏弹性性质对摆型波传播的影响。当岩块间具有五种不同黏弹性性质时,通过对块系岩体的始端和末端区域中间岩块加速度响应计算及各岩块加速... 基于深部非连续自应力等级块系岩体构造理论,研究冲击载荷在块系岩体中以摆型波形式传播时岩块间黏弹性性质对摆型波传播的影响。当岩块间具有五种不同黏弹性性质时,通过对块系岩体的始端和末端区域中间岩块加速度响应计算及各岩块加速度正负摆幅幅值分析可知:岩块间黏性变化时,对岩块加速度衰减周期没有影响,但黏性增大时各岩块正负摆幅下降幅度比黏性周期增大时大;岩块间弹性变化时岩块加速度衰减周期均发生变化,但弹性减小时正负摆幅值向平衡位置平移,弹性周期减小时块系岩体的前半部分岩块正负摆幅曲线均出现波动且负摆波动较大,岩块间弹性梯级增大时,岩块加速度迅速衰减,同时各岩块加速度的正负摆幅曲线在初始端区域出现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摆型波 黏弹性性质 正负摆
下载PDF
摆型波传播过程块系岩体能量传递规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凯兴 潘一山 窦林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09-2314,共6页
深部岩体工程存在一种特殊的岩体动力现象即摆型波传播现象,摆型波在岩体中低频低速传播并伴随着较大的岩体能量传递。针对摆型波传播过程块系岩体的能量传递规律,基于深部岩体的非连续自平衡应力等级块系构造理论,研究摆型波传播过程... 深部岩体工程存在一种特殊的岩体动力现象即摆型波传播现象,摆型波在岩体中低频低速传播并伴随着较大的岩体能量传递。针对摆型波传播过程块系岩体的能量传递规律,基于深部岩体的非连续自平衡应力等级块系构造理论,研究摆型波传播过程块系岩体中岩块与其周围软弱介质之间的能量转化规律,分析自应力块系岩体中的能量传递规律。经分析得到:摆型波传播过程块系岩体的能量转化表现为岩块的动能和其周围软弱介质的势能之间存在相互转化,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过程中不断向前传递,给出块系岩体能量传递与转化的表达式,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到块系岩体局部区域能量变化呈现周期递减规律以及整个块系岩体的动能和势能变化符合指数耗散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摆型波 块系岩体 能量 动力传播
下载PDF
深部块系岩体摆型波现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昊 方秦 于冬勋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1-609,共9页
深部岩体具有独特的自应力块系等级构造特性,摆型波(μ波)现象是深部块系岩体特有的动力特征科学现象之一,集中反映了深部块系岩体非协调、非连续的动力学特性.摆型波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纵波和横波的新型非线性弹性低频低速变位波,可以直... 深部岩体具有独特的自应力块系等级构造特性,摆型波(μ波)现象是深部块系岩体特有的动力特征科学现象之一,集中反映了深部块系岩体非协调、非连续的动力学特性.摆型波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纵波和横波的新型非线性弹性低频低速变位波,可以直接引发深部岩体岩爆和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且无法用经典连续介质力学圆满解释.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摆型波现象的实验和理论研究进展,归纳出摆型波的主要特征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并指出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块系岩体 摆型波 低频低速变位波 等级结构 地质力学不变量
下载PDF
基于竖向位移差的块系岩体超低摩擦效应理论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利萍 李卫军 潘一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16-2124,共9页
深部块系岩体在强冲击扰动下其相对压紧程度会随时间变化,引起超低摩擦效应,而块体间竖向位移差是表征块体间相对压紧程度的直观指标。以块系岩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上覆岩层压力的岩体动力模型,推导得出垂直冲击作用下新的块体间竖... 深部块系岩体在强冲击扰动下其相对压紧程度会随时间变化,引起超低摩擦效应,而块体间竖向位移差是表征块体间相对压紧程度的直观指标。以块系岩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考虑上覆岩层压力的岩体动力模型,推导得出垂直冲击作用下新的块体间竖向位移差公式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分析了块体间阻尼、块体质量、垂直冲击幅值和频率等影响因素对相邻两块体间竖向位移差影响规律并以其最小值变化判断超低摩擦效应发生难易程度。竖向位移差最小值越小,超低摩擦效应愈趋显著。研究表明:块体模型受垂直冲击扰动作用时,块体在时间尺度上依次发生强迫振动和自由振动,而其运动过程按竖向位移差变化可分为超强挤压、强挤压、弱挤压和相互脱离4个阶段,相互脱离阶段和弱挤压阶段是超低摩擦效应易发阶段;块体质量、结构面阻尼变化对竖向位移差幅值及周期有明显影响,块体间竖向位移差最小值随块体质量增加以对数规律递增、随块体间结构面阻尼增加以线性规律递增;块体质量和结构面阻尼越小,超低摩擦效应更易发生。垂直冲击频率和幅值亦对块体间竖向位移差影响显著,竖向位移差最小值随垂直冲击载荷幅值增加而线性递减,随垂直冲击频率增加以对数规律递增,即低频、强冲击扰动更易诱发超低摩擦型冲击地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超低摩擦效应 块系岩体 竖向位移差 动力载荷
