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远移磨牙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垂直向控制的效果
1
作者 彭怡 李晓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59-4564,共6页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能够有效实现磨牙的远中移动,但是对于远移磨牙后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垂直向如何变化尚未明确。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在垂直向上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安...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能够有效实现磨牙的远中移动,但是对于远移磨牙后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垂直向如何变化尚未明确。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在垂直向上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安氏Ⅰ类13例,安氏Ⅱ类20例,安氏Ⅲ类7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其中高角组13例,均角组17例,低角组10例;年龄10-53岁,平均28.5岁。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均采取推磨牙向远中的方法,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由同一位专业正畸医师对牙齿和颌骨的矢状向及垂直向相关指标进行测量,每个数据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与结论:①40例患者矫治后牙列拥挤解除,前牙建立正常覆合覆盖,面型得到一定改善;②高角组的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GoGn-SN)减小0.4°,均角组、低角组的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GoGn-SN)增加小于1°,3组中的前下面高(ANS-Me)增加小于1 mm,治疗前后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低角组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点至上腭平面的距离(U6-PP)减小0.47 mm(P<0.01),均角组下颌中切牙切端至下颌平面的距离(L1-MP)减小0.83 mm(P<0.05),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SN)减小6.46°(P<0.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④提示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能有效进行垂直向控制,防止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维持下面高,高角患者也能采用隐形矫治远移磨牙;隐形矫治器上下前牙压低实现率不足,临床设计方案时应该对前牙压低进行过矫治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垂直骨面型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磨牙远中移动 垂直向
下载PDF
隐形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患者颌骨变化及垂直向控制
2
作者 赵梦丽 陈精诚 +1 位作者 程志恒 刘昕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无托槽隐形器治疗前后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评估该矫治器对牙齿垂直向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二科就诊结束的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隐形矫治病例32例,均采用非拔牙矫... 目的探讨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患者无托槽隐形器治疗前后面部软硬组织的变化,评估该矫治器对牙齿垂直向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正畸二科就诊结束的骨性Ⅱ类高角青少年隐形矫治病例32例,均采用非拔牙矫治方案。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18项牙颌硬组织、6项面部软组织指标,对治疗前后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患者治疗后上下颌骨角度指标中蝶鞍点、鼻根点、上牙槽座点夹角(SNA)增加,差异无统学意义;蝶鞍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SNB)增加,上牙槽座点、鼻根点、下牙槽座点(ANB)、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的夹角(MP-FH)、颌平面角(OP-SN)、Y轴角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中切牙牙体长轴与前颅底平面交角(U1-SN)、下中切牙牙体长轴与下颌平面交角(L1-MP)减小,上中切牙长轴与下中切牙长轴交角(U1-L1)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距测量中后面高(S-Go)、下颌体长度(Go-Pog)均增加,后面高与前面高比值(FHI)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切牙与上下第一磨牙均压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组织指标中上唇凸点到E线的距离(UL-EP)、下唇凸点到E线的距离(LL-EP)、软组织面角(Ns-Pog’-FH)、面凸角(Ns-Sn-pog’)、Z角均减小,鼻唇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形矫治器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高角患者前牙转矩及垂直向高度控制良好,颌平面减小,下颌骨可实现逆时针旋转,有利于改善Ⅱ类磨牙关系,侧貌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矫治器 青少年 骨性Ⅱ类高角 垂直向控制
