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称钩河坝系流域水保措施减沙效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可壮 张富 +2 位作者 喻权刚 马安利 赵怀礼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7,共5页
以称钩河坝系流域降水、径流、泥沙和水土保持措施的5a监测统计数据为依据,Quick Bird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ArcGIS 9.3及Region Manager 5.5软件支持下,研究该坝系流域降雨变化和水保措施对径流和产沙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坝系水土保持... 以称钩河坝系流域降水、径流、泥沙和水土保持措施的5a监测统计数据为依据,Quick Bird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ArcGIS 9.3及Region Manager 5.5软件支持下,研究该坝系流域降雨变化和水保措施对径流和产沙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坝系水土保持措施拦沙效益。结果表明:2007—2011年间,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是该流域径流和侵蚀产沙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坡面治理措施面积增加133.04hm2,坝系流域总控制面积达到8 843.58hm2,占流域总面积的54.80%。坝控范围内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8.80t/km2,侵蚀模数减少5 581.20t/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 侵蚀产沙 减水减沙 坝系流域
下载PDF
黄土高原降雨驱动下流域碳输移特征及其碳流失评估:以羊圈沟坝系流域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鄂馨卉 汪亚峰 +3 位作者 高扬 陈利顶 陈世博 陈维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64-3272,共9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坝系流域雨季碳沉降与径流碳输移过程的研究,探讨降雨径流过程对流域碳流失的驱动机制,并进一步评估流域碳侵蚀通量.结果表明,羊圈沟坝系流域湿、干季碳沉降月通量为3.33 kg·hm^(-2)、2.18 kg·hm^(-2),干...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坝系流域雨季碳沉降与径流碳输移过程的研究,探讨降雨径流过程对流域碳流失的驱动机制,并进一步评估流域碳侵蚀通量.结果表明,羊圈沟坝系流域湿、干季碳沉降月通量为3.33 kg·hm^(-2)、2.18 kg·hm^(-2),干湿季碳沉降存在一定变化且对流域碳输出贡献较小.流域8月碳输出量为944.89 kg·km^(-2),其中DOC、DIC输出量分别占55.39%、44.61%;9月碳输出量为300.29 kg·km^(-2),DOC、DIC输出量分别占23.03%、79.97%,不同降雨强度径流的碳流失量不同,总体溶解性无机碳输出比重较大.羊圈沟小雨强降雨事件中径流溶解性碳输出量为156.98 kg·km^(-2),中等雨强降雨事件中径流碳输出284.60 kg·km^(-2);该流域雨季月均碳流失模数为1.89 kg·(km^2·mon)^(-1),经评估得出研究区域年碳流失模数为2.70kg·(k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碳输移 降雨径流 坝系流域 碳流失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坝系流域干湿季交替下氮输出特征及其源解析:以羊圈沟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贾珺杰 高扬 +3 位作者 陈维梁 郝卓 汪亚峰 陈利顶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本研究通过对干湿季氮湿沉降过程、降雨过程及基流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干湿季交替下降雨及基流过程的各形态氮浓度变化,探讨黄土高原坝系流域氮湿沉降对流域氮输出的影响并利用同位素方法解析氮输出来源.结果表明,2015年湿季(7、8月)... 本研究通过对干湿季氮湿沉降过程、降雨过程及基流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干湿季交替下降雨及基流过程的各形态氮浓度变化,探讨黄土高原坝系流域氮湿沉降对流域氮输出的影响并利用同位素方法解析氮输出来源.结果表明,2015年湿季(7、8月)共11场降雨,产生的氮湿沉降负荷约达814.18 kg,氮沉降通量约为4.26 kg·hm-2;干季(9月)共3场降雨,产生的湿沉降负荷约达155.58 kg,氮沉降通量为0.83 kg·hm-2,呈现出极大的季节变异性.通过对其中4场降雨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发现,不同降雨强度对水体氮输出过程影响不同,4场降雨对流域水体的氮贡献量为16.94 kg.降雨径流氮输出负荷占流域水体氮输出负荷的比率为14.45%~64.84%,说明降雨对流域水体氮输出贡献很大.羊圈沟坝系流域δ15N变化范围较大,为-0.844‰~12.791‰,δ18O值在8.166‰~15.115‰范围内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坝系流域 氮湿沉降 输出负荷 同位素
原文传递
黄河中游韭园沟流域坝系发展过程及拦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田永宏 郑宝明 +1 位作者 王煜 陈增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4-28,共5页
韭园沟流域从1953年开始坝系建设,大致经过试验示范、发展、改建和充实提高4 个阶段,建成坝库263 座,淤地282 hm 2,拦泥2 008.5 万m 3。通过实测降雨、径流、输沙资料及不同流域对比分析表明,流域沟道坝系... 韭园沟流域从1953年开始坝系建设,大致经过试验示范、发展、改建和充实提高4 个阶段,建成坝库263 座,淤地282 hm 2,拦泥2 008.5 万m 3。通过实测降雨、径流、输沙资料及不同流域对比分析表明,流域沟道坝系拦泥作用十分显著,目前沟道坝系年均减沙效益为78.6% ,流域输沙模数由治理前的1.8 万t/km 2 降到目前的2 060 t/km 2,洪水泥沙基本得到控制,坝系接近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发展过程 拦沙作用
