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GPS三频数据计算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变化率 被引量:4
1
作者 管斌 孙中苗 +1 位作者 刘晓刚 朱永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7-896,共10页
研究了通过采样间隔为1 s的GPS三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计算1 Hz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变化率(RVTEC)的方法,推导了直接采用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计算RVTEC的公式,对一般空间环境与电离层活动剧烈两种条件下L1L2、L1L5、L2L5三种载波相位组合... 研究了通过采样间隔为1 s的GPS三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计算1 Hz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变化率(RVTEC)的方法,推导了直接采用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计算RVTEC的公式,对一般空间环境与电离层活动剧烈两种条件下L1L2、L1L5、L2L5三种载波相位组合计算的RVTEC进行了一致性分析,给出了通过三频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计算电离层RVTEC的修正方法,比较了X射线太阳耀斑期间RVTEC与由传统方法计算的总电子含量变化率(ROT)响应,在双星串飞编队测高模式下对计算方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L1L2、L1L5两种组合之间的一致性较好,由L1L2、L1L5组合计算的RVTEC的中误差约为0.004 TECu/s,RVTEC较ROT更能体现TEC变化的细节,在双星串飞编队测高模式下海面高梯度的计算中,电离层延迟之差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频数据 载波相位 垂直电子含量变化率 电离层闪烁 卫星测高
下载PDF
芦山M_S7.0地震前后电离层电子含量扰动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谢益炳 伍吉仓 +2 位作者 陈俊平 徐克科 彭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105,158,共11页
基于IGS提供的GIM数据和陆态网测站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法对芦山MS7.0地震前后各10天的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月16—21日出现明显的VTEC异常减少.因此,在排除太阳活动因素后,认为电离层的异常变化有可能是地震发... 基于IGS提供的GIM数据和陆态网测站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法对芦山MS7.0地震前后各10天的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月16—21日出现明显的VTEC异常减少.因此,在排除太阳活动因素后,认为电离层的异常变化有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垂直电子含量 芦山Ms7 0地震 异常
下载PDF
IGS电离层图内插区域电离层电子含量精度分析
3
作者 崔书珍 周金国 +1 位作者 葛山运 邓军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16年第3期57-62,共6页
本文以重庆CORS网2007年第247天5个基准站观测数据为例,首先采用平滑伪距观测值解算各个基准站上空的VTEC值,然后将其中的4个测站穿刺点处的VTEC值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内插YUBE站上空的穿刺点处的VTEC,发现克里金插值法内插的电离层穿刺点... 本文以重庆CORS网2007年第247天5个基准站观测数据为例,首先采用平滑伪距观测值解算各个基准站上空的VTEC值,然后将其中的4个测站穿刺点处的VTEC值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内插YUBE站上空的穿刺点处的VTEC,发现克里金插值法内插的电离层穿刺点的VTEC值精度是可靠的,且比高精度的广义三角级数函数模型计算精度更高。再利用IGS电离层图,采用电离层穿刺点周围4个电离层图点和包含电离层穿刺点的所有格网点内插BANA站整点时刻的电离层VTEC值,经比较发现两者的内插精度基本一致。最后,利用包含电离层穿刺点的所有IGS电离层图点内插重庆CORS网5个基准站上空的整点时刻电离层VTEC值,经分析发现由IGS电离层图内插的5个基准站上空的VTEC值均比采用平滑伪距观测值解算的VTEC值偏大,约3.454TECU,且插值结果精度低于广义三角级数函数模型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金法插值 电离层图 电离层垂直电子含量
下载PDF
基于离散系统卡尔曼滤波的电子含量预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玉晶 杨力 张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1-113,共3页
使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的数据,拟合电离层VTEC模型的参数,提出了利用离散系统卡尔曼滤波方程预报电离层TEC的方法,并对2002年9月10日和2002年9月14日特定时刻的TEC进行了预报和分析,其半小时内的预报精度达到2.5 TECU,实验证... 使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的数据,拟合电离层VTEC模型的参数,提出了利用离散系统卡尔曼滤波方程预报电离层TEC的方法,并对2002年9月10日和2002年9月14日特定时刻的TEC进行了预报和分析,其半小时内的预报精度达到2.5 TECU,实验证明可以利用该方法对某些电离层活动进行有效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vtec模型 电离层 电子含量TEC 拟合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前电离层VTEC的异常响应 被引量:28
