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垄宽幅马铃薯中耕机纵横稳定性优化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吕金庆 崔鹏飞 +3 位作者 竹筱歆 齐钰 杨德秋 孙琪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96,154,共10页
针对大垄宽幅马铃薯中耕机纵横稳定性差、偏摆严重等问题,对大垄宽幅马铃薯中耕机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影响马铃薯中耕机纵横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对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运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以覆土铧到平行四杆... 针对大垄宽幅马铃薯中耕机纵横稳定性差、偏摆严重等问题,对大垄宽幅马铃薯中耕机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影响马铃薯中耕机纵横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对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运用EDEM离散元仿真软件,以覆土铧到平行四杆与机架铰接点的水平距离、平行四杆横向宽度和作业速度作为试验因素,以垄向直线度、垄高稳定性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了二次正交旋转仿真试验。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分析,当覆土铧到平行四杆与机架铰接点的水平距离为702.7 mm、平行四杆横向宽度为255.4 mm、作业速度为1.29 m/s时,中耕机垄向直线度为2.39 cm,垄高稳定性系数为94.12%。对优化后的数据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垄向直线度为2.4 cm,培土行距合格率为95.7%,伤苗率为1.5%,垄高稳定性系数为94.2%,培土高度为7.8 cm,均优于优化前的大垄宽幅马铃薯中耕机,具有较好的纵横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宽幅马铃薯中耕机 横向稳定性 纵向稳定性 离散元法
下载PDF
冬小麦秸秆粉碎覆盖微垄宽幅沟播肥料效应试验
2
作者 景红霞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3期72-75,共4页
灵台县为典型的旱地雨养农业区,近年来随着冬季降雪偏少、夏季降雨偏多,使冬小麦整个生育期气候以旱为主,导致小麦产量降低。为探究适宜灵台县冬小麦新的覆盖种植模式,在灵台县什字镇庙头村科技示范场内开展冬小麦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 灵台县为典型的旱地雨养农业区,近年来随着冬季降雪偏少、夏季降雨偏多,使冬小麦整个生育期气候以旱为主,导致小麦产量降低。为探究适宜灵台县冬小麦新的覆盖种植模式,在灵台县什字镇庙头村科技示范场内开展冬小麦秸秆粉碎微垄覆盖宽幅沟播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当施肥量为纯氮180 kg/hm^(2)、纯磷126 kg/hm^(2)、纯钾54 kg/hm^(2)时,秸秆粉碎覆盖微垄宽幅沟播产量最高,为9295.35 kg/hm^(2),比露地条播增产14.29%,增产率最高,产量差异水平显著。因此,秸秆粉碎覆盖微垄宽幅沟播技术可在陇东冬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台县 冬小麦 秸秆粉碎覆盖 垄宽幅沟播 肥料
下载PDF
垄沟覆膜集雨系统垄宽和密度效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1
3
作者 王晓凌 陈明灿 +1 位作者 易现峰 付国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47,共8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垄沟覆膜集雨系统中,垄宽和密度效应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垄沟覆膜集雨系统有30、60cm2种垄宽,低、中、高3种玉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垄沟覆膜集雨能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微生物量碳质量分数。随着玉米...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垄沟覆膜集雨系统中,垄宽和密度效应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垄沟覆膜集雨系统有30、60cm2种垄宽,低、中、高3种玉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垄沟覆膜集雨能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微生物量碳质量分数。随着玉米密度的增加,同一垄宽的垄沟集雨系统中,玉米株高和单株生物量逐渐下降,玉米单位面积生物量逐渐增加。降雨量较少的情况下,60cm垄宽的垄沟覆膜集雨能显著提高玉米的叶绿素质量分数,但其在高密度条件下却显著降低玉米叶绿素质量分数。高密度条件下,30cm垄宽的垄沟覆膜集雨处理,由于玉米种内竞争较激烈而导致有机物质向籽粒输入减少,从而引起产量降低。在所有的处理中,高密度、60cm垄宽的垄沟覆膜集雨种植的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覆盖 密度 沟集雨 垄宽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沟垄集雨系统垄宽对玉米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娟 解文强 +2 位作者 崔婧婧 于玲玲 郭强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0,共5页
