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攻其心夺其志——评垓下之战中汉军的决策 被引量:2
1
作者 蒲宁 《科学决策》 2005年第12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垓下之战 中国 汉军 军事决策 刘邦 项羽 楚汉 古代军事史
下载PDF
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新探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永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前史学界对于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楚汉双方的决战不是垓下之战而应是陈下之战,也有学者认为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本是同一次战役。通过对史籍有关文献记载、作战规模和性质、参战人员、作战经过、作战地点和作战... 目前史学界对于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楚汉双方的决战不是垓下之战而应是陈下之战,也有学者认为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本是同一次战役。通过对史籍有关文献记载、作战规模和性质、参战人员、作战经过、作战地点和作战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可知,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是分别存在的客观事实;陈下之战是刘邦所率汉军由防御转入进攻的一个转折点,垓下之战则是楚汉双方的大规模最后决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下之战 垓下之战 楚汉 比较
下载PDF
垓下之战之楚歌考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媛媛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6-138,共3页
我国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是一次闻名古今中外的经典战役。这次战役因音乐在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观,被史学家和军事学家评为世界战争史上七大经典战役之一。垓下之战不仅留下了"四面楚歌"这一成语故事,还... 我国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是一次闻名古今中外的经典战役。这次战役因音乐在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观,被史学家和军事学家评为世界战争史上七大经典战役之一。垓下之战不仅留下了"四面楚歌"这一成语故事,还使楚歌成为历代研究者的热门话题。文章从历史上的垓下之战和四面楚歌出发,探析项羽败于四面楚歌的垓下之战的争议,考析当时的楚歌渊源、形式、歌词、流传范围及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之战 楚歌 考析
下载PDF
历史文化景观下的垓下之战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凯 《宿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122-126,共5页
"垓下之战"是楚亡汉兴的标志性战役,具有历史分水岭的意义。当事者和后世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总结。值得重视的是,垓下之战,楚败汉胜,固然有包括人谋在内的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有识之士在总结其中得失教训的时候,并没... "垓下之战"是楚亡汉兴的标志性战役,具有历史分水岭的意义。当事者和后世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总结。值得重视的是,垓下之战,楚败汉胜,固然有包括人谋在内的偶然性因素在起作用,但是,有识之士在总结其中得失教训的时候,并没有将这场战役孤立看待,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将其放在一个长时段中考察,从偶然性事件中寻觅蕴藉其间的必然性规律。垓下之战过程中,汉军方面的诸多制胜之术,如"分赏取敌""佯败诱敌""攻心为上",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兵法文化,因而被后人奉为经典战例并予以关注研究。班固《汉书》对于此战的曲笔记录,亦受到后人的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之战 楚败汉胜 偶然中之必然 分赏取敌 佯败诱敌 攻心为上《汉书》曲笔
下载PDF
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垓下之战》创新教学
5
作者 高传利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1年第10期23-24,共2页
《垓下之战》是鲁人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一篇。该文是《项羽本纪》的节选。作为司马迁最得意的文字,节选文本字词理解难度不大,文脉流畅,语言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学生结合注释已初步梳理了字词,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已初步... 《垓下之战》是鲁人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中的一篇。该文是《项羽本纪》的节选。作为司马迁最得意的文字,节选文本字词理解难度不大,文脉流畅,语言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学生结合注释已初步梳理了字词,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已初步把握。我想处理这样一篇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之战 创新教学 学生 教师 《项羽本纪》 选修教材 语言生动 司马迁
下载PDF
论韩信垓下之战及其影响
6
作者 徐业龙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1期11-15,共5页
垓下之战是楚汉战争时期一场决定性的战役。韩信针对楚军战斗力很强的特点,巧妙排兵布阵,采取正面佯攻、两翼包抄的战术,将楚军击败,然后围而困之。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人少粮尽,军心涣散,纷纷逃亡。项羽大势已去,在逃跑... 垓下之战是楚汉战争时期一场决定性的战役。韩信针对楚军战斗力很强的特点,巧妙排兵布阵,采取正面佯攻、两翼包抄的战术,将楚军击败,然后围而困之。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人少粮尽,军心涣散,纷纷逃亡。项羽大势已去,在逃跑途中自刎于乌江。韩信创造的"五军阵"及"四面楚歌"心理战法被后世奉为经典,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经过垓下决战,结束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信 项羽 垓下之战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下载PDF
