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双腿垂直跳跃期间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
1
作者 王玲 姜霞 +2 位作者 陈鹏 郑成 徐金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15-2220,共6页
背景:目前常采用术后时间或临床医生主观标准来确定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重返运动时机,但这些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的下肢生物力学缺陷。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双腿垂直跳跃期间的下肢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方... 背景:目前常采用术后时间或临床医生主观标准来确定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重返运动时机,但这些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的下肢生物力学缺陷。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双腿垂直跳跃期间的下肢运动学与动力学特征。方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武汉体育学院招募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运动员与健康运动员各20名,年龄20-24岁,40名受试者进行双腿垂直跳跃试验,采集双腿垂直跳跃起跳阶段、初始着地时刻和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结果与结论:①初始着地时刻,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前交叉韧带重建组受试者术侧显示出更高的髋关节屈曲角度及更低的踝关节跖屈角度(P=0.013,P=0.018);②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前交叉韧带重建组受试者术侧表现出更高的髋关节屈曲角度、膝关节外旋角度及踝关节外旋角度(P=0.016,P=0.030,P=0.042),更低的髋关节外展角度及膝关节屈曲角度(P=0.019,P=0.025);③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时刻,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前交叉韧带重建组受试者术侧显示出更低的膝关节伸展力矩、膝关节内旋力矩及髋关节外展力矩(P=0.036,P=0.016,P=0.004),术侧表现出更高的髋关节伸展力矩及髋关节外旋力矩(P=0.040,P=0.005);④结果说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表现出僵硬的着陆模式,倾向于将术侧膝关节负荷转移至髋关节,并显示出下肢旋转稳定性控制不足,因此检测和纠正异常生物力学特征应该成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双腿垂直跳跃 重返运动 生物力学 运动学参数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PAP效应下后蹲对田径运动员冲刺和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柏苗 《拳击与格斗》 2024年第5期60-62,共3页
文章探讨了PAP效应下后蹲对田径运动员冲刺及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恰当的后蹲训练可以通过神经肌肉的活化增强运动员的爆发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冲刺速度及跳跃表现。文章对后蹲产生的机理及其促进冲刺技术与跳跃动作的效果进... 文章探讨了PAP效应下后蹲对田径运动员冲刺及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恰当的后蹲训练可以通过神经肌肉的活化增强运动员的爆发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冲刺速度及跳跃表现。文章对后蹲产生的机理及其促进冲刺技术与跳跃动作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建议制定综合性后蹲训练方案,内容涉及训练频率、强度及动作变化等方面,同时应注重对训练过程的监测和调节。文章对田径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PAP效应、优化训练成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效应 后蹲 冲刺能力 垂直跳跃 田径训练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员单腿垂直跳跃高度对称性掩盖其异常下肢生物力学
3
作者 陈鹏 左会武 +4 位作者 王玲 丁月 贾绍辉 寇现娟 郑成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9-947,共9页