为探索沟垄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9-2020年采用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以传统平作(垄宽60 cm)为对照,研究3种沟垄比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 为探索沟垄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19-2020年采用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以传统平作(垄宽60 cm)为对照,研究3种沟垄比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下,采用60 cm∶60 cm沟垄比,两年平均叶面积指数最大,为2.9,较对照增加42.16%;产量最高,为13.13 t/hm^(2),较对照增加26.37%;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27.15 kg/(hm^(2)·mm),较对照增加42.37%;养分利用效率最高,为N:7.55 kg/kg;P:48.49 kg/kg;K:4.66 kg/kg,分别较对照增加177.57%,142.69%,59.58%。在华北地区,垄沟集雨种植方式下,垄沟比60 cm∶60 cm,能够促进玉米增产和水肥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雨 垄宽 玉米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养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SRSC垄宽和垄高对日光温室甜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傅国海 杨其长 +1 位作者 刘文科 闫文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4-1348,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宽度(基质或土壤体积)和高度的SRSC垄对甜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而确定最优的SRSC栽培垄参数。以甜椒为试验材料,并以土壤栽培垄为对照(CK),分别设置10cm(W10)、35cm(W35)和40cm(W40/H15)不同宽度及0cm(H0)、10cm(H10)和15c... 为了探究不同宽度(基质或土壤体积)和高度的SRSC垄对甜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而确定最优的SRSC栽培垄参数。以甜椒为试验材料,并以土壤栽培垄为对照(CK),分别设置10cm(W10)、35cm(W35)和40cm(W40/H15)不同宽度及0cm(H0)、10cm(H10)和15cm(W40/H15)不同高度的SRSC栽培垄,测定采收时甜椒的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宽度的SRSC垄中,CK与W35和W40/H15的甜椒的各项生长指标没有显著差异,而W10的甜椒的株高、茎粗和地上干鲜质量低于其他处理,生长最差,但其产量高于CK;W40/H15的甜椒产量最高,比CK高34.2%;不同高度的SRSC栽培垄中,H10甜椒的株高、茎粗及地上干鲜质量显著低于CK,生长最差,而H0和W40/H15甜椒的株高、茎粗、地上及地下干鲜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且二者的甜椒生长优于H10。H0的产量最低,而W40/H15的产量最高,比H0高60.4%,同时比CK高34.2%。综上,W40/H15对甜椒生长的影响相对较优,并且对其产量的提升效果最好,即SRSC垄宽为40cm,垄高为15cm时,生产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SC 垄宽 甜椒 产量
下载PDF
甘薯栽培适宜垄宽、垄高和垄形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唐永金 侯大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甘薯栽培适宜垄宽、垄高和垄形的理论探讨唐永金侯大斌ATheoreticalApproachtoAppropriateWidth,HeightandShapeofRidgeinSwetPotatoCultivation... 甘薯栽培适宜垄宽、垄高和垄形的理论探讨唐永金侯大斌ATheoreticalApproachtoAppropriateWidth,HeightandShapeofRidgeinSwetPotatoCultivationTangYongjinHouD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垄宽 栽培
下载PDF
垄宽、密度对“夏丰”夏大白菜产量的影响
7
作者 林平 谷立中 +1 位作者 高金香 袁希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2期161-162,共2页
本文对“夏丰”夏大白菜栽培的垄宽和密度进行了研究。直观与计算的结果表明:在亩产3000公斤的水平下,垄宽60厘米、密度每亩5500株为最佳农艺方案。
关键词 大白菜 产量 垄宽 密度 夏大白菜
下载PDF
垄沟集雨模式下垄宽对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娟 崔婧婧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26-30,共5页
