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可病毒30型脑膜炎暴发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卓 范刚 +2 位作者 董晓卫 陈晓梅 陈灿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908-909,共2页
2003年6~7月份淮安市发生了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病例一般有发热、头痛、呕吐三大症状,年龄均在13岁以下,2例脑脊液用RT-PCR法检出埃可病毒30型,经采取以卫生宣教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后很快控制了疫情。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 暴发 埃可病毒30型
下载PDF
章丘市埃可病毒30型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后健康儿童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董微 张济 +5 位作者 赵小东 胡艳霞 刘翀 周志中 杨华 韩晓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 了解章丘市ECH030型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1年后≤15岁健康儿童埃可病毒30型(ECH030)的人群感染情况。方法中和抗体检测技术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章丘市存在ECH030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的暴发,≤15岁健康人群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目的 了解章丘市ECH030型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1年后≤15岁健康儿童埃可病毒30型(ECH030)的人群感染情况。方法中和抗体检测技术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章丘市存在ECH030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的暴发,≤15岁健康人群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3.08,显著高于非流行区的GMT(1:32.45)。流行区中和抗体滴度集中分布在1:64—1:256(36.52%),年龄别抗体水平有差异,≥3岁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非流行区人群血清中和抗体水平无年龄别差异。结论ECH030所致疾病流行后,人群具有一定的免疫力;非流行区未出现该毒株所致疾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无菌性脑膜炎 血清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台州地区儿童埃可病毒30型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3
作者 朱坚胜 阮仙利 +2 位作者 王昕昕 卢洪萍 王庚歌 《浙江医学》 CAS 2012年第18期1543-1544,共2页
近年来,有关埃可病毒30型病毒性脑炎爆发流行有较多的文献报道,由于其疫情发展快,波及面广,对儿童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埃可病毒30型感染状况,我们对台州地区儿童作了埃可... 近年来,有关埃可病毒30型病毒性脑炎爆发流行有较多的文献报道,由于其疫情发展快,波及面广,对儿童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而受到广泛关注。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埃可病毒30型感染状况,我们对台州地区儿童作了埃可病毒30型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儿童健康 台州地区 感染状况 社会经济发展 病毒性脑炎 爆发流行
下载PDF
埃可病毒30型所致脑炎暴发疫情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欧初贵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64-266,共3页
目的:研究调查埃可病毒30型导致脑炎爆发疫情的情况。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县收治的脑炎患者35例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5例患者中,21例发热(60.0%),17例头痛(48.6%),22例非喷射状呕吐(62.8%),20例精神异常,占57.1%,6例卡他症... 目的:研究调查埃可病毒30型导致脑炎爆发疫情的情况。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县收治的脑炎患者35例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35例患者中,21例发热(60.0%),17例头痛(48.6%),22例非喷射状呕吐(62.8%),20例精神异常,占57.1%,6例卡他症状(17.1%),5例脑膜刺激症状(14.3%)。埃可病毒发现部位为脑脊液(62.9%),大便(45.7%),咽拭子(11.4%),血液(34.3%),6-9岁发病率最高45.7%,男患者发病率57.1%,女患者发病率42.9%,5月发病率最高为40.0%。结论:埃可病毒30型导致脑炎爆发的疫情与早期病例未及时隔离,日常接触性传播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对儿童聚集的场所,要加强追踪和隔离,防止病毒蔓延,减少疫情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脑炎 疫情 调查
下载PDF
一种高效分离埃可病毒30型病毒颗粒及其晶体培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娅玲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7期15-17,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培养,分离纯化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 EC30)的有效方法并筛选优化病毒晶体生长条件,为后续病毒疫苗开发及病毒结构功能研究建立基础。方法先利用人胚胎横纹肌肉瘤细胞系(human embryonic rhabdomyosarcoma cell,RD)培... 目的建立高效培养,分离纯化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 EC30)的有效方法并筛选优化病毒晶体生长条件,为后续病毒疫苗开发及病毒结构功能研究建立基础。方法先利用人胚胎横纹肌肉瘤细胞系(human embryonic rhabdomyosarcoma cell,RD)培养、生产在2010年广西手足口病疫情中分离到的埃可病毒30型毒株;而后使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病毒颗粒;再用透射电镜观察病毒颗粒的形态;最后使用Hampton晶体试剂盒筛选并优化病毒晶体适宜生长条件。结果经透射电镜验证获得完整形态病毒颗粒并在p H 4.6的醋酸钠溶液中培养得到高质量的病毒颗粒晶体。结论通过RD细胞培养结合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获得高纯度病毒颗粒;利用试剂盒筛选可获得高质量的病毒蛋白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 透射电镜 晶体生长条件筛选
