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并流”区垂直地带传统聚落选址特征及分异研究
1
作者 李睿达 杨林梅 +1 位作者 程海帆 胡荣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3年第2期76-88,共13页
高山纵谷区受到严苛的自然条件限制,存在显著的水平和垂直空间异质性,对聚落分布与选址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以往主要关注自然地理要素对聚落选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引入表征人文环境的民族属性,以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德钦-维西段... 高山纵谷区受到严苛的自然条件限制,存在显著的水平和垂直空间异质性,对聚落分布与选址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以往主要关注自然地理要素对聚落选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引入表征人文环境的民族属性,以滇西北“三江并流”区德钦-维西段传统聚落为例,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600余个自然村进行选址特征及其分异总结。结果表明:①海拔、地形、气候条件和民族属性对聚落选址具有显著影响;②根据聚类分析所得的四种聚落选址类型分别为高半山型干寒平坡单民族聚落、中半山型干温坡地民族聚落、河谷型干热小阶地单民族聚落以及复合型暖湿大阶地多民族聚落;③不同聚落形成了具有垂直和水平差异的景观格局以及不同民族适应地形、气候的聚落生计特点。文章进一步识别了高山纵谷地带聚落在垂直和水平维度的适应性规律,强调聚落在进行选址营建时充分融入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适应性智慧,实现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区 垂直地带 少数民族聚落 空间分异 选址特征 适应性
下载PDF
论广西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作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6-72,共7页
广西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既有华南山地土壤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 ,又有广西独特的特点 .既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变化和相应的垂直地带性变化 ,也有经度变化的分布规律 .在影响广西山地土壤垂直地带谱变异的纬度、地形和距海远近诸因素中 ,地... 广西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既有华南山地土壤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 ,又有广西独特的特点 .既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变化和相应的垂直地带性变化 ,也有经度变化的分布规律 .在影响广西山地土壤垂直地带谱变异的纬度、地形和距海远近诸因素中 ,地形结构为最显著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山地土壤 垂直地带性分布 纬度地带性变化 垂直地带性变化 经度变化 分布规律
下载PDF
天山北坡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地带性 被引量:64
3
作者 谢锦 常顺利 +4 位作者 张毓涛 王慧杰 宋成程 何平 孙雪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4363-4372,共10页
生态化学计量工作专注于植物与土壤的元素比例关系及其环境解释等问题上,还需要分析在连续环境梯度上元素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加深已有的认识。受水热梯度的影响,植被与土壤在天山北坡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这为探讨植物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工作专注于植物与土壤的元素比例关系及其环境解释等问题上,还需要分析在连续环境梯度上元素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加深已有的认识。受水热梯度的影响,植被与土壤在天山北坡均存在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这为探讨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带谱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天山中段北坡海拔1000—3840m范围内,按海拔梯度对植物和土壤分别采样,测定其C、N、P含量。结果表明:(1)随海拔的升高,植物C、N、P含量及其计量比变化规律各不相同,C含量随海拔变化保持不变,仅山地针叶林显著低于亚高山灌丛草甸、高山垫状植被和山前灌木(P<0.05);N含量、C∶P、N∶P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显著高于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山垫状植被(P<0.05);P含量、C∶N则是随海拔先降低后升高,高山垫状植被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山地荒漠草原、山前灌木和高山草甸显著高于山地草原、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P<0.05)。(2)从生活型角度,乔木、灌木和草本C、N含量、C∶N差异不显著,灌木P含量、C∶P、N∶P显著高于草本(P<0.05);乔木和灌木更受P限制,草本更受N限制。(3)随海拔的升高,土壤C、N、P含量、C∶P、N∶P均先升高后降低,其中山地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均显著高于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P<0.05),土壤C∶N表现为一直降低,山地荒漠草原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4)植物C、N、P及计量比与土壤相关性分析中,仅植物C∶P与土壤C∶P相关性显著,且植物C、N、P含量与土壤相关系数小于植物C∶P、N∶P与土壤相关系数。在垂直地带性上,土壤主要通过生态化学计量比影响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 植被型 垂直地带 天山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的地貌垂直地带性与寒冻夷平面 被引量:9