下载PDF
动静组合加载作用下块系岩体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利萍 王淋 邰英楼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10,共6页
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岩破碎更趋呈块系岩体,在动载作用下易于产生超低摩擦效应并失稳诱发煤岩动力灾害。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块系岩体在垂直冲击载荷和水平静力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深入分析块系岩体超低摩擦效应发生机理,得到垂直... 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岩破碎更趋呈块系岩体,在动载作用下易于产生超低摩擦效应并失稳诱发煤岩动力灾害。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块系岩体在垂直冲击载荷和水平静力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深入分析块系岩体超低摩擦效应发生机理,得到垂直冲击载荷和水平静力共同作用对工作块体位移和应力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块系岩体产生残余位移和超低摩擦效应的水平静力特征值条件。研究结果表明:仅垂直冲击载荷作用时,冲击载荷作用强度对残余位移影响并不明显;垂直冲击载荷和水平静力共同作用下,水平静力与残余位移曲线呈半抛物线关系;不同垂直冲击载荷作用下,产生残余位移的突变点不同,且当施加的水平静力处于不同特征值区间时,工作块体运动状态随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冲击载荷 超低摩擦效应 水平静力 残余位移
下载PDF
摆型波传播过程块系岩体频域响应反演岩块间黏弹性性质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凯兴 潘一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9-24,共6页
基于深部非连续自应力等级块系岩体构造理论,研究在冲击扰动下块系岩体中岩块加速度的频域响应反演岩块间黏弹性性质。将块系岩体划分成3个区域,即初始区域,中间区域和末端区域,分别研究各区域中间块体加速度的频域特性,通过不同区域内... 基于深部非连续自应力等级块系岩体构造理论,研究在冲击扰动下块系岩体中岩块加速度的频域响应反演岩块间黏弹性性质。将块系岩体划分成3个区域,即初始区域,中间区域和末端区域,分别研究各区域中间块体加速度的频域特性,通过不同区域内块体加速度频域响应的综合特性反演岩块间的5种黏弹性性质变化。通过研究发现:各区域中间块体的频带范围依次减小对应着块体间黏性同时增大;各区域中间块体频带范围几乎没有变化对应着块体间黏性周期性变化;各区域中间块体高频谐波部分向低频平移对应着各块体间弹性同时减小;仅末端区域中间块体的高频谐波部分向低频平移对应着各块体间弹性周期性变化;各区域中间块体的频域曲线简单光滑,且近似对称单调变化对应着块体间弹性阶梯性增大。同时,给出块体间具有5种黏弹性性质时各区域中间块体加速度频域响应的中心频率及中心频带宽度数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摆型波 频域特性 黏弹性性质 反演方法
下载PDF
块系岩体非协调动力响应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凯兴 窦林名 +1 位作者 潘一山 OPARIN V N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7-1234,共8页
岩体在块系构造状态下的动力传播存在块体和块体间软弱介质的非协调变形现象,对岩体结构的动力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块系岩体的非协调动力传播响应研究尚不充分,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动力响应特征识别。通过试验对块系岩体非协调动力传... 岩体在块系构造状态下的动力传播存在块体和块体间软弱介质的非协调变形现象,对岩体结构的动力稳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块系岩体的非协调动力传播响应研究尚不充分,导致不能进行有效的动力响应特征识别。通过试验对块系岩体非协调动力传播过程岩块动力响应特征进行研究,分别从动力传播速度、岩块加速度振幅衰减、岩块振动位移响应、岩块振动持续时间、块体动能显现、块体振动频域响应特性等方面对比纵波传播,给出块系岩体非协调动力传播的特征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块系介质非协调变形运动产生的动力传播现象相比于纵波传播是一种低频低速波,并伴随着岩块的大位移运动,同时岩块振动持续时间较长,蕴含着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过程,这些现象构成了块系岩体非协调动力传播的重要特征。该研究将为识别岩体非协调动力传播特征及块系岩体的冲击预警波动特征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非协调变形 石动力学 冲击地压