为探索垄沟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对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平作为对照(CK),研究了垄沟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50、60、70 cm)对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积累、水分利用效率、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集雨模式下,... 为探索垄沟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对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以常规平作为对照(CK),研究了垄沟集雨模式下不同垄宽(50、60、70 cm)对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积累、水分利用效率、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集雨模式下,随着垄宽的增大,糯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和地上部生物量逐渐降低。与常规平作相比,不同垄宽的垄沟集雨种植模式均能够提高糯玉米的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垄宽60 cm处理的糯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系数均最高,指标值分别为20.47 t/hm^(2)、28.21 kg/(hm^(2)·mm)和0.36,分别较CK增加了18.19%、56.9%和9.09%;垄宽70 cm处理的子粒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脂肪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在华北地区垄沟集雨种植模式下,垄宽70 cm、株距27 cm有利于糯玉米子粒营养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集雨 垄宽 糯玉米 营养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垄宽对春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连彩云 马忠明 +1 位作者 张立勤 曹诗瑜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7期5-7,共3页
2003-2004年在张掖市进行的春小麦垄作试验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有明显的边行优势,各处理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垄边均高于垄中;以75cm垄宽处理产量最高,为7000.0kg/hm^2。在O~120cm土层灌三水后不同垄宽处理土壤水分均垂直分布在0... 2003-2004年在张掖市进行的春小麦垄作试验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有明显的边行优势,各处理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垄边均高于垄中;以75cm垄宽处理产量最高,为7000.0kg/hm^2。在O~120cm土层灌三水后不同垄宽处理土壤水分均垂直分布在0~60cm土层中。同一层次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60cm垄宽高于75、90cm垄宽。在0~60cm土层中。90cm垄宽处理土壤含水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土壤水分发生侧渗,且不同垄宽处理在灌水后垄沟土壤含水量略高于垄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作栽培 垄宽 产量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全膜微垄垄宽对胡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王昭 张雷 +4 位作者 李小燕 牛芬菊 张海林 邸维利 李胜克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51-54,共4页
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进行了旱地胡麻全膜微垄栽培条件下最佳种植垄宽研究。结果表明,带幅110 cm,每带起2个底宽20 cm、高10 cm和1个底宽40 cm、高10 cm的集雨垄面,在3个集雨垄面之间形成3个底宽10 cm的种植带,用宽120 cm的地膜覆盖,种植... 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进行了旱地胡麻全膜微垄栽培条件下最佳种植垄宽研究。结果表明,带幅110 cm,每带起2个底宽20 cm、高10 cm和1个底宽40 cm、高10 cm的集雨垄面,在3个集雨垄面之间形成3个底宽10 cm的种植带,用宽120 cm的地膜覆盖,种植带两侧穴播胡麻时胡麻主要性状表现最好,折合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可达2 863.6 kg/hm^2,较露地穴播增产1 886.3 kg/hm^2,增产率19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全膜微 垄宽 经济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垄宽和密度对花生品种白院花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江顺 顾广霞 +3 位作者 刘伟 王辉 张云万 高新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5期73-74,共2页
研究了不同垄宽、密度对多粒型品种白院花1号荚果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院花1号适宜90 cm垄宽,密度14万穴/hm2,本试验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白院花1号荚果产量达到3533 kg/hm2。
关键词 花生品种 白院花1号 垄宽 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考虑水分再分布的沟灌入渗模拟与春小麦垄作沟灌合理垄宽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新民 张吉孝 单鱼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5,227,共6页