下载PDF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垂直向关系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建华 马向玉 +3 位作者 周容 丁俐丹 马科院 廖文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2期110-116,共7页
目的 评估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及其与性别、年龄和垂直骨面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少年和成人骨性Ⅱ类患者各60例,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 目的 评估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及其与性别、年龄和垂直骨面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少年和成人骨性Ⅱ类患者各60例,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软件上测量上颌第一磨牙各个牙根与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评估不同性别、年龄和垂直骨面型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差异。结果 骨性Ⅱ类青少年和成人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接触率分别为85%和56%,青少年接触和穿透上颌窦底的比例较成人更高(P<0.05);高角组和均角组穿透上颌窦底的比例分别为34.1%、36.6%,高于低角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Ⅱ类患者左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垂直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骨性Ⅱ类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垂直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Ⅱ类青少年较成人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更近(P<0.05);在成人组中,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垂直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青少年组中,均角和高角患者的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的垂直向位置关系较低角组更为密切,其中近颊根和远颊根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腭根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中,青少年较成人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距离更近;青少年骨性Ⅱ类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与垂直骨面型有关,而成人患者与垂直骨面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 错[牙合]畸形 垂直骨面型 上颌窦底 上颌第一磨牙 垂直向距离 锥形束CT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两种内收上前牙方式对牙齿及下颌骨垂直向位置的影响
4
作者 郭陈琳 郑梦钰 +1 位作者 胡耀政 陈建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15-120,共6页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在拔牙矫治中以微种植体支抗及Ⅱ类牵引内收上前牙对切牙、磨牙及下颌骨垂直向位置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了57例成人正畸治疗患者资料,其中治疗组(29例)以微种植体压低内收上前牙,对照组(28例)使用Ⅱ类牵... 目的:探讨成人骨性Ⅱ类错牙合在拔牙矫治中以微种植体支抗及Ⅱ类牵引内收上前牙对切牙、磨牙及下颌骨垂直向位置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了57例成人正畸治疗患者资料,其中治疗组(29例)以微种植体压低内收上前牙,对照组(28例)使用Ⅱ类牵引。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重叠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上切牙出现压低,上磨牙垂直向位置无明显变化,下磨牙出现伸长。对照组中上切牙及上下磨牙均伸长。对照组中FH-MP增加和PogH减小,治疗组正好相反;提示对照组治疗后下颌出现顺时针旋转,而治疗组无明显旋转。结论:上颌微种植体支抗对上颌切牙及磨牙垂直向控制有一定的帮助,可以避免下颌骨顺时针旋转,有利于骨性Ⅱ类侧貌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Ⅱ类牵引 牙齿位置 下颌骨位置 垂直向控制
下载PDF
垂直向控制对双颌前突患者颏部形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卢红飞 麦志辉 +1 位作者 陈奇 艾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3-856,共4页