下载PDF
一起无菌性脑膜炎疫情中埃可病毒30型的全基因组分析
6
作者 冯微宏 韩毅 +1 位作者 王雅静 肖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对引起一起无菌性脑膜炎的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30)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遗传变异和分子进化特征。提取病毒RNA,荧光RT-PCR确定为肠道病毒,再扩增其VP1区,测序确定为E30,设计针对E30全基因组的引物,RT-PCR扩增和序列测... 对引起一起无菌性脑膜炎的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30)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分析其遗传变异和分子进化特征。提取病毒RNA,荧光RT-PCR确定为肠道病毒,再扩增其VP1区,测序确定为E30,设计针对E30全基因组的引物,RT-PCR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全基因序列。利用DNAMAN 9.0、MEGA X、RDP 5和SimPlot 3.5.1软件分析全基因序列。E30无锡株基因组全长7 425 bp个核苷酸(nt),5′端和3′端分别为743 nt和97 nt的UTR,二个UTR之间为一个6 585 nt长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2 195个氨基酸(aa)的多聚蛋白。与GenBank中基因组序列比对,最同源的是毒株USA/2017/CA-RGDS-1048 (基因登录号:MN153801),核苷酸同源性为97.5%,氨基酸同源性为99.1%。VP1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E30无锡株属于h型,并可归类于h型下分的基因簇GroupⅣ。种系进化分析和同源性分析提示E30无锡株可上溯到中国江苏毒株FDJS03毒株。分析还发现E30无锡株在非结构区存在重组,重组序列可能来自E30毒株(KY888274)和E18毒株(MN815813)。E30无锡株归类为h型E30,它是一个包含了E30毒株和E18毒株序列的重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重组
原文传递
云南省埃可病毒30型VP1基因进化分析
7
作者 曹亿会 姜黎黎 +4 位作者 杨景晖 李楠 杨溪 周晓芳 寸建萍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解析云南省埃可病毒30型(ECHO30)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和遗传进化规律。方法对云南省手足口病病原监测核酸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VP1基因测序,利用MEGA 5.0软件对云南省8株ECHO30分离株和GenBank下载的ECHO30参考株VP1区基因序列... 目的解析云南省埃可病毒30型(ECHO30)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和遗传进化规律。方法对云南省手足口病病原监测核酸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并进行VP1基因测序,利用MEGA 5.0软件对云南省8株ECHO30分离株和GenBank下载的ECHO30参考株VP1区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测算分离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结果云南省ECHO30分布在文山州、曲靖市、楚雄市和昆明市,文山州分布比较普遍。云南省ECHO30分离株均属于H基因型的H2亚型,和云南省本土参考株LC120939遗传距离较近,VP1基因在在5位点,氨基酸变化比较活跃,氨基酸多样,54、156、258等位点也发生了突变。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4.0%~100.0%、98.4%~100.0%。结论云南省ECHO30分离株具有一定的地理特征,均属于H基因型H2亚型,各亚型间毒株序列核苷酸差异性较小,亲缘性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基因特征 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一起饮水污染导致埃可病毒30型脑膜炎暴发的调查 被引量:11
8
作者 陆向东 崔亮亮 +8 位作者 马焰 祖荣强 申涛 李蒋清 姚建香 单军 谢琪 施超 曾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内多名学生发热伴头晕、头痛,或伴恶心、呕吐的感染原因与影响范围,提出控制措施。方法疑似病例定义为2012年3月1日后L学校师生中出现发热(腋温≥37℃)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症状之一者;确诊病例为疑似病例咽...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内多名学生发热伴头晕、头痛,或伴恶心、呕吐的感染原因与影响范围,提出控制措施。方法疑似病例定义为2012年3月1日后L学校师生中出现发热(腋温≥37℃)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症状之一者;确诊病例为疑似病例咽拭子或肛拭子肠道通用病毒RT-PCR阳性者。病例搜索通过查阅3月1日后当地4家医院就诊记录和学校师生因病缺课缺勤记录。采用1:2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饮水暴露情况。采集27名病例的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肠道通用病毒RT-PCR及序列分析。4月19日采集2份直饮水机温开水样品分析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结果L学校学生病例103例,罹患率4.6%(103/2255)。77.7%(80/103)病例来自该校综合楼,三年级罹患率最高18.1%(72/397)。流行病学曲线为持续同源暴露,饮用直饮水机温开水(OR=18.3,95%CI:2.0~169.5)和饮用生水(OR=15.5,95%CI:1.7~141.8)均是危险因素。27名病例肠道通用病毒RT-PCR检出率为81.5%(22/27),其中9例PCR序列分析有7例为埃可病毒30型(Echo30)。直饮水机温开水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符合标准。结论该次疫情是由Echo30导致的一起学校内病毒性脑膜炎暴发,饮水是危险因素,不同于以往的人传人模式,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暴发 病例对照研究 饮水
原文传递
