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恒河猴下颌支垂直骨切开术动物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赵强 胡静 +3 位作者 李航 艾鸿欧 韩国红 王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9-1161,共3页
目的:建立经口内途径的下颌支垂直骨切开术(IVRO)动物模型,为正颌外科的基础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平台。方法:选用恒河猴建立IVRO动物模型。结果与结论:成功建立了恒河猴IVRO模型,为IVRO的生物力学及组织形态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下颌支垂直骨切开术 正颌外科 恒河猴
下载PDF
下颌升支垂直/斜行骨切开术涉及骨性标志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杰 姜德建 +1 位作者 胡静 戚孟春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测量分析成年人下颌升支与垂直或斜行骨切开术相关的骨性标志。方法收集成年离体下颌骨标本105例(男54例,女51例)。测量下颌孔最下点、下颌孔后点与升支后缘的水平距离;并观察下颌孔最下点与下颌第二磨牙殆平面的垂直向关系,... 目的测量分析成年人下颌升支与垂直或斜行骨切开术相关的骨性标志。方法收集成年离体下颌骨标本105例(男54例,女51例)。测量下颌孔最下点、下颌孔后点与升支后缘的水平距离;并观察下颌孔最下点与下颌第二磨牙殆平面的垂直向关系,翼肌粗隆最上点与下颌孔最下点的垂直向关系,以及下颌升支外侧隆突存在的比例。结果下颌孔最下点到升支后缘的平均距离男性为16.12nm,女性为16.03mm;最小距离男性为11.20nm,女性为10.68nm。下颌孔后点到升支后缘的水平距离男性为13.50nm,女性为13.60mm;最小距离男性为10.06nm,女性为10.18mm。90.17%的标本下颌孔最下点低于下颌第二磨牙殆平面;85.34%的标本下颌升支翼肌粗隆最上点超越下颌孔最下点平面;72.41%的升支外侧隆突明显存在。结论下颌孔最下点及后点到升支后缘的水平距离男女相似,无性别差异。在下颌第二磨牙殆平面水平距升支后缘8.10nm作骨切开线一般可以避开下齿槽神经血管束;升支内侧翼内肌附着有利于近心骨段的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孔 翼肌粗隆 下颌升支外侧隆突 垂直骨切开术
下载PDF
双颌畸形同期外科矫治术48例报道 被引量:8
3
作者 艾伟健 周会喜 +2 位作者 薛国初 刘曙光 徐平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同期手术矫治双颌畸形的手术设计与效果。方法:对48例累及上、下颌骨的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同期双颌手术。其中上颌后缩、下颌前突17例,同时伴有偏颌畸形5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9例;双颌前突13例;腭裂术后上颌后缩2例;长面... 目的:总结分析同期手术矫治双颌畸形的手术设计与效果。方法:对48例累及上、下颌骨的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同期双颌手术。其中上颌后缩、下颌前突17例,同时伴有偏颌畸形5例;上颌前突、下颌后缩9例;双颌前突13例;腭裂术后上颌后缩2例;长面综合征2例。全部病例均按规范正颌手术诊治程序进行。手术设计依畸形类型而定,基本术式为:上颌骨行整体或分块的LeFortⅠ型骨切开术,同期行双侧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SSRO)或垂直骨切开术(IVRO);上颌前部骨切开配合下颌前部根尖下骨切开术;部分病例配合颏成形术。结果:48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无感染及骨段坏死,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共7例,均得到及时处理,未影响最终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显示,除2例复发外,其余病例外形及功能均达到术前预期效果。结论:随访结果显示,严格按照规范的诊治程序,采用外科与正畸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并行双颌同期手术,有诸多优点,是取得功能与形态俱佳效果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畸形 外科矫治 双颌同期手 式选择 LE FORT I型切开 并发症 垂直骨切开术
下载PDF
下颌发育过度外科矫治术式的选择 被引量:2
4
作者 胡静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81-383,共3页
下颌发育过度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牙颌面畸形,下颌支垂直骨切开术和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是用来矫治这种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常用术式。本文对这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与讨论,从而为下颌前突外科矫正术式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下颌发育过度 下颌支垂直骨切开术 下颌支矢状劈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