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埃及前王朝时代的埋葬习俗 被引量:7
1
作者 令狐若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7-150,共4页
埋葬习俗是研究埃及前王朝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反映了当时埃及人的思想意识。根据埃及考古发掘材料,埃及前王朝时代已出现成人葬和幼儿葬、随葬品以及埋葬方向等习俗。这些埋葬习俗清楚地反映了前王朝时代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 埋葬习俗是研究埃及前王朝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反映了当时埃及人的思想意识。根据埃及考古发掘材料,埃及前王朝时代已出现成人葬和幼儿葬、随葬品以及埋葬方向等习俗。这些埋葬习俗清楚地反映了前王朝时代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和埃及原始宗教的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及前王朝时代 埋葬习俗 宗教信仰 巴达里文化 涅伽达文化
下载PDF
略论江浙地区史前文化的埋葬习俗
2
作者 陈国庆 《东南文化》 CSSCI 1990年第5期294-296,共3页
近年来,江浙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批批重要的古代遗址和墓地得到发掘,使得我们今天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古代的墓葬结构、埋葬方式以及死者随葬品的组合等埋葬习俗.本文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对江浙地区马家浜文化、崧泽... 近年来,江浙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批批重要的古代遗址和墓地得到发掘,使得我们今天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古代的墓葬结构、埋葬方式以及死者随葬品的组合等埋葬习俗.本文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对江浙地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埋葬习俗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探讨其发展及演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浙地区 埋葬习俗 史前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址 古代遗址 墓地 张陵 考古学 瑶山 良渚文化
下载PDF
长江三峡地区东周时期埋葬习俗文化考古研究
3
作者 杨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3-78,101,共7页
三峡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墓葬资料内容丰富。船棺葬的发现应与古代"巴人善于驾舟"有关。墓葬规模大小不一,随葬器物多寡不均,反映出了压迫与被压迫现象的存在。葬向上包含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的朝着故乡(祖源)的方向,也有的与太... 三峡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墓葬资料内容丰富。船棺葬的发现应与古代"巴人善于驾舟"有关。墓葬规模大小不一,随葬器物多寡不均,反映出了压迫与被压迫现象的存在。葬向上包含有三个方面的涵义:有的朝着故乡(祖源)的方向,也有的与太阳运行有关,还有的与河水的流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 墓葬 埋葬习俗文化 考古研究
下载PDF
岭南商周时期埋葬习俗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建军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81,共11页
本文根据广东佛山河宕、深圳屋背岭和博罗横岭山三处墓葬材料中反映埋葬习俗的特殊现象,尝试探讨岭南商周时期的性别差异、社会分工差异、两性地位及等级制度、社会组织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商周时期岭南墓葬中存在着用石锛与纺轮、砺... 本文根据广东佛山河宕、深圳屋背岭和博罗横岭山三处墓葬材料中反映埋葬习俗的特殊现象,尝试探讨岭南商周时期的性别差异、社会分工差异、两性地位及等级制度、社会组织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商周时期岭南墓葬中存在着用石锛与纺轮、砺石与纺轮标示墓主人性别的埋葬习俗,折射出男女不同的社会分工倾向,即石器加工制造及作战等活动主要由男性承担,纺织等活动主要由女性从事。横岭山墓葬已明确显示存在社会等级制度,且出现的时间不晚于横岭山一期,即商周之际。男女两性的地位在横岭山一、三期大致势均力敌,到四期,男性的地位已超过女性。家族组织在商代已存在,到周代在生产分工方面发挥了作用,呈现出家族分工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商周时期 埋葬习俗
下载PDF
试论氏族公社时期夫妻埋葬习俗的演变 被引量:6
5
作者 夏之乾 《云南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59-65,共7页
本文对氏族公社时期夫妻埋葬习俗的演变以及导致这种演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夫妻埋葬习俗的演进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简单的直线发展过程,而是经历了若干曲折和反复;氏族社会时期夫妻埋葬习俗的演进大致说来是同婚姻制度的... 本文对氏族公社时期夫妻埋葬习俗的演变以及导致这种演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夫妻埋葬习俗的演进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种简单的直线发展过程,而是经历了若干曲折和反复;氏族社会时期夫妻埋葬习俗的演进大致说来是同婚姻制度的演进相关联的,并且是由婚姻制度的演进直接引起的;同时,对母系氏族晚期和父系氏族早期来说,出嫁者的氏族、家族或家庭关系是夫妻埋葬习俗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葬习俗 墓地 从妻居 氏族社会 对偶婚 氏族公社 死亡后 家族 男子 葬俗
下载PDF