下载PDF
岩块间软弱介质对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凯兴 薛佳琪 +2 位作者 潘一山 窦林名 贾宝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98-304,共7页
块系岩体由岩块及岩块间软弱介质组成,块系岩体中存在一种非线性摆型波动力传播现象。摆型波在块系岩体中低频低速大摆幅传播,其中岩块间软弱介质是影响摆型波动力传播特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块系岩体摆型波动力传播试验模型,分析在一定... 块系岩体由岩块及岩块间软弱介质组成,块系岩体中存在一种非线性摆型波动力传播现象。摆型波在块系岩体中低频低速大摆幅传播,其中岩块间软弱介质是影响摆型波动力传播特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块系岩体摆型波动力传播试验模型,分析在一定冲击能量作用下岩块间软弱介质弹模及厚度对块系岩体摆型波动力传播的影响。从波动传播速度、块体加速度、动能、位移的时域和频域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岩块间软弱介质弹模较大时摆型波传播速度较快,块体加速度及动能幅值较大,但位移幅值有所降低,加速度信号响应时宽明显变小,同时在摆型波传播过程中块体加速度、动能和位移的最大值衰减率均明显提高,而随着夹层弹模的增大两测点加速度频域响应带宽、中心频率及最值频率都随之增大,块体振动频率升高;岩块间软弱介质越厚摆型波传播速度越慢,同时块体动能及位移幅值增大,加速度信号时宽呈增大趋势,动能及位移的衰减更明显,加速度衰减率有小幅增加,加速度频域响应带宽及中心频率均随之减小,块体振动频率有所下降。综合软弱介质弹模和厚度两个因素当岩块间弱介质弹模下降或厚度增大时摆型波低频低速传播特性将表现得更为突出,该文章的研究将对块系岩体动力响应特征分析及岩体工程波动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摆型波 动力响应 石力学
下载PDF
块系岩体滑移失稳中低摩擦效应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蒋海明 李杰 王明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5-1412,共8页
深部岩体具有块状层次结构,深部动载造成岩块发生相互间的振动脱离产生低摩擦效应,从而极易诱发原先处于平衡状态的岩体的动力变形破坏。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块系岩体振动简化为等效质量-黏弹性模型,引入岩石摩擦滑移速率弱化模式,最终... 深部岩体具有块状层次结构,深部动载造成岩块发生相互间的振动脱离产生低摩擦效应,从而极易诱发原先处于平衡状态的岩体的动力变形破坏。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块系岩体振动简化为等效质量-黏弹性模型,引入岩石摩擦滑移速率弱化模式,最终得到块系岩体滑移失稳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块系岩体自身特性及外荷载特性对岩块间低摩擦效应的影响。理论计算表明:水平静力及外扰动保持不变,增大岩块间弹性系数或者减小黏性系数,更容易引发岩体低摩擦滑移。随着冲击扰动、水平拉力幅值的增加,岩块的水平残余位移量值增加,当它们幅值超过一临界值时,岩块发生自持续滑移失稳运动。冲击扰动诱发岩块间不可逆位移、动力滑移失稳的临界能量与剪切力水平密切相关,在较大的剪切内力条件下,极其微弱的动力扰动即可诱发较大的岩块间不可逆位移甚至岩块的动力滑移失稳,随着剪切内力的减小,诱发岩块滑移失稳的能量阈值不断增大,当剪切内力低于岩块动摩擦强度时,单次冲击扰动只能诱发岩块间的不可逆位移。初步开展扰动诱发含初应力紫砂岩块体滑移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符合,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低摩擦效应 速率弱化 滑移失稳
下载PDF
考虑双模量特性的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姜宽 戚承志 +2 位作者 卢真辉 崔英洁 李太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71-178,共8页
