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子文化与荣誉文化:暴力的表征
1
作者 迈克尔·斯特帕特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2期207-242,共36页
近年来,社会科学家对全球面子文化与荣誉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心理或身体暴力的数据,这些暴力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植入到全球范围内的每一种文化中。然而,这些研究并未关注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因此,本文... 近年来,社会科学家对全球面子文化与荣誉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提供了一系列关于心理或身体暴力的数据,这些暴力在我们这个时代被植入到全球范围内的每一种文化中。然而,这些研究并未关注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因此,本文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假定文学对于理解这种暴力形式毫无帮助?我们能指望虚构作品提供自己的见解吗?本文运用社会科学和历史文献资料,首先厘清了作为文化特征的“面子”和“荣誉”的含义,着重论述了人格和自我的分类以及引导社会行为的规范。本文随后探讨了我们这个时代和最近的一些小说作品,这些作品确实以可比的方式主题化了面子和荣誉文化的关键原则。从研究和小说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原则的特点是明显的性别失衡。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所谓荣誉文化中的“荣誉”往往指妇女在性别和家庭角色方面的突出价值,这是因为她们向来受到传统家庭意识形态的支配。故在这种文化语境下,我们可以观察到男性声誉和女性身体之间的直接联系,而由此设定的各种双重标准实际上导致了男女荣誉之间的差距。面子文化与荣誉文化有许多共同特征:在集体主义导向之下,它们均鼓励维持牢固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和谐,并有效建构了类似的双重标准。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顺从和不孕不育这两个概念,以了解这些会如何影响女性。小说最近被称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重要灵感来源,而分析表明,虚构作品确实可对有害的文化习俗提供有价值和独创性的见解。应当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我们身处何处,我们自身的文化定位在整个比较过程中时刻岌岌可危,这不禁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自己作为研究者和读者的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子文化 荣誉文化 社会科学 虚构文学 比较 莫言 卡勒德·胡赛尼 埃利芙·沙法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