卡约文化的埋葬习俗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杏改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卡约文化的埋葬习俗刘杏改卡约文化是青海省地区青铜时代较发达的文化之一,它的分布范围十分辽阔,东起甘肃与青海交界,西至柴达木盆地的东缘,南至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黄河沿岸,北至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山南麓.目前已发掘的地点有... 卡约文化的埋葬习俗刘杏改卡约文化是青海省地区青铜时代较发达的文化之一,它的分布范围十分辽阔,东起甘肃与青海交界,西至柴达木盆地的东缘,南至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黄河沿岸,北至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山南麓.目前已发掘的地点有大通县的上孙家寨,湟中县的下西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约文化 随葬品 墓葬形制 埋葬习俗 直肢葬 墓地 二层台 柴达木盆地 尸体 长方形
下载PDF
从柳湾墓地的埋葬习俗看婚姻形态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平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4-79,共6页
一青海柳湾墓地的发掘,墓葬达1500座,出土的文化遗物极为丰富,是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最丰富的原始社会氏族墓地之一。考古界普遍认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齐家文化则是铜石并用... 一青海柳湾墓地的发掘,墓葬达1500座,出土的文化遗物极为丰富,是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最丰富的原始社会氏族墓地之一。考古界普遍认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属于新石器晚期文化,齐家文化则是铜石并用至青铜文化。 墓葬以马厂类型为主,发掘872座;半山类型257座;齐家文化366座;辛店文化仅5座。这为我们探讨史前文化的葬俗、社会经济生活,家庭婚姻关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墓葬的埋葬习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他们生前都有自己的族属和家庭的婚姻形式,都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家庭与婚姻形式,都与人们经济文化生活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葬习俗 齐家文化 马厂类型 合葬墓 半山类型 一夫一妻制 婚姻形态 随葬品 婚姻形式 男女两性
下载PDF
长江三峡地区远古人类埋葬习俗(墓葬)资料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华 《东南文化》 2000年第3期33-44,共12页
本文根据考古发掘公布的数百座新石器时代墓葬资料,对长江三峡地区距今约6000年至4000年之间的远古人类埋葬习俗作了系统研究,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 三峡地区 新石器时代 埋葬习俗
下载PDF
天马—曲村铜礼器墓分期断代与埋葬习俗再研究
9
作者 景耀忠 《文物世界》 2015年第3期10-12,共3页
本文以《天马-曲村》报告中的47座青铜礼器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陶器、铜戈等的分期,结合原报告以青铜鼎和簋的变化为标准进行的分期,将47座铜礼器墓分为三期6段,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西周晚期。其次通过对诸墓葬要素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以《天马-曲村》报告中的47座青铜礼器墓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陶器、铜戈等的分期,结合原报告以青铜鼎和簋的变化为标准进行的分期,将47座铜礼器墓分为三期6段,年代从西周早期延续至西周晚期。其次通过对诸墓葬要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研究,归纳总结曲村墓地铜礼器墓的埋葬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村 铜礼器墓 分期断代 埋葬习俗
下载PDF
试论商周时期於越先民的埋葬习俗——以柴岭山土墩墓为例
10
作者 崔太金 《杭州文博》 2014年第1期167-171,共5页
本文通过对柴岭山商周土墩墓发掘材料的梳理,从墓葬的选址、构造、用材和随葬器物等方面对商周时期於越先民的葬俗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柴岭山一带的於越先民往往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头或山脊上建造有封土堆的土墩状墓葬,一般为平地堆土... 本文通过对柴岭山商周土墩墓发掘材料的梳理,从墓葬的选址、构造、用材和随葬器物等方面对商周时期於越先民的葬俗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柴岭山一带的於越先民往往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头或山脊上建造有封土堆的土墩状墓葬,一般为平地堆土掩埋或挖浅坑封土掩埋,在修建的过程中注重防潮、防水、防盗方面的处理,随葬品以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为主,且在土墩修建或完工后会有一些祭祀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 土墩墓 於越人 埋葬习俗
下载PDF
台湾史前的埋葬模式(前篇)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传坤 鲍卫东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1期93-112,共20页