山东省2010年手足口病患者和健康人来源的埃可病毒30型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裴耀文 王建醒 +5 位作者 林艺 丁淑军 王连森 逄博 孙大鹏 王显军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67-371,共5页
目的了解2010年山东省来源于手足口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基因特征,为制定肠道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粪便标本,接种于RD、Hep2细胞并分离病毒,阳性分离物采用分子生... 目的了解2010年山东省来源于手足口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基因特征,为制定肠道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粪便标本,接种于RD、Hep2细胞并分离病毒,阳性分离物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型别鉴定和VP1编码区基因的序列测定,对ECHO30毒株进行同源性分析,与GenBank检索到的其他ECHO30毒株构建基因系统进化树以分析ECHO30的基因特征。结果分别从手足口病患者和健康人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得到8株和10株ECHO30,同源性分析显示,两种来源的ECHO30在核苷酸水平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92.7%~98.6%),在进化树上位于同一个分支,与2010年山东省临沂市分离株最近(96.7%~98.7%),与原型株同源性较低(79.6%~81.3%)。结论山东省2010年来源于手足口病患者和健康人的ECHO30亲缘关系较近,具有同一进化来源,健康人携带的ECHO30病毒可能成为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手足口病 VP1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人类埃可病毒30型中国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炳均 丁峥嵘 +2 位作者 张杰 赵智娴 汤晶晶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68-273,共6页
目的对中国6个省不同时间分离的15株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CHO 30)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其他13个国家的基因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今后ECHO 30的分子流行病学和病毒传播链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文献及基因库[美国国立生物技... 目的对中国6个省不同时间分离的15株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CHO 30)VP1区基因特征进行分析,并与其他13个国家的基因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今后ECHO 30的分子流行病学和病毒传播链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文献及基因库[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序列数据库、欧洲生物信息学中心(EBI)数据库和日本DNA数据库(DDBJ)]中ECHO30基因VP1区数据,包括美国、日本、马来西亚、乌克兰、韩国、巴西、牙买加、澳大利亚、法国、丹麦、俄罗斯、荷兰、立陶宛及中国云南、台湾、广西、浙江、江苏和山东省1956-2010年发表的87株ECHO 30病毒VP1区基因序列,用MEGA软件(4.0.2版)计算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率,并构建系统发生树,分析中国分离株的基因特征。结果 87株病毒可分为4个基因型(基因型A~D),D基因型又可分为7个亚型,是时间和地理上分布最广,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基因型。不同毒株的核苷酸差异率为8.89%~21.57%(氨基酸差异率1.03%~7.51%),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率为19.73%~21.57%(氨基酸差异率5.25%~7.51%)。结论 ECHO 30病毒不同基因型/亚型可以在同一个地区流行很长时间,同一时间内不同的基因型/亚型又可在不同的地区流行,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地域流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基因特征 分子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一起埃可病毒30型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丽 李岩 +7 位作者 徐爱强 宋立志 刘尧 纪峰 王海岩 肖作奎 张济 董薇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6期457-460,共4页
目的查明2003年章丘市一起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病1 743例,罹患率为1.81%o.发病集中在7~8月,以<15岁儿童为主,5~9岁儿童占全部病... 目的查明2003年章丘市一起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对流行病学特征和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病1 743例,罹患率为1.81%o.发病集中在7~8月,以<15岁儿童为主,5~9岁儿童占全部病例数的55.08%,男女性别比1.57:1.此次爆发以明水镇为中心,向东呈扇形分布.病原学检测确定为埃可病毒30型(ECHO30)所致的无菌性脑膜炎爆发.此次爆发与以下因素有关:该地区多年未曾有过ECHO30所致疾病的流行,易感人群累积较多;ECHO30亚型发生了核苷酸变异,形成了新的基因型,耐酸试验显示分离株病毒具有'D'特征,其毒力较强;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饮食习惯,成为此次爆发的客观条件.结论此次无菌性脑膜炎爆发是由ECHO30新基因型广泛感染所致.今后应加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所致疾病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无菌性脑膜炎 爆发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一株引起病毒性脑炎的埃可病毒30型分离株的VP1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俊英 潘玥 +5 位作者 吉玛 张云昆 朱云 朱艳菊 邵聪文 马绍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分析2009年昆明市病毒性脑炎患儿粪便中分离获得的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30,Echo30)分离株A363/KM/2009全长VP1基因序列特征。