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粘土矿物XRD分析的良渚古城城墙土特征及物源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胡薪苹 师育新 +3 位作者 戴雪荣 王金涛 刘斌 王宁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3-382,共10页
在野外观察、测量和系统采样的基础上通过粘土矿物、粒度及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分析了良渚古城城墙土的成分特征,并探讨了其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①北城墙夯土层的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及粘土矿物组合特征与区内馒头山、黄泥口土丘极为相... 在野外观察、测量和系统采样的基础上通过粘土矿物、粒度及元素地球化学实验,分析了良渚古城城墙土的成分特征,并探讨了其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①北城墙夯土层的粒度、地球化学元素及粘土矿物组合特征与区内馒头山、黄泥口土丘极为相似,均为粘土质粉砂,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高岭石-蛭石和绿/蛭混层-蒙皂石型;垫土层则与区内广泛分布的生土层在各指标上表现出一致的特征。据此认为,城墙夯土层取土于附近土丘馒头山和黄泥口,而垫土层则就地取土于附近生土层。②馒头山等自然土丘由于地势较高经历了较强的氧化作用,而生土层是湖沼相沉积物,地势较低洼,处于弱还原的环境,因此二者的粘土矿物组成和结晶度、化学元素等都不同。良渚先民就地取生土层为城墙垫定基础后,并未用它来夯筑城墙,而是从附近馒头山等自然土丘上采取了更适合建筑的土来修筑城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古城 城墙土 XRD分析 矿物 物源
下载PDF
新疆巩宁城城墙土力学性质研究
2
作者 金小磊 《新疆水利》 2018年第2期24-28,共5页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巩宁城城墙为例,通过土工试验研究城墙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抗冻融侵蚀能力,得到原城墙土力学参数,研究了城墙土的耐久性,为现有遗址的保护和后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城墙土的平均干密度为1.57 g/c...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巩宁城城墙为例,通过土工试验研究城墙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抗冻融侵蚀能力,得到原城墙土力学参数,研究了城墙土的耐久性,为现有遗址的保护和后期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结果表明:城墙土的平均干密度为1.57 g/cm^3,土的类别为粉质黏土;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出,冻融循环对城墙土的强度影响较大,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应力最高值所对应的应变值有"前移"的趋势;通过抗剪强度试验得出,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的抗剪强度降低,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减小,冻融循环对内摩擦角的影响比黏聚力要大;通过固结试验得出,在干密度和含水率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的压缩模量也变大;通过渗透试验得出,城墙土的渗透系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墙土 物理性能 力学 重塑
下载PDF
高频探地雷达在古城墙修复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孟田华 黄丽 +3 位作者 张海蛟 王浩航 卢玉和 姜子超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196-202,共7页
在长期环境污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明长城得胜堡墙体结构出现了裂隙、空鼓开裂、墙体基础掏蚀、酥碱、植物根系等病害。研究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分别对得胜堡三个代表性城墙区域进行检测,探地雷达剖面图显示修缮后的... 在长期环境污染、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明长城得胜堡墙体结构出现了裂隙、空鼓开裂、墙体基础掏蚀、酥碱、植物根系等病害。研究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分别对得胜堡三个代表性城墙区域进行检测,探地雷达剖面图显示修缮后的城墙体状况有明显的改观,特别是经过传统逐层夯筑法修缮后的古城墙体,每层夯筑层连续性好,无明显异常,清晰可获得均匀的夯筑层厚度为0.02 m,可有效防治裂隙、空鼓、毛细现象及动植物等病害。采用土坯砖垒砌法修缮的城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由于土坯砖间连接的不密实,容易为毛细水、自然降水、动植物等提供产生裂隙、空鼓、生物等病害的条件,对于城墙的长久保存效果仍不够理想。采用探地雷达可快速了解古城墙的保存现状和修复性能,适宜开展大面积古城墙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无损检测 城墙修缮 城墙
下载PDF
多因素对再生微粉改性城墙内芯土强度的影响
4
作者 王晓娇 戚承志 +4 位作者 周理安 班力壬 朱守东 于航 赵发 《新型建筑材料》 2022年第7期98-103,共6页
掺加废城墙砖再生微粉改进城墙内芯土的强度特性,不仅有利于城墙保护,还可以有效利用建筑垃圾。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再生微粉掺量、城墙内芯土含水率及养护条件等因素对居庸关城墙芯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再生... 掺加废城墙砖再生微粉改进城墙内芯土的强度特性,不仅有利于城墙保护,还可以有效利用建筑垃圾。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再生微粉掺量、城墙内芯土含水率及养护条件等因素对居庸关城墙芯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再生微粉掺量、初始含水率、养护龄期以及养护是否包膜有一定关系;结合土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可知,城墙内芯土中再生微粉掺量为10%、含水率控制在13%左右时,夯实后在自然状态下养护7 d可使城墙内芯土的整体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城墙土 含水率 包膜 无侧限抗压强度
