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恢复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义 赵鸿铁 +1 位作者 薛建阳 陈宗平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7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得到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和P-Δ骨架曲线。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给出了各关键点的试验数据及刚度退化规律,建议型钢...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17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得到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和P-Δ骨架曲线。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给出了各关键点的试验数据及刚度退化规律,建议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恢复力模型采用双线型模型和退化三线型模型,并给出了恢复力模型各阶段刚度参数的计算公式,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滞回性能 拟静力试验 恢复力模型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祖强 任甭优 +1 位作者 薛建阳 周超锋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为实现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地震损伤分析,采用加权系数法建立了能够反映构件损伤、楼层损伤和整体框架损伤三者迁移演化的地震损伤模型,并对两榀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进行了地震损伤试验及有限元模拟,获得了梁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 为实现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地震损伤分析,采用加权系数法建立了能够反映构件损伤、楼层损伤和整体框架损伤三者迁移演化的地震损伤模型,并对两榀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进行了地震损伤试验及有限元模拟,获得了梁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和柱的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进而对试件的地震损伤指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构件、楼层和整体框架的损伤指数变化规律与试件的破坏发展历程较为吻合,说明所建立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损伤模型是合理的。基于试件的破坏状态及地震损伤分析结果,提出了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对应5个性能水平的损伤指数范围,为该类结构的震后损伤评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框架结构 损伤模型 损伤分析 试验研究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平扭振动反应及地震内力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薛建阳 胡宗波 刘祖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4-82,共9页
通过对5层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获得了结构平动、扭转、平扭耦合动力特性,并对结构的多维地震反应、耗能能力、损伤程度、地震内力及平扭振动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前4... 通过对5层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空间框架结构模型进行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获得了结构平动、扭转、平扭耦合动力特性,并对结构的多维地震反应、耗能能力、损伤程度、地震内力及平扭振动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前4阶自振频率对应的振型形态依次为X向平动、Y向平扭、扭转和Y向平动;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的自振频率不断下降,加速度放大系数逐渐减小,结构塑性变形不断发展,结构内部损伤逐渐累积,地震能量耗散不断增加,整体累积滞回耗能时程曲线呈台阶势跃迁;在历经0.80g地震作用后,模型结构平扭耦合引起的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1/39,超过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要求,模型结构的变形和能量双参数模型损伤指数达到0.56;对比模型结构扭转效应发现,偶然偏心平扭耦合作用对模型结构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小,其偶然相对偏心距小于0.1;分析计算模型抗扭刚度、地震内力可知,在加载后期,随着水平侧移的增大,楼层的等效抗扭刚度退化并不明显,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抗扭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框架结构 平扭振动 地震内力 抗扭性能
下载PDF
火灾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单齐云 高立堂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9-102,共4页
为了分析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耐火极限及火灾后的力学性能,为试验研究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截面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柱截面在不均匀受火情况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两面受... 为了分析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耐火极限及火灾后的力学性能,为试验研究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截面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柱截面在不均匀受火情况下的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两面受火的情况下,L形柱的凹角处的温升低于其它部位;由于型钢的存在,加快了柱截面内部温度的热传导;距离受火面相同的深度处的混凝土与型钢的温度不同,因此有必要研究损伤差异对承载力和两者粘结滑移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ANSYS 温度场
下载PDF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高立堂 蔡维沛 李晓东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8-71,共14页
为了研究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在9根十字形、8根T形、9根等肢L形(简称DL形)和9根不等肢L形(简称BL形)型钢混凝土柱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MATLAB非线性程序,通过对比表明运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利用程序分析了... 为了研究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在9根十字形、8根T形、9根等肢L形(简称DL形)和9根不等肢L形(简称BL形)型钢混凝土柱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MATLAB非线性程序,通过对比表明运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利用程序分析了弯矩作用方向角、含钢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偏心距对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破坏形式分为受拉破坏、受压破坏、轴心受压破坏和界限破坏;截面应变分布也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在偏心距一定的情况下,0°加载角的承载力高于45°加载角的承载力。在其它因素一定的条件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随含钢率的增大而增大,与混凝土强度等级呈正比,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后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正截面承载力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动力特性及频谱反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宗波 薛建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8-538,共11页