目的:探讨双颌前突患者在使用垂直向控制措施后,颏部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32例双颌前突患者并分为两组,A组使用高位头帽加横腭杆加强垂直向控制,B组未使用以上措施。对两组患者矫治前后颏部形态的测量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A、B两组... 目的:探讨双颌前突患者在使用垂直向控制措施后,颏部形态的变化。方法:选择32例双颌前突患者并分为两组,A组使用高位头帽加横腭杆加强垂直向控制,B组未使用以上措施。对两组患者矫治前后颏部形态的测量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A、B两组患者间矫治后下颌平面角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颏部形态方面,两组颏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颏突度的增加量较大(P<0.05),颏倾斜度的减少量较大(P<0.01),颏凹陷量减少(P<0.01),颏软组织厚度减少(P<0.05),与B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双颌前突的病例,通过垂直向控制令下颌产生逆时针旋转,能获得更突出的颏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向控制 双颌前突 颏部形态
下载PDF
安氏Ⅱ~1类错不同骨面型的牙颌垂直向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叶庆 赵志河 赵美英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70-374,共5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牙合不同骨面型牙颌垂直向形态特征。方法:选取恒牙初期的正常牙合,Ⅱ1类错牙合均角型、高角型、低角型的X线头颅侧位片各30张,男女各半,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通过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明确Ⅱ1类错牙合... 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牙合不同骨面型牙颌垂直向形态特征。方法:选取恒牙初期的正常牙合,Ⅱ1类错牙合均角型、高角型、低角型的X线头颅侧位片各30张,男女各半,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通过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明确Ⅱ1类错牙合3种骨面型和正常牙合的牙颌垂直向形态变化。结果:(1)所有Ⅱ1类错牙合总体上颌复合体的前部相对于后部垂直向发育过度。均角组上颌复合体整体相对发育过度,颅底一下颌支复合体发育不足;高角组上颌复合体前部发育过度,后部和颅底-下颌支复合体发育不足;均角组和高角组下颌有后下旋转的趋势。低角组颅底一下颌支复合体的垂直生长相对于上颌复合体的后部发育过度,上颌复合体前部发育正常。下颌有前上旋转的趋势。(2)Ⅱ1类错牙合L6的垂直高度降低,U6远中倾斜。高角组、均角组U6垂直高度未增加,功能牙合平面(FOP)前下倾斜,高角组U6及功能牙合平面倾斜的程度最大;低角组U6垂直高度降低,远中倾斜程度最小,功能牙合平面未见异常。结论:Ⅱ1类错牙合不同骨面型牙颌形态表现出不同的垂直向特征,治疗时垂直向控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1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高角型 低角型 垂直向
下载PDF
上磨牙颊侧微种植体支抗在安氏Ⅱ类正畸减数拔牙患者垂直向控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梁炜 汤瑶 +2 位作者 黄文斌 韩冰 林久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0-345,共6页
目的:探讨常规上磨牙颊侧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对安氏Ⅱ类拔牙矫治病例垂直向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常规使用两颗上磨牙颊侧微种植体支抗的28例安氏Ⅱ类正畸减数拔牙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头颅侧位X线片的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头影测量发现垂... 目的:探讨常规上磨牙颊侧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对安氏Ⅱ类拔牙矫治病例垂直向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对常规使用两颗上磨牙颊侧微种植体支抗的28例安氏Ⅱ类正畸减数拔牙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头颅侧位X线片的头影测量分析比较。结果:头影测量发现垂直向指标中,下颌平面角SN-MP平均减小1.40°±1.45°,FMA平均减小1.58°±1.32°;后前面高比(S-Go/N-Me)平均减小1.42%±1.43%;Y轴角平均减小1.03°±0.99°,面角平均增大1.37°±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颌磨牙平均压低(0.68±1.40)mm,上前牙平均压低(1.07±1.5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后有一定的上磨牙压低,产生了一定的下颌平面逆时针前旋,对侧貌改善产生了积极影响。结论:常规上磨牙颊侧微种植体支抗有一定的垂直向控制能力,可以产生一定的下颌逆时针旋转,可更好地改善安氏Ⅱ类患者的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向控制 微种植体支抗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北京地区13~15岁正常个体面部垂直向生长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兴中 周彦恒 林久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研究恒牙期正常[牙合]面部垂直向的纵向生长特点,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23例北京地区正常[牙合]个体(女性14人,男性9人)从13-15岁每年定期拍摄的定位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从13-15... 