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坛城针法联合风府推拿法治疗三叉神经痛并发焦虑抑郁的临床感悟
1
作者 郑晓霞 曾旋丽 +1 位作者 叶江南 曲崇正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89-92,共4页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种,发作时疼痛剧烈,严重时易诱发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国内著名针灸学家左常波教授认为久病后焦虑抑郁的发生与阳虚密切相关,其独创之坛城针法具有调心疏肝、温阳解郁之效,适用于肝郁久病阳虚导致的焦虑抑郁。笔者...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种,发作时疼痛剧烈,严重时易诱发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国内著名针灸学家左常波教授认为久病后焦虑抑郁的发生与阳虚密切相关,其独创之坛城针法具有调心疏肝、温阳解郁之效,适用于肝郁久病阳虚导致的焦虑抑郁。笔者团队针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病因病机,基于风府穴特性运用风府推拿法以风府穴为核心行手法理筋整复,可奏祛风通络、散结止痛之功。临床上运用坛城针法联合风府推拿法干预三叉神经痛并发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形神兼治,标本皆顾,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焦虑 抑郁 坛城针法 推拿
下载PDF
从乃甲切木石窟看庆喜藏系金刚界坛城在后藏的传播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瑞雷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9,共10页
本文从西藏日喀则地区岗巴县乃甲切木石窟金刚界坛城窟中的石胎泥塑造像、定结县琼孜乡恰姆石窟中残留的金刚界诸神背龛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对位于康马县萨玛达乡江浦寺主殿二层金刚界大日如来殿中塑像所据文本的初步判定,以探讨庆喜藏系... 本文从西藏日喀则地区岗巴县乃甲切木石窟金刚界坛城窟中的石胎泥塑造像、定结县琼孜乡恰姆石窟中残留的金刚界诸神背龛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对位于康马县萨玛达乡江浦寺主殿二层金刚界大日如来殿中塑像所据文本的初步判定,以探讨庆喜藏系金刚界坛城在后藏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乃甲切木石窟 恰姆石窟 江浦寺 金刚界坛城 庆喜藏
下载PDF
曼荼罗(坛城)的现代宗教哲学与心理学阐释 被引量:6
3
作者 意娜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36-39,共4页
曼荼罗(坛城)象征了现象和本体方面的全部实在。曼荼罗(坛城)由最初的宗教尊像建筑等实物形式发展为抽象的形式化图式,并在历史演进中升华为文明原型、文化符号和艺术图式。荣格第一个将曼荼罗(坛城)的名称引入宗教哲学和心理学领域,荣... 曼荼罗(坛城)象征了现象和本体方面的全部实在。曼荼罗(坛城)由最初的宗教尊像建筑等实物形式发展为抽象的形式化图式,并在历史演进中升华为文明原型、文化符号和艺术图式。荣格第一个将曼荼罗(坛城)的名称引入宗教哲学和心理学领域,荣格从无意识的精神极出发,将曼荼罗(坛城)的图形看作一种原型理念。从哲学意义看,曼荼罗的意象凝聚了富于人类本性的哲学蕴涵,同时又彰显了东西方的区别与不同。藏密曼荼罗(坛城)充分展现了自身的独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荼罗 荣格 藏密坛城 文化心理 原型理念
下载PDF
藏密坛城(曼荼罗)的文化符号意义——藏密曼荼罗系列论文之三 被引量:2
4
作者 意娜 《阅江学刊》 2015年第6期127-134,共8页
作为文化符号的藏密曼荼罗,从形象上来分,即圆与"十"字,以及二者的组合这几种,而从抽象的哲学层面来看,则是作为精神"转型"象征的符号意义。在曼荼罗的世界里,圆的轮是圆满成就的象征,所谓"轮圆具足",而... 作为文化符号的藏密曼荼罗,从形象上来分,即圆与"十"字,以及二者的组合这几种,而从抽象的哲学层面来看,则是作为精神"转型"象征的符号意义。在曼荼罗的世界里,圆的轮是圆满成就的象征,所谓"轮圆具足",而轮上的每一点都做着周而复始的运动,借这个形象化的比喻命名了佛教的重要观念"轮回"。"十"字形也是一个跨文化的文化符号,它常常象征着一种分割的方式。世界主要的几种宗教之列的佛教和基督教,其基本图形就是"十"字。建立在简单的圆与"十"字的组合上的藏传密宗曼荼罗(坛城),就代表并修够着藏族人的宇宙观、文化观,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曼荼罗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密坛城 圆与“十”字 文化原型 “卐”符号
下载PDF