目的:探究单腿垂直跳跃高度肢体对称指数(limb symmetry index,LSI)>90%是否能够代表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术后运动员跳跃过程中正常的下肢生物力学。方法:根据单腿垂直跳跃高度对称性将4... 目的:探究单腿垂直跳跃高度肢体对称指数(limb symmetry index,LSI)>90%是否能够代表前交叉韧带重建(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术后运动员跳跃过程中正常的下肢生物力学。方法:根据单腿垂直跳跃高度对称性将46名ACLR术后运动员分为低对称组(跳跃高度LSI<90%,n=23)和高对称组(跳跃高度LSI>90%,n=23),同时选取24名健康运动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低对称组和高对称组以及对照组双腿垂直跳跃过程中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结果:(1)在起跳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低对称组双侧均表现出更高的髋关节峰值屈曲角度(P<0.05),低对称组术侧显示出更低的膝关节屈曲力矩(P=0.002)、膝关节功率(P=0.01)、踝关节功率(P=0.045)、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P=0.008)。(2)在起跳阶段,高对称组术侧与对照组的所有变量均无组间差异,但与健侧相比,仍表现出更低的膝关节屈曲力矩(P=0.001)、膝关节功率(P=0.002)、下肢总功率(P=0.001)、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P=0.046)。(3)在着陆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低对称组双侧均显示出更高的髋关节峰值屈曲角度(P<0.05)、更低的膝关节峰值屈曲角度(P<0.05),低对称组术侧表现出更低的踝关节峰值背屈角度(P=0.018)、膝关节屈曲力矩(P=0.005)、膝关节功率(P=0.037)、踝关节功率(P=0.002)、下肢总功率(P=0.042)、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P=0.022)。(4)在着陆阶段,高对称组术侧和对照组的所有变量均无组间差异,但与健侧相比,仍显示出更低的膝关节屈曲力矩(P=0.002)、踝关节背屈力矩(P=0.003)、膝关节功率(P<0.001)、下肢总功率(P=0.001)、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P=0.023)。结论:尽管实现了单腿垂直跳跃高度LSI>90%,ACLR术后运动员在起跳和着陆阶段仍存在异常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这种异常在跳跃高度LSI<90%的ACLR术后运动员中表现更为明显,跳跃高度的对称性并不能代表ACLR术后运动员正常的下肢生物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单腿垂直跳跃 重返运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组合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勃 王丽娜 +1 位作者 周金利 白杰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1-44,共4页
以天津市体校少年甲组男子篮球队12名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对组合力量训练和大负荷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大负荷力量训练,是一种既安... 以天津市体校少年甲组男子篮球队12名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验法、对比法、数理统计法,对组合力量训练和大负荷力量训练对篮球运动员垂直跳跃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大负荷力量训练,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力量训练 篮球运动员 垂直跳跃 大负荷力量训练
下载PDF
增强式跳跃训练在提高排球运动员垂直跳跃高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俭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第10期66-68,共3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增强式跳跃训练(plyometric jump training,PJT)对排球运动员垂直跳跃高度(vertical jump height,VJH)的影响。通过对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SCOPUS等数据库的文献进行检索,最终纳入12项研究。研究表明,PJT对... 本研究旨在评估增强式跳跃训练(plyometric jump training,PJT)对排球运动员垂直跳跃高度(vertical jump height,VJH)的影响。通过对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SCOPUS等数据库的文献进行检索,最终纳入12项研究。研究表明,PJT对排球运动员VJH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虽然PJT对排球运动员来说是安全的,但建议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方法,因为PJT提升VJH的有效性可能与排球运动员不同运动等级、年龄、性别和训练方案(训练量、强度和训练频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式训练 排球运动员 垂直跳跃