下载PDF
小流域淤地坝系的溃决洪水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幸幸 陈祖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45-1853,共9页
中国黄土高原建成了数量众多的淤地坝,形成了大量的小流域坝系。当坝系的空间分布不合理时,一坝溃决往往引起下游坝连锁溃决。为了合理评价坝系的整体防洪能力,提出了一套模拟暴雨引起淤地坝坝系连锁溃决过程的方法。定义了坝系中坝的... 中国黄土高原建成了数量众多的淤地坝,形成了大量的小流域坝系。当坝系的空间分布不合理时,一坝溃决往往引起下游坝连锁溃决。为了合理评价坝系的整体防洪能力,提出了一套模拟暴雨引起淤地坝坝系连锁溃决过程的方法。定义了坝系中坝的分级规则,提出了一种自动确定每座坝分级的方法。根据坝的分级从低到高的次序,依次对坝系中的每座坝进行产流分析、水库调蓄分析、溃坝判别和溃坝洪水分析,从而模拟坝系的连锁溃决过程。基于上述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对陕西省绥德县的王茂沟小流域坝系的连锁溃决问题进行了模拟,并结合有关淤地坝水毁调查资料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 流域 暴雨 洪水
下载PDF
3D GIS在小流域坝系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易国彪 白振兴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9期131-133,136,共4页
随着"数字流域"工程的开展,GIS技术成为小流域坝系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研究了组件式3D GIS在小流域坝系监测中的应用,讨论了小流域坝系监测信息三维查询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以麻庄小流域为例,利用组件式... 随着"数字流域"工程的开展,GIS技术成为小流域坝系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研究了组件式3D GIS在小流域坝系监测中的应用,讨论了小流域坝系监测信息三维查询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以麻庄小流域为例,利用组件式平台ArcGIS Engine构建了小流域坝系监测三维查询系统,为小流域坝系监测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监测 三维地理信息 ARCGIS ENGINE ARCSDE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系安全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杨瑞 李子龙 +1 位作者 王丹 袁水龙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41-45,共5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淤地坝系是治理水土流失最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黄土高原典型淤地坝系中王茂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合理提取14个小流域淤地坝系相关指标,建立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系安全评...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淤地坝系是治理水土流失最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以黄土高原典型淤地坝系中王茂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察、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合理提取14个小流域淤地坝系相关指标,建立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系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对王茂河小流域淤地坝系安全进行评价,基本实现了黄土高原小流域淤地坝系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王茂沟小流域大部分淤地坝均处于接近安全状态,王茂沟1号坝处于基本安全状态,关帝沟3号坝是整个坝系短板,需要尽快除险加固。从各个准则层来看,管理因素分值普遍太低影响着整个淤地坝系最终评价结果。以期为黄土高原淤地坝系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淤地 黄土高原 安全运行 评价体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8
作者 史学建 张彦军 +1 位作者 陈江南 孙维营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4-45,共2页
从小流域淤地坝建设中土壤侵蚀模数的应用、淤地坝对沟道侵蚀的系统影响、淤地坝的可持续利用、土壤侵蚀控制等方面分析了现行淤地坝规划、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加强对小流域土壤侵蚀快速评估方法研究及相关成果的推... 从小流域淤地坝建设中土壤侵蚀模数的应用、淤地坝对沟道侵蚀的系统影响、淤地坝的可持续利用、土壤侵蚀控制等方面分析了现行淤地坝规划、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加强对小流域土壤侵蚀快速评估方法研究及相关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对淤地坝减蚀作用的机理及其对小流域侵蚀环境系统影响分析研究、研究和改进现行的淤地坝设计施工方案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规划设计 可持续利用 土壤侵蚀控制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小流域坝系总体布局合理性评价方法探讨
9
作者 赵力毅 沈俊厚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3-34,35,共3页