藏密曼荼罗(坛城)艺术的本土化与藏族艺术美学 被引量:1
5
作者 意娜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3,共5页
藏传佛教密宗曼荼罗(坛城)艺术是随着佛教密宗从外邦传入藏族聚居区的,在藏传佛教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本土化为藏族传统的特色艺术主题。它是藏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产物,从西方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来看,它又是一种历史流传物。在藏族艺术... 藏传佛教密宗曼荼罗(坛城)艺术是随着佛教密宗从外邦传入藏族聚居区的,在藏传佛教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本土化为藏族传统的特色艺术主题。它是藏族文化心理积淀的产物,从西方哲学解释学的视角来看,它又是一种历史流传物。在藏族艺术这样一种视觉化的诗性艺术美学中,藏密曼荼罗艺术以其形式上的广泛可适性具有了可供探寻的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荼罗 坛城 藏族艺术 本土化
下载PDF
浅析藏密坛城艺术的形成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建勋 《甘肃高师学报》 2008年第1期131-134,共4页
通过对藏传佛教密宗形成的历史及藏密坛城所蕴涵的其他文化因素的分析,提出藏密坛城艺术是在印密坛城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藏族原有苯教文化和内地汉文化之后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藏密坛城文化艺术。
关键词 藏密 坛城 苯教 艺术
下载PDF
元朝后藏地区坛城壁画考述
7
作者 张亚莎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70-76,共7页
元朝时期,西藏以萨迦寺为中心的后藏地区,曾出现过一个制作坛城(曼陀罗)壁画的热潮。该艺术热潮的出现大致以萨迦寺、夏鲁寺等为其核心区域,坛城壁画的艺术样式则主要受尼泊尔坛城绘画的影响。纵观西藏美术发展史,卫藏地区(尤其是后藏地... 元朝时期,西藏以萨迦寺为中心的后藏地区,曾出现过一个制作坛城(曼陀罗)壁画的热潮。该艺术热潮的出现大致以萨迦寺、夏鲁寺等为其核心区域,坛城壁画的艺术样式则主要受尼泊尔坛城绘画的影响。纵观西藏美术发展史,卫藏地区(尤其是后藏地区)的坛城壁画的黄金时期显然要比西部古格王国的坛城鼎盛时期晚出,但一经出现持续的时期却长达两个多世纪(13世纪后期~15世纪后期)。文章主要考证元朝绘制坛城壁画的两个重要寺院:萨迦南寺和夏鲁寺的坛城壁画绘制的时期与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城壁画 萨迦南寺 夏鲁寺 尼泊尔画风
下载PDF
试探藏密坛城艺术在内地的传播足迹
8
作者 袁建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4,共6页
在藏密艺术中,坛城被视为是最神圣、最奥秘、最有特色的代表性宗教艺术。随着西藏地方统治者和中央王朝的密切接触,藏密坛城艺术便大量流传到了内地。
关键词 藏密 坛城艺术 内地 传播足迹
下载PDF
藏传佛教坛城的审美形态分析
9
作者 张竞成 《艺术科技》 2016年第7期238-,共1页
藏传佛教坛城是一个混沌的审美主体。从理念、仪式和图像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坛城是一个虚拟、圆融的理念审美形态,也是一个时间性和象征性互动生成的仪式性审美形态,还是一个寓"象"于"形"的程式图像审美形态。... 藏传佛教坛城是一个混沌的审美主体。从理念、仪式和图像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坛城是一个虚拟、圆融的理念审美形态,也是一个时间性和象征性互动生成的仪式性审美形态,还是一个寓"象"于"形"的程式图像审美形态。经过三者的统一,我们获得对坛城审美主体的系统认识,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吸收藏传佛教文化中的有益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城 审美 理念形态 仪式形态 图像形态
下载PDF
瓜州东千佛洞石窟坛城图壁画考述
10
作者 张宝玺 《丝绸之路》 2011年第18期85-87,共3页
坛城图本名曼荼罗,是汇聚诸佛、菩萨的一大法门,是密教的主要图形。瓜州东千佛洞的几个主要洞窟窟顶都画有坛城图,以总摄全窟,现多已残。惟第2、第6窟完整,第5窟窟顶坛城大多残去,尚留部分可供考察,第4、7窟全部残去。另外,第5... 坛城图本名曼荼罗,是汇聚诸佛、菩萨的一大法门,是密教的主要图形。瓜州东千佛洞的几个主要洞窟窟顶都画有坛城图,以总摄全窟,现多已残。惟第2、第6窟完整,第5窟窟顶坛城大多残去,尚留部分可供考察,第4、7窟全部残去。另外,第5窟中心柱一侧(即左甬道内)的一幅坛城图虽漫漶不清,但尚且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城 瓜州东千佛洞 壁画