下载PDF
单足机器人垂直跳跃落地碰撞冲击力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哲 高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32,共6页
为研究落地碰撞冲击力的变化规律,针对垂直跳跃单足机器人球面尼龙足底与橡胶地面的碰撞过程,建立由支撑腿和机身的动力学模型、橡胶地面大变形黏弹性力学模型和气缸上下腔气体热力学模型组成的整体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压... 为研究落地碰撞冲击力的变化规律,针对垂直跳跃单足机器人球面尼龙足底与橡胶地面的碰撞过程,建立由支撑腿和机身的动力学模型、橡胶地面大变形黏弹性力学模型和气缸上下腔气体热力学模型组成的整体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压缩阶段递增的弹性力和先增后减的阻尼力使地面冲击反力先增大后减小,恢复阶段快速减小的弹性力和反向阻尼力共同作用导致冲击反力单调减小;最大冲击力随下落高度、橡胶贮能模量的增大和橡胶垫厚度的减小单调增大,随橡胶耗能因子与频率比值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单足机器人0.1 m垂直跳跃落地碰撞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7.6%,验证了所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足机器人 垂直跳跃 落地碰撞 橡胶模型 冲击分析
下载PDF
单足机器人垂直跳跃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哲 阎宏伟 +1 位作者 纪军 林雪松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7-477,485,共12页
单足机器人一个跳跃周期经历触地相和腾空相两种约束状态,针对机器人触地相落地碰撞、缓冲、起跳,腾空相起跳冲击和伺服定位各过程,综合应用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碰撞和控制理论等建立了机器人一个跳跃周期的综合数学模型.在Matla... 单足机器人一个跳跃周期经历触地相和腾空相两种约束状态,针对机器人触地相落地碰撞、缓冲、起跳,腾空相起跳冲击和伺服定位各过程,综合应用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碰撞和控制理论等建立了机器人一个跳跃周期的综合数学模型.在Matlab上建立了机器人一个跳跃周期的联合仿真模型,对影响单足机器人落地碰撞、起跳冲击和跳跃高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了实现机器人增高跳跃、减高跳跃和等高跳跃时各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和较佳值,包括机器人落地时刻气缸下腔气压预设值和活塞相对坐标预设值,起跳过程气缸充排气转换相对坐标等因素影响跳跃高度、落地碰撞和起跳冲击的规律性认识.搭建了单足机器人垂直跳跃实验台,针对各主要影响因素对机器人跳跃过程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与仿真数据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足机器人 垂直跳跃 跳跃高度 落地碰撞 起跳冲击
原文传递
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运动表现影响的Meta分析
8
作者 张俊杰 周伟 +1 位作者 刘海元 郭成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4586-4592,共7页
目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特征主要是肌肉活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产生速率提高等方面。文章通过Meta分析定量评价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冲刺速度、跳跃表现和动力学参数(峰值冲量、峰值功率、最大地面反作用力和... 目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特征主要是肌肉活动能力增强、肌肉力量产生速率提高等方面。文章通过Meta分析定量评价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冲刺速度、跳跃表现和动力学参数(峰值冲量、峰值功率、最大地面反作用力和力的生成速率等)的影响效果。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关于下肢相对力量水平诱导激活后增强效应的随机对照、随机交叉或明确按照下肢相对力量水平分组(非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各组干预方法主要以自由质量器械和快速伸缩复合练习等为措施,文献发表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08-05,使用EndNote软件管理文献,随机对照试验按照PEDro量表、非随机对照试验按照ROBINS-I 2.0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5.0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发表偏倚评价、亚组分析及敏感性分析,并制作森林图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最终纳入11篇文献,包括7项随机对照试验和4项非随机对照试验,共216名受试者,整体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高。