目的:研究恒牙期正常[牙合]面部垂直向的纵向生长特点,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23例北京地区正常[牙合]个体(女性14人,男性9人)从13-15岁每年定期拍摄的定位头颅侧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从13-15岁正常[牙合]个体在垂直向上的生长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多数测量项目表现为男性大于女性,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男性除L6-MP外、女性除UI-PP、LI-MP、U6-PP和0B外,其它测量项目在14~15岁的年变化量均小于13~14岁。从13-15岁,TAFH/TPFH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从14~15岁,男性牙槽高度生长主要表现在的下切牙和下磨牙,而女性的牙槽高度生长主要表现在上磨牙和切牙。结论:面部垂直向的生长从13-14岁处于生长加速过程,14岁后生长速度减慢。从13~15岁正常殆个体在垂直向上的骨骼生长男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从14-15岁,男性和女性在牙槽高度的生长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正常[牙合] 垂直向 纵向研究
下载PDF
基于测温数据的拱坝垂直向温度分布绘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宜红 王利杰 +4 位作者 黄耀英 汤国庆 周绍武 李金河 陈文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03,共3页
利用ADO访问数据库技术和VB编程调用API函数绘制图形方法,结合某建设中的混凝土拱坝中埋设的分布式光纤测温数据,设计并开发了大坝垂直向温度分布图形绘制模块。该模块可方便有效地绘制施工中混凝土大坝任意时刻的垂直向温度分布。
关键词 垂直向温度分布 光纤测温 ADO 数据库
下载PDF
垂直向地震作用对节理岩体失稳破坏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庆国 韩文峰 赵士耀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7-313,共7页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垂直向地震作用对节理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的影响。在仅考虑峰值时,最不利的单向地震动加速度方向是水平倾向坡外,双向则依据破裂机制是拉剪或压剪,加速度分别是水平倾向坡外与向下或向上的组合。地震动的幅... 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垂直向地震作用对节理岩体地震动力破坏的影响。在仅考虑峰值时,最不利的单向地震动加速度方向是水平倾向坡外,双向则依据破裂机制是拉剪或压剪,加速度分别是水平倾向坡外与向下或向上的组合。地震动的幅值、作用方向及双向地震动的组合都可使岩体的破坏机制发生转化,并且是突变的、不可逆的。较低峰值的双向地震动产生的应力强度因子可能大于较高峰值的单向地震动所产生的应力强度应子。在岩体节理分布特征和静态应力场一定的初始条件下,第一个导致岩体中产生破裂的地震动加速度幅值及其方向的组合唯一地决定了岩体不可逆破坏发展的方向、机制及最终的破坏特征,其复杂性远大于静力作用时的情况。对岩体地震动力破坏问题的认识应充分考虑垂直向地震动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力学 节理岩体 地震动力破坏 垂直向地震作用 复杂性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Ⅲ类骨性畸形垂直向发育性差异的Delaire头影测量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尊 杨霁 +2 位作者 周洁 邓锋 宋锦璘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23-1426,共4页
目的:采用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比较重庆地区不同年龄段Ⅲ类骨性畸形患者的垂直向发育性差异。方法:重庆地区不同垂直骨面型Ⅲ类骨性畸形患者儿童(9~11岁)30例、成人(19~21岁)44例,采用计算机辅助Delaire头影测量方法对其颅颌面硬组... 目的:采用Delaire头影测量分析法比较重庆地区不同年龄段Ⅲ类骨性畸形患者的垂直向发育性差异。方法:重庆地区不同垂直骨面型Ⅲ类骨性畸形患者儿童(9~11岁)30例、成人(19~21岁)44例,采用计算机辅助Delaire头影测量方法对其颅颌面硬组织进行标记测量,SAS9.0行假设检验分析,当方差齐性时取t检验值,方差不齐时取Satterthwaitet检验值。结果:获取了各样本的Delaire头影测量值。发现高角组内(∠2、∠4、(Pts-M)/C2、(M-Cp)/C3(%)、Np-F1)成人与儿童之间角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角组内(∠1、(Pts-Cp)/C2)成人与儿童之间角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尚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随个体生长发育,不同垂直骨面型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Ⅲ类骨性畸形在颅、面、颌、颈三维方向均具有一定的发育性差异,这种差异可指导临床矫治对于不同情况的Ⅲ类骨性畸形进行针对性的矫治设计,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提出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以利于治疗的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类骨性畸形 不同年龄段 Delaire头影测量法 垂直向发育性差异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和J钩矫治成人安氏Ⅱ类1分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喻小辉 陈金春 +1 位作者 寻春雷 彭诗芸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7期42-44,共3页