4
作者 张信宝 吴积善 +2 位作者 汪阳春 贺秀斌 齐永青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7-611,共5页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流水地貌带,<3 800 m;冰缘地貌带,3800~4200 m;冰川地貌带,>4200 m;相应的主导地貌过程分别是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本文提出了高原面形成的寒冻夷平机制,并认为川西北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流水地貌带,<3 800 m;冰缘地貌带,3800~4200 m;冰川地貌带,>4200 m;相应的主导地貌过程分别是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本文提出了高原面形成的寒冻夷平机制,并认为川西北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升背景下形成的寒冻夷平地貌。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结晶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强,形成了冰川发育的高山;三叠系砂板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差,形成了融冻土流发育的丘状起伏的高原面。此外,还延伸联想到青藏高原夷平面和高原隆升的一些科学问题,如冻融侵蚀在高原地貌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地面隆升幅度与地壳构造上升幅度,高原面高度的区域差异和大冰盖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地貌垂直地带 融冻土流 寒冻夷平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及山地灾害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信宝 吴积善 汪阳春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3-640,共8页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现在流水地貌带海拔高度<3800m;冰缘地貌带为3800~4200m;冰川地貌带>4200m;相应的主导地貌过程分别是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川西北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升背景下冻融侵蚀形成的夷平地貌,花岗岩... 川西北高原地貌垂直地带性明显:现在流水地貌带海拔高度<3800m;冰缘地貌带为3800~4200m;冰川地貌带>4200m;相应的主导地貌过程分别是流水侵蚀、冻融侵蚀和冰川侵蚀.川西北高原是大面积构造隆升背景下冻融侵蚀形成的夷平地貌,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结晶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强,三叠系砂板岩,抗寒冻风化能力差,前者可以形成冰川发育的高山,后者为融冻地貌等发育的丘状起伏的高原面.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主要位于流水地貌带与冰缘地貌带的交界地带,滑坡、崩塌、融冻土流是工程沿线的主要斜坡灾害,规模多为中小型.工程沿线地区泥石流沟数量多、规模小,但流水地貌带内的部分沟谷可能有大型泥石流发生.融冻土流是该区河流泥沙的主要来源,侵蚀产沙对水库淤积的影响应引起重视.冰缘地貌和流水地貌的交错带部位,地貌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相当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西线工程 川西北高原 地貌垂直地带 山地灾害
下载PDF
中国典型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特征及其影响要素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实 赵茹欣 +3 位作者 贾仰文 牛存稳 刘梁美子 占车生 《自然杂志》 2018年第1期12-16,共5页
山地的地形特征影响其气候特性,使山地植被呈现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分异。对中国典型山地——太行山、横断山和喀斯特山地的研究表明:3个典型山地降雨的垂直地带性差异较大,北太行山迎风坡存在两个最大降雨高度,横断山最大降雨高度位于其... 山地的地形特征影响其气候特性,使山地植被呈现显著的垂直地带性分异。对中国典型山地——太行山、横断山和喀斯特山地的研究表明:3个典型山地降雨的垂直地带性差异较大,北太行山迎风坡存在两个最大降雨高度,横断山最大降雨高度位于其背风坡上,而喀斯特山区没有明显的最大降雨高度。植被分布沿海拔梯度表现出较大共性:低海拔地区主要为耕地和灌丛;随着海拔的升高,针叶林和阔叶林的比例逐渐增加,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高海拔地区则主要被高山草甸或冰雪带所占据。水分是限制太行山低海拔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而高海拔地区植被生长则主要受温度限制;横断山和喀斯特地区降雨充沛,植被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气候因子 植被 垂直地带
下载PDF