《鸿门宴》、《垓下之战》中项羽的人物形象分析
7
作者 孙在美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2年第3期32-33,共2页
《鸿门宴》、《垓下之战》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中的两篇必学的文言文,也是司马迁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项羽——这位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在步步为营、充满暗藏杀机的宴会中,在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战斗中,从占据主动地... 《鸿门宴》、《垓下之战》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中的两篇必学的文言文,也是司马迁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项羽——这位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在步步为营、充满暗藏杀机的宴会中,在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战斗中,从占据主动地位的他一步步走向了被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门宴》 垓下之战 人物形象分析 项羽 中等职业教育 语文教材 悲剧英雄 司马迁
下载PDF
陈下之战与垓下之战 被引量:8
8
作者 施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8年第6期30-37,共8页
历来学术界认为,垓下之战是决定楚汉兴亡的大决战,而忽视了在此之前的陈下之战。作者精心爬梳史料,缜密考证,认为陈下之战才是真正决定汉胜楚败的大决战。双方共投入二十万以上主力厮杀,项羽大败,率败军逃往东南方。对于汉军来说... 历来学术界认为,垓下之战是决定楚汉兴亡的大决战,而忽视了在此之前的陈下之战。作者精心爬梳史料,缜密考证,认为陈下之战才是真正决定汉胜楚败的大决战。双方共投入二十万以上主力厮杀,项羽大败,率败军逃往东南方。对于汉军来说,垓下之战是“决胜”,而不是“决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之战 刘邦 《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 城父 司马迁 楚汉相争 大司马 楚汉 韩信
原文传递
陈下之战、垓下之战是两事——与陈可畏、辛德勇商榷 被引量:7
9
作者 施丁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6,共6页
楚汉战争后期发生了陈下之战与垓下之战两次战役。陈下在今河南淮阳 ,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史记》、《汉书》记载都是清楚无误的。所谓垓下在古陈邑 ,或谓“垓下”应为“陈下”的讹误 ,都嫌证据不足。
关键词 垓下之战 陈下之战 陈可畏 辛德勇 楚汉 《史记·项羽本纪》 《汉书》
原文传递
“垓下之战遗址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
10
作者 陈立柱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1-43,共3页
2010年6月26—27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安徽省历史学会主办,安徽省社科院历史所、灵璧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垓下之战遗址高层论坛”在安徽灵璧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历史地理学、文献学、秦汉史、考古学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邹... 2010年6月26—27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安徽省历史学会主办,安徽省社科院历史所、灵璧县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垓下之战遗址高层论坛”在安徽灵璧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历史地理学、文献学、秦汉史、考古学专家学者出席会议,邹逸麟、施丁、王云度、袁传璋、卜宪群等著名学者应邀出席。论坛针对垓下之战遗址方位及楚汉战争有关问题进行了集中而又热烈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论坛 垓下之战 研讨会综述 遗址 秦汉史研究 学术 历史学会 2010年
原文传递
刘邦与项羽的最后角逐:成皋与垓下之战
11
作者 白立超 《文史天地》 2020年第2期56-60,共5页
公元前205年5月至公元前203年8月期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展开了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战,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史称成皋之战。垓下之战是成皋之战的继续,也是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战。成皋之战... 公元前205年5月至公元前203年8月期间,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围绕战略要地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展开了一场决定汉楚兴亡的持久战,前后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史称成皋之战。垓下之战是成皋之战的继续,也是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战。成皋之战结束两个月左右,即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追击项羽,12月在垓下大败楚军,项羽全军覆没,楚汉战争结束,汉王朝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之战 西楚霸王 楚汉 最后一 汉王朝 刘邦 楚军 持久
原文传递
垓下和垓下之战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怀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年第2期165-175,72-176,共13页
一 垓下的所在及其含义 垓下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这一战役,标志着秦末农民战争的完全结束和西汉时代的正式开端,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垓下在哪里?《汉书·地理志》指在沛郡洨县(侯国),《续汉书·郡国志)谓洨县有垓... 一 垓下的所在及其含义 垓下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这一战役,标志着秦末农民战争的完全结束和西汉时代的正式开端,具有重要的划时代意义。 垓下在哪里?《汉书·地理志》指在沛郡洨县(侯国),《续汉书·郡国志)谓洨县有垓下聚,《水经注》也说洨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之战 秦末农民 《水经注》 划时代意义 我国历史 地理志 汉书 标志着
