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型腔体组件装配尺寸检测技术分析与运用
1
作者 黄龙 敖光成 +1 位作者 雷祖猛 将卫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4年第8期77-78,共2页
为解决型腔体组件装配尺寸的检测问题,以某枪型的型腔体组件为例,分析该型腔体组件的结构特点,设计组合型检测装置,实现准确检测目的。归纳总结了型腔体组件装配尺寸检测技术运用过程中检测装置的设计要领,采用设计与被测型腔体组件相... 为解决型腔体组件装配尺寸的检测问题,以某枪型的型腔体组件为例,分析该型腔体组件的结构特点,设计组合型检测装置,实现准确检测目的。归纳总结了型腔体组件装配尺寸检测技术运用过程中检测装置的设计要领,采用设计与被测型腔体组件相匹配的组合型检测装置,有效解决了型腔体组件装配尺寸检测过程中的定位困难、操作繁琐、检测准确性差等问题。该检测技术对确保型腔体组件装配尺寸的检测稳定性、检测可操作性、检测准确性等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腔体 型腔体组件 型腔体组件装配尺寸 检测装置 检测间隙 检测装置设计要素
下载PDF
基于事例与精铸特征的涡轮叶片模具型腔体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应昌 汪文虎 +2 位作者 杨应琼 陈霞 刘晓辉 《电加工与模具》 2007年第6期50-52,58,共4页
模具型腔体设计是涡轮叶片精铸模设计的前提,它直接影响精铸模的设计效率,是一项典型的强经验、弱理论的工作。为叶片递增模型建立特征库、事例库,将专家经验知识化、规则实例化,实现基于事例推理与基于特征推理技术相结合进行叶片模型... 模具型腔体设计是涡轮叶片精铸模设计的前提,它直接影响精铸模的设计效率,是一项典型的强经验、弱理论的工作。为叶片递增模型建立特征库、事例库,将专家经验知识化、规则实例化,实现基于事例推理与基于特征推理技术相结合进行叶片模型转换,同时考虑收缩放型,生成型腔体模型,使得模具型腔体设计更加合理,从而提高精铸模的经济性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 事例 型腔体模型 涡轮叶片
下载PDF
微小型腔体的精密制造技术研究
3
作者 吴亚琴 王雨 唐中华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11期93-95,共3页
本文以实体为(0.4±0.001)mm的微小型腔体为研究对象,对微细铣削、精密抛光和扩散焊精密制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制造出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高的微小型腔体,并且实现了折叠波导微小形变的高精度键合,同时解决装配焊接中微小型腔体的... 本文以实体为(0.4±0.001)mm的微小型腔体为研究对象,对微细铣削、精密抛光和扩散焊精密制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制造出尺寸精度高、表面光洁度高的微小型腔体,并且实现了折叠波导微小形变的高精度键合,同时解决装配焊接中微小型腔体的对中精度和焊料流散问题,保证了电磁波的有效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腔体 精密制造 高精度 微小形变
下载PDF
V型腔式太阳能接收管传热性能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邵丹丹 肖鑫 +1 位作者 张鹏 李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43-2048,共6页
提出一种应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V型腔体式接收管,建立接收管内部工质流动与传热过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运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迹法对接收管腔体壁面进行辐射计算,得到腔体壁面辐射强度分布曲线,以此为热边界条件模拟研究接收管内部... 提出一种应用于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V型腔体式接收管,建立接收管内部工质流动与传热过程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运用蒙特卡洛光线追迹法对接收管腔体壁面进行辐射计算,得到腔体壁面辐射强度分布曲线,以此为热边界条件模拟研究接收管内部工质流动传热特性。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开展热性能实验测试,并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管内矩形翅片可强化腔体壁面与管内流体的换热,有效降低壁面温度,减小热损失;在一定范围内,流量和辐射加热量的增大都能减小该V型腔体式接收管的热损失,提高热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腔体 矩形翅片 数值模拟 换热性能
下载PDF
E型倾斜腔体内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数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金淑英 马兵善 王刚 《甘肃科学学报》 2020年第5期75-79,共5页
对E型倾斜腔体内Cu-水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研究,主要分析了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Ra数以及腔体倾角γ对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平均努塞尔数随着φ和Ra数的增大而增大。腔体倾角γ对传热速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Ra... 对E型倾斜腔体内Cu-水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研究,主要分析了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Ra数以及腔体倾角γ对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平均努塞尔数随着φ和Ra数的增大而增大。腔体倾角γ对传热速率的影响主要取决于Ra数的大小,当Ra数较小时,γ对传热速率的影响不明显,而当Ra数增大到107时,传热速率随γ的增大而增加。通过向水中添加纳米颗粒可强化流体的换热效果,这种强化作用随着Ra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对流 纳米流 E型腔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波纹形多孔介质腔内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数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策 马兵善 王刚 《甘肃科学学报》 2018年第4期87-93,共7页
采用局部非热平衡模型数值研究了波纹形多孔介质腔体内Cu-水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换热。腔体左侧及右侧波纹曲面的温度分别保持恒定的低温和高温,上、下壁面绝热。在曲线坐标中用有限容积法离散方程,纳米流体的流动采用达西模型来描述。... 采用局部非热平衡模型数值研究了波纹形多孔介质腔体内Cu-水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换热。腔体左侧及右侧波纹曲面的温度分别保持恒定的低温和高温,上、下壁面绝热。在曲线坐标中用有限容积法离散方程,纳米流体的流动采用达西模型来描述。在腔体波峰突起相对高度λ保持定值的情况下,研究了瑞利数Ra、达西数Da、无量纲容积换热系数Nhs及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对腔体内Cu-水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相平均努赛尔数Nunf随瑞利数Ra、达西数Da的增加而增加,随无量纲容积换热系数Nhs的增加而减小;低无量纲容积换热系数下,局部非热平衡效应影响明显;纳米流体相平均努赛尔数Nu_(nf)和固体骨架相平均努赛尔数Nus随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纳米流 自然对流 局部非热平衡 波纹型腔体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一体化腔体耦合器