5
作者 祝芙英 吴云 +3 位作者 林剑 周义炎 熊晶 杨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7,共8页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的GPS观测数据,解算得到了震中上空附近的电离层VTEC;以VTEC的滑动均值为背景参考值,以2倍均方差作为误差限值,对临震一个月的VTEC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的GPS观测数据,解算得到了震中上空附近的电离层VTEC;以VTEC的滑动均值为背景参考值,以2倍均方差作为误差限值,对临震一个月的VTEC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显示,在震前多次出现VTEC的异常扰动,其中4月29日、5月6—7日为异常减少,5月9日为异常增加,而且电离层VTEC的异常驼峰有向磁赤道漂移的趋势.由于距离发震时刻较近,排除其它因素后可能源于此次地震引起的电离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垂直电子含量(vtec) 汶川地震 地震监测预报
下载PDF
利用GPS双频载波相位单历元解算电离层VTEC 被引量:6
6
作者 林剑 吴云 +2 位作者 周义炎 施顺英 邢乐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71,共4页
探索了一种新的基准站上空垂直电离层电子浓度(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计算方法,即从单历元整周模糊度和双频观测值入手计算VTEC。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计算得到的VTEC与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提供的VTEC随时间... 探索了一种新的基准站上空垂直电离层电子浓度(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计算方法,即从单历元整周模糊度和双频观测值入手计算VTEC。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计算得到的VTEC与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提供的VTEC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且内符合精度良好,能反映电离层活动随时间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电子含量(vtec) 单历元 整周模糊度 周跳 内符合精度
下载PDF
玉树Ms7.1地震前电离层VTEC异常 被引量:8
7
作者 熊晶 周义炎 吴云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27,共4页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GNSS连续观测站资料,解算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后,震中附近4个GNSS观测站(LHAS、LUZH、DLHA、WUSH)上空的TEC时间序列数据及中国区TEC二维分布的时间序列数据。从TEC时间序列图来看,其中LHAS、LUZH、... 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GNSS连续观测站资料,解算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地震后,震中附近4个GNSS观测站(LHAS、LUZH、DLHA、WUSH)上空的TEC时间序列数据及中国区TEC二维分布的时间序列数据。从TEC时间序列图来看,其中LHAS、LUZH、WUSH站在4月1日当地时的下午TEC出现了正扰动;LHAS、LUZH和DLHA站在4月5日当地时的午夜TEC出现了正扰动;TEC的扰动自东向西漂移,其中5日的扰动区域相对较大,几乎横跨整个中国区域上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电子含量(vtec) 电离层扰动 地震 前兆 GNSS
下载PDF
不同电离层VTEC模型的建模效果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秀海 曹先革 +3 位作者 张为成 司海燕 赵晓明 黑龙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3-25,28,共4页
简要介绍几种电离层竖向总电子含量VTEC模型,并利用单基站的GPS观测数据进行建模。结果表明,不同模型的建模效果存在差异,而且各种模型拟合残差呈现周期性的特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电离层 电子含量 vtec 拟合模型
下载PDF
第24太阳活动周武汉电离层VTEC变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磊 杨梅 +1 位作者 姚宜斌 王友昆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19年第1期23-31,共9页
