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垄断信用制度的绩效评价与变革思路 被引量:3
1
作者 葛兆强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7年第3期32-36,共5页
国家垄断信用制度的绩效评价与变革思路葛兆强长期以来,基于对经典作家某些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国家垄断信用”制度及其要集中信用于国家银行这一制度安排,一直是中国金融运行与发展的制度基础。从理论的逻辑和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一... 国家垄断信用制度的绩效评价与变革思路葛兆强长期以来,基于对经典作家某些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国家垄断信用”制度及其要集中信用于国家银行这一制度安排,一直是中国金融运行与发展的制度基础。从理论的逻辑和发展的观点来看,这一制度模式及其安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垄断信用 信用制度 金融体制改革 中国
下载PDF
美国12家银行巨头涉垄断信用违约掉期被指控
2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 2014年第9期62-62,共1页
《期货日报》9月10日报道,美国监管机构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近年来愈加严苛。违规销售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S)、黑池交易和利率操纵案的风波尚未平息,世界顶级银行巨头们近期又面临着共谋垄断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和妨碍市场... 《期货日报》9月10日报道,美国监管机构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近年来愈加严苛。违规销售抵押贷款担保证券(MBS)、黑池交易和利率操纵案的风波尚未平息,世界顶级银行巨头们近期又面临着共谋垄断信用违约掉期(CDS)市场和妨碍市场竞争的指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信用 银行 掉期 违约 美国 贷款担保证券 监管机构 市场竞争
下载PDF
资本配置转型中的国企、财政与金融
3
作者 李富国 《新疆金融》 1998年第10期6-7,共2页
关键词 资本配置 国企改革 国有资本 国有银行 投资主体 企业治理结构 民营主体 储蓄存款 财政主导型 垄断信用
下载PDF
经济改革过程中的金融维持机制分析
4
作者 戈钟庆 《河北学刊》 2002年第4期55-58,共4页
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有一种内在机制补偿着改革进程中的成本付出或利益损失 ,从而在客观上成为支撑社会结构变迁的内在整合力量。本文从金融角度出发 ,对中国“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推进是在货币化收益、国家... 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有一种内在机制补偿着改革进程中的成本付出或利益损失 ,从而在客观上成为支撑社会结构变迁的内在整合力量。本文从金融角度出发 ,对中国“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推进是在货币化收益、国家垄断信用和非国有经济金融剩余创造“三位一体”的维持机制支撑下前行的。同时 ,认为这种维持机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机制 货币化收益 垄断信用 金融剩余创造
下载PDF
透析经济改革过程中金融维持机制的弊端及改革方向
5
作者 王书波 戈钟庆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8-21,共4页
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有一种内在机制补偿着改革进程的成本付出或利益损失 ,从而在客观上成为支撑社会变迁的内在整合力量。中国 2 0年经济改革的成功同样得益于此。中国经济改革推进是在货币化收益、国家垄断信用和非国有经济金融剩余创造... 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有一种内在机制补偿着改革进程的成本付出或利益损失 ,从而在客观上成为支撑社会变迁的内在整合力量。中国 2 0年经济改革的成功同样得益于此。中国经济改革推进是在货币化收益、国家垄断信用和非国有经济金融剩余创造“三位一体”的维持机制支撑下前行的。而维持机制面临崩溃需重构未来改革的维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机制 货币化收益 垄断信用 金融剩余创造
下载PDF
中国公共征信的运营、问题及对策
6
作者 耿得科 《征信》 2015年第4期18-22,共5页
当前,我国公共征信建设主要在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展开,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实质上构成了国家层面公共征信建设的主体,各省区市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依托开展了区域性公共征信建设。这使得我国公共征信形成条块分割与局部垄断共存的碎... 当前,我国公共征信建设主要在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展开,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实质上构成了国家层面公共征信建设的主体,各省区市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依托开展了区域性公共征信建设。这使得我国公共征信形成条块分割与局部垄断共存的碎片化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征信发展的空间。今后,应通过信用立法、制定相关政策等,解决我国公共征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征信 行政分割 信用信息垄断 征信需求
下载PDF
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7
作者 席连杰 《管理观察》 2009年第5X期166-166,共1页
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是在一个"空间范围"内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系统。本文拟从现予金融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进一步加大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的对策。
关键词 县域金融 县域经济 农村信用垄断 社会信用环境 金融产品
下载PDF
经济增长、金融制度与融资机制创新 被引量:4
8
作者 葛兆强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39-44,共6页
经济增长、金融制度与融资机制创新葛兆强一、金融制度与现代经济增长库兹涅茨、索洛和丹尼森等西方学者认为,促使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技术进步、知识进展、资源再配置、规模经济等,而唯独没有把金融制度这一要... 经济增长、金融制度与融资机制创新葛兆强一、金融制度与现代经济增长库兹涅茨、索洛和丹尼森等西方学者认为,促使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技术进步、知识进展、资源再配置、规模经济等,而唯独没有把金融制度这一要素单列出来。他们要么把金融制度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机制创新 金融制度 经济增长 资本市场 垄断信用 银行贷款 金融发展 调节型 财政拨款 投资结构
原文传递
经济增长、金融制度与融资机制创新
9
作者 葛兆强 《金融学刊》 1997年第1期14+16+18-19,15+17,共6页
经济增长金融制度与融资机制创新葛兆强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特指更多的产出,而不太注重该产出是如何实现的;经济发展则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而且还包括随... 经济增长金融制度与融资机制创新葛兆强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特指更多的产出,而不太注重该产出是如何实现的;经济发展则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而且还包括随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机制创新 金融制度 经济增长方式 资本市场 生产要素 垄断信用 经济发展 调节型 关系模式 间接金融
原文传递
金融改革要定位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
10
作者 江其务 《金融博览》 1996年第2期23-23,共1页
90年代金融改革应该根据国民收入流程结构特点,从“国家垄断信用”转变为“国家调控信用”,构建社会主导型的储蓄转化投资的积累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产业投资,防止滋生食利阶层;有利于促进分散风险,提高效率;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制度创新 国家调控信用 垄断信用 国民收入 食利阶层 储蓄转化 产业投资 主导型 分散风险
原文传递
融资机制创新的立足点和关键
11
作者 葛兆强 《金融博览》 1997年第2期8-8,共1页
总结十余年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并从现实金融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出发,我认为,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深化必须摒弃传统的国家垄断信用制度,建立国家调控信用制度。这是融资机制实现创新的立足点。
关键词 融资机制创新 国家调控信用 中国金融改革 金融制度改革 信用制度 国家垄断 资本市场 垄断信用 银企关系 金融业
原文传递
国企、银行和资本市场配套改革的战略构想
12
作者 郝继伦 《金融博览》 1998年第7期22-23,共2页
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两难”在于:一方面,国有银行通过垄断信用集中社会储蓄资金,投向普遍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以维持其继续运营的既有路径,实质是将国有企业亏损金融化,只能不断沉积国有银行资产损失,生成、加剧潜在货币信用危机,而无法... 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两难”在于:一方面,国有银行通过垄断信用集中社会储蓄资金,投向普遍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以维持其继续运营的既有路径,实质是将国有企业亏损金融化,只能不断沉积国有银行资产损失,生成、加剧潜在货币信用危机,而无法将改革引向成功。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重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构,打破垄断信用于国有银行的金融制度,推动融资多元化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突破点,也是防止国有企业亏损金融化和不良资产再生,从而防范货币信用危机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国有银行 货币信用危机 国有企业亏损 垄断信用 金融化 不良资产 中国经济改革 融资多元化 金融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