原文传递
垓下之战:贵族之死
13
作者 余准 郑向阳(摄影) 《中华遗产》 2009年第12期110-127,共18页
在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中,一介平民刘邦和贵族后裔项羽成为战争的主导者。他们就像彼此的镜子,映照出对方的长短和强弱。最终,长达五年的楚汉之争的结果是,贵族失败自刎,平民取得最终的胜利,并由此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炫目的汉王朝。
关键词 贵族 垓下之战 楚汉 中国历史 主导者 后裔 刘邦
原文传递
固镇“垓下” 淮河流域史前第一城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志 《大众考古》 2013年第4期39-43,共5页
2007~2009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连续三年对垓下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城墙、濠沟、房址、窑址、墓葬等遗迹,出土陶、玉、石、铜、铁器等400余件。这些遗存的文化面貌却完全出乎之前的预料,并且随之带来了一连串的谜团。
关键词 淮河流域 史前 固镇 垓下之战 长江北岸 公元前 楚军
下载PDF
楚汉陈下之战新探
15
作者 叶永新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
陈下之战才是楚汉相争最后决战的观点值得商榷。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史实可知,陈下之战中楚汉双方主力并未参加作战,因此它不可能是双方的决战。陈下之战是刘邦所率汉军由防守转入进攻的一个转折点,而垓下之战的决战性质不能否定。
关键词 陈下之战 项羽 楚军主力 垓下之战
下载PDF
打响重民生保增长的六场“战役”——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共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
16
作者 高海峰 《中国城市经济》 2009年第4期25-25,共1页
地处淮河中游的蚌埠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这里源远流传的“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历史典故,以及发生在六十年前的淮海战役,无不昭示着这座城市“得蚌埠者得皖北”的特殊地利。如今,面对国际金融来势汹汹,这片... 地处淮河中游的蚌埠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这里源远流传的“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历史典故,以及发生在六十年前的淮海战役,无不昭示着这座城市“得蚌埠者得皖北”的特殊地利。如今,面对国际金融来势汹汹,这片古老的土地又打响了新的“战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海 全国人大代表 市委书记 民生 中共 垓下之战 历史典故
下载PDF
“垓下”问题
17
作者 施丁 《宿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4-126,共3页
楚汉末年垓下大战的"垓下",是地区名,在今安徽省灵壁、泗县、固镇等县地区;"垓下聚"在今灵壁县东南、沱河以北。历来的史籍地志记载是较为清楚的。
关键词 垓下之战 垓下 垓下
下载PDF
谈《项羽本纪》的战争描写
18
作者 李继芬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60-63,共4页
秦亡汉兴的历史是一部搏斗的历史,从陈涉揭竿而起到项羽乌江自刎,戎马倥偬,沙场逐鹿,几经成败才成就了汉家帝业。司马迁涉足古战场,禀受山川、遗迹之启迪,神驰情往,思绪万千,于是据史纵笔,或详或略地再现了秦、楚、汉战争面貌。尤其是... 秦亡汉兴的历史是一部搏斗的历史,从陈涉揭竿而起到项羽乌江自刎,戎马倥偬,沙场逐鹿,几经成败才成就了汉家帝业。司马迁涉足古战场,禀受山川、遗迹之启迪,神驰情往,思绪万千,于是据史纵笔,或详或略地再现了秦、楚、汉战争面貌。尤其是一些历史上重大战役,更是精思密织,写得雄奇疏荡、气势磅礴而又场面各异,毫无雷同之笔。《项羽本纪》中的钜鹿、彭城、垓下三大战役更属脍炙人口、激荡人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羽本纪 争描写 钜鹿 汉军 诸侯 彭城 刘邦 沉舟 英雄形象 垓下之战
下载PDF
泗水郡与秦汉鼎革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有为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秦代的泗水郡是楚国旧贵族及普通民众与秦朝统治者矛盾最尖锐的地区。秦末,陈胜首先在此举起反秦的义旗,当地人刘邦等起兵相应,楚贵族项梁在江东起兵后也转战于此。他拥立的楚怀王心也以彭城为都,泗水郡成为原六国贵族民众反秦斗争的中... 秦代的泗水郡是楚国旧贵族及普通民众与秦朝统治者矛盾最尖锐的地区。秦末,陈胜首先在此举起反秦的义旗,当地人刘邦等起兵相应,楚贵族项梁在江东起兵后也转战于此。他拥立的楚怀王心也以彭城为都,泗水郡成为原六国贵族民众反秦斗争的中心。及刘邦、项羽先后引军入关灭秦,刘邦与项羽之间又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泗水郡又成为其主要战场,著名的灵壁之战与垓下之战都在这里进行。垓下之战决定了项羽的败亡和刘邦的胜利,导致西汉王朝的建立。由此可见,秦汉之际,泗水郡的军事政治形势与秦朝灭亡、汉朝兴起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水郡 垓下之战 楚汉
下载PDF
“四面楚歌”本事历史考察新说——兼与罗来国、程道法等先生商榷
20
作者 饶学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5-18,58,共5页
"楚歌"和"四面楚歌"的涵义基本相同。只是"四面楚歌"什么样子?鲜为人知。人们通常把"四面楚歌"只与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之战事联系在一起。笔者以为公元前504年即楚昭王十二年,吴陷楚郢都(今江... "楚歌"和"四面楚歌"的涵义基本相同。只是"四面楚歌"什么样子?鲜为人知。人们通常把"四面楚歌"只与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之战事联系在一起。笔者以为公元前504年即楚昭王十二年,吴陷楚郢都(今江陵)时的移情歌也称"四面楚歌"。汉军或吴军,他们模仿"鸡人",鸡鸣起唱,造成军士前呼后应、气吞山河的威武之势,产生强大的情感鼓动效果,导致楚军四面受敌、孤立无援、思亲恐惧而倒戈。"四面楚歌"由此得名。可以说,"四面楚歌"不单指公元前504年吴陷楚郢都吴军唱的动摇楚军心态的鸡鸣歌,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之战汉军唱的动摇楚军心态的鸡鸣歌,它还泛指发生在楚屡次军事失利之前敌军群唱的一种心理战术的劝降的鸡鸣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面楚歌 吴陷楚郢都 楚汉垓下之战 楚屡次军事失利 鸡鸣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