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傩堂戏掌坛师的身份辨析——傩堂戏传承人研究之一 被引量:2
1
作者 许钢伟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掌坛师是傩堂戏的主要传承人,在当地社会中有多重身份:一是农民;二是处于"大神"与道士之间,广泛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巫师;三是多才多艺的民间艺术家。这种多重身份,使傩堂戏掌坛师在当地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承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关键词 傩堂戏 坛师 身份
下载PDF
非遗保护背景下的傩堂戏掌坛师及其传承行为刍议——傩堂戏传承人研究之二 被引量:1
2
作者 许钢伟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2-17,共6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傩堂戏掌坛师在保持其原有社会角色的同时,或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或被市、县等政府授予荣誉称号。这些身份和荣誉促使掌坛师对自身掌握的技艺有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传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傩堂戏掌坛师在保持其原有社会角色的同时,或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或被市、县等政府授予荣誉称号。这些身份和荣誉促使掌坛师对自身掌握的技艺有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传承文化的使命感,进而促使他们在传承傩堂戏时有了更多的责任担当和更明显的能动性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傩堂戏 坛师 传承人 传承行为
下载PDF
傩俗活动中鸡的文化功能与意义
3
作者 李寿旭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6-60,71,共6页
鸡凝聚了人们对勇敢、忠诚、执着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它是正义、吉祥与吉利的化身,象征光明与未来的使者,为世人提供着永恒的榜样力量,在世人心目中拥有独特的神性,人们对鸡也抱有崇敬之情。鸡的崇高品性深刻地影响着广布民间的傩... 鸡凝聚了人们对勇敢、忠诚、执着等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它是正义、吉祥与吉利的化身,象征光明与未来的使者,为世人提供着永恒的榜样力量,在世人心目中拥有独特的神性,人们对鸡也抱有崇敬之情。鸡的崇高品性深刻地影响着广布民间的傩俗活动。鸡在傩祭活动中被用作沟通人神关系的信使,成为不可或缺的牲品,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例如:驱鬼逐魔;彰显傩坛师的法力,取信于人;激发潜能、增加神力;震慑恶人恶行;祛病消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祭 功能 坛师 驱鬼
下载PDF
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研究
4
作者 曾胜红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9期0118-0121,共4页
高中语文教学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渗透亟待加强。本文以此为背景,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对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通过加强师坛艺术修养、深... 高中语文教学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阶段。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渗透亟待加强。本文以此为背景,采用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对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通过加强师坛艺术修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评价方式等方式,能有效增强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其中,师坛艺术修养的提升有着核心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深厚的哲学素养,以此传播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实现美的感知和价值体验。实证研究显示,这些策略的实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本研究结果将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以及未来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人文精神 艺术修养 课堂教学改革 人文素养。
下载PDF
思州傩愿脚历史轨迹及愿目特征考述 被引量:6
5
作者 晏晓明 《贵州文史丛刊》 1993年第5期75-80,共6页
思州傩愿脚,系指流传在古思州(今岑巩县)境内的110多种傩愿脚。这些傩愿脚,由于传承保守及受民族、姓氏、地区等的限制,因而名不远扬,有的傩愿脚,世世代代只流传在几个村寨或一个村寨,甚至几户人家,至今不少人对思州傩愿脚还不了解。
关键词 傩愿 思州 坛师 土家族地区 岑巩县 而名 上刀山 三棒鼓 文化瑰宝
下载PDF
梓潼戏探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诗仁 《民族艺术研究》 1993年第2期16-20,共5页