7
《移动通信》 2010年第5期90-92,共3页
文章首先概述了近几年国内无源器件的情况,对同轴型腔体耦合器的情况作了简要描述,分析了小型一体化腔体耦合器的腔体结构、物理性能、腔内结构、电性能指标,最后总结了小型一体化腔体耦合器的优点。
关键词 化耦合器 同轴型腔体耦合器 无源器件
下载PDF
基于光纤U形腔的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磁场传感器
8
作者 范鹏程 蒋学寨 +1 位作者 田德强 张光强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4-682,共9页
本文研制了一种光纤磁场传感器,使用涂有磁流体(MF)的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的U形腔体进行实验验证。光纤磁场传感器是在两段单模光纤(SMF)之间拼接一段单模光纤形成U型光学腔制造而成的,该设计具有光纤几何关系。由于几何对称性... 本文研制了一种光纤磁场传感器,使用涂有磁流体(MF)的全光纤马赫-曾德尔干涉仪(MZI)的U形腔体进行实验验证。光纤磁场传感器是在两段单模光纤(SMF)之间拼接一段单模光纤形成U型光学腔制造而成的,该设计具有光纤几何关系。由于几何对称性MZI对周围折射率(RI)具有很强的敏感性,灵敏度高达−13588 nm/RIU,且磁流体的折射率对磁场敏感,因此所提结构实现了磁场传感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磁场灵敏度高达137 pm/Oe,磁场范围从0~250 Oe几乎呈线性。本文所设计的光纤磁场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易于制造、坚固耐用、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易于与光纤系统集成等相关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传感器 磁流 U型腔体 光纤传感器
下载PDF
新型多频蝶形微带天线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8-31,共4页
微带天线工作频带较窄,若能同时激励多个谐振点,可以变相拓展带宽,因此设计一种多频蝶形微带天线。3块介质基板构成“U”型半封闭腔体,天线的辐射臂采用1 4周期正弦轮廓结构,在辐射臂上开取3对“工”字型缝隙,同时在馈电端口处加载枝节... 微带天线工作频带较窄,若能同时激励多个谐振点,可以变相拓展带宽,因此设计一种多频蝶形微带天线。3块介质基板构成“U”型半封闭腔体,天线的辐射臂采用1 4周期正弦轮廓结构,在辐射臂上开取3对“工”字型缝隙,同时在馈电端口处加载枝节。实验结果表明,蝶形微带天线在5个雷达波段(S,C,X,Ku,K)各有1个谐振频点,分别为2.6 GHz,6.8 GHz,11.7 GHz,16.5 GHz,18.45 GHz。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在不改变天线整体尺寸的情况下,正弦边结构可调节谐振频点位置;加载的矩形枝节有利于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度,降低回波损耗;“U”型半封闭腔体可有效提高增益,其中C波段的增益由0.71 dB可提升到4.3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形天线 谐振频点调节 “U”型腔体设计 回波损耗 对比分析 雷达波段
下载PDF
基于LTCC技术的无源气压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红雨 李姗泽 +1 位作者 王颖麟 李俊 《电子与封装》 2017年第5期5-7,15,共4页
介绍基于LTCC技术的无源气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模型,主要制作工艺流程和关键工艺难点。研究了LTCC内埋型空腔的实现方法、牺牲层材料的选取和依据,并对无源气压传感器的理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利用LTCC内置空腔... 介绍基于LTCC技术的无源气压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模型,主要制作工艺流程和关键工艺难点。研究了LTCC内埋型空腔的实现方法、牺牲层材料的选取和依据,并对无源气压传感器的理论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与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利用LTCC内置空腔技术研制的气压传感器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吻合较好,谐振频率随外界压力的增大而减小,谐振频率随压力的变化近似于线性变化,在复杂环境内依然能够实现预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CC 内埋型腔体 气压传感器
下载PDF
抛物线型微波加热器的建模与仿真
11
作者 姚昆鹏 段志强 +2 位作者 陈菓 彭金辉 伏云昌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6-29,共4页
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设计了一种抛物线型腔体的微波加热器,提出基于商业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的模拟,电磁场理论及有限元方法得出腔体内部电磁场分布,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寻求谐振腔的最优结构。通过对结构的优化,使... 根据抛物线的几何性质,设计了一种抛物线型腔体的微波加热器,提出基于商业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的模拟,电磁场理论及有限元方法得出腔体内部电磁场分布,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寻求谐振腔的最优结构。通过对结构的优化,使电磁场的分布集中在吸波物质附近,且其他区域电磁场分布较为均匀,达到提高微波使用率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线型腔体 微波使用率 微波加热器 HFSS
下载PDF
Computer aided stitching approach for dental restoration models
12
作者 袁天然 戴宁 +1 位作者 程筱胜 廖文和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9年第3期330-334,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bio-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and upper cavity surfaces of dental restoration, a stitching approach is proposed based on a virtual zipper working mechanism and a minimization of the surface total c... According to the bio-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and upper cavity surfaces of dental restoration, a stitching approach is proposed based on a virtual zipper working mechanism and a minimization of the surface