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的微观机制 被引量:14
1
作者 余斌 曾菊新 罗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4-368,共5页
城乡地域系统的空间组织是经济资源的地域配置和重组过程,企业的区位选择、政府的空间安排及其相互间的空间博弈构成系统空间组织的主要驱动力。城乡地域系统主要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空间自组织系统,空间行为主体的地理区位选择形成空... 城乡地域系统的空间组织是经济资源的地域配置和重组过程,企业的区位选择、政府的空间安排及其相互间的空间博弈构成系统空间组织的主要驱动力。城乡地域系统主要是一种基于市场机制的空间自组织系统,空间行为主体的地理区位选择形成空间扰动,不同区位的空间边际价值是系统空间自组织的序参量,空间边际利润率的变化是系统空间自组织的“无形之手”。最后简要分析了葛店开发区的发展对鄂州市城乡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地域系统 空间组织 空间博弈 空间自组织
下载PDF
试论城乡地域系统的空间组织 被引量:2
2
作者 余斌 罗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64-567,共4页
城乡地域系统是一种具有区域内涵和中心地构造体系的地域组织型式,是一种非线性关联、动态开放和循环自组织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城乡地域系统的空间组织是一种经济活动,其实质是居民、厂商和政府等不同空间行为主体驱动的经济资源的地... 城乡地域系统是一种具有区域内涵和中心地构造体系的地域组织型式,是一种非线性关联、动态开放和循环自组织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城乡地域系统的空间组织是一种经济活动,其实质是居民、厂商和政府等不同空间行为主体驱动的经济资源的地域配置和重组过程,其主要组织路径包括系统内部空间组织要素的地域网络化发展及其与系统外部的空间关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地域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要素 空间组织路径
下载PDF
城乡耦合地域系统相互作用模型建构及应用——以南京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振杰 杨山 孙敏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0-94,67,共6页
在总结国内外城乡双系统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引入城乡过渡地区即城乡耦合地域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提取耦合度指标以反映整个系统演化状态以及系统内城市主关联系统与乡村主关联系统在耦合界面上相互... 在总结国内外城乡双系统相互作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引入城乡过渡地区即城乡耦合地域系统非线性动态模型,提取耦合度指标以反映整个系统演化状态以及系统内城市主关联系统与乡村主关联系统在耦合界面上相互作用的协调程度。以南京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28项指标中提取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协调程度、资源设施配给率、环境负反馈机制等四项主因子对其进行耦合度实证辨析,以此了解南京城乡耦合地域系统演化规律性,为进一步深化科学规划和管理该地域的理论实践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耦合地域系统 非线性模型 耦合度 南京
下载PDF
金融地理学视角: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演变与耦合 被引量:5
4
作者 田霖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前国内有关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和乡村的空间联系,而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长期割裂,会造成农村金融和经济的滞后以及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本文采用金融地理学这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分析方法和理念,探求城乡金融地域... 目前国内有关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和乡村的空间联系,而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长期割裂,会造成农村金融和经济的滞后以及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本文采用金融地理学这一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分析方法和理念,探求城乡金融地域系统的内涵、研究范畴及有效耦合机制,拓展了该学科的研究领域,同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地理 金融排斥 城乡金融地域系统 耦合
下载PDF
县域城乡融合评价及差异化发展路径——以浙江山区26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德 钟文钰 +2 位作者 张佳文 王俊峰 戚佳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03-1814,共12页
基于综合评价法、变异系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等方法,从要素层面开展1995—2020年浙江山区26县城乡融合水平评价及差异化路径研究。研究表明:(1)山区26县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稳定增长,且呈组团状分布格局。(2)山区26县各... 基于综合评价法、变异系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等方法,从要素层面开展1995—2020年浙江山区26县城乡融合水平评价及差异化路径研究。研究表明:(1)山区26县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稳定增长,且呈组团状分布格局。(2)山区26县各要素间协调互动作用逐步增强,耦合协调度以2008年和2018年两个时间点为分水岭,实现由濒临失调到勉强协调,再到初级协调的阶段式跨越;创新型要素内部、创新型要素与其他要素尚未形成良好的互馈效应。(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技术要素辐射范围和深度不够、对区域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带动作用不足是制约山区26县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未来,可从强化要素流动与组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城乡融合发展障碍因素、加强区域密联4个方面探索县域城乡融合差异化路径,以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评价 城乡地域系统 县域尺度 差异化路径 浙江山区
下载PDF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分析
6
作者 李婷婷 王艳飞 《中国房地产》 2019年第19期10-15,共6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背景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经济发展转型、新市民融入、乡村空心化、传统开发模式转变等的约束和挑战。建议从理念转变、规划引领、模式创新、机制改... 城乡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背景下,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经济发展转型、新市民融入、乡村空心化、传统开发模式转变等的约束和挑战。建议从理念转变、规划引领、模式创新、机制改革等方面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城乡地域系统 经济社会
下载PDF
大都市边缘区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及效应评价——以长沙市望城区为例 被引量:17
7
作者 贺艳华 谭惠敏 康富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6-164,共9页