梓潼戏是在《中国戏曲志·云南卷》编纂过程中,《文山州戏曲志》编纂人员在深入普查本地区戏曲资料时发现的一个戏曲剧种。因志书只能实录其事,不作分析,故自1985年发现该剧种至今,虽占有一定资料,但对剧种的来龙去脉仍不甚了了。... 梓潼戏是在《中国戏曲志·云南卷》编纂过程中,《文山州戏曲志》编纂人员在深入普查本地区戏曲资料时发现的一个戏曲剧种。因志书只能实录其事,不作分析,故自1985年发现该剧种至今,虽占有一定资料,但对剧种的来龙去脉仍不甚了了。本文仅将通过调查所得资料,参照有关典籍加以分析比较,试作探源,以就教于方家。梓潼戏,又名子童戏,是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戏曲样式,因搬演梓潼帝君故事,用于求子还愿,祈神赐福而得名。清嘉庆年间,由江西、湖南、四川经贵州迁徙至云南开化府的一些移民将戏书及戏班行头带到云南,嘉庆以降,至民国年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潼 戏曲剧种 戏曲样式 坛师 弋阳 编纂人员 阳戏 中国戏曲 清嘉庆 民国年间
下载PDF
瑶族度戒调查及其傩仪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劲松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93-97,共5页
1989年,我在湖南兰山县汇源乡参加了瑶族为期十天的集体度戒仪式.兰山瑶族位居高山区,交通闭塞,今日的生产、文化仍带有原始性特点.度戒仪式保持了汉族道教早期集体度戒的传统,又有瑶族文化本位内容.将这次大型的宗教活动作出报告,会对... 1989年,我在湖南兰山县汇源乡参加了瑶族为期十天的集体度戒仪式.兰山瑶族位居高山区,交通闭塞,今日的生产、文化仍带有原始性特点.度戒仪式保持了汉族道教早期集体度戒的传统,又有瑶族文化本位内容.将这次大型的宗教活动作出报告,会对傩文化和傩戏学的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另外,我对仪式所展现的傩文化进行了初步辨析和探索,是期抛砖引玉,求得专家学者们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戒 傩文化 南兰 傩仪 傩戏 宗教活动 汇源 坛师 科仪 大天门
下载PDF
旧重庆磁器口人求雨 被引量:1
8
作者 世元 《红岩春秋》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旧时重庆磁器口人有句谐音格的双关语:“饭吃完了喊tian。”有钱人家是把碗向丫头大娘一伸,喊“添”。升斗小民就只有“喊天”了。磁器口金沙街有处喊天堡,住的是些吃合合米,烧把把柴的穷人。到了大旱年辰,不仅升斗小民,就连平常自诩不... 旧时重庆磁器口人有句谐音格的双关语:“饭吃完了喊tian。”有钱人家是把碗向丫头大娘一伸,喊“添”。升斗小民就只有“喊天”了。磁器口金沙街有处喊天堡,住的是些吃合合米,烧把把柴的穷人。到了大旱年辰,不仅升斗小民,就连平常自诩不愁柴烧只知喊“添”的人户,也要喊天老爷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器口 坛师 龙王 重庆
下载PDF
论武陵山区傩坛的组织形态
9
作者 许钢伟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5-82,共8页
武陵山区的傩坛有两种组织形态——祖师坛与傩坛班。祖师坛是信仰层面的组织形态,体现着坛门的师承关系,以及掌坛师在当地傩坛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傩坛班则是掌坛师实际活动时的组织形态,其成员可以全部来自同一祖师坛,也可以来自不同的... 武陵山区的傩坛有两种组织形态——祖师坛与傩坛班。祖师坛是信仰层面的组织形态,体现着坛门的师承关系,以及掌坛师在当地傩坛网络结构中的位置。傩坛班则是掌坛师实际活动时的组织形态,其成员可以全部来自同一祖师坛,也可以来自不同的祖师坛。但即使是傩坛班成员来自不同的祖师坛,在其活动时也必须以其中一个祖师坛为首。无论是祖师坛还是傩坛班,在傩坛的传承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师
原文传递
贵州荔波县布依族傩戏 被引量:1
10
作者 柏果成 黎汝标 《中华艺术论丛》 2009年第1期262-276,共15页
在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中仅次于苗族的布依族,解放前傩戏分布很广,几乎遍及所有布依族地区。其中以求子保子为主要内容的傩戏活动(有些地方叫"做祧")最为普遍。其次为丧傩。
关键词 傩戏 坛师 贵州少数民族 挽花 荔波县 婆王 林仙 洪水朝天 戏剧色彩 花歌
原文传递
自古有沉冤
11
作者 白凡 《新美术》 1981年第1期71-72,共2页
1968年的春天,西湖边和往年一样春光明媚、风景宜人。但在浓重的乌云笼罩下,人们的心里都象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沉重,谁还能想到近在眼前的自然美景.当时我佩带着白袖章,与一群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些人都是我的老师和教学岗位上共事多... 1968年的春天,西湖边和往年一样春光明媚、风景宜人。但在浓重的乌云笼罩下,人们的心里都象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沉重,谁还能想到近在眼前的自然美景.当时我佩带着白袖章,与一群所谓的“牛鬼蛇神”(这些人都是我的老师和教学岗位上共事多年的同志),排队被押着去“请罪’。“大特务潘天寿难逃罗网”的巨大标语,写在校门里的大道上,让人践踏着。“潘天寿画的秃鹫,两只眼睛很凶恶,象特务化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景 潘天寿 风景宜人 教学岗位 潘先生 昏迷不醒 近代绘画 国民党反动派 刘海粟 坛师
原文传递
漫谈乡土布依傩戏、傩书
12
作者 莫炳刚 《世界遗产》 2016年第5期67-67,共1页
荔波县境内的布依族称“傩祭”先生为“卜掌魔”(布依语)或称“卜掌三元”,通常称“卜掌”、“卜三元”。布依傩书先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祖师神龛,布依族人根据傩师的行道种类授予不同的称呼。布依傩书是布依族进行“傩祭”仪式活动的演... 荔波县境内的布依族称“傩祭”先生为“卜掌魔”(布依语)或称“卜掌三元”,通常称“卜掌”、“卜三元”。布依傩书先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祖师神龛,布依族人根据傩师的行道种类授予不同的称呼。布依傩书是布依族进行“傩祭”仪式活动的演唱本,种类繁多,但大体上可以概括为“避邪驱邪”、“崇拜敬神”、“祈祷平安”三大类,人们分类进行“傩祭傩戏”等各种仪式活动。布依“傩祭”有各种各样的避邪之术,如语言避邪、文字避邪、图像避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戏 傩祭 仪式活动 地方语言 敬神 傩愿 坛师 求花 荔波县 内涵信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