垂直地带性岩溶生态环境特征初探——以金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平恒 章程 +2 位作者 高彦芳 吴月霞 李林立 《地质与资源》 CAS 2007年第2期125-129,124,共6页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垂直地带性岩溶生态特征明显.通过研究发现,金佛山在不同海拔地质背景基础上,土壤、物种多样性和山上山下两种不同特征的岩溶动力系统.土壤分带性主要表现为:从山下向山顶依次为黄壤、暗黄壤、黄...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的垂直地带性岩溶生态特征明显.通过研究发现,金佛山在不同海拔地质背景基础上,土壤、物种多样性和山上山下两种不同特征的岩溶动力系统.土壤分带性主要表现为:从山下向山顶依次为黄壤、暗黄壤、黄棕壤和棕壤.物种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植被种类繁多,动物类型复杂多样,是同类地区所罕见的,大大丰富了我国野生生物基因库.岩溶动力系统主要表现为:土壤CO2和水化学特征的差异显著,从而形成了山上山下两个不同特征的岩溶动力系统,山下岩溶作用明显强于山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地带 岩溶生态环境 岩溶动力系统 金佛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川西北高原山地灾害垂直地带性 被引量:8
8
作者 吴积善 张信宝 汪阳春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由于形成山地灾害的多种自然因素具有垂直地带性,尤其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水,超过一定高度后由液态成为固态,从而也造成了山地灾害的垂直地带性,从高到低可分为冰雪型、冻融型和流水(含地下水)型等三个山地灾害垂直带,高低两带之间主体... 由于形成山地灾害的多种自然因素具有垂直地带性,尤其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水,超过一定高度后由液态成为固态,从而也造成了山地灾害的垂直地带性,从高到低可分为冰雪型、冻融型和流水(含地下水)型等三个山地灾害垂直带,高低两带之间主体界线在川西北高原地区为4900m和3500m。各带均有其特有的山地灾害,其中冰雪型山地灾害主要有冰崩、雪崩、冰面湖崩决等;冻融型山地灾害有冻融土流、冻融滑塌、冻融坍塌、融冻泥流、寒冻岩屑流和冰湖溃决等;流水型山地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山洪、泥石流坝和滑坡坝溃决等。认清这些灾害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对于在相应地带进行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时,避免、减轻或妥善处治其危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山地灾害 垂直地带
下载PDF
北京清水河流域水循环垂直地带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飞 贾仰文 +2 位作者 牛存稳 刘佳嘉 韩春苗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共5页
为明确山区地形及下垫面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以北京市清水河流域为例,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对清水河流域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在模型验证效果较好的基础上,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分析清水河流域不同海拔和下垫面的水循环要素通量变化情况。... 为明确山区地形及下垫面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以北京市清水河流域为例,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对清水河流域水文过程进行模拟,在模型验证效果较好的基础上,利用模型计算结果分析清水河流域不同海拔和下垫面的水循环要素通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降水和入渗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蒸散发量和径流深则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山区水文过程呈现出在海拔较高处降水形成大量入渗,但主要在海拔较低处形成径流;不同下垫面情况的蒸散发量和径流深呈现出常绿针叶灌木林>落叶阔叶林>草甸,而入渗量则表现为草甸>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灌木林;海拔的差异对水循环要素的影响较下垫面对水循环要素的影响更大。该结果对于山区水循环过程的深入理解和植被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流域 水循环 垂直地带 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
下载PDF
西藏米拉山土壤团聚体垂直地带性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喻武 任德智 +3 位作者 杨文姬 宋珺 乔锋 李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69,共11页