利用2008-2015年(第24太阳活动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CMONOC)武汉站(30.5°N,114.4°E)GPS双频接收机监测的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数据,分析电离层VTEC变化特性,并讨论VTEC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VTEC估值周日变化在14:... 利用2008-2015年(第24太阳活动周)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CMONOC)武汉站(30.5°N,114.4°E)GPS双频接收机监测的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数据,分析电离层VTEC变化特性,并讨论VTEC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VTEC估值周日变化在14:00-16:00LT左右达到最大值;同时,电离层VTEC也表现出明显的逐日变化特性,特别是在VTEC峰值处呈现较大差异.在太阳活动高年(2011-2015),VTEC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结构,即所谓的"半年异常"现象,春季峰值大于秋季峰值,"冬季异常"也更为明显.在各个季节(除春季外),VTEC与F_(10.7p)的相关性最好,与F_(10.7)的相关性次之,与太阳黑子数(SSN)的相关性稍弱;秋季VTEC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最好(Max_(F10.7p)=0.92232,Max_(SSN)=0.85575),冬季VTEC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最差(Min_(F10.7p)=0.79028,Min_(SSN)=0.727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电子含量(vtec) 半年异常 冬季异常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利用GRACE卫星精密微波测距确定星间平均电子密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超 马淑英 尹凡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66-1376,共11页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GRACE两颗卫星之间K波段双频微波精密测距和轨道数据,得到星间平均电子密度.发展了一种将连续轨道电子密度极小对齐到零的方法,以消除整周模糊度;借助CHAMP卫星朗缪探针测量得到的轨道电子密度基值以及GPS掩星数据计算...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GRACE两颗卫星之间K波段双频微波精密测距和轨道数据,得到星间平均电子密度.发展了一种将连续轨道电子密度极小对齐到零的方法,以消除整周模糊度;借助CHAMP卫星朗缪探针测量得到的轨道电子密度基值以及GPS掩星数据计算的等离子体垂直梯度标高,进一步修正了GRACE星间电子密度所固有的偏差;从而得到大约500km高度上长达近十年的全球电子密度数据.为了检验消除偏差后GRACE星间电子密度数据的可靠性,对比了GRACE卫星过Millstone Hill雷达上空时,非相干散射雷达观测到的大致同时和相近位置的电子密度数据,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7,平均偏差为-7.26%,GRACE星间电子密度总体稍微偏低,偏差的标准差为18.6%.为进一步验证本文方法所得数据的可用价值,利用消除偏差后的电子密度数据,对GRACE卫星与CHAMP卫星在近乎相同的地方时而高度不同的近圆极轨道上飞行的情况下,两颗卫星观测到的电子密度随经度和纬度的全球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多方面的对比检验证明,本文方法得到的几乎连续10年的GRACE高度上全球电子密度数据基本可靠,为电离层气候学与天气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微波测距 电子含量 整周模糊度 电离层电子密度 垂直梯度标高
下载PDF
地基单站GNSS的电离层VTEC高精度解算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琨 盛冬生 +2 位作者 王飞飞 张红波 李建儒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7-424,共8页
利用IGS提供的双频GNSS观测数据,分析了 Kalman方法解算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Kriging-K alman改进解算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解算的电离层VTEC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低纬地区... 利用IGS提供的双频GNSS观测数据,分析了 Kalman方法解算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Kriging-K alman改进解算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解算的电离层VTEC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低纬地区,当观测卫星数量发生改变时,Kalman方法解算的VTEC存在跳变异常,Kriging-K alman方法解算的VTEC变化较为平稳,不存在跳变现象.对比分析耀斑期间两种方法解算VTEC的变化,发现Kalman方法解算的VTEC变化明显小于耀斑引起VTEC的增量;Kriging-K alman方法解算结果与实际变化相一致.表明Kriging-Kalman方法计算精度更高,能够更精确计算耀斑等剧烈异常空间天气活动期间的VTEC及其变化,有利于电离层VTEC日常精确监测、研究和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电子含量 垂直电子含量 Kalman方法 Kriging-Kalman方法 耀斑
下载PDF