方法从疑似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粪便样本中分离Echo30,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法扩增病毒VP1基因,并进行... 目的分析2009年昆明市病毒性脑炎患儿粪便中分离获得的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30,Echo30)分离株A363/KM/2009全长VP1基因序列特征。方法从疑似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粪便样本中分离Echo30,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法扩增病毒VP1基因,并进行测序。采用NCBI BLAST软件对所测定的序列进行数据库比对;采用Geneious软件对Echo30分离株全长VP1基因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进行分析;采用Mega 5.1软件对A363/KM/2009分离株进行VP1基因分析,并与20个参考株的VP1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分离株为A363/KM/2009,其VP1基因的核苷酸长度与其他Echo30一致,均为867 bp;与其他Echo30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在76.9%-95.7%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88.7%-99.7%之间;与中国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4.5%-95.7%和96.9%-99.7%,其中与中国浙江分离株Echo30/zhejiang/10/4的同源性最高,为95.7%;与广西分离株GX10/15的同源性最低,为84.5%。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与其他中国株包括脑脊液分离株相比,未见特异的突变位点;与国外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6.9%-86.3%和88.7%-97.3%;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与其他中国株分属不同的两个分支,而与Echo30/zhejiang/10/4和Echo30/zhejiang/4/04(CSF)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A363/KM/2009分离株为肠道病毒Echo30,属于中国两个分支中的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埃可病毒30型 VP1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埃可病毒30型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爆发的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岩 徐爱强 +8 位作者 宋立志 许青 张丽 纪峰 王海岩 刘尧 肖作奎 张济 董薇 《中国计划免疫》 2005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了解章丘市≤15岁健康人群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人群感染情况.方法用中和抗体检测技术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章丘市存在ECHO30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的爆发,≤15岁健康人群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3.08,非常显著地高于非流行区... 目的了解章丘市≤15岁健康人群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人群感染情况.方法用中和抗体检测技术测定血清抗体水平.结果章丘市存在ECHO30所致无菌性脑膜炎的爆发,≤15岁健康人群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3.08,非常显著地高于非流行区的GMT(1:32.45).流行区中和抗体滴度集中分布在1:64~1:256(36.52%),年龄别抗体水平有差异,≥3岁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非流行区人群血清中和抗体水平无年龄别差异.结论 ECHO30所致疾病流行后,人群具有一定的免疫力;非流行区未出现该毒株所致疾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无菌性脑膜炎 中和抗体 血清流行病学 比较分析
原文传递
一起由埃可病毒30型引起的病毒性脑炎疫情调查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传鸽 冯梓来 +2 位作者 雷洁贞 彭力荇 崔楚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15-1517,1523,共4页
摘要:目的探讨2012年夏季广东省罗定市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因素,为今后地区性病毒性脑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288例病例分布于罗定... 摘要:目的探讨2012年夏季广东省罗定市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和病原学因素,为今后地区性病毒性脑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288例病例分布于罗定市21个乡镇,罹患率为23.37/10万,各乡镇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8.46,x2=0.00);首发病例发生在2012年4月19日,发病高峰期为5月份,至7月上旬疫情平息;发病人群中男性187例,女性101例,男女比例为1.85:1,发病年龄从4月龄至31岁,以3-8岁为主。288例病毒性脑炎病例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头痛、呕吐,病情普遍较轻,预后良好。45份患者脑脊液、血清和粪便等肠道病毒阳性标本检出埃可30型病毒核酸阳性18份,埃可9型病毒核酸阳性1份。结论2012年夏季广东省罗定市病毒性脑炎的流行主要由肠道病毒埃可30型引起,今后应加强对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病毒性脑炎 流行病学调查 罗定市
原文传递