为探明米拉山土壤结构及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按照200 m梯度,选取研究区海拔4 200~5 000 m间土壤,对>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团聚体破坏率(PAD)、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WD)和分形维数(D... 为探明米拉山土壤结构及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利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按照200 m梯度,选取研究区海拔4 200~5 000 m间土壤,对>0.25 mm团聚体的含量、团聚体破坏率(PAD)、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WD)和分形维数(D)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海拔5 000,4 800 m土壤容质量及孔隙度结构均优于4 200~4 600 m,有机质质量分数随海拔降低先减小后增大,4 600 m有机质质量分数显著(p<0.05)小于其余海拔.(2)研究区土壤机械稳定性及水稳性团聚体均以>0.25 mm粒径为主.总体上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及水稳性团聚体均表现为海拔5 000,4 800 m优于4 200~4 600 m,其MWD,GMD值相对较高,PAD值相对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干筛与湿筛两种条件下的D值随海拔增加而变小.(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容质量及大团聚体含量直接影响团聚体稳定性.海拔是区域土壤理化性质产生差异、导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异同的重要因素.(4)海拔通过改变水热条件,间接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有机质周转、土壤侵蚀过程,从而导致土壤结构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拉山 垂直地带 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下载PDF
西藏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党超 孙小凡 程尊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研究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为泥石流灾害的安全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9—2015年进行的多次野外调查为基础,通过成因分析与案例研究,探讨地带性因素对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分布、成因类型以及泥... [目的]研究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为泥石流灾害的安全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9—2015年进行的多次野外调查为基础,通过成因分析与案例研究,探讨地带性因素对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分布、成因类型以及泥石流体性质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结果]扎墨公路以东西向延伸的岗日嘎布山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其中北段穿过5个垂直带谱,南段穿过8个垂直带谱。泥石流的分布密度与暴发频率随着海拔的降低呈现出低、高、低的特征;成因类型由冰面湖溃决型、冰川型、融水降雨型泥石流逐渐过渡到降雨型泥石流;泥石流流体性质从泥流、水石流、稀性泥石流、亚黏性泥石流、黏性泥石流逐渐过渡,容重依次增大。[结论]随着公路沿线垂直带由Ⅰ带降低到Ⅷ带,泥石流的分布、成因类型和流体性质,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分异特征在南段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墨公路 泥石流 成因类型 流体性质 垂直地带
下载PDF
江西毛竹林分结构垂直地带性变化规律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海霞 张健 +2 位作者 黎美莲 彭九生 黄海凡 《湖北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0-11,共2页
通过对江西省14个毛竹主产县的34个样地毛竹立竹度、平均胸径、林分高度和立竹整齐度等4个林分因子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竹林结构因子在垂直地带性变化上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立竹度总体随海拔升高而增大,林分胸径、高度... 通过对江西省14个毛竹主产县的34个样地毛竹立竹度、平均胸径、林分高度和立竹整齐度等4个林分因子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竹林结构因子在垂直地带性变化上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立竹度总体随海拔升高而增大,林分胸径、高度和整齐度则与之相反,即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林分结构 垂直地带 立竹度
下载PDF
运用地貌垂直地带性理论判别庐山第四纪冰川有无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信宝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庐山东约300 km的浙西千里岗山,海拔1 523 m,高于庐山1 474 m,山顶出露岩层为夹粉砂质泥岩的岩屑石英砂岩的志留系上统唐家坞组,岩性软弱。以赣北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是我国地质、地理学界争议最大、认识最分歧的重大问... 庐山东约300 km的浙西千里岗山,海拔1 523 m,高于庐山1 474 m,山顶出露岩层为夹粉砂质泥岩的岩屑石英砂岩的志留系上统唐家坞组,岩性软弱。以赣北庐山为代表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是我国地质、地理学界争议最大、认识最分歧的重大问题,"庐山第四纪冰川"认识分歧的重要原因是山地侵蚀地貌形态和相应堆积物的多解性。依据地貌垂直地带性理论,软弱岩层的分布高程,不可能超过冰川地貌带上限,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冰川地貌带的高度。为此,通过"跳出庐山看庐山",判别庐山第四纪冰川的有无。认为,千里岗山与包括庐山在内的邻近地区的同高程山地的高度无第四纪冰川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垂直地带 岩性 赣北庐山 浙西千里岗山 第四纪冰川
