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单分子膜取向确定的垂悬液滴图像理论分析
1
作者 普小云 文小明 +2 位作者 柳清菊 张晋 林理忠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3-66,共4页
本文建立了用于表面单分子膜研究的垂悬液滴球体模型。据此模型,对具有荧光生色团的表面活性剂荧光分子,计算了荧光分子的偶极矩强度分布、分子密度分布以及荧光图象强度分布;对具有单轴取向性的分子,推导出了全部Raman散射活... 本文建立了用于表面单分子膜研究的垂悬液滴球体模型。据此模型,对具有荧光生色团的表面活性剂荧光分子,计算了荧光分子的偶极矩强度分布、分子密度分布以及荧光图象强度分布;对具有单轴取向性的分子,推导出了全部Raman散射活性矩阵元,计算并绘制了Raman图象的光强分布和偏振光强比分布,给出了确定分子取向的荧光图象方法以及Raman图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体模型 表面单分子膜 荧光 激光技术
下载PDF
垂悬液滴用于表面单分子膜研究的理论计算
2
作者 普小云 王骏 +2 位作者 柳清菊 张中民 林理忠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5-140,共6页
建立了用于表面单分子膜研究的垂悬液滴球体模型。据此模型,计算了表面活性剂荧光分子的偶极矩强度分布、分子密度分布以及荧光象强度分布。计算结果和罗丹明B表面活性剂分子(ODRB)的实验图像作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 球体模型 表面单分子膜 LB膜
下载PDF
单轴取向分子在垂悬液滴界面上的Raman图像理论分析
3
作者 普小云 柳清菊 +1 位作者 张中民 林理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8-322,共5页
提出并建立了表面单分子膜在垂悬液滴面上的Raman图像取向的确定方法。对具有单轴取向性的分子,推导出了全部Raman散射活性矩阵元,计算并绘制了Raman图像的光强分布以及确定分子取向的偏振光强比分布。
关键词 LB膜 单分子膜 RAMAN 表面单分子膜
下载PDF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PRL RIA
4
作者 肖锦华 胡绍碧 周红英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7年第5期304-305,共2页
目前,垂体催乳索(Prolactin,PRL)的放射免疫分析用于诊断妇科有关疾病的报道较多,而PRL与急性脑梗塞(ACI)的关系国内报道较少。本文拟就ACI患者血清PRL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脑梗塞的发生、疾病的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现将给果... 目前,垂体催乳索(Prolactin,PRL)的放射免疫分析用于诊断妇科有关疾病的报道较多,而PRL与急性脑梗塞(ACI)的关系国内报道较少。本文拟就ACI患者血清PRL水平的变化以及对脑梗塞的发生、疾病的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现将给果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ACI组:50例(男22,女28),年龄44~76岁,平均63.3岁,诊断依据全国第二届脑血管会议标准,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并按照CT显示的病灶,分为大梗塞(梗塞灶最大直径>2cm);小梗塞(梗塞灶最大直径≤2cm)。测定时患者均未使用引起升高PRL的药物如抗抑郁药、雌激素、多巴胺受体阻断剂等。 (二)对照组:37例(男15,女22)。年龄42~7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血清 垂液 催乳素 放射免疫法 急性
下载PDF
表面单分子膜的垂悬液滴方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普小云 柳清菊 +1 位作者 张中明 林理忠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7,共8页
提出一种扩展或收缩气/液界面单分子层的分子密度,用荧光成像技术检测单分子层的扩展或收缩效果的新方法———垂悬液滴分析方法.此方法通过改变液滴体积,对液滴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实施扩展和收缩,具有LangmuirBl... 提出一种扩展或收缩气/液界面单分子层的分子密度,用荧光成像技术检测单分子层的扩展或收缩效果的新方法———垂悬液滴分析方法.此方法通过改变液滴体积,对液滴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实施扩展和收缩,具有LangmuirBlodget(LB槽)的功能.对表面活性剂荧光分子,用液滴的激光感生荧光图像,可以实时测量液滴界面的相对分子密度变化;用偏振荧光分析技术,可获取荧光偶极矩在液滴界面的相对取向.对罗丹明(B)表面活性剂分子ODRB的实验结果表明:1)表面单分子层分子密度在压缩过程中遵循σ/σ0=(D0/D)2规律;2)ODRB分子是以接近“平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LB膜 单分子膜
原文传递
电离辐射后小鼠血清唾液酸含量的变化
6
作者 陶来宝 张云祥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08-410,共3页
本实验测定了正常小鼠及^(60)Co γ线6、10、15Gy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唾液酸含量,实验表明,血清唾液酸含量的升高,与照射剂量有一定的关系,小剂量照射时变化不明显,大剂量照射病情严重时,唾液酸含量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电... 本实验测定了正常小鼠及^(60)Co γ线6、10、15Gy照射后不同时间小鼠血清唾液酸含量,实验表明,血清唾液酸含量的升高,与照射剂量有一定的关系,小剂量照射时变化不明显,大剂量照射病情严重时,唾液酸含量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电离辐射对细胞的损伤程度,本方法用血量少,操作简便,稳定可靠,有可能作为辐射损伤病情的辅助参考,尚须进一步加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垂液 白血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