在提出小流域坝系总体布局概念、小流域坝系总体布局合理性评价目的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小流域坝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及其建设要素等,进而提出了小流域坝系总体布局合理性评价的内容、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需要深入... 在提出小流域坝系总体布局概念、小流域坝系总体布局合理性评价目的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小流域坝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及其建设要素等,进而提出了小流域坝系总体布局合理性评价的内容、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流域 总体布局 合理性评价 指标体
下载PDF
小流域坝系建设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0
作者 蒋得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8-59,共2页
流域机构作为建设单位,开展小流域坝系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涉及到传统理念的更新和已有管理体制的变革。对此,黄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局应运而生,就小流域坝系建设管理开展了研究与探索,从“法人责任制”的实现形式、创建与地方合作共... 流域机构作为建设单位,开展小流域坝系建设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涉及到传统理念的更新和已有管理体制的变革。对此,黄河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局应运而生,就小流域坝系建设管理开展了研究与探索,从“法人责任制”的实现形式、创建与地方合作共赢的机制、招标投标机制的实施方法、资金运转程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一些新的做法,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沟道工程 流域 建设管理 机制改革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砚瓦河小流域坝系蓄水用水及效益分析
11
作者 马安利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12期29-31,共3页
在河南省济源市砚瓦河小流域坝系布设蓄水用水监测点,进行定期、定位监测,监测2006—2010年砚瓦河小流域坝系中骨干坝、中型坝及小型坝的蓄水用水情况。监测成果表明,坝系建设在农业灌溉和渔业养殖方面发挥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提... 在河南省济源市砚瓦河小流域坝系布设蓄水用水监测点,进行定期、定位监测,监测2006—2010年砚瓦河小流域坝系中骨干坝、中型坝及小型坝的蓄水用水情况。监测成果表明,坝系建设在农业灌溉和渔业养殖方面发挥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施退耕还林和封育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蓄水量 用水量 效益 监测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示范工程监测成果浅析
12
作者 王略 高景晖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2-44,共3页
2007年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的"小流域坝系监测评价技术研究"项目选择黄土高原地区12条小流域坝系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坝系降雨量、淤积量、输沙量以及小流域坡面治理的动态情况。通过对小流域坝系把口站、典型淤地坝的... 2007年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的"小流域坝系监测评价技术研究"项目选择黄土高原地区12条小流域坝系作为研究对象,监测坝系降雨量、淤积量、输沙量以及小流域坡面治理的动态情况。通过对小流域坝系把口站、典型淤地坝的长期及定点观测,采取典型调查、普查和抽样调查等方法,获取了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动态和拦沙蓄水、坝地利用及增产效益等信息。对上述监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并针对监测项目中存在的技术力量薄弱、数据归纳分析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示范工程 监测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洛阳市洛宁县罗村沟小流域坝系工程布局方案比选
13
作者 焦艳菲 张少赓 李垠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0期243-243,共1页
通过对洛宁县罗沟村小流域现状淤地坝的分析,结合该流域的特点,对两种工程总体布局方案的中防洪能力、拦泥能力、於地面积和投资效益的比选,最终确定出最佳的布局方案。主要介绍了方案比选的过程。
关键词 淤地 流域布局 主干
下载PDF
小流域坝系中单坝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文江 《甘肃农业》 2006年第10X期129-129,共1页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作为水利部“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已正式启动,淤地坝建设重点也由单坝建设转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小流域坝系中单坝的设计不同于原来的分散的单坝,必须综合考虑上下游坝的防洪标准、枢纽组成、...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作为水利部“三大亮点”工程之一已正式启动,淤地坝建设重点也由单坝建设转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小流域坝系中单坝的设计不同于原来的分散的单坝,必须综合考虑上下游坝的防洪标准、枢纽组成、建设顺序、淤积年限等情况,才能保证坝系的安全和稳定。结合实际,谈谈坝系中单坝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设计坝仅设有坝体和泄水洞,其上游旧坝淤积年限低于设计坝且设有溢洪道,两座坝的设计防洪标准相同情况下淤地坝的设计。按有关规范,设计坝的控制面积应为区间控制面积,但由于上游坝在淤积库容淤满后洪水泥沙将通过溢洪道下泄水洞的设计标准应按实际情况确定。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淤地坝设计时,泄水洞的设计流量应考虑上游坝的来水,即控制面积应按两座坝的控制面积之和计算;淤积库容的确定,在上游坝淤积年限内按区间来沙量计算,在上游坝达到淤积年限后,来沙量计算应考虑上游坝的来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溢洪道设计 防洪标准 泄水洞 设计 洪水泥沙 来沙量 控制面积 淤地工程 洪道