②按照1次最大重复量/体质量(1RM/BM)>2为强壮组99人、1RM/BM≤2为普通组117人,均为男性受试者。③Meta分析结果显示,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短跑表现的积极效果显著高于普通组(SMD=-1.34,95%CI:-1.74至-0.93,P<0.00001);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垂直跳跃高度的影响与普通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MD=0.30,95%CI:-0.07-0.66,P=0.11);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对峰值冲量(SMD=-0.07,95%CI:-0.62-0.47,P=0.61)、峰值功率(SMD=0.21,95%CI:-0.29-0.72,P=0.12)、最大地面反作用力(SMD=0.31,95%CI:-0.20-0.81,P=0.16)及力的生成速率(SMD=0.36,95%CI:-0.11-0.82,P=0.39)的积极效果与普通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现有的试验证据表明,强壮组激活后增强效应能够显著提高短距离冲刺速度,下肢相对力量水平激活后增强效应对爆发性垂直跳跃高度、峰值冲量、峰值功率、最大地面反作用力以及力的生成速率等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指标的影响效果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PAP 力量水平 肌肉力量 运动表现 冲刺速度 垂直跳跃 爆发力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五周短跑和跳跃训练干预方案对前青春期男孩跑速和跳远成绩的影响
9
作者 刘磊 《体育师友》 2020年第2期34-36,共3页
为探讨短跑和跳跃训练对前青春期男孩跑速和垂直跳跃的影响,挑选45名前青春期男孩参加了为期5周的干预计划。参与者被分成三组,每组15名男孩。干预5周后,两个实验组蹲跳成绩均显著升高,跑速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短期训练5周,包括跳跃... 为探讨短跑和跳跃训练对前青春期男孩跑速和垂直跳跃的影响,挑选45名前青春期男孩参加了为期5周的干预计划。参与者被分成三组,每组15名男孩。干预5周后,两个实验组蹲跳成绩均显著升高,跑速无明显影响。结果表明,短期训练5周,包括跳跃和跑步训练,能提高跳远成绩,但对短跑成绩影响不大。提高短跑能力可能需要更高的训练量或更长的训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跑步速度 垂直跳跃
下载PDF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增强式训练干预效益:弹跳、灵敏、动态平衡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礼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基于验证增强式训练提升篮球运动员体能及竞技表现功效,探索提高大学生球员弹跳、灵敏、动态平衡能力的新方法的研究目的。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绍兴文理学院28名校篮球队员作为研究样本,针对2019... 基于验证增强式训练提升篮球运动员体能及竞技表现功效,探索提高大学生球员弹跳、灵敏、动态平衡能力的新方法的研究目的。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绍兴文理学院28名校篮球队员作为研究样本,针对2019-2020年度浙江省ZUBA大学生篮球联赛赛前体能训练予以增强式训练。通过对实验前后以跳跃触墙高度、T型测试时间、八向稳定限度等跳跃、灵敏、动态平衡能力运动评估指标的分析。研究发现:1)增强式训练能够有效增加大学生篮球选手的垂直跳跃高度、缩短T型测试时间,增强式训练的频率、时间及强度是影响PT提高垂直跳跃高度的首要因素,其组合方式、设置顺序及对象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其它训练效益。2)增强式训练能改善人体姿势平衡控制与神经肌肉适应,其在整体、右方、左前与左后等方向的LOS测试表现,即身体双侧姿势控制及动态平衡能力等方面,应激机制与PT包含姿势控制与快速敏捷性转向动作(急停、冲刺与方向变化)有关。研究显示增强式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动态平衡与弹跳能力,可作为赛前体能专项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跳跃 姿势控制 稳定限度 神经肌肉控制
下载PDF
低强度抗阻结合血流限制和高强度抗阻练习对男子短跑运动员爆发力的影响
11
作者 张俊杰 魏宏文 +2 位作者 刘瑞东 周财亮 刘海元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31,共9页
