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籼稻米垩白形成与稻株源-库特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蔺万煌 萧浪涛 +2 位作者 黄见良 洪亚辉 李合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2-465,457,共5页
以垩白度差异较大的 3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 ,先后分 3期播种 ,应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籽粒灌浆期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及相应的源 /库比与稻米垩白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稻株源 -库特性与稻米垩白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低垩... 以垩白度差异较大的 3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 ,先后分 3期播种 ,应用14 C示踪技术研究了籽粒灌浆期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及相应的源 /库比与稻米垩白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 ,稻株源 -库特性与稻米垩白度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低垩白品种剑叶净同化速率、籽粒库活力和源 /库比均显著高于高垩白品种。稻株库的容量大、库的活力低而源叶同化物又供应不足 ,势必形成垩白。因此 ,保证源的供给充足、适当的库容 (库的大小 ) ,较大的源 库比和强大的库活力对减少稻米垩白极为重要。研究还发现 ,垩白度高的水稻品种 ,其剑叶中同化物的输出百分率相应较低 ,推测其源叶中同化物的输出或韧皮部装载存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稻米 垩白形成 稻株 源库关系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国稻米垩白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之初步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贾志宽 高如嵩 +1 位作者 张嵩午 朱碧岩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59-164,共6页
通过19个品种在全国13个点的多播期试验,分析了稻米垩白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及我国稻区不同稻作制下水稻气象垩白的分异情况。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15d内的温度状况是稻米垩白形成的主导因子;且自北而南,稻米气象垩白随水稻齐穗后15d内均... 通过19个品种在全国13个点的多播期试验,分析了稻米垩白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及我国稻区不同稻作制下水稻气象垩白的分异情况。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15d内的温度状况是稻米垩白形成的主导因子;且自北而南,稻米气象垩白随水稻齐穗后15d内均温的变化由小倒大,气象垩白<5%的稻区为四川盆地以北、淮河以北及云贵高原地区,5%~10%的稻区为四川盆地、滇南及淮南至沿江江南地区,10%~20%(只为双季稻的早稻)的稻区为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垩白形成 地域分异 气象要素
下载PDF
稻米垩白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贾志宽 高如嵩 张嵩午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21-326,共6页
在全国13个点、19个品种多播期试验基础上,对稻米垩自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15天的日均温是影响稻米垩白大小的主要气象因子。经对稻米垩白与齐穗后15天内均温关系的动态分析可知,稻米垩白随该时段温度提... 在全国13个点、19个品种多播期试验基础上,对稻米垩自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15天的日均温是影响稻米垩白大小的主要气象因子。经对稻米垩白与齐穗后15天内均温关系的动态分析可知,稻米垩白随该时段温度提高而增大的拐点温度约为29℃(品种间略有差异),接近或超过该点温度,稻米垩白会突发性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垩白形成 气象生态
下载PDF
稻米垩白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林赵淼 郑德益 +3 位作者 张新城 刘正辉 王绍华 丁艳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
垩白是稻米胚乳中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垩白粒率高是影响南方稻区优质粳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目前,仅有3个垩白QTLs被精细定位或克隆,16个参与淀粉与蛋白质合成、降解及其调控相关的基因被鉴定与垩白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受基因型和... 垩白是稻米胚乳中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垩白粒率高是影响南方稻区优质粳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目前,仅有3个垩白QTLs被精细定位或克隆,16个参与淀粉与蛋白质合成、降解及其调控相关的基因被鉴定与垩白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受基因型和环境所共同控制的复杂性,以及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等因素所限,对垩白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从试验材料创新、采用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以及碳氮代谢的视角进一步探究垩白形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将有助于破解垩白较高这一制约我国南方粳稻优质生产的主要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垩白形成 生理与分子机制 碳氮代谢 基因网络
下载PDF
中国稻米垩白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贾志宽 高如嵩 +1 位作者 张嵩午 朱碧岩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1992年第4期297-303,共7页
在全国13个点、19个品种、多播期试验基础上,本文对稻米垩白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15d内的温度状况是影响稻米垩白形成的主导因子。为了明确不同气象垩白大小(即气象条件引起稻米垩白面积的变化量)形成所要... 在全国13个点、19个品种、多播期试验基础上,本文对稻米垩白形成的气象生态基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15d内的温度状况是影响稻米垩白形成的主导因子。为了明确不同气象垩白大小(即气象条件引起稻米垩白面积的变化量)形成所要求的齐穗后 15d内的均温值,通过线性规划模型对3种稻米垩白大小情况给予了确定。并对我国稻区不同稻作制度下水稻气象垩白的分异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从北向南,稻米气象垩白随水稻齐穗后15d内均温的变化由小到大,≤5%的稻区为四川盆地以北、淮河以北及云贵高原地区,5—10%的稻区为四川盆地、滇南以及淮南至沿江江南地区,10—20%(只为双季稻的早稻)的稻区为云贵高原以东长江以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垩白形成 地域分异
下载PDF
早籼稻垩白形成中胚乳淀粉粒发育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1
6
作者 沈波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5-228,共4页
