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产党宣言》中城乡发展观的出场语境、基本内容与现代价值
1
作者 贺树月 周晓宇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52-59,共8页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为“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划定了一个成型的符号。《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阐述了城乡关系的矛盾根源、辩证逻辑和未来归宿...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为“城乡关系”问题的研究划定了一个成型的符号。《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阐述了城乡关系的矛盾根源、辩证逻辑和未来归宿。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促使城市和乡村逐渐从同一走向对立,城乡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得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向对立面转化,最终发展为城乡融合的矛盾统一体。《共产党宣言》科学洞见了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规律,奠定了城乡发展思想的科学理论基调,这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完善奠定了基础,也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强产业融合、坚持以人为本四个层面为我国城乡关系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城乡发展观 城乡对立 城乡融合
下载PDF
新型城乡发展观系统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段娟 鲁奇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19,共2页
科学的城乡发展观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系统解读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时代、新发展经济学视野、新发展哲学视野和城市化新概念下的城乡发展观,认为城乡发展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以全面、... 科学的城乡发展观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系统解读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时代、新发展经济学视野、新发展哲学视野和城市化新概念下的城乡发展观,认为城乡发展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区域城市化、城乡互动、工农互促,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相互繁荣和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观 城乡互动 城乡关联 城市化
下载PDF
统筹城乡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新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凡丽 赵金元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8年第9期52-55,共4页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时期,它成为我国推进改革和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对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坚持和完善,既赋予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新的内容,又体现出对...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发展时期,它成为我国推进改革和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对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坚持和完善,既赋予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新的内容,又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城乡发展观 发展
下载PDF
缺位与归位:农村留守儿童治理体系的重构--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考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洋 朱旭旭 《党政研究》 2016年第5期102-107,共6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我国从"旧三农"向"新三农"转换的衍生品,亦是与城镇化相伴生出现的、跨越城乡空间的一类特殊社会现象。近年来,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分化、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问题频频发生、层出不穷。马克思...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我国从"旧三农"向"新三农"转换的衍生品,亦是与城镇化相伴生出现的、跨越城乡空间的一类特殊社会现象。近年来,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分化、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等问题频频发生、层出不穷。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中有两个核心的概念范畴,一个是"公平",另一个是"城乡融合"。将留守儿童治理体系的构建置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视域下,对于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失情与失教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显著特征。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治理体系应进一步整合"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种资源,进一步有效提升关爱质量和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城乡发展观 关爱服务 城乡-体化 公共服务体系 社会力量
下载PDF
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诉求 被引量:1
5
作者 奚建武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57-63,73,共8页
邓小平城乡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它主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关于城乡关系的价值目标、发展方向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二是基于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关于城乡关系的具体论述。前者是后者... 邓小平城乡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它主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关于城乡关系的价值目标、发展方向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二是基于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关于城乡关系的具体论述。前者是后者的底蕴、本质和规定,后者则是前者的展示和运用。邓小平城乡发展观具有前瞻性、实践性、人民性、全面性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格。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是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当代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城乡发展观 科学内涵 当代诉求
下载PDF
马克思城乡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及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梁艳鸿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3期12-14,共3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马克思城乡发展观勾勒出城乡关系的基本发展脉络及未来走向,并在分析城乡分离、对立及融合的成因条件基础上,演绎了实践辩证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为促进我国当前的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马克思城乡发展观勾勒出城乡关系的基本发展脉络及未来走向,并在分析城乡分离、对立及融合的成因条件基础上,演绎了实践辩证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矛盾分析法,为促进我国当前的城乡和谐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城乡发展观 方法论 启示
下载PDF
兼顾与均衡:毛泽东城乡发展观的逻辑主线
7
作者 朱慧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4期6-11,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城乡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列宁则结合俄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了城乡融合理论并强调城乡文化融合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精髓的基础上,立足中国...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城乡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列宁则结合俄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丰富了城乡融合理论并强调城乡文化融合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充分继承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精髓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城乡关系的具体现实,以城乡兼顾为总的方法论,积极探索城乡互助的新模式。同时,在此过程中以城乡均衡为总目标,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重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理论 毛泽东城乡发展观 城乡融合 城乡兼顾 城乡均衡
下载PDF
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其启示
8
作者 李妍 李景军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 2013年第5期21-22,共2页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相当丰富,他关于城乡发展方面的许多论述,蕴含了丰富的城乡和谐发展思想,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城乡和谐的重要思想资源。
关键词 邓小平 城乡发展观 城乡和谐 启示
下载PDF
喜看全州新景象——全州县以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推动城乡发展观察
9
作者 唐柏林 罗明艳 《南方国土资源》 2017年第1期47-48,共2页
近日,笔者到桂林市全州县乡村采访,当走进蕉江瑶族乡大丫新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别致的“小别墅”,宽敞硬化的水泥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公共花园里茶花在寒风中尽情吐艳……“我们一家6口人原来住在木板房里,刮风下雨... 近日,笔者到桂林市全州县乡村采访,当走进蕉江瑶族乡大丫新村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别致的“小别墅”,宽敞硬化的水泥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村公共花园里茶花在寒风中尽情吐艳……“我们一家6口人原来住在木板房里,刮风下雨都会担心,如今在新村建了占地100平米的三层小洋楼,雨天也不用担心房子会塌了,政府还补助了我3万多元,生活更有盼头。”大丫新村村民康政忠说道。据介绍,他家原来住的木板房已经被拆除,复垦成了新耕地,种上了药材,单这项每年可增加收入2000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集约利用 全州县 城乡发展观 国土资源 景象 桂林市 水泥路 木板
下载PDF
邓小平的城乡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
10
作者 马丽群 《科教文汇》 2009年第19期206-207,共2页
邓小平的城乡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发展观的运用,也是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城乡发展观的发展。在改革、发展的当前关键时期,通过对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解读,结合党的十六大,尤其是党的十七大... 邓小平的城乡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发展观的运用,也是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城乡发展观的发展。在改革、发展的当前关键时期,通过对邓小平城乡发展观的解读,结合党的十六大,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城乡发展的新思想,可进一步领会、把握它们对城乡发展理论和实践提出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城乡发展观 当代价值 统筹城乡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泛分工论视域中的城乡发展观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密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2-71,共10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等早期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泛分工论的视角剖析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运动与城乡关系的历史本质。城乡的分离与对立,是分工与所有制发展的必然后果与私有制条件下分工导致的社会历史矛盾的症候体...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共产党宣言》等早期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泛分工论的视角剖析了城市与乡村的分离运动与城乡关系的历史本质。城乡的分离与对立,是分工与所有制发展的必然后果与私有制条件下分工导致的社会历史矛盾的症候体现。因而,消灭城乡分立并实现城乡在更高历史阶段的融合发展,就构成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内在趋势与要求。就如何超越城乡对立的现实举措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大工业发展的基础性与必要性,但在“农业与工业的结合”等具体举措尚显空泛。这也显示了泛分工论视域下的城乡发展观内在的逻辑困境与理论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城乡发展观 城乡对立 城乡融合 异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