目的微种植体支抗和J钩低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成人安氏Ⅱ1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47例,分种植组(n=34)和J钩组(n=13),分别用微种植支抗和J钩均辅以MBT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前后... 目的微种植体支抗和J钩低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成人安氏Ⅱ1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47例,分种植组(n=34)和J钩组(n=13),分别用微种植支抗和J钩均辅以MBT矫治技术矫治;矫治前后进行头影测量、模型测量和露龈宽度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深覆、深覆盖及露龈微笑均得以明显改善(P<0.05);微种植组的矫治周期短(P<0.05),压低、内收前牙及软组织指标改善效果优于J钩组(P<0.05),磨牙无明显移位(P>0.05),J钩组磨牙现明显前移(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和J钩矫治成人安氏Ⅱ1类错上齿槽垂直向前部过度发育均有明显效果,但微种植支抗的矫治效果优于J钩,并可有效防止磨牙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 J钩 安氏Ⅱ1类错 上齿槽前部 垂直向过度发育
下载PDF
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垂直向面型与自然头位及颈椎姿势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畅 刘莹 +2 位作者 王思涵 郭小凯 王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49-1254,共6页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向面型患者的自然头位及颈椎姿势,阐明安氏Ⅰ类错牙合垂直向面型与自然头位及颈椎姿势的关系。方法:选取年龄为8~15岁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的不同将受试者分为高角... 目的:探讨安氏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向面型患者的自然头位及颈椎姿势,阐明安氏Ⅰ类错牙合垂直向面型与自然头位及颈椎姿势的关系。方法:选取年龄为8~15岁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下颌平面角的不同将受试者分为高角组(31例)、均角组(33例)和低角组(30例)。拍摄患者自然头位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并对3组间表达颅面形态、头位和颅颈姿势的变量进行比较。结果:高角组患者下颌平面与真垂线及颈椎间夹角(ML/VER、ML/OPT和ML/CVT)最小,低角组最大(P〈0.01);高角组患者代表头位及颅颈姿势的变量(NSL/VER、FH/VER、NSL/OPT、NL/OPT、NSL/CVT和FH/CVT)最大,低角组最小(P〈0.05);高角组患者下颌支与颈椎间夹角(RL/OPT和RL/CVT)最大,低角组最小(P〈0.01);颈椎倾斜及颈曲(OPT/HOR、CVT/HOR和OPT/CVT)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氏Ⅰ类错牙合不同垂直向面型(高、均和低角)患者自然头位及颈椎姿势有明显差异,高角者头位及颈椎姿势明显上扬,低角者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向面型 自然头位 颅面形态 颈椎姿势
下载PDF
微种植支抗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垂直向过度发育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喻小辉 陈金春 寻春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微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矫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者32例,用微种植支抗结合MBT矫正器进行矫正,观察矫治前后硬组织、软组织、模型指标的变化,... 目的微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矫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者32例,用微种植支抗结合MBT矫正器进行矫正,观察矫治前后硬组织、软组织、模型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矫正后前牙明显压低、内收、牙冠变短,覆颌和覆盖明显改善,软组织指标Stoms-U1、ULP、LLP、露龈宽度明显变小,U1/PP角、鼻唇角、Z角明显增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磨牙无明显移位(P>0.05)。结论微种植支抗能有效压低前牙,阻止前牙飘移,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微种植体 支抗 成人 上齿槽前部垂直向过度发育
下载PDF
垂直向列型彩色滤光膜硅覆液晶微显示器的三维光学建模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丹 张宝龙 郭海成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2-77,共6页
针对垂直向列型彩色滤光膜硅覆液晶微显示器件中的微型彩色像素建立了三维光学模型.首先,对彩色液晶器件的机电特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扩展琼斯矩阵计算出器件的光反射率;最后,采用标准RGB协议将所研究的垂直向列型彩色滤光膜硅覆液... 针对垂直向列型彩色滤光膜硅覆液晶微显示器件中的微型彩色像素建立了三维光学模型.首先,对彩色液晶器件的机电特性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扩展琼斯矩阵计算出器件的光反射率;最后,采用标准RGB协议将所研究的垂直向列型彩色滤光膜硅覆液晶微显示器件中各像素点的光反射特性还原成彩色图像.用上述过程所建立的三维光学模型进行了垂直向列型彩色滤光膜硅覆液晶微显示器件的光学特性研究,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模拟得到的垂直向列型彩色滤光膜硅覆液晶微显示器件的光学特性与实验结果非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滤光膜 硅覆液晶 垂直向列型 光学建模
下载PDF