下载PDF
坛城与枯庭的传统空间叙事结构辨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欣 万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4-138,共5页
在传统空间叙事结构中,坛城与枯庭("象"的层次),皆可诉诸佛教哲理("意"的层次),但却能衍生不同的空间形式("言"的层次),令人费解。运用"四方架构"的诠释工具推断,2种叙事结构可以分别诠释为:... 在传统空间叙事结构中,坛城与枯庭("象"的层次),皆可诉诸佛教哲理("意"的层次),但却能衍生不同的空间形式("言"的层次),令人费解。运用"四方架构"的诠释工具推断,2种叙事结构可以分别诠释为:佛教宇宙论进路的空间修炼与佛教本体论进路的空间修养。它们既无学理矛盾,也无境界高低之分,只是在回答不同的基本哲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坛城 枯庭 四方架构
下载PDF
藏传佛教视阈下坛城沙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倪漫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8-72,共5页
作为藏传佛教最为神秘也最为精致的一种艺术形式——坛城沙画以其构图严谨、色彩丰富和制成之后付之东流的特点而富含深刻的宗教意义。通过对坛城沙画的起源、发展、成型及其制作工艺等的分析从,就其宗教色彩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其所蕴... 作为藏传佛教最为神秘也最为精致的一种艺术形式——坛城沙画以其构图严谨、色彩丰富和制成之后付之东流的特点而富含深刻的宗教意义。通过对坛城沙画的起源、发展、成型及其制作工艺等的分析从,就其宗教色彩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其所蕴含的"一沙一世界"的宗教哲学做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城沙画 宗教艺术 宗教学
下载PDF
雪域高原的艺术奇葩——坛城唐卡——以密本尊坛城唐卡和时轮本尊唐卡的绘制技巧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漫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82-86,共5页
独具青藏高原特色的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形式——唐卡古往今来就是当地民众信奉教义、尊崇佛佗的艺术表现,而坛城唐卡更是以其分明的轮廓和造型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引人关注。从坛城唐卡的角度对唐卡这一藏传佛教的艺术形式进行解读,并以相... 独具青藏高原特色的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形式——唐卡古往今来就是当地民众信奉教义、尊崇佛佗的艺术表现,而坛城唐卡更是以其分明的轮廓和造型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引人关注。从坛城唐卡的角度对唐卡这一藏传佛教的艺术形式进行解读,并以相关实物进行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城唐卡 艺术 时轮金刚
下载PDF
左氏“坛城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淑萍 郑一沣 +1 位作者 林立君 米建平 《四川中医》 2021年第3期9-11,共3页
"坛城针法"是左常波教授创制的系列气化针法之一,具有调心疏肝、健脾化痰功效,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笔者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分析,坛城针法的针法法理、穴位组成、针刺操作、针刺后气化反应等进行逐一探... "坛城针法"是左常波教授创制的系列气化针法之一,具有调心疏肝、健脾化痰功效,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笔者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分析,坛城针法的针法法理、穴位组成、针刺操作、针刺后气化反应等进行逐一探析,并附上验案一则,以期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坛城针法 针灸 左常波
下载PDF
初探《时轮坛城》唐卡的功能与效用
15
作者 高鹏杰 《美术大观》 2013年第12期82-82,共1页
唐卡艺术是藏族文化的瑰宝。《时轮坛城》是坛城类唐卡的代表作。本文试图从此类唐卡入手,探究唐卡的功能与效用,认识藏族文化的奇妙世界。
关键词 唐卡 时轮坛城 功能效用
下载PDF
藏密坛城空间结构研究
16
作者 付凯 魏益军 《四川水泥》 2016年第9期299-300,共2页