基于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空间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对模型结构的频谱特性、偏心动力反应、非线性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向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在高阶振型中依次发生了Y向平扭和X向平扭耦合现象,振型形态依次为X向平动、Y... 基于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空间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对模型结构的频谱特性、偏心动力反应、非线性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向地震作用下,模型结构在高阶振型中依次发生了Y向平扭和X向平扭耦合现象,振型形态依次为X向平动、Y向平扭、Z向振动、扭转、Y向平动;在强震作用下,模型X向、Y向、Z向和扭转自振频率分别下降31.02%,30.10%,39.72%和30.09%;模型结构的频响函数实部曲线的零点、虚部及幅值曲线的峰值点随着加载持时的增加逐渐向低频移动,结构损伤逐渐累积,刚度不断退化,动力刚度接近静刚度,结构的变形较大;通过数值分析可知,当偏心距一定、平扭周期比不变时,偏心结构的自振频率比、平扭耦联系数的峰值点相对于对称结构的峰值点明显推后;在强震作用下,偏心距小于0.1的模型结构的薄弱层出现在结构中下部,偏心距大于0.3的模型结构的薄弱层出现在结构上部;随着偏心距的增大,模型结构提前达到性能点,所有交点处的能力谱曲线未处于承载力明显下降段,结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框架结构 动力特性 频谱分析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截面曲率分析及延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威 甄国凯 +2 位作者 权超超 宋鸿来 李昱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6-66,共11页
型钢混凝土柱是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组合构件,经常被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近年来为了满足建筑物美观及室内装饰装修的要求,国内外学者针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中最常见的异形柱截面类型为十字形、L形和T形。以收集的... 型钢混凝土柱是一种抗震性能优越的组合构件,经常被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中。近年来为了满足建筑物美观及室内装饰装修的要求,国内外学者针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开展了相关研究,其中最常见的异形柱截面类型为十字形、L形和T形。以收集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为基础,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截面曲率进行分析,通过弯矩-曲率曲线研究曲率与构件变形性能的关系,确定异形柱屈服曲率和极限曲率的计算方法,利用截面屈服曲率和极限曲率得出位移延性系数。通过参数分析,研究构件的截面曲率变化情况,并通过参数拟合,提出适用于3种截面类型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屈服曲率和极限曲率的简便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为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变形计算以及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腹式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弯矩-曲率关系 延性 抗震性能 计算公式
下载PDF
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
8
作者 高立堂 李凌敏 +1 位作者 杨超 蔡维沛 《钢结构》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7-110,共4页
为了研究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在8根受火1 h后的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常温静力加载试验的基础上,测其侧向变形曲线,计算出偏心距增大系数η1,然后将L形截面按照等形心轴惯性矩的原则等效成... 为了研究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在8根受火1 h后的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常温静力加载试验的基础上,测其侧向变形曲线,计算出偏心距增大系数η1,然后将L形截面按照等形心轴惯性矩的原则等效成矩形截面并与异形柱的η2进行比较。为火灾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表明:通过比较,除DL5的偏心距增大系数相差较大以外,其余计算出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比较接近,相差均在10%以内;DL5—DL8异形截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要小于矩形截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最大值为10.47%出现在DL5的Y肢方向,表明对于受火后的异形柱来说,双向偏心受压的加载方式更为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二阶效应 偏心距增大系数 火灾后
下载PDF
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研究
9
作者 高立堂 王都 王万敏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为了研究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选取4种偏心距,按照两种加载角度,对受火1 h后的8根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常温下的静力加载试验。由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含钢量较高,将L形截面按照等... 为了研究考虑二阶效应的火灾后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选取4种偏心距,按照两种加载角度,对受火1 h后的8根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了常温下的静力加载试验。由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含钢量较高,将L形截面按照等形心轴惯性矩的原则等效成矩形截面,计算出偏心距增大系数η矩,并与异形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η异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两种计算方法,为火灾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的计算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表明:1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在X、Y两方向抗侧刚度不同导致两方向柱中挠度不同;2矩形柱与异形柱偏心距增大系数η的差值与矩形柱η的比值均在10%以内,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其中比值绝对值最大为9.901 8%,出现在BL6的Y方向,其余比值均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等肢L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二阶效应 偏心距增大系数 火灾后
下载PDF
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10
作者 高立堂 王万敏 蔡维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48,共20页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包括+形、T形、DL形和BL形)偏心受压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折算截面法:首先将截面在计算方向上折合成相应的柱状截面,然后按仅考虑两对边型钢的单向偏压计算公式计算相应方向上的正截...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火灾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包括+形、T形、DL形和BL形)偏心受压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折算截面法:首先将截面在计算方向上折合成相应的柱状截面,然后按仅考虑两对边型钢的单向偏压计算公式计算相应方向上的正截面承载力,同时计算时要考虑相应的初始偏心距和偏心距增大系数,最后对计算出的承载力通过系数进行修正。结果表明:简化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后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正截面承载力 折算截面法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地震损伤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靳思骞 曾磊 +2 位作者 肖云峰 陈熠光 任雯婷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4个L形、4个T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基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研究了试件循环加载过程中变形和能量的非线性组合关系,通过引...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演化规律,进行了4个L形、4个T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基于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研究了试件循环加载过程中变形和能量的非线性组合关系,通过引入加权指数考虑变形损伤与能量累积损伤的权重变化,考虑配钢率、配箍率、轴压比、配钢形式等因素,建立了能够较好反映地震作用下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损伤演化规律的非线性损伤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地震损伤模型表达式。基于提出的地震损伤模型对试验试件进行了地震损伤指标验算,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演化全过程,研究结果为该类结构地震损伤评估及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框架节点 损伤分析 损伤模型