不同程度矢状向和垂直向不调的安氏Ⅱ~1类错患者的矫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一鸣 陈林玲 廖骞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评估生长期不同程度矢状向和垂直向骨性不调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8例治疗后获得Ⅰ类尖牙磨牙关系的中、重度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以治疗前矢状向和垂直向不调程度分为3组。利用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 目的:评估生长期不同程度矢状向和垂直向骨性不调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8例治疗后获得Ⅰ类尖牙磨牙关系的中、重度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以治疗前矢状向和垂直向不调程度分为3组。利用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ANB角均减小,第2组、第3组较第1组ANB角减小更多(P<0.01)。第3组治疗后SNA角明显减小(P<0.01),第1组(P<0.01)、第2组(P<0.05)治疗后SNB角明显增加。治疗后3组上前牙均变得直立,下前牙位置基本不变,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软组织指标治疗前、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鼻唇角(P<0.05)、面凸角(P<0.05)、Z角(P<0.01)在第3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处于生长期的不同矢状向和垂直向不调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单纯正畸治疗结合矫形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牙骨性及软硬组织改善。重度矢状不调伴垂直向异常的患者,能取得更显著的侧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安氏Ⅱ类1分类错 头影测量 矢状向不调 垂直向不调
下载PDF
骨性垂直向颌间牵引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海平 周建国 +1 位作者 沈燕 庞飞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骨性垂直向颌间牵引 临床评价 下颌骨骨折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对面部垂直向影响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兰超 王丛智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55-58,共4页
目的 :探讨上颌后牙垫联合前方牵引对面部垂直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上颌垫式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治疗 6例替牙期Ⅲ类错患者 ,并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上颌骨轻度逆时针旋转 ;下颌骨轻度顺时针旋转 ;前面高明显增加 ,... 目的 :探讨上颌后牙垫联合前方牵引对面部垂直向的影响。方法 :采用上颌垫式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治疗 6例替牙期Ⅲ类错患者 ,并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上颌骨轻度逆时针旋转 ;下颌骨轻度顺时针旋转 ;前面高明显增加 ,但前下面高增加不明显 ,前下面高 /前面高及后面高 /前面高无明显变化。结论 :后牙垫可减小前方牵引所产生的下颌骨顺时针旋转所致的前下面高增加 ,对避免前牙开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错He 后牙He垫 上颌前方牵引 垂直向
下载PDF
高拱坝施工期垂直向温度分布智能动态预测
19
作者 唐腾飞 黄耀英 +2 位作者 周宜红 郝鹏 王飞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4-57,共4页
针对当前特高拱坝施工期混凝土温控采取分区分时段通水冷却难以实时掌握并准确预测垂直向温度分布的问题,利用分布式光纤实时在线监测采集数据量大的优势,发掘其线空间内的数据关系,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隐式垂直向温度分布模型,并... 针对当前特高拱坝施工期混凝土温控采取分区分时段通水冷却难以实时掌握并准确预测垂直向温度分布的问题,利用分布式光纤实时在线监测采集数据量大的优势,发掘其线空间内的数据关系,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隐式垂直向温度分布模型,并对某处于建设期的高拱坝垂直向温度分布进行动态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垂直向温度预测模型的预测温度与实测温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能很好地反映各温控因素与监测数据的非线性关系,能够准确、合理地预测垂直向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施工期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垂直向温度分布 智能动态预测
下载PDF
垂直向骨性错的下颌力学分析
20
作者 刘珺 李宁毅 陈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7期7-8,共2页
采用尸体解剖和静态力系分析方法探讨骨性开和骨性深覆患者的下颌力学特征。结果表明 :1同样咬合力时 ,骨性深覆者后部齿槽承受垂直肌分力明显高于骨性开者。 2骨性深覆者髁突所受反作用力向后下方向倾斜 ,而骨性开者向前下... 采用尸体解剖和静态力系分析方法探讨骨性开和骨性深覆患者的下颌力学特征。结果表明 :1同样咬合力时 ,骨性深覆者后部齿槽承受垂直肌分力明显高于骨性开者。 2骨性深覆者髁突所受反作用力向后下方向倾斜 ,而骨性开者向前下倾斜。提示临床垂直向骨性错患者下颌生长及磨牙变异可能与其功能活动时髁突及磨牙区力学作用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向不调 生物力学 错H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