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成都龙泉山地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
9
1
作者
毛子龙
杨小毛
赖梅东
《四川环境》
2011年第6期63-68,共6页
随着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评价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发展需要。本文以成都市龙泉山地区为例,从景观类型、生态功能、生态价值、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地质灾害敏感性5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
随着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评价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发展需要。本文以成都市龙泉山地区为例,从景观类型、生态功能、生态价值、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地质灾害敏感性5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描述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下的生态适宜性,综合两种评价结果进行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机理的差异使评价结果有着很大的区别,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弥补彼此的不足,本文将研究区的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禁止开发区、严格限建区、一般限建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5个分区,各区的面积分别为259.70km2、793.89km2、1220.35km2、739.68km2和490.42km2。以往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往往单一地考虑水平或者垂直生态过程,本文构建的这种综合水平和垂直生态过程的评价方法为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适宜性
成都龙泉山地区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水平
生态
过程
垂直生态过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划分研究——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被引量:
21
2
作者
吕剑成
周磊
+2 位作者
洪武扬
李满春
黄秋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0-1567,共8页
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合理布局以实现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降低城市化过程中因建设用地肆意蔓延所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建...
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合理布局以实现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降低城市化过程中因建设用地肆意蔓延所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建设密度4类因子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赋值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垂直生态过程的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判别得到的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阻力基面为基础,再以描述水平生态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两种扩张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值,并依据二者的最小累积阻力差值表面,从空间上将武进区划分为4个等级的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分别为优先建设区118.39km2、适宜建设区233.60km2、生态缓冲区777.91km2、生态控制区115.90km2,明确指出了各分区的空间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武进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参考。同时考虑了垂直生态过程和水平生态过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方法只从景观单元垂直过程研究的不足之处,为生态适宜性分区划分的方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生态
适宜性
垂直生态过程
水平
生态
过程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武进区
原文传递
题名
成都龙泉山地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
9
1
作者
毛子龙
杨小毛
赖梅东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四川环境》
2011年第6期63-6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51079001)
文摘
随着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评价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发展需要。本文以成都市龙泉山地区为例,从景观类型、生态功能、生态价值、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地质灾害敏感性5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描述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下的生态适宜性,综合两种评价结果进行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机理的差异使评价结果有着很大的区别,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弥补彼此的不足,本文将研究区的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禁止开发区、严格限建区、一般限建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5个分区,各区的面积分别为259.70km2、793.89km2、1220.35km2、739.68km2和490.42km2。以往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往往单一地考虑水平或者垂直生态过程,本文构建的这种综合水平和垂直生态过程的评价方法为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关键词
生态
适宜性
成都龙泉山地区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水平
生态
过程
垂直生态过程
Keywords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the area of Longquan Mountains in Chengdu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horizontal ecological process
vertical ecological process
分类号
X82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划分研究——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被引量:
21
2
作者
吕剑成
周磊
洪武扬
李满春
黄秋昊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60-1567,共8页
基金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课题(201411014)
文摘
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合理布局以实现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降低城市化过程中因建设用地肆意蔓延所导致的土地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采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建设密度4类因子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赋值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以垂直生态过程的多因素多因子综合判别得到的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阻力基面为基础,再以描述水平生态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计算两种扩张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值,并依据二者的最小累积阻力差值表面,从空间上将武进区划分为4个等级的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分别为优先建设区118.39km2、适宜建设区233.60km2、生态缓冲区777.91km2、生态控制区115.90km2,明确指出了各分区的空间布局,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武进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参考。同时考虑了垂直生态过程和水平生态过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方法只从景观单元垂直过程研究的不足之处,为生态适宜性分区划分的方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补充。
关键词
城市土地
生态
适宜性
垂直生态过程
水平
生态
过程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武进区
Keywords
urban land ecological suitability
vertical ecological processes
hovizontal ecological processes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Wujin District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成都龙泉山地区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毛子龙
杨小毛
赖梅东
《四川环境》
201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划分研究——以常州市武进区为例
吕剑成
周磊
洪武扬
李满春
黄秋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