下载PDF
十字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江霖 逄博 +1 位作者 王宁 周楠楠 《低温建筑技术》 2018年第8期66-69,73,共5页
通过对8根十字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低周往复模拟,得到相应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分析轴压比、混凝土等级、型钢偏移、荷载施加角度、含钢率等因素对十字形异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以及含钢率增... 通过对8根十字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进行低周往复模拟,得到相应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曲线,分析轴压比、混凝土等级、型钢偏移、荷载施加角度、含钢率等因素对十字形异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以及含钢率增加,强度衰退较慢,耗能增加,抗震性能提高。提高轴压比,试件承载力提高,但是延性及耗能变差,抗震性能下降。工字钢位置距各肢边缘越近,受力时能充分发挥能力,有利于抗震。另外,采用0°加载及采用方钢管均有利于试件抗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抗震性能 低周往复
下载PDF
轴向约束型钢RPC混凝土异形柱耐火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中强 钱锦 《重庆建筑》 2024年第5期43-46,共4页
为考察分析受轴向约束的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异形柱的耐火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火灾下型钢RPC混凝土异形柱热-力顺序耦合模型,并探究加载角、荷载比、偏心率等参数对其耐火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为考察分析受轴向约束的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异形柱的耐火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构建火灾下型钢RPC混凝土异形柱热-力顺序耦合模型,并探究加载角、荷载比、偏心率等参数对其耐火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一定加载角度范围内,型钢RPC混凝土异形柱的抗火性能随加载角的增大而增大;荷载比和偏心率也是影响型钢RPC混凝土异形柱耐火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荷载比和偏心距的增大,构件的耐火极限相应降低。型钢RPC混凝土异形柱的耐火性能受偏心率、荷载角、荷载比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最终都表现为脆性破坏,其轴向变形呈现出基本恒定、缓慢下降和线性下降三个阶段。研究结果可为该类结构的防火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轴向约束 耐火性能 温度场 有限元法
下载PDF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0
14
作者 陈宗平 王妮 +2 位作者 钟铭 薛建阳 苏益声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119,共12页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性能,设计22个试件进行静力和循环加载试验研究,分析其破坏机理。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利用程序分析了加载角、截面配钢形式、配钢率、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柱肢高厚比等变化参数对SRC异形柱正截...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性能,设计22个试件进行静力和循环加载试验研究,分析其破坏机理。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利用程序分析了加载角、截面配钢形式、配钢率、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柱肢高厚比等变化参数对SRC异形柱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并与钢筋混凝土(RC)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RC异形柱破坏形态表现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和轴心受压破坏;截面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加载角和截面配钢形式对正截面承载能力有显著影响,T形柱的薄弱加载方向是0°、90°和315°,L形柱的薄弱加载方向是90°和315°,十形柱的薄弱加载方向是0°,实腹配钢比空腹配钢试件的承载能力有明显提高;适当增加截面配钢率、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柱肢高厚比均能有效提高SRC异形柱的正截面承载能力;当截面配钢率不大于6%时,SRC异形柱的承载力与普通的RC异形柱相比提高3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静力试验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正截面承载力
原文传递
基于修正Park-Ang模型的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地震损伤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宗平 徐金俊 +2 位作者 陈宇良 薛建阳 梁莹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98,共9页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评估,考虑Park-Ang损伤模型存在数值收敛性差及适用范围受限的不足,结合异形柱结构力学特性,通过引入组合系数提出了适用于SRC异形柱框架节点地震损伤的Park-Ang修正模型。根据低周反...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评估,考虑Park-Ang损伤模型存在数值收敛性差及适用范围受限的不足,结合异形柱结构力学特性,通过引入组合系数提出了适用于SRC异形柱框架节点地震损伤的Park-Ang修正模型。根据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SRC异形柱框架平面与空间节点的实测滞回数据,确立了组合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各试验影响因素进行了损伤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修正Park-Ang模型损伤指数最大接近1.0,较好地满足了数值收敛性,且理论上更为合理;当水平加载角为45°时,T形截面柱空间节点的损伤水平最低,而十形截面柱空间节点则与之相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轴压比能延缓SRC异形柱框架节点的地震损伤;配钢形式对平面节点的损伤影响不大,对于空间节点的损伤水平的影响,配槽钢试件的比配T形钢试件的大,配空腹式钢试件的比配实腹式钢试件的大;L形截面柱的节点损伤程度较十形截面柱的大,而十形截面柱的节点损伤发展与累积则远大于T形截面柱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平面节点 空间节点 Park-Ang修正模型 组合系数 损伤指数