坛城作为一个上千年藏传佛教文化艺术中的精典,随时代的潮流历史的变迁流传至今,是藏族原生态理念下传统村落空间规划的依据。它是以各种几何图案的相互联系表达佛国世界的结构,以一点为中心向外辐射,以环形边界为约束呈向心凝聚,由此... 坛城作为一个上千年藏传佛教文化艺术中的精典,随时代的潮流历史的变迁流传至今,是藏族原生态理念下传统村落空间规划的依据。它是以各种几何图案的相互联系表达佛国世界的结构,以一点为中心向外辐射,以环形边界为约束呈向心凝聚,由此构成向内凝聚,对外屏蔽的神圣场所。这种上千年传统空间上的规划设计思想与现代城市学科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课题将从现代规划的角度深度探讨坛城空间布局的理念,这对西藏古老的的佛教文化艺术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使世人对坛城会有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城 空间结构 规划理论
下载PDF
北京坛城探微
17
作者 武振洁 许政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59-67,共9页
坛城在北京建筑文化中独具魅力,其形式主要为金刚宝座塔单体和坛城群体组合,不仅是藏传佛教在北京繁盛的历史见证,也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典范,极具研究价值。首先对坛城的定义、象征内涵和建筑形制做了阐释,进而研究北京金刚宝座塔和坛... 坛城在北京建筑文化中独具魅力,其形式主要为金刚宝座塔单体和坛城群体组合,不仅是藏传佛教在北京繁盛的历史见证,也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典范,极具研究价值。首先对坛城的定义、象征内涵和建筑形制做了阐释,进而研究北京金刚宝座塔和坛组群的概况,并总结北京坛城的发展特征,最后分析探究其分布规律和盛行原因。通过对北京坛城的研究梳理,清晰地认识到坛城的发展脉络和整体情况,并借此为之后建筑形制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坛城 金刚宝座塔 内涵和形制 发展特征 盛行原因
下载PDF
走进坛城的地图——扎勒
18
作者 耷·琼培仁波切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第3期34-36,共3页
藏传佛教走到今天,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心灵智慧,探索生命意义的法宝之一。一千多年以来藏传佛教及其妙法接收和并用藏区本土宗教及文化成为独具一格的佛教支流——藏传佛教。而扎勒在藏传佛教演变和发展过程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藏传佛教走到今天,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心灵智慧,探索生命意义的法宝之一。一千多年以来藏传佛教及其妙法接收和并用藏区本土宗教及文化成为独具一格的佛教支流——藏传佛教。而扎勒在藏传佛教演变和发展过程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藏传佛教是显密双修,先显后密,以道、根、果三藏为结构的次第法门。特别以密宗的诸多灌顶、传承、秘诀包括世间和超世间的诸多秘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宗教 坛城 密宗 双修 仪轨 仁波切 西藏度亡经 罗睺罗 修行者 成佛
下载PDF
坛城的设计思想和表现形式——藏式建筑装饰艺术散论之三
19
作者 张晓莹 范斌 《室内设计与装修》 1998年第5期60-63,共4页
坛城,又名曼荼罗,梵语“mandala”,指一种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布局方式的物体和图象的名称。它形成了藏式建筑装饰艺术的指导思想之一(图1)。 坛城在藏传佛教中被广泛地应用,它的特征是十字对称,中心突出,四周辐射,方中有圆,圆中套方。这... 坛城,又名曼荼罗,梵语“mandala”,指一种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布局方式的物体和图象的名称。它形成了藏式建筑装饰艺术的指导思想之一(图1)。 坛城在藏传佛教中被广泛地应用,它的特征是十字对称,中心突出,四周辐射,方中有圆,圆中套方。这种特征吻合藏传佛教关于世界的本源、主体和结构的思想理论。坛城是这种宇宙观的物化体,是修行和礼拜的对象。 从运用最多的坛城平面图案来看,都是以十字定格图案为基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装饰艺术 藏式建筑 室内装饰 坛城
下载PDF
瓜州坛城遗址概说
20
作者 李宏伟 《丝绸之路》 2015年第14期68-68,共1页
坛城遗址位于瓜州县渊泉镇,是西夏时期的密教坛城遗址,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文物保存价值。本文从地理位置、建筑规模、修筑方式、历史价值等方面对坛城遗址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瓜州 坛城遗址 密宗佛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