下载PDF
圆明园舍卫城城墙夯土工艺的科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邹非池 周华 +1 位作者 张中华 周双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0454-10458,共5页
为了探究圆明园舍卫城城墙夯土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diffraction of X-rays,XRD)分析、激光粒度分析及密度与孔隙率分析等手段,对圆明园舍卫城城墙的夯土进行理化检测和工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舍卫城城墙主要由石灰和土组成,且没有人为... 为了探究圆明园舍卫城城墙夯土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diffraction of X-rays,XRD)分析、激光粒度分析及密度与孔隙率分析等手段,对圆明园舍卫城城墙的夯土进行理化检测和工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舍卫城城墙主要由石灰和土组成,且没有人为添加细砂,灰土比最接近二八灰土,与《工程做法则例》中的十六把小夯灰土相吻合。同时,通过多种科学数据对比,可进一步推测在夯筑灰土过程中,下层夯土使用了更多的灰土量。多层次的夯土制作工艺,展示了清代宫廷工匠对夯土技术的工艺认识和制作方法。相关结果为研究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夯土城墙的文物保护和科学修复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持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 舍卫城 城墙 工艺
下载PDF
夯土城墙遗址展示方法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雍梦莹 白丹 《美与时代(城市)》 2020年第4期104-105,共2页
夯土城墙是我国古代早期城市防御的主要设施,是古代城市的形象代表和厚重历史的承载物,具有高大连续的城墙形态、独具特色的夯土材料等特征,有非常重要的展示价值。文章通过对我国夯土城墙遗址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出适用于展示夯土城墙的... 夯土城墙是我国古代早期城市防御的主要设施,是古代城市的形象代表和厚重历史的承载物,具有高大连续的城墙形态、独具特色的夯土材料等特征,有非常重要的展示价值。文章通过对我国夯土城墙遗址现状进行分析,整理出适用于展示夯土城墙的整体风貌和局部细节的展示方式,剖析其优缺点与适用条件,为我国夯土城墙遗址的展示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墙 遗址 展示方式
下载PDF
城墙类土遗址展示策略与方法探析——以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城墙展示设计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雅芬 《城市住宅》 2021年第6期16-19,共4页
从城墙类土遗址展示和保护研究入手,以大河村遗址城墙的展示设计为例,分析遗址本体信息、展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展示策略与方法,并与其他类型遗址展示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城墙类土遗址的展示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 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城墙遗址 考古遗址公园 展示设计
下载PDF
烧料礓石改良土加固古遗址土城墙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琦峰 孔垂鹏 +3 位作者 党冰 彭尔兴 胡晓莹 侯铮 《路基工程》 2022年第3期10-17,共8页
以临潭县牛头城古遗址城墙维修与保护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确定遗址土和含烧料礓石夯筑用土的相关力学参数,并利用强度折减法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研究烧料礓石加固土遗址后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安全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以临潭县牛头城古遗址城墙维修与保护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确定遗址土和含烧料礓石夯筑用土的相关力学参数,并利用强度折减法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研究烧料礓石加固土遗址后的应力-应变分布及安全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低掺量烧料礓石改良土夯筑加固后的古遗址土城墙塑性应变区域发展得到明显遏制;对土遗址城墙中部风蚀和底部风蚀加固后遗址土城墙模型的稳定安全系数有明显提高,其加固7天后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959和1.820,夯筑14天后的模型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966和1.829。研究的结果可为烧料礓石夯筑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遗址风蚀城墙加固 烧料礓石改良 礓石掺量 抗剪强度 养护时间 稳定性数值模拟 强度折减系数 安全系数
下载PDF
留住看得见的记忆和乡愁 浅谈乡村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护——以济南市前周王村土城墙遗址修缮保护工程为例
9
作者 刘斌 《文物天地》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许多乡村老建筑、老城墙被拆除,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乡村记忆正渐渐消失。对乡村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是留住乡村记忆的有效手段,在修缮保护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村庄和文物的历史,严格按照文物修缮原则进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许多乡村老建筑、老城墙被拆除,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乡村记忆正渐渐消失。对乡村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护,是留住乡村记忆的有效手段,在修缮保护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村庄和文物的历史,严格按照文物修缮原则进行,最大程度地还原文物的真实状态,让村民能够通过修缮好的不可移动文物找回乡愁,让乡村记忆和文化能够长久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愁 前周王村 城墙遗址 不可移动文物 修缮保护