在种类繁多的文化特征中,文化人类学家,尤其是考古学家往往会碰到一批又一批的人类古墓葬.对于前者,探究墓葬宗教仪式诸方面的内涵是其主要的出发点;而就后者来说,即是从考古遗存形式上的模式分析入手.换言之,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家从人类... 在种类繁多的文化特征中,文化人类学家,尤其是考古学家往往会碰到一批又一批的人类古墓葬.对于前者,探究墓葬宗教仪式诸方面的内涵是其主要的出发点;而就后者来说,即是从考古遗存形式上的模式分析入手.换言之,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家从人类自身开始,探寻着社会中的社会文化模式及规律; 相反,考古学家则必须从那些遥远的人类“遗物”着手.本文以原始材料为基础,从时空分布上来考察台湾史前的埋葬模式.(见图1;有关遗址的详述见附录1)我们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将如何把台湾史前时代中的社会文化的变化揭示得更加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 台湾史 民族志 死者 石棺 遗址 埋葬习俗 考古学家 姿势 张氏
下载PDF
圣洁的火神——土族火葬习俗探源
12
作者 桑吉仁谦 《中国土族》 2010年第2期42-43,共2页
对于土族的丧葬文化,关注的人多,研究和发表见解的人也不少。就目前土族丧葬的形式看,主要有四种,即土葬、火葬、天葬、水葬。其中天葬和水葬并不普遍。
关键词 丧葬文化 土族 土葬 葬俗 埋葬习俗 羌族 尔玛 跳火堆
下载PDF
广东佛山河宕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人骨 被引量:38
13
作者 韩康信 潘其风 《人类学学报》 1982年第1期42-52,107-108,共13页
本文对佛山河宕新石器晚期墓葬中出土的人骨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测量比较,认为这些古代人在体质上仍有不特别强烈的蒙古人种性质,并显示出一些同赤道人种相似的特证。还指出了该墓群的性别年龄分布,因性别而异的埋葬头向和拔牙风俗。
关键词 体质特征 埋葬习俗 拔牙型式
下载PDF
河北阳原三汾沟汉墓中的匈奴文化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仇凤琴 《文物春秋》 2000年第6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汉墓 墓葬(考古) 匈奴人 随葬品 随葬器物 葬式 陶壶 铺首衔环 直肢葬 椁室 文化因素 埋葬习俗 葬俗 仰身 阳原 河北
下载PDF
凉城县水泉墓地相关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党郁 孙金松 《草原文物》 2012年第1期51-57,共7页
凉城县水泉战国墓地最早发现于二十世纪80年代,2008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之进行了全面的钻探和发掘,共发掘墓葬27座,编号为M1-M25、M28、M29①。
关键词 水泉墓地 葬俗 东西 云纹 埋葬习俗 随葬器物 随葬品 墓葬形制 带钩 葬具 饮牛沟墓地 牌饰 凉城县
下载PDF
红山文化葬俗与西辽河流域文明化进程特点初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子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S1期83-87,共5页
关键词 红山文化 埋葬习俗 地点 遗址 赤峰第一期文化 积石冢 葬俗 石棺墓 墓葬(考古) 辽河流域
下载PDF
东汉至魏晋早期鲜卑葬俗的特征与演变分析——以性别和年龄差异为例
17
作者 潘玲 《草原文物》 2012年第1期58-71,131,共15页
以往对鲜卑遗存的研究和论述可以说是林林总总,但本文有自己的视角,在概括鲜卑葬俗的特点时.更专注不同性别之问的差异,以及随着鲜卑族的南迁和逐步汉化所作的动态观察.从而将鲜卑葬俗研究进一步引向深人。
关键词 鲜卑 用牲 男性 扎赉诺尔墓地 随葬品 随葬器物 葬俗 埋葬习俗 墓葬 牌饰 魏晋 性别 年龄差异 差异(心理学)
下载PDF
金代女真人火葬墓流行原因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登民 李云凯 徐凤媛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6-78,共3页
金代女真人火葬墓流行原因初探黄登民,李云凯,徐凤媛火葬,作为一种古老的葬俗,早在殷商至汉代的东北地区,就比较普遍地出现.在金代女真人墓葬中也有较多的发现。特别是海陵迁都以后,这种葬俗在女真人当中更为流行。如华滨金墓,... 金代女真人火葬墓流行原因初探黄登民,李云凯,徐凤媛火葬,作为一种古老的葬俗,早在殷商至汉代的东北地区,就比较普遍地出现.在金代女真人墓葬中也有较多的发现。特别是海陵迁都以后,这种葬俗在女真人当中更为流行。如华滨金墓,①哈尔滨一曼街金墓②,榆树前排金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女真人 火葬墓 流行原因 佛教 埋葬习俗 墓葬形制 墓葬迁移
下载PDF
有关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琳 陈隆文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1年第4期53-57,共5页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是建国以来考古学的重大收获,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遗物来看,此墓断代的上限最早应不超过文帝五年.从墓主的性别和年龄来看,墓主很可能是世袭轪候的第二代稀的母亲.再从此墓的营...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是建国以来考古学的重大收获,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遗物来看,此墓断代的上限最早应不超过文帝五年.从墓主的性别和年龄来看,墓主很可能是世袭轪候的第二代稀的母亲.再从此墓的营建及出土的遗物来看,它反映了西汉初期文帝时代全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而并非仅仅是西汉时期长沙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断代 考古学 埋葬习俗 墓葬 生产力发展水平
下载PDF
万州余家河墓地发掘主要收获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小刚 赵丛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8-79,共2页
万州余家河墓地发掘东周、两汉等各时代墓葬145座,并发现同时期的房屋基址、灰坑、陶窑、水渠诸类丰富的遗迹。其对研究三峡地区东周墓葬内涵与特点及巴楚文化交流、两汉墓葬结构特征、埋葬习俗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余家河墓地 墓葬 埋葬习俗 巴楚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