云南省2010—2013年病毒性脑膜炎病例中埃可病毒30型的VP1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丽芳 李徽 +3 位作者 李凯 赵智娴 丁峥嵘 田炳均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对云南省2010—2013年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VM)病例中分离到的9株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 E-30)VP1编码序列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010—2013年VM病例中分离到的9株E-30病毒的VP1区进行基因扩增和测序;从Gen... 目的对云南省2010—2013年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VM)病例中分离到的9株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 E-30)VP1编码序列基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010—2013年VM病例中分离到的9株E-30病毒的VP1区进行基因扩增和测序;从GenBank下载E-30病毒参考株(reference)和原型株(prototype)VP1编码序列作为参考序列,用MEGA5.1软件计算9株病毒之间及它们与原型株和参考株之间的核苷酸(nucleotide,nt)和氨基酸(amino acid,aa)差异率,并构建系统进化树,进行VP1编码序列基因特征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3年云南省从553例VM病例中共分离到79份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其中E-30病毒9株,占11.39%(9/79),E-30的阳性检出率为1.63%(9/553)。基因特征分析表明,E-30病毒可分为A、B、C、D基因型(genotype),D基因型又分为7个亚型,本次云南的E-30病毒分离株均为D7基因亚型(sub-genotype D7), 9株病毒分布在3个不同的进化分支中。其中,5株2010年7月下旬分离到的病毒形成1个单独的进化分支,结合流行病学分析,这些病毒株可确定为引起当年昆明市周边地区一起E-30 VM暴发流行的病因;2011年的1株E-30病毒和2013年分离株与2010年云南省边境健康儿童分离株共同形成了第2个进化分支,3株E-30病毒之间亲缘较近,具有同一进化来源,以上2个分支均为云南省特有的进化分支;2011年的另外2株病毒则和2003年中国山东、江苏、浙江省VM暴发流行时分离到的病毒形成了第3个进化分支,这些病毒株可能具有同一进化来源。结论本次云南的9株E-30病毒分离株均为D7基因亚型,但9株病毒具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可见不同时间E-30病毒的同一基因亚型进化分支可在不同地区间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VP1基因 基因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CD_4^+、CD_8^+及CD_3^+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愉 邓琳菲 +1 位作者 刘颖 黄艳智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21期4910-4912,共3页
目的探讨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CD_4^+、CD_8^+及CD_3^+免疫功能情况。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神经科163例脑炎患儿脑脊液埃可病毒30型核酸,以脑脊液检测出埃可病毒30型核酸儿童为观察组,以同期174例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CD_4^+、CD_8^+及CD_3^+免疫功能情况。方法应用PCR方法检测长春市儿童医院2015年神经科163例脑炎患儿脑脊液埃可病毒30型核酸,以脑脊液检测出埃可病毒30型核酸儿童为观察组,以同期174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与健康儿童血液T淋巴细胞CD_4^+、CD_8^+及CD_3^+免疫功能。结果(1)确定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105例,阳性率64. 42%,男60例,女45例,年龄1~12岁。(2)与健康儿童比较CD_4^+、CD_8^+及CD_3^+绝对计数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D_4^+/CD_8^+与健康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埃可病毒30型脑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以CD_3^+、CD_4^+及CD_8^+绝对计数降低,免疫能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脑炎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韶关市埃可病毒30型流行区与非流行区人群中和抗体水平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国超 叶广灵 +6 位作者 黎薇 欧初贵 黄辉 陈胜华 柯昌文 梁晶 李嘉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188-1190,1207,共4页
目的了解韶关市健康人群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中和抗体水平。方法采用中和抗体法检测流行区与非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并将两区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高滴度者所占比例分别... 目的了解韶关市健康人群埃可病毒30型(ECHO30)的中和抗体水平。方法采用中和抗体法检测流行区与非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并将两区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高滴度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9.27%、(97.53±0.65)、66.78%,均高于非流行区的97.94%、(48.61±0.65)、55.15%,除中和抗体阳性率外,其余两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2,P=0.000;χ2=6.61,P=0.010)。流行区不同年龄人群几何平均滴度以5岁内婴幼儿最高,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F=3.660,P=0.006)。非流行区人群ECHO30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均以5岁内婴幼儿最低,但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8.38,P=0.079;F=1.344,P=0.255)。结论流行区发生的病毒性脑炎暴发是由ECHO30所致,人群ECHO30感染普遍,小于5岁的婴幼儿易感,应加强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流行区 非流行区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2011年福建省德化县1起埃可病毒30型引起的脑膜炎暴发调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詹美蓉 王明斋 +2 位作者 刘江艺 欧剑鸣 张丽杰 《预防医学论坛》 2012年第10期737-739,共3页