垄作沟灌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作用,但在春小麦种植中应用尚缺乏参数设计方面的理论支撑。本研究采用粉砂质粘壤土与粘土两种典型土壤实测水分运动参数和 HYDRUS 软件,模拟了梯形灌水沟不同垄宽情况下的土壤水分运动和停水后水分再... 垄作沟灌技术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作用,但在春小麦种植中应用尚缺乏参数设计方面的理论支撑。本研究采用粉砂质粘壤土与粘土两种典型土壤实测水分运动参数和 HYDRUS 软件,模拟了梯形灌水沟不同垄宽情况下的土壤水分运动和停水后水分再分布,研究了不同灌水量时湿润锋推进过程和水分再分布后的湿润体变化,分析了设计灌水定额下适宜作物生长湿润体范围,提出了粉砂质粘壤土和粘土宜采用的合理垄宽为20~50 cm 和20~35 cm ,这一结果为干旱区春小麦垄作沟灌技术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灌 入渗模拟 土壤水分再分布 合理垄宽
下载PDF
甘薯不同垄宽条件下的滴灌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云 李晓慧 +2 位作者 宋吉轩 毛堂芬 杨雄笔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21-24,共4页
在不同垄宽条件下对甘薯品种“黔紫薯1号”进行了滴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有利于甘薯的茎叶生长和结薯;滴灌1~2次可以促进甘薯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在甘薯生长中期(8月上旬)滴灌1次可以增加单株结薯数,提高单株薯块产量;单垄(... 在不同垄宽条件下对甘薯品种“黔紫薯1号”进行了滴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有利于甘薯的茎叶生长和结薯;滴灌1~2次可以促进甘薯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在甘薯生长中期(8月上旬)滴灌1次可以增加单株结薯数,提高单株薯块产量;单垄(垄宽110 cm)双行栽植,并在8月上旬滴灌1次的增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滴灌 覆膜 垄宽
下载PDF
马铃薯不同垄宽栽培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晓礼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1期1397-1397,共1页
为探索马铃薯最佳的栽培模式,进行了不同垄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0 m起垄2行植株田间群体生长合理,产量最高;商品薯生产采用0.5 m起垄1行或1.0 m起垄2行;种薯生产可采用1.5 m起垄3行,齐苗后应加强晚疫病防治。
关键词 马铃薯 垄宽 栽培
下载PDF
高垄宽幅平面覆膜栽培技术
15
作者 张自武 《宁夏农林科技》 2005年第5期93-93,共1页
论述了高垄宽幅平面覆膜栽培的使用范围、特点及主要栽培技术。
关键词 垄宽 平面覆膜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江汉平原地区马铃薯宽垄双行种植方式探究
16
作者 王清伟 姜洪新 +5 位作者 方治国 史明会 梁红艳 吴国文 刘祎 蔡兴奎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4-161,共8页
深沟高垄单行栽培是目前马铃薯机械化栽培的主要模式,然而一次性达到规定的垄高对起垄机械要求过高,常需二次起垄,因此为寻找适宜的机械栽培模式,在江汉平原的5个地区采用宽垄双行的栽培模式,垄距分别设计为1.0、1.1和1.2 m,垄上双行距... 深沟高垄单行栽培是目前马铃薯机械化栽培的主要模式,然而一次性达到规定的垄高对起垄机械要求过高,常需二次起垄,因此为寻找适宜的机械栽培模式,在江汉平原的5个地区采用宽垄双行的栽培模式,垄距分别设计为1.0、1.1和1.2 m,垄上双行距设计为0.15、0.18、0.21 m,以期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垄宽,进而减少二次起垄。结果表明,垄宽为1.1 m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2417.41 kg·667 m^(-2),垄上双行距为0.15 m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2440.30 kg·667 m^(-2);综合比较发现,栽培模式D(1.1 m×0.23 m×0.15 m)表现较好,且相比于传统单垄单行栽培模式,马铃薯产量显著提高。栽培模式D相比于人工单垄单行每667 m2增效16.92%,相比于机械单垄单行每667 m2增效55.90%。研究结果在规范江汉平原一带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标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促进湖北省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双行 农机农艺融合
下载PDF
油菜“宽垄间距-垄作垄收”机械化生产试验研究
17
作者 李英 陈雪飞 +10 位作者 赵立军 彭维钦 万玉华 李强 许颖 黎斌 唐立超 舒黎辉 王明明 罗春明 李尚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190,共5页
为研究“普通平作”模式与“宽垄间距-垄作垄收”模式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探究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最佳种植模式提供技术参考,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供的庆油3号为材料,测定“普通平作”与“宽垄间距-垄作垄收... 为研究“普通平作”模式与“宽垄间距-垄作垄收”模式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探究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最佳种植模式提供技术参考,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提供的庆油3号为材料,测定“普通平作”与“宽垄间距-垄作垄收”两种种植模式下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并比较两种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普通平作”模式虽然单位面积有效株数多于“宽垄间距-垄作垄收”模式,但“宽垄间距-垄作垄收”模式种植的油菜产量性状更优,损失量和损失率更低,经济效益更高,更适合机械化收获。两种种植模式的主要农艺性状差别不大,但单位面积产量与经济效益存在明显差异,选择适宜的农机农艺融合模式进行机械化生产可获得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间距- 种植模式 机械化生产