原文传递
戚城古代夯土城墙的病害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予川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6,共6页
文中通过对戚城自然环境、残损情况的认识和夯土性质的测试分析,对戚城夯土城墙的土性、特点、风化程度和破坏因素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认为戚城城墙主要存在植被破坏、风化坍塌及人为破坏这三种病害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方针和具体... 文中通过对戚城自然环境、残损情况的认识和夯土性质的测试分析,对戚城夯土城墙的土性、特点、风化程度和破坏因素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认为戚城城墙主要存在植被破坏、风化坍塌及人为破坏这三种病害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方针和具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墙 质测试 病害 保护对策
原文传递
长城建造中的层位关系在构造层面的反映——以明长城大同镇段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军富 沈旸 周小棣 《中国文化遗产》 2018年第3期24-30,共7页
长城的时间和地域跨度造就了长城建造特征的丰富性。以明长城大同镇段为例,不同时期的增筑和修补使长城形成了类似考古文化层的层位关系,反映在构造方面分为三种,一是帮筑做法,二是竖向凹槽和嵌砌砖块做法,三是夯层间铺砌砖石与外包砖... 长城的时间和地域跨度造就了长城建造特征的丰富性。以明长城大同镇段为例,不同时期的增筑和修补使长城形成了类似考古文化层的层位关系,反映在构造方面分为三种,一是帮筑做法,二是竖向凹槽和嵌砌砖块做法,三是夯层间铺砌砖石与外包砖石墙体搭接做法。这些措施是长城建造者为加强长城结构的整体性而灵活采取的技术手段,在同时期的内地城墙上也可以发现类似构造。对长城构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长城建造特征和年代分期的认识,对于改善今天的长城保护和修缮技术也有很大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长城 城墙 层位关系 构造做法 大同镇
下载PDF
Seismic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under bearing capacity failure by pseudo-dynamic method 被引量:6
12
作者 阮晓波 孙树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593-2598,共6页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against bearing capacity failure,the seismic safety factor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pseudo-dynamic method,and calculated by c...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against bearing capacity failure,the seismic safety factor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pseudo-dynamic method,and calculated by considering different parameters,such a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ismic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s,ratio of reinforcement length to wall height,back fill friction angle,foundation soil friction angle,soil reinforcement interface friction angle and surcharge.The parametric study shows that the seismic safety factor increases by 24-fold when the foundation soil friction angle varies from 25°to 45°,and increases by 2-fold when the soil reinforcement interface friction angle varies from 0 to 30°.That is to say,the bigger values the foundation soil and/or soil reinforcement interface friction angles have,the safer the reinforced soil walls become in the seismic design.The result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pseudo-static method.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higher value of the safety factor by the present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soil walls seismic stability against bearing capacity seismic active force pseudo-dynamic method
下载PDF
国内城始建于战国晚期燕国辽东郡塞外的一个据点之上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殿福 《东北史地》 2006年第3期2-4,共3页
集安国内城城墙结构为:在石筑墙中包含一个夯土墙,在黑色夯土墙底下有奠基土。这说明,在改筑石墙之前,仍是一个夯土筑的土城。琉璃明王迁都国内,这座土城就已存在。其所筑尉那岩城,即山上王以后所称之丸都山城。国内城石墙,为故国原王... 集安国内城城墙结构为:在石筑墙中包含一个夯土墙,在黑色夯土墙底下有奠基土。这说明,在改筑石墙之前,仍是一个夯土筑的土城。琉璃明王迁都国内,这座土城就已存在。其所筑尉那岩城,即山上王以后所称之丸都山城。国内城石墙,为故国原王在原土筑城墙外加筑石墙。土城筑于战国末年,是战国晚期燕国辽东郡塞外的一个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城 城墙 燕国 塞外据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