[目的]查明德化县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的规模,明确发病病因、高危人群,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发生在德化县的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2011年1月1日至6月6日,合计发病104例,分布在9个... [目的]查明德化县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的规模,明确发病病因、高危人群,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发生在德化县的病毒性脑膜炎暴发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2011年1月1日至6月6日,合计发病104例,分布在9个乡镇,其中县城90例(占86.54%),男性71例、女性33例,年龄3~14岁,5月63例(占58.33%)。卫生习惯得分,36例病人为19.61±2.85分,108名健康对照为24.07±2.73分(P<0.01)。检测6例病人的咽拭子、肛拭子、脑脊液共10份,ECHO 30病毒分离与核酸鉴定均阳性。[结论]此次病毒性脑膜炎暴发是由ECHO30所致,卫生习惯差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脑膜炎 暴发
原文传递
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埃可病毒30型VP1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祥鹏 郭佳运 +3 位作者 李静洁 王巍 孙素真 谢正德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5-171,共7页
为了解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患者中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30)流行株基因特征及进化。本研究对2013~2015年间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病例中151份鉴定为肠道病毒阳性的脑脊液标本进行血清型鉴定,扩增E30流行株VP1... 为了解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患者中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30)流行株基因特征及进化。本研究对2013~2015年间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病例中151份鉴定为肠道病毒阳性的脑脊液标本进行血清型鉴定,扩增E30流行株VP1区全基因序列;并与GenBank下载的325株E30的VP1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及亲缘关系分析。共获得18条E30VP1基因序列。亲缘性分析显示E30可分为A^H 8个基因型;我国E30流行株主要为D、E、G和H基因型;本研究中E30流行株均为H基因型。18条E30 VP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3.3%~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8.2%~100%,与原型株(Bastianni)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0.9%~81.1%和91.4%~92.4%。该研究中18株E30与我国浙江省和山东省的分离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最高。2013~2015年间引起河北省儿童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的E30流行株为H基因型,可能存在多个传播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埃可病毒30型(E30)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RNA-seq技术研究埃可病毒30型感染RD细胞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冀琛 张国艳 +4 位作者 张珂艺 杨倩 刘志军 孙强 张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71,共8页
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30)是一种全球传播的B组肠道病毒,常与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暴发有关,分析E30在感染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有助于了解该病毒的复制周期以及宿主感染机制。本研究通... 埃可病毒30型(Echovirus 30,E30)是一种全球传播的B组肠道病毒,常与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暴发有关,分析E30在感染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有助于了解该病毒的复制周期以及宿主感染机制。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探究E30感染RD细胞前后的基因表达谱变化,共检测到的128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730个下调基因和551个上调基因。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表明,显著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调节、炎症反应、免疫细胞活化、调控细胞生命周期等。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对其中9个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发现DEAD-box解旋酶3(DEAD-box RNA helicase 3,DDX3)表达上调,这与转录组学分析一致。利用RK-33(DDX3的小分子抑制剂)靶向抑制DDX3的表达,发现RK-33能够抑制E30的复制,并且qPCR结果显示在抑制DDX3的表达后,GTP酶激活蛋白结合蛋白1(GTPase-activating protein-binding protein1,G3BP1)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的表达也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本研究的结果提示DDX3表达可能影响E30复制,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索E30在感染宿主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可病毒30型 RNA-SEQ DEAD-box解旋酶3(DDX3) 差异表达基因 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