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城市之含水层补给砾石桩与垂直渗透导管LID工法新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许少华 张俼瑍 洪碧芳 《上海国土资源》 2016年第2期70-74,共5页
海峡两岸之都会地区快速发展,使不透水地表面积增加,加上降雨型态逐渐改变,都市防洪必须采取更多元的策 与手段,以因应此-趋势所造成的挑战.近年来,国际间常采用低冲击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之入渗工法为都市防洪的手段.... 海峡两岸之都会地区快速发展,使不透水地表面积增加,加上降雨型态逐渐改变,都市防洪必须采取更多元的策 与手段,以因应此-趋势所造成的挑战.近年来,国际间常采用低冲击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之入渗工法为都市防洪的手段.低冲击开发措施,是利用开发区域其中-小部分土地,以小单元分布式之入渗方式削减地表径流,恢复该区块之原始水文循环状态,以提升地下水补注、降低热岛效应,以实现海绵城市之概念.本研究以台中市卵砾石地层为研究对象,导入上述低冲击开发概念,以办公大楼旁之空地,设置-植生滞留池并加入砾石桩,利用砾石桩之高渗透性,将自大楼屋顶收集之降雨径流,快速导入含水层中,进而补注地下水.人为注水试验结果显示,植生滞留池于设置砾石桩后,入渗率可提升约10倍,而自然降雨事件入渗率效果更加显著.以暴雨径流管理模式(storm watermanagement model, SWMM)评估植生滞留池设置前后之功效,植生滞留池设置后,于5年重现期距降雨事件下,可达到86%出流体积削减,也降低5%洪峰流量,设置砾石桩后,于自然降雨事件中植生滞留池皆未产生地表出流.而以停车场铺面区域为例,加入垂直式渗透导管改造后之透水铺面饱和入渗率计算值可增加18-35倍,模拟子集水区与铺面改造情境下加入垂直式渗透导管,考虑设置数量与削减径流百分比,其设置面积10%时发挥最佳削减效益,以连锁砖改造为植草砖之情况设置垂直式渗透导管面积达10%与现况情境相较之下,于五年重现期降雨可削减15%以上之地表径流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冲击开发(LID) 水资源利用 地下水补给 砾石桩 垂直式渗透导管 暴雨径流管理模(SWMM)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