原文传递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空间边节点的抗震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宗平 徐金俊 薛建阳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13,共9页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空间边节点的抗震性能,以配钢形式、加载角度和轴压比为变化参数,通过1个平面节点和9个空间节点的拟静力试验,获取其滞回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类新型空间节点的抗震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实腹式配钢试...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异形柱-钢梁空间边节点的抗震性能,以配钢形式、加载角度和轴压比为变化参数,通过1个平面节点和9个空间节点的拟静力试验,获取其滞回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类新型空间节点的抗震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实腹式配钢试件在骨架曲线的上升段为最陡,承载能力最大,刚度退化最轻,但T形钢桁架试件在耗能能力和延性性能上为最优;该类空间节点的抗震性能在不同加载角度下具有一些区别,45°试件的骨架曲线包围了其余加载角度下的骨架曲线,同时该角度的节点抗剪承载力为最大,耗能能力较之0°和60°的更强,但略比30°的低,而位移延性在平面节点上表现为最佳;提高轴压比可增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边节点的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同时轴压比的增大对试件的初期刚度较为有利而后期刚度退化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空间节点 边节点 抗震性能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L、T、十形截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滞回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金俊 陈宗平 陈宇良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30,共10页
为了研究截面形状对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滞回性能的影响,完成了4个L形、6个T形和2个+形截面SRC异形柱构件的低周反复荷载实验,并获取了此类构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截面类型对SRC异形柱在耗能能力、变形性能... 为了研究截面形状对型钢混凝土(SRC)异形柱滞回性能的影响,完成了4个L形、6个T形和2个+形截面SRC异形柱构件的低周反复荷载实验,并获取了此类构件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截面类型对SRC异形柱在耗能能力、变形性能及地震损伤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破坏形态与剪跨比有关,剪跨比大的试件易发生弯曲型破坏,而小剪跨比的试件易发生剪切型破坏;L形柱的滞回环捏拢程度最大,其次为T形柱,最后为+形柱;+形柱和L形柱的相对受剪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均比T形柱大;T形柱的变形能力要优于L形柱;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构件的相对损伤累积程度与柱肢数有关,其主要表现为随着柱肢数的增多,异形柱的损伤发展水平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截面类型 滞回性能 破坏形态 耗能 变形 损伤
原文传递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足尺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平 王泽桐 +1 位作者 崔赛月 赵青山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6-160,188,共6页
通过对4个足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其滞回曲线、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足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试件,试件内部添加型钢,可以减缓试件裂缝的发展,降低试件破... 通过对4个足尺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其滞回曲线、承载能力、位移、延性、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性能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足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试件,试件内部添加型钢,可以减缓试件裂缝的发展,降低试件破坏程度;剪跨比较大时试件发生弯曲破坏,剪跨比较小时试件发生剪切破坏;相比于足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试件,在保证试件内部配筋率的前提下,通过内部增加型钢,可以提高试件的承载能力、滞回性能、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和刚度退化率,改善抗震性能;当减少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内部纵筋配筋率并内置型钢时,试件的承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抗震性能 足尺试验 低周往复荷载 剪跨比
原文传递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地震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洁 秦浩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20-122,421,共4页
论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建立了三组对比模型。计算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和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具有型钢相同含钢率的型钢混凝土矩形柱和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具有等形心轴惯性矩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柱、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和型钢... 论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建立了三组对比模型。计算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和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具有型钢相同含钢率的型钢混凝土矩形柱和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具有等形心轴惯性矩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柱、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和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研究了对比模型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特性。得出型钢混凝土异形框架柱的扭矩和层间位移都较小;具有等形心轴惯性矩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柱、钢筋混凝土异形柱和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三种结构的框架柱扭矩和层间位移非常接近,具有相似的振动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抗震性能 扭矩 层间位移
原文传递
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抗震性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方林 张波 +2 位作者 金国芳 李凯文 王志亮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27-1033,共7页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完成4个不同轴压比、配钢率、加载方向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不同设计参数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变形能力、耗能能力进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采用ABAQUS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 为研究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完成4个不同轴压比、配钢率、加载方向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不同设计参数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变形能力、耗能能力进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采用ABAQUS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得到的试件的破坏形态、骨架曲线及承载力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较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与钢筋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相比,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异形柱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可适用于高层建筑以及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地区的建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混凝土十字形形柱 抗震性能 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