下载PDF
论广西气候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作雄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4-60,共7页
该文对广西山地气候分布的垂直地带谱的形成和特点作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广西山地气候的垂直分布既有华南山地气候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又有广西独特的特点.既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变化和相应的垂直地带性变化,也有经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强... 该文对广西山地气候分布的垂直地带谱的形成和特点作了详细的阐述.指出了广西山地气候的垂直分布既有华南山地气候垂直分布的一般规律,又有广西独特的特点.既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变化和相应的垂直地带性变化,也有经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强调了影响广西山地气候垂直地带谱变异的纬度,地形和距海远近以及大气环流(季风活动)等诸因素中,地形结构为最显著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气候 垂直地带性分布
下载PDF
山地灾害垂直地带性及其对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的影响
15
作者 汪阳春 吴积善 张信宝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1期32-37,共6页
由于形成山地灾害的多种自然因素具有垂直地带性,尤其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水,超过一定高度后由液态成为固态,从而造成了山地灾害的垂直地带性。山地灾害从高到低可分为冰雪带、冻融带和流水(含地下水,裂隙水)带,高低两带之间主体界线在... 由于形成山地灾害的多种自然因素具有垂直地带性,尤其作为主要动力因素的水,超过一定高度后由液态成为固态,从而造成了山地灾害的垂直地带性。山地灾害从高到低可分为冰雪带、冻融带和流水(含地下水,裂隙水)带,高低两带之间主体界线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及其邻近地区为4 900m和3 500m。各带均有其特点,其中对西线第一期工程及其下游地区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有:大型的冰崩、雪崩、冰湖崩决、滑坡或古滑坡复活、泥石流、泥石流坝或滑坡坝溃决,但这些大型山地灾害在该地区不很严重,今后出现的可能性小,只要引起重视,妥善处理,可以避免或减轻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垂直地带 南水北调 影响
下载PDF
克里雅河流域植被覆盖垂直地带性分布与变化特征
16
作者 阿不都拉·阿不力孜 依力亚斯江·努尔麦麦提 +1 位作者 普拉提·莫合塔尔 白克拉木·孜克利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92,共6页
植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和环境组分,能够反应自然地域综合体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时空特征变化,因此在探讨地表过程及全球变化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和SRTM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 植被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和环境组分,能够反应自然地域综合体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时空特征变化,因此在探讨地表过程及全球变化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和SRTM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干旱区内陆河[CD2]克里雅河流域2002-2013年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分析了该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地形、气象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克里雅河流域植被覆盖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空间差异,其海拔3000~3500m范围的丘陵带平均植被覆盖度最大;过去12a来该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其中上游高山带、中游冲积扇平原带和下游沙漠带植被覆盖逐渐退化,而低山丘陵带植被覆盖变化有上升趋势并逐渐改善;总体上,流域植被覆盖与气温变化呈负相关关系,而与降水变化表现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垂直地带 MODIS-NDVI 克里雅河流域
下载PDF
太行山区降水空间扩展方法与垂直地带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建 占车生 +1 位作者 王飞宇 胡实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1-768,共8页
山区降水影响机制复杂,空间变异性强,由于观测资料稀缺,降雨数据从站点到空间的扩展一直是水文学界的难点。本文基于太行山区34个国家气象站和130个雨量站的降水实测数据,评估了距离平方反比法(IDS)、改进的降水海拔关系模型(MPAR)和两... 山区降水影响机制复杂,空间变异性强,由于观测资料稀缺,降雨数据从站点到空间的扩展一直是水文学界的难点。本文基于太行山区34个国家气象站和130个雨量站的降水实测数据,评估了距离平方反比法(IDS)、改进的降水海拔关系模型(MPAR)和两种综合方法(MPAR-IDS和IDS-MPAR)应用于太行山区降雨空间扩展的效果,探讨了山区降雨空间扩展的影响机制及方法优劣性。结果表明,4种空间扩展方法中IDS-MPAR精度最高,其年降水平均相对误差(MRE)仅8.7%,比IDS方法小14.0%,MPAR-IDS的误差比IDS低10.4%,MPAR与IDS的精度接近。基于IDS-MPAR插值结果的分析表明:太行山区降水分布规律主要受地形影响,降水等值线与山体走向基本一致;在小五台山、南太行迎风坡山腰存在一个最大降水高度,在恒山、五台山则存在两个最大降水高度,分别在迎风坡山腰和山顶附近;大同盆地等几个背风坡盆地降水很少,而喇叭口形的长治盆地降水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地形 垂直地带 空间展布 太行山
