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2010-2014年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的流行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秦帅 段然 +1 位作者 景怀琦 王鑫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1-655,共5页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流行特征。方法 基于2010-2014年我国17省份腹泻症候群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收集门/急诊因急性腹泻就诊病例,采集粪便标本,并进行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特征等个案调查。对... 目的 了解我国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流行特征。方法 基于2010-2014年我国17省份腹泻症候群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收集门/急诊因急性腹泻就诊病例,采集粪便标本,并进行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特征等个案调查。对粪便标本进行17种常见致泻细菌病原体的病原学检测。按就诊医院类别将病例分为传统农村、中小城镇/城乡过渡带、大型城市3种类型,比较其病原体阳性率及病原谱构成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3种类型病例感染的风险。结果 共纳入传统农村病例5 138例、中小城镇/城乡过渡带病例13 683例、大型城市病例9 253例,3种类型地区病例病原体阳性率城乡差异最大的为福氏志贺菌(阳性率依次为5.81%、2.78%、0.46%)和嗜水气单胞菌(阳性率依次为2.14%、0.96%、0.48%)。中小城镇/城乡过渡带、传统农村相对于大型城市病例感染各种细菌风险差异最大的为福氏志贺菌[OR值及其95% CI分别为6.481(4.666-9.002)、11.304(8.018-15.938)]和嗜水气单胞菌[OR值及其95% CI分别为1.992(1.401-2.832)、4.083(2.833-5.884)]。细菌病原谱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的构成比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志贺菌、嗜水气单胞菌则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志贺菌属血清群构成中大型城市以宋内志贺菌为主(60.00%),传统农村以福氏志贺菌为主(77.37%)。结论 我国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流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福氏志贺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的差异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腹泻 病原谱 城乡类型
原文传递
城乡地域分异过程与城乡统筹发展对策研究
2
作者 孙虎 乔标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2,共3页
地域分异的背后是客观存在的城乡发展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遵照这些发展规律,否则会事倍功半。基于地域分异视角,城乡统筹最应该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乡村撤并与整治,二是把乡村发展融入城镇体系,三是借助城市群发展中国特色的田园城... 地域分异的背后是客观存在的城乡发展规律,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遵照这些发展规律,否则会事倍功半。基于地域分异视角,城乡统筹最应该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加快乡村撤并与整治,二是把乡村发展融入城镇体系,三是借助城市群发展中国特色的田园城市,四是促进流通要素市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分异机制 城乡地域类型 空间管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