摆型波现象是深部岩体工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岩体动力学现象,极易引发冲击地压等深部岩体工程灾害。针对深部块系岩体的非均匀性特征,基于岩体等级块系构造理论,利用改进的中心差分法,研究具有双模量特性的块系岩体摆型波的传播规律,分析... 摆型波现象是深部岩体工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岩体动力学现象,极易引发冲击地压等深部岩体工程灾害。针对深部块系岩体的非均匀性特征,基于岩体等级块系构造理论,利用改进的中心差分法,研究具有双模量特性的块系岩体摆型波的传播规律,分析模量比对摆型波传播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模量比对块体正向位移幅值影响不大,而对负向位移幅值具有较大影响;块体位移最大值在中前区衰减较慢,而在末端快速衰减,不同模量比的块体位移在末端有收敛的趋势;模量比对速度响应的振幅无明显影响,但能使速度响应周期增大;随模量比的减小,加速度响应出现摆型波的“成簇”现象,得到了试验现象的证明。最后,基于摆型波理论提出了预防冲击地压灾害的两点建议:①增强巷道围岩整体性;②改进传统巷道支护方式,考虑支护结构的抗冲击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研究具有双模量特性的块系岩体摆型波对研究复杂的不均匀的深部岩体动力学性质、保证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摆型波 冲击地压 双模量特性 动力响应 改进的中心差分法 巷道围
下载PDF
夹层非均匀分布的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规律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宽 戚承志 +3 位作者 朱柄宇 班力壬 卢真辉 李太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3期358-365,共8页
岩体是具有离散性、非均匀性特征的复杂地质体,在这种离散性、非均匀性岩体中会出现摆型波现象,极易引发深部岩体工程灾害。针对岩体的离散性、非均匀性特征,基于岩体等级块系构造理论,研究夹层物理性质非均匀分布对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 岩体是具有离散性、非均匀性特征的复杂地质体,在这种离散性、非均匀性岩体中会出现摆型波现象,极易引发深部岩体工程灾害。针对岩体的离散性、非均匀性特征,基于岩体等级块系构造理论,研究夹层物理性质非均匀分布对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分析同一区域夹层黏弹性特性变化对不同区域块体动力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区域夹层黏弹性特性变化对同一块体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局部软弱夹层弹性系数减小时,与该部分相连接的块体的动力响应受影响较大,出现加速度峰值增大的现象;局部软弱夹层黏弹性特性变化时,对该部位前后位置的块体动力响应的影响是不同的;夹层弹性或黏性发生变化的位置对摆型波传播具有重要影响,黏弹性变化位置越靠前,对块系岩体动力响应的影响越强烈。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提出对深部岩体工程有指导作用的建议,也为进一步研究离散、非均匀的复杂深部岩体动力现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摆型波 非均匀性 动力响应 黏弹性性质
下载PDF
块系岩体动态特性测试系统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海明 李杰 王明洋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9-34,共6页
深部岩体具有块系等级构造特性,在岩石动非线性力学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探索深部岩体的动态力学特性,研制块系岩体动态特性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加载装置和量测系统组成,其中加载装置以激振器作为动力源,能够对由块体组成的结构体... 深部岩体具有块系等级构造特性,在岩石动非线性力学行为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探索深部岩体的动态力学特性,研制块系岩体动态特性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加载装置和量测系统组成,其中加载装置以激振器作为动力源,能够对由块体组成的结构体系施加水平静载、水平冲击和垂直冲击等多种形式的动静组合加载;量测系统由加速度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光纤位移计、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组成。将试验系统应用于花岗岩块体模型一维动力冲击试验中,获得冲击振动条件下波传播的频谱、振幅特征。试验情况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量测精度高,可用于研究块系岩体非线性岩石力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动态特性 激振器 试验
下载PDF
块系岩体摆型波能量转化和耗散规律
18
作者 朱守东 戚承志 +3 位作者 姜宽 于航 赵发 王晓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11760-11767,共8页