下载PDF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规划评价方法——以王家沟流域坝系规划评价为例
15
作者 张治国 《农业工程》 2015年第1期35-37,40,共4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坝地防洪保收技术、工程设计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淤地坝建设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坝系规划的合理...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近几十年来,我国在坝地防洪保收技术、工程设计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淤地坝建设工程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坝系规划的合理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对晋西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提出了合理的规划与评价方法,为今后推动坝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流域 王家沟流域 规划评价
下载PDF
横山县流域坝系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16
作者 王军瑞 《陕西水利》 2012年第3期69-70,共2页
通过分析横山县地域特点和淤地坝建设现状,对流域坝系建设中存在的标准低、不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统筹规划、建补并重、改革产权等建设管理对策,以促进淤地坝建设科学有序进行。
关键词 流域 建设 管理
下载PDF
吉县高楼沟小流域坝系工程自评价分析
17
作者 陈丽奎 《山西水利》 2013年第4期15-16,共2页
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总结坝系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与经验,使项目建设更加趋于规范化,对高楼沟域坝系工程安全措施、经济效益、投资效果、目标实现程度等进行全面自评价,认真分析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各个环... 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总结坝系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与经验,使项目建设更加趋于规范化,对高楼沟域坝系工程安全措施、经济效益、投资效果、目标实现程度等进行全面自评价,认真分析淤地坝工程建设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工程 淤地 水土保持 吉县
下载PDF
吕梁市小流域坝系建设成效及经验
18
作者 李喜庆 贺建红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2年第3期35-37,共3页
2003年以来,吕梁市实施了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建设项目。经过近10a的建设,临县、方山和兴县的万安沟、六家沟等5条流域坝系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综合效益初步显现。介绍了项目建设情况及主要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 2003年以来,吕梁市实施了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建设项目。经过近10a的建设,临县、方山和兴县的万安沟、六家沟等5条流域坝系全面完成了建设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综合效益初步显现。介绍了项目建设情况及主要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地 流域 黄土丘陵沟壑区 吕梁市
下载PDF
西黑岱沟小流域坝系相对稳定及形成因素分析
19
作者 康熠 于渲 +1 位作者 张淑英 乔剑飞 《内蒙古水利》 2003年第2期37-40,共4页
通过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砒砂岩区的西黑岱沟小流域坝系相对稳定的分析 ,总结影响坝系相对稳定形成的因素 。
关键词 西黑岱沟小流域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 砒砂岩区 建设 相对稳定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酒流沟小流域淤地坝现状和有关问题分析
20
作者 黄志豪 高旗 《河南科技》 2011年第12期84-84,共1页
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淤地坝承担着保水固沙、扩大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本文,笔者以河南省偃师市酒流沟流域坝系为例,就小流域坝系的规模布局及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工程概况酒流沟小流域位于偃师市... 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淤地坝承担着保水固沙、扩大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本文,笔者以河南省偃师市酒流沟流域坝系为例,就小流域坝系的规模布局及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工程概况酒流沟小流域位于偃师市南部山区,属于伊河的一级支流,距偃师市32km,距洛阳市24km。项目区涉及偃师市寇店镇、李村镇和诸葛镇3个镇,小流域总面积78.5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淤地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耕地面积 偃师市 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