基于重庆CORS网的电离层VTEC插值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书珍 周金国 +1 位作者 李天和 冯大福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通过处理重庆CORS网的5个基准站观测数据,获得5个基准站上空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利用其中的4个测站上空的VTEC采用克里金插值和反距离加权插值内插出另外一个测站上空VTEC。将插值结果及广义三角级数函数模型计算的电离层VTEC... 通过处理重庆CORS网的5个基准站观测数据,获得5个基准站上空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利用其中的4个测站上空的VTEC采用克里金插值和反距离加权插值内插出另外一个测站上空VTEC。将插值结果及广义三角级数函数模型计算的电离层VTEC与实测VTEC进行比较,发现克里金插值和反距离加权插值的精度比广义三角级数函数计算的精度更高,更稳定;且克里金插值精度高于反距离加权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金插值 反距离加权插值 广义三角级数函数模型 垂直电子含量 连续运行参考站
下载PDF
X射线耀斑期间电离层VTEC的时变率
13
作者 管斌 孙中苗 +1 位作者 朱永兴 刘晓刚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6年第3期6-11,共6页
利用通过GEO卫星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计算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时变率(RVTEC)的方法,研究了RVTEC对太阳X射线耀斑的响应。根据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得到了RVTEC的计算公式。选取3个MGEX测站对2013~2015年间9次X级耀斑的观测数据进行了... 利用通过GEO卫星双频载波相位观测量计算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时变率(RVTEC)的方法,研究了RVTEC对太阳X射线耀斑的响应。根据载波相位观测方程,得到了RVTEC的计算公式。选取3个MGEX测站对2013~2015年间9次X级耀斑的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主要结果包括:①x级耀斑期间RVTEC不一定发生明显的增大;②RVTEC与耀斑的级别、太阳天顶角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③所有X3.2级以下耀斑观测结果中RVTEC最大不超过0.03TE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耀斑 垂直电子含量变化率 地球静止轨道 载波相位 电离层
下载PDF
基于M_GIM的短波测向精度分析
14
作者 刘昊容 《中国无线电》 2024年第8期43-46,66,共5页
短波信号常以天波传播为主,传统的短波定位系统利用干涉仪测向机测量来波相位差,从而计算出发射机所处的方位角,并通过增加干涉仪基线的维度计算其仰角。电磁波经过电离层传播后,电磁波的一些参数会产生变化,并影响定位结果。本文从电... 短波信号常以天波传播为主,传统的短波定位系统利用干涉仪测向机测量来波相位差,从而计算出发射机所处的方位角,并通过增加干涉仪基线的维度计算其仰角。电磁波经过电离层传播后,电磁波的一些参数会产生变化,并影响定位结果。本文从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变化的角度,分析电离层对短波定位系统的影响,并利用电离层建模仿真软件M_GIM对定位系统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M_GIM 短波定位 干涉仪测向 垂直电子含量
下载PDF
2010年墨西哥M7.2地震前电离层VTEC异常响应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童杨津 闻德保 舒敏 《导航定位学报》 2015年第3期117-121,131,共6页
针对震前震区上空电离层扰动是否受到地震活动影响这一难点,提出了一种组合式电离层扰动时空分析法。基于该方法,在震中附近设置了一个监测点A(32.5°N,115°W)及相近地磁纬度的两个参考点B(32.5°N,100°W)和C(32.5... 针对震前震区上空电离层扰动是否受到地震活动影响这一难点,提出了一种组合式电离层扰动时空分析法。基于该方法,在震中附近设置了一个监测点A(32.5°N,115°W)及相近地磁纬度的两个参考点B(32.5°N,100°W)和C(32.5°N,55°E),运用滑动四分位距法的双重检测标准分别检测了上述三点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的时序变化。结合空间天气情况分析出最有可能与地震活动相关的异常时段,并提取出了上述异常时段的VTEC空间异常分布,结果显示在该异常时段地震孕育区及其附近上空电离层出现了持续的正异常扰动现象。最终研究表明:4月4号出现的VTEC异常与本次地震孕育活动有关,且异常峰值主要集中于震中东、南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xico地震 垂直电子含量(vtec) 滑动四分位距法 电离层扰动
下载PDF
日本M_S9.0地震前VTEC异常扰动分析
16
作者 翟文博 周义炎 杨剑 《内陆地震》 2016年第4期335-343,共9页
基于GPS观测资料获取的电离层VTEC数据,采用kalman滤波法针对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海域附近MS9.0地震前后的电离层VTEC变化进行了异常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震前第3天和第6天的VTEC均存在异常增大现象,异常区域在震中以南且偏向于赤道方... 基于GPS观测资料获取的电离层VTEC数据,采用kalman滤波法针对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海域附近MS9.0地震前后的电离层VTEC变化进行了异常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震前第3天和第6天的VTEC均存在异常增大现象,异常区域在震中以南且偏向于赤道方向,并伴随自东向西漂移的过程。