total curvature energy, which is used to resolve the stitching problems existing during computer-aided design for dental restorations. First, the two boundar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r and upper surfaces are triangulated based on the zipper working mechanism to generate the initial stitching surface patch, of which the edges are distributed uniformly between the boundaries. Secondly, the initial stitching surface patch is subdivided and deformed to reconstruct an optimized surface patch according to the bio-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eth. The optimized surface patch is minimally 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surrounding mesh in smoothness and density, and it can stitch the upper and lower cavity surfaces natural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ntal restorations obtain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atisfy both the shape aesthetic and the fitting accuracy,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linical oral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tal restoration model stitching subdivision and deformation virtual zipper
下载PDF
Quantum theory-based physical model of the human body in TCM 被引量:1
13
作者 SONG Shuna SHE Zhensu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第4期354-359,共6页
In the study,a quantum resonant cavity model based on wave-particle duality was proposed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essence,vigor,and spirit in the human bod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n the study,a quantum resonant cavity model based on wave-particle duality was proposed fo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essence,vigor,and spirit in the human bod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t is assumed that there is a macro human order parameter(wave function),and its dynamics are governed by a macro potential field reflecting influences from heaven,earth,and society,and satisfy the generalized Schrodinger equation.This proposed model was applied in the study to interpret basic concepts of human body in TCM,with an aim to unfold the TCM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resonant cavit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Physical model of the human body Complex system The order parameter
下载PDF
Resonant cavity enhanced photoluminescence of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quantum wells on silicon-on-insulator substrate
14
作者 陈荔群 陈阳华 李成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EI 2014年第3期213-215,共3页
The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 grown on a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 were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by ultra-hig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Room temperature direct band photolu... The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 grown on a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 were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by ultra-high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Room temperature direct band photoluminescence from Ge quantum wells on SOI substrate is strongly modulated by Fabry-Perot cavity formed between the surface of Ge and the interface of buried SiO2. The photoluminescence peak intensity at 1.58 μm is enhanced by about 21 times compared with that from the Ge/SiGe quantum wells on Si substrate, and the 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ensile strained Ge/SiGe multiple quantum wells are one of the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Si-based microcavity lijzht emitting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ity resonator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GERMANIUM Interfaces (materials) PHOTOLUMINESCENCE Silicon Silicon on insulator technology SUBSTRAT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