对不同垩白度早籼品种中优早 3号 (少垩白 )和泸红早 1号 (多垩白 )的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胚乳淀粉粒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显示胚乳腹部淀粉粒形成的发育过程明显受温度条件的影响。在灌浆初始 ,高温促使淀粉粒发育进程提前 ,淀粉粒形... 对不同垩白度早籼品种中优早 3号 (少垩白 )和泸红早 1号 (多垩白 )的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胚乳淀粉粒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显示胚乳腹部淀粉粒形成的发育过程明显受温度条件的影响。在灌浆初始 ,高温促使淀粉粒发育进程提前 ,淀粉粒形状呈圆球形 ,边缘光滑 ,从而造成成熟时淀粉粒间的空隙明显 ,结构疏松 ,垩白率高。这在少垩白品种中优早 3号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垩白形成 胚乳淀粉粒 扫描电镜 早籼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稻米品质关键基因
7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71-71,共1页
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水稻国家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第一个稻米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并对其调控垩白形成的分子与细胞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解释稻米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与统一提供了遗传与分子证据,为水稻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 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水稻国家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第一个稻米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并对其调控垩白形成的分子与细胞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解释稻米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与统一提供了遗传与分子证据,为水稻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主效基因 克隆 科学家 稻米 中科院院士 细胞学机理 垩白形成
下载PDF
Stable isotope paleohydrology and chemostratigraphy of the Albian Wayan Formation from the wedge-top depozone,North American Western Interior Basin 被引量:9
8
作者 Jeffrey B.ROSS Greg A.LUDVIGSON +2 位作者 Andreas MOLLER Luis A.GONZALEZ J.D.WALKER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4-57,共14页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atmospheric moisture and heat transport in the climate system of the Cretaceous greenhouse world represents a major challenge in Earth system science. Stable isotopic paleohydrologic data ...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atmospheric moisture and heat transport in the climate system of the Cretaceous greenhouse world represents a major challenge in Earth system science. Stable isotopic paleohydrologic data from mid-Cretaceous paleosols in North America, from paleoequatorial to paleoArctic latitudes, have been used to constrain the oxygen isotope mass balance of the Albian hydrologic cycle. Over the range from 40°-50°N paleolatitude, sideritic paleosols predominate, indicating paleoenvironments with positive precipitation-evaporation (P-E) balances. Local exceptions occur on leeward side of the Sevier Orogen, where calcic paleosols in the wedge-top depozone record paleoenvironments with negative P-E balances in the orographic rain shadow. Stratigraphic sections in the Wayan Formation of Idaho (WF) were sampled from the wedge-top depozone. The units consist of stacked m-scale mudstone paleosols separated by m-scale sandstone-siltstone beds. Sections were sampled for organic carbon isotope profiles, and B-horizons from 6 well-developed paleosols were sampled for detrital zircons to determine maximum depositional ages. The first of these from the WF has produced a U-Pb concordia age of 101.0±1.1 Ma. This same WF section has produced a stratigraphic trend of upwardly decreasing δ18C values ranging from -24‰ upwards to -27‰ VPDB, suggesting correlation to the late Albian C15 C-isotope segment. Pedogenic carbonates from the WF principally consist of micritic calcite, with carbon-oxygen isotope values that array along meteoric calcite lines (MCLs) with δ18O values that range from -9.47‰ up to -8.39‰ VPDB. At approximately 42°N paleolatitude, these MCL values produce calculated paleoprecipitation values of-8.12‰ to -7.04‰ VSMOW, a range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stimates produced from other proxies at the same paleolatitudes across North America.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espite the orographic rain shadow effect, the processes of meridional atmospheric moisture transport in this locale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more humid mid-latitude paleoenvironments elsewhere in the conti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TACEOUS PALEOCLIMATE Wayan Formation Pedogenic carbonates Geochron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