在解释城乡融合发展效应机制的基础上,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空间效应4个维度,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3—2018年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过程,提炼出其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并评价该模式下城乡融合发展效应。... 在解释城乡融合发展效应机制的基础上,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空间效应4个维度,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3—2018年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过程,提炼出其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并评价该模式下城乡融合发展效应。研究表明:望城区城乡发展同步推进,探索出了城—镇—村三级共推、产业—空间—制度多维协同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效应整体上较强,尤其在经济效应方面较为突出,不过,早期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关注不够,导致生态效应呈下降趋势,城—镇—村的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特色优势也有待进一步强化。建议统筹编制城镇村发展规划,切实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城乡地域系统 发展模式 效应评价 大都市边缘区
原文传递
中国农区城乡协同发展与乡村振兴途径 被引量:69
8
作者 马历 龙花楼 +2 位作者 戈大专 张英男 屠爽爽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44,共8页
通过构建中国农区乡村和城镇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评判模型,利用1992、2000和2010年三期分区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九大农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目前中国农区城乡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 通过构建中国农区乡村和城镇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评判模型,利用1992、2000和2010年三期分区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九大农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目前中国农区城乡发展水平与协调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区域间不平衡、城乡协调度降低的现象较为普遍。②1992--2010年,大部分农区乡村发展指数波动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城镇化发展指数则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特征;城乡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变化较为复杂,区域差异明显;农区城乡系统问的耦合度相对较高且差距逐步缩小;进一步分析城乡系统协调发展度发现,协调发展度高的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东北区和甘新区,协调发展度低的农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③最后根据农区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内生力、外援力和交互力“三力”助推中国农区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协同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区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 城乡协同发展 乡村振兴 城乡地域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0
9
作者 崔树强 周国华 +2 位作者 戴柳燕 吴国华 贺艳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深入推进,城乡关系迈入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不同于传统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将城市与乡村两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强调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渗透融合,城乡地域系统日益成为地理学领域...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深入推进,城乡关系迈入城乡融合发展新阶段。不同于传统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将城市与乡村两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强调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渗透融合,城乡地域系统日益成为地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国内外地理学者致力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构建,并基于"格局—过程—机制—效应—调控"的地理学逻辑围绕城乡融合发展评价与测度、城乡融合发展驱动因素及机制、城乡融合发展影响效应、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等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视角整合度不够、机制机理解析不深、新趋势关注不足与研究方法创新性不强等问题。未来应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时空异质性与动力机制、多尺度/多类型地域空间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技术手段集成应用、"双碳"与城乡融合发展关联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城乡关系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地域系统 研究进展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原文传递
我国小城镇居民购物出行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鹏军 于昭 贾雨田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0-79,共10页
采用2016年住建部全国小城镇调查的镇区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多水平有序logit模型(Meologit),对全国31个省(区、市)119个小城镇居民购物出行范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一步揭示城乡消费空间的新型城镇等级结构。研究发现:①小城... 采用2016年住建部全国小城镇调查的镇区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多水平有序logit模型(Meologit),对全国31个省(区、市)119个小城镇居民购物出行范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一步揭示城乡消费空间的新型城镇等级结构。研究发现:①小城镇居民购物出行到县市联系加强,呈现“两头强中间弱”的跳跃性圈层结构,镇域和市域范围占比高,呈现与中心地距离递减规律不一样的新趋势;②地理区位和道路条件等因素的重要性在下降,家庭收入、机动车拥有水平和家庭结构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大;③公交便利性将扩大居民购物出行范围;④较高的镇区商业服务水平,将强化居民本地化购物出行。基于以上发现,对城乡交通和商业等级布局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购物出行范围 等级体系 城乡地域系统 城乡交通 商业等级布局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