下载PDF
宽垄沟灌土壤湿润体运移规律与模拟研究
18
作者 王宏飞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3期34-37,共4页
为了探究引黄灌区宽垄沟灌土壤湿润体运移规律,采用HYDRUS-2D软件研究在不同初始含水率、压力水头条件下宽垄沟灌土壤水分入渗湿润锋运移随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初始含水率为8%时相比,初始含水率10%、12%、16%和20%时湿润锋运移距离... 为了探究引黄灌区宽垄沟灌土壤湿润体运移规律,采用HYDRUS-2D软件研究在不同初始含水率、压力水头条件下宽垄沟灌土壤水分入渗湿润锋运移随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初始含水率为8%时相比,初始含水率10%、12%、16%和20%时湿润锋运移距离垂直方向增幅为3.62%、8.49%、19.30%和35.99%,水平方向增幅为2.14%、4.76%、11.87%和22.40%;与压力水头为3cm时相比,压力水头6cm、9cm、12cm和15cm时湿润锋运移距离垂直方向增幅为9.60%、17.04%、22.92%和29.70%,水平方向增幅为9.75%、17.87%、25.65%和3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灌 HYDRUS-2D 初始含水率 压力水头 湿润锋运移
下载PDF
基于Jensen模型与SSA-BP模型的宽垄沟灌冬小麦水氮生产函数研究
19
作者 汪顺生 杨成宇 +3 位作者 黄一丹 柳腾飞 杨金月 张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7-215,共9页
为了明确宽垄沟灌下不同水氮处理冬小麦的产量、耗水特性和水氮生产函数,本研究设计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60%(W1)、70%(W2)和80%(W3)3种灌溉处理,120 kg/hm^(2)(N1)、220 kg/hm^(2)(N2)和320 kg/hm^(2)(N_(3))_(3)种施氮处理,共9组试... 为了明确宽垄沟灌下不同水氮处理冬小麦的产量、耗水特性和水氮生产函数,本研究设计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率的60%(W1)、70%(W2)和80%(W3)3种灌溉处理,120 kg/hm^(2)(N1)、220 kg/hm^(2)(N2)和320 kg/hm^(2)(N_(3))_(3)种施氮处理,共9组试验处理,运用耗水量-施氮量-产量构建水氮生产函数的Jensen模型与SSA-BP模型。结果表明,宽垄沟灌下冬小麦产量在N2W2处理最大,为8121.75 kg/hm^(2);耗水量在N3W3处理最大,为444.61 mm;水分利用效率在N2W2处理最大,为2.07 kg/m^(3);氮肥偏生产力在N1W2处理最大,为64.03 kg/kg;Jensen模型下的水分敏感指数累积曲线表明,在整个生育阶段拔节-抽穗期的水分敏感指数最大;针对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引入麻雀搜索算法进行优化,构建SSA-BP模型下的水氮生产函数,通过多次训练对比发现,SSA-BP模型比原始BP模型迭代次数更少,误差更小;对水氮生产函数进行产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发现Jensen模型、SSA-BP模型和BP模型均能得到线性拟合接近y=x的实测产量与预测产量,且SSA-BP模型效果更好;综合考虑冬小麦产量及水氮利用,宽垄沟灌下冬小麦可以选择70%田间持水率的灌水下限和235.98 kg/hm^(2)的水氮方案,结果可为宽垄沟灌冬小麦水氮施用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沟灌 水氮生产函数 JENSEN模型 SSA-BP模型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东西垄向模式下群体光环境及产量分布特征
20
作者 杨冬艳 王丹 +2 位作者 桑婷 赵云霞 宋卫堂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1-58,共8页
为探索日光温室番茄宜机化栽培模式,采用东西垄向(1.8 m垄距,密度3.3株/m^(2))栽培模式,在起垄、移栽机械作业下研究不同栽培垄番茄群体光环境、产量、品质特征。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净跨8.5 m)番茄东西方向起垄模式下,同一栽培垄南侧... 为探索日光温室番茄宜机化栽培模式,采用东西垄向(1.8 m垄距,密度3.3株/m^(2))栽培模式,在起垄、移栽机械作业下研究不同栽培垄番茄群体光环境、产量、品质特征。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净跨8.5 m)番茄东西方向起垄模式下,同一栽培垄南侧行番茄群体的透光率较北侧高50%以上,南侧行番茄单果重、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显著高于北侧行20%左右,品质也优于北侧行。不同栽培垄番茄行间透光率由北向南逐渐升高,行内平均透光率除第1垄较低外,其他3垄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垄之间番茄叶片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也没有显著差异。番茄产量分布在栽培垄之间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垄之间果实品质没有显著差异,番茄5穗果总产量达到71866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宽 番茄 番茄群体 光环境 产量分布 日光温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