摆型波现象发生在块系岩体之中,其特性迥异于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摆型波携带大的能量,易引发冲击地压等各种工程地质灾害。基于一维块系岩体中摆型波传播动力模型,利用中心差分法,求解块体系统在不同刚度、黏度及块体尺度情况下摆型波... 摆型波现象发生在块系岩体之中,其特性迥异于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摆型波携带大的能量,易引发冲击地压等各种工程地质灾害。基于一维块系岩体中摆型波传播动力模型,利用中心差分法,求解块体系统在不同刚度、黏度及块体尺度情况下摆型波的能量值,分析上述因素变化对能量转化和耗散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刚度系数的增大,每个块体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也增大,系统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衰减周期减小;黏性系数越大,每个块体弹性势能最大值越小,每个衰减周期内的能量峰值显著降低,能量衰减速度变快;随着块体尺度的减小,系统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衰减周期变大,衰减周期的能量峰值显著降低,系统总能量在前期的衰减速度变快。受到固定端的影响,靠近固定端的块体的最大动能和最大弹性势能会有所增加,且最大弹性势能增加的幅度远大于动能增加的幅度。研究结果对预防工程灾害、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摆型波 中心差分法 动能 弹性势能 能量耗散
下载PDF
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二维离散块系岩体中摆型波与旋转波研究
19
作者 姜宽 卢春生 +1 位作者 戚承志 王泽帆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438,共15页
岩体是由软弱结构层分割的各种尺度的岩块相互嵌套形成,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对岩体动力变形及应力波传播具有显著影响。针对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块系岩体,基于Cosserat理论建立摆型波与旋转波的动力模型,确定层次结构对动力变形的影响。... 岩体是由软弱结构层分割的各种尺度的岩块相互嵌套形成,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对岩体动力变形及应力波传播具有显著影响。针对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块系岩体,基于Cosserat理论建立摆型波与旋转波的动力模型,确定层次结构对动力变形的影响。进一步,针对摆型波的低频、低速特征,基于Bloch定理确定并求解不同层次结构中波的频散方程,研究波的频散关系及速度特征。最后,基于固体能带理论揭示摆型波低频特性的力学机制,并基于研究结果讨论摆型波及旋转波诱发冲击地压的可能性。研究表明:忽略岩体高阶层次结构将低估岩体的位移及其整体变形,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长波扰动作用下,高阶层次结构中第一模态摆型波(对应声学支)频散现象不显著,其传播速度降低,岩体内部高阶层次结构阻碍波的传播;其他波(对应光学支)频散现象极其显著,几乎不能独立存在并传播;低频摆型波为波的主要形式,比高阶模态波及传统的P波、S波衰减速度更慢、传播距离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力学 块系岩体 摆型波 旋转波 层次结构 频散关 COSSERAT理论
原文传递
岩块断裂对块系岩体摆型波传播影响试验
20
作者 王凯兴 吴少弘 +2 位作者 潘一山 窦林名 王学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7-275,共9页
摆型波是块系岩体中的一种非线性动力传播现象,为研究块系岩体中局部岩块断裂时的摆型波传播规律,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岩块的断裂方向和断裂位置对摆型波传播的影响,分别从摆型波的传播速度、岩块加速度、动能、位移响应及加速度频域响... 摆型波是块系岩体中的一种非线性动力传播现象,为研究块系岩体中局部岩块断裂时的摆型波传播规律,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岩块的断裂方向和断裂位置对摆型波传播的影响,分别从摆型波的传播速度、岩块加速度、动能、位移响应及加速度频域响应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岩块发生断裂时摆型波在块系岩体中的传播速度下降,岩块振动持续时间延长,岩块加速度和动能最值均出现下降,加速度信号中心频率下降,岩块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增大;同时得出,岩块纵向断裂和在近冲击源位置断裂这2个因素对摆型波传播过程岩体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更大.该研究将为块系岩体存在局部岩块断裂时摆型波传播特征识别及岩体的断裂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系岩体 摆型波 断裂 石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