下载PDF
藏东横断山区业拉山背风坡土壤理化性质垂直地带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鹏 李小熊 +4 位作者 姚甜甜 喻武 方江平 万丹 史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1-118,共8页
【目的】对业拉山背风坡不同海拔梯度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地带性进行分析,为区域干凉河谷地带土壤抗侵蚀评价及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业拉山海拔3200~4600 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积质量、孔隙度、田间持水性、有机质含量... 【目的】对业拉山背风坡不同海拔梯度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地带性进行分析,为区域干凉河谷地带土壤抗侵蚀评价及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以业拉山海拔3200~4600 m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积质量、孔隙度、田间持水性、有机质含量,并分析海拔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海拔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体积质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率、毛管含水率和田间持水率分别为14.78~198.96 g/kg,0.43~1.45 g/cm3,55.51%~89.25%,42.64%~81.13%,38.52%~201.61%,30.19%~184.85%和23.07%~175.25%。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体积质量、非毛管孔隙度总体呈减小趋势,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率、毛管含水率、田间持水率总体呈增大趋势。海拔与土壤体积质量、非毛管孔隙度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与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饱和含水率、毛管含水率、田间持水率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业拉山背风坡表层土壤结构以海拔4400 m地区最优,海拔4200和4600 m地区优于海拔3800和4000 m地区,海拔3200~3600 m地区最差。从土壤类型看,业拉山背风坡表层土壤理化性能综合表现为黑毡土>棕壤>褐土>灰褐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拉山 背风坡 土壤理化性质 垂直地带 藏东 横断山区
下载PDF
基于垂直地带性的秦岭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庆蕊 孙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197-199,202,共4页
陕西秦岭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相对薄弱。本文主要从分析山地旅游资源分布的特性,即独立山体旅游资源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旅游资源分布格局的类垂直地带性出发,总结了秦岭山地旅游开发的几种模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森林公园开发模式... 陕西秦岭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相对薄弱。本文主要从分析山地旅游资源分布的特性,即独立山体旅游资源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旅游资源分布格局的类垂直地带性出发,总结了秦岭山地旅游开发的几种模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森林公园开发模式、地质公园开发模式、生态主题公园开发模式、遗址公园开发模式、山地运动开发模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旅游 秦岭 垂直地带 旅游开发
下载PDF
传统聚落对垂直地带性的空间适应策略——以傈僳族的立体人居模式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晓蝶 杨宇亮 《住区》 2019年第5期34-40,共7页
本文以"主位"空间视角,从垂直地带性对生计方式的限定为切入点,以傈僳族聚落的立体人居模式为例,选取典型聚落同乐村,探讨立体人居模式对傈僳族聚落、民居空间特征的影响及其成因。基本结论如下:垂直地带性通过生计方式为中... 本文以"主位"空间视角,从垂直地带性对生计方式的限定为切入点,以傈僳族聚落的立体人居模式为例,选取典型聚落同乐村,探讨立体人居模式对傈僳族聚落、民居空间特征的影响及其成因。基本结论如下:垂直地带性通过生计方式为中介深刻影响了聚落空间;傈僳族的垂直生计方式形成典型的立体人居模式,垂直地带性为该模式提供了可能性、限制性与选择性;聚落空间的垂直地带性是复杂地理环境中的普遍人居模式。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学思维对于完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范式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传统聚落 垂直地带 生计方式 立体人居 傈僳族 同乐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