综合考虑太阳和地磁活动水平认为,震前第3天与第6天的电离层异常可能与本次地震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MAN滤波 垂直电子含量(vtec) 电离层异常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小波分解与Prophet框架融合的电离层VTEC预报模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睿 董绪荣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0-622,共13页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应用中,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是直接决定电离层延迟误差的重要参数。为提高其短期预报精度,在综合考虑地磁扰动影响的基础上,提... 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应用中,电离层垂直总电子含量(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VTEC)是直接决定电离层延迟误差的重要参数。为提高其短期预报精度,在综合考虑地磁扰动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小波分解与Prophet框架融合的时间序列预报模型,并基于全球电离层模型(global ionosphere model,GIM)格网数据进行了对比实验。通过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3项指标评估了预测结果,并分析其预报残差。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电离层平静期与活跃期)下,该模型的预报精度均较高,优于未改进的Prophet框架,显著优于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在中、高纬度地区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垂直电子含量 时间序列预测 小波分解 Prophet框架 地磁扰动
下载PDF
2001号台风“黄蜂”路径电离层TEC异常分析
18
作者 吴梦瑶 张瑞鹏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7期92-95,共4页
该文以2020年太平洋台风季首个被命名的风暴--强台风“黄蜂”为例,采用国际GNSS服务组织发布的全球垂直总电子含量数据,结合双线性插值、滑动时窗及四分位距的方法,分析台风发生发展过程前后,台风路径特征点上空电离层TEC的异常情况。... 该文以2020年太平洋台风季首个被命名的风暴--强台风“黄蜂”为例,采用国际GNSS服务组织发布的全球垂直总电子含量数据,结合双线性插值、滑动时窗及四分位距的方法,分析台风发生发展过程前后,台风路径特征点上空电离层TEC的异常情况。研究发现,电离层异常集中发生在台风起编日及其前后各一日的时间,具体时段在0:00—10:00 UTC,异常属性全部为负异常,且扰动范围先增大后减小,综合判断认为2001号台风“黄蜂”是引起这几日台风路径上空电离层形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电子含量 双线性插值 滑动时窗 四分位距 电离层异常 台风路径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下载PDF
基于GPS数据的震前电离层异常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一方 匡翠林 周晓慧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首先利用日本及周边区域IGS站提供的GPS观测数据,计算得到了测站上空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的时间序列。采用滑动平均法与非滑动平均法两种统计学方法针对日本境内某震例进行了震前VTEC值异常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地震震前出现了电离层异常现... 首先利用日本及周边区域IGS站提供的GPS观测数据,计算得到了测站上空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的时间序列。采用滑动平均法与非滑动平均法两种统计学方法针对日本境内某震例进行了震前VTEC值异常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地震震前出现了电离层异常现象。此外,为了探讨异常情况与地震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了电离层异常的全球空间分布。最后,通过对比两种异常检验方法的分析结果可知,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总体趋势一致,验证了本文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垂直方向电子含量(vtec) 电离层异常 滑动平均法 非滑动平均法
下载PDF
利用地基GPS探测震前电离层TEC异常 被引量:81
20
作者 吴云 乔学军 周义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40,共5页
利用地基GPS测量获得垂直电子总含量(VTEC)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亚洲3次大地震震前VTEC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在临震前10天之内,孕震区上空的VTEC均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扰动,异常的增加一般出现在异常减少之前,但距发震时刻较远,该异... 利用地基GPS测量获得垂直电子总含量(VTEC)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亚洲3次大地震震前VTEC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在临震前10天之内,孕震区上空的VTEC均出现了明显的异常扰动,异常的增加一般出现在异常减少之前,但距发震时刻较远,该异常可能与太阳或地磁活动增强有关;异常的减少一般临近发震时刻,基本可以归结为地震引起的电离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GPS 地震 电离层 垂直电子含量 TEC 异常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