目的:探究低强度抗阻结合血流限制干预和高强度抗阻练习对男子短跑运动员冲刺能力和爆发性跳跃表现的急性影响。方法:15名大学男子短跑运动员按随机顺序完成90%1 RM臀推(Hip Thrust,HT)、90%1 RM杠铃半蹲(Half Squat,HS)、30%1 RM HT+B... 目的:探究低强度抗阻结合血流限制干预和高强度抗阻练习对男子短跑运动员冲刺能力和爆发性跳跃表现的急性影响。方法:15名大学男子短跑运动员按随机顺序完成90%1 RM臀推(Hip Thrust,HT)、90%1 RM杠铃半蹲(Half Squat,HS)、30%1 RM HT+BFRT和30%1 RM HS+BFRT任务干预,高强度抗阻练习方案为90%1 RM×1次/组×5组×组间歇1min,低强度抗阻结合血流限制训练方案为30%1RM×15次/组×3组×组间歇30s,干预后第5分钟随机进行20m冲刺跑、立定跳远和垂直跳跃测试,每次实验仅完成其中一项测试,时间间隔≥72h。结果:(1)30%1 RM HS+BFRT干预后10-20m冲刺能力显著高于90%1 RM HT、90%1 RM HS;30%1 RM HT+BFRT干预后0-20m冲刺能力显著高于90%1 RM HS;(2)30%1 RM HS+BFRT干预后CMJ纵跳高度显著高于90%1 RM HS;90%1 RM HS干预后立定跳远成绩显著高于30%1 RM HT+BFRT;(3)90%1 RM HT、90%1 RM HS干预后CMJ相对峰值功率显著高于30%1RM HT+BFRT;90%1 RM HS干预后CMJ相对发力率显著高于30%1 RM HT+BFRT;90%1 RM HT干预后SJ相对发力率显著高于30%1 RM HT+BFRT、30%1 RM HS+BFRT;90%1 RM HS干预后CMJ相对峰值力显著高于30%1 RM HT+BFRT;90%1 RM HT干预后SJ相对峰值力显著高于30%1 RM HT+BFRT、30%1RM HS+BFRT。结论:(1)低强度杠铃臀推抗阻结合血流限制干预后男子短跑运动员冲刺能力显著高于高强度杠铃半蹲;(2)杠铃半蹲练习对男子短跑运动员爆发性跳跃表现的积极影响显著优于杠铃臀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 抗阻练习 爆发力 激活后增强效应 垂直跳跃 短跑
下载PDF
3种僵硬度评估方法的效度与信度(英文)
12
作者 Elizabeth C.Pruyn Mark L.Watsford Aron J.Murphy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6年第4期476-483,共8页
背景:通常根据运动损伤和运动表现来评估僵硬度。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组受试者的数据,比较3种僵硬度评估方法的效度和信度。方法:为确定日间信度,15名女子篮网球运动员在1周内完成2次僵硬度评估。内容包括单侧跳跃(垂直僵硬度测试)、腓... 背景:通常根据运动损伤和运动表现来评估僵硬度。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1组受试者的数据,比较3种僵硬度评估方法的效度和信度。方法:为确定日间信度,15名女子篮网球运动员在1周内完成2次僵硬度评估。内容包括单侧跳跃(垂直僵硬度测试)、腓肠自由振荡以及组成腓肠三头肌几块肌肉的压力测定。为建立聚合建构效度将僵硬度与静态及动态力量测试相比较。结果:僵硬度重复测试结果表明,垂直僵硬度可达到中到高度信度,肌压力测定的信度可达到中到很高程度。与此相反,自由振荡技术的信度为低到中度。蹲跳期间垂直僵硬度与发力速度显著相关,同时下肢三处的肌力测定的僵硬度与等距力量速率也显著相关。此外,偏心利用率与肌力计测量的各种僵硬度结果间呈显著负相关。自由振荡技术与各种性能测量结果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垂直僵硬度和肌力计测量是有效、可信的刚度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僵硬度 自由振荡技术 肌力计检测 肌张力评估仪 垂直跳跃测试 垂直僵硬度
下载PDF
肌内效贴对比其他贴扎方法改善踝关节功能的meta分析
13
作者 顾忠平 许秀军 杨发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0147-0151,共5页
评估肌内效贴对比其他贴扎方法治疗踝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CNKI等数据中关于肌内效贴治疗踝关节扭伤或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检索时限从1979-至今。采用Cochran... 评估肌内效贴对比其他贴扎方法治疗踝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CNKI等数据中关于肌内效贴治疗踝关节扭伤或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检索时限从1979-至今。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中RCT的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本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233例受试者。星状平衡能力测试的结果表明:肌内效贴优于其他贴扎方法(安慰剂贴扎或无张力贴扎),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D=3.16, 95%CI:0.63-5.69, I2=5%, P=0.01)。垂直跳跃测试结果表明:肌内贴扎的效果要显著好于其他贴扎方法(MD=1.60,95%CI:0.43-2.77, I2=27%,P=0.007)。关节活动度的结果表明:肌内效贴与其他贴扎方法比较,对改善踝跖屈的活动范围无显著性意义(MD=0.04,95%CI:-3.27-3.36,I2=0%,P=0.98)。结论:肌内效贴较其他贴扎方法(运动贴扎、白贴),对改善踝关节功能的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踝关节 星状平衡能力测试 垂直跳跃高度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