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39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风险9年变化
1
作者 李哲 王晓宁 齐智 《首都公共卫生》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研究北京朝阳区小红门地区35~64岁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患病风险的变化,为卫生行政部门完善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心血管疾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研究”北京项目点人群。2010年7月用... 目的研究北京朝阳区小红门地区35~64岁就地城市化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患病风险的变化,为卫生行政部门完善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心血管疾病监测、预防预警和诊治技术应用研究”北京项目点人群。2010年7月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地区抽取1000名35~64岁就地城市化居民,收集其人口学、疾病和行为危险因素、体检及血生化结果,基线样本942人,2019年进行随访调查,有效样本667人。使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就地城市化9年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指标的变化,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风险评估法进行总体风险评估。结果调整人口学、生活方式和家族史后,9年间667名就地城市化居民舒张压升高2.217 mmHg,总胆固醇升高0.121 mmol/L,体质指数升高0.907 kg/m2,有效锻炼率(PRR=1.484)和高血压患病率(PRR=1.255)上升;222人(33.28%)ASCVD的10年风险增加,127人(19.04%)风险降低。结论小红门地区35~64岁就地城市化居民健康行为有所提升,但血压、血脂、超重肥胖指标仍上升明显,高血压患病率及心血管病风险的增加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地城市化居民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 纵向研究
下载PDF
成都市半城市化地区的特征、驱动机制及规划启示
2
作者 陈晨 刘爽 耿佳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一种在景观格局、社会构成和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深刻转变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在不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其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保持现状、持续发展或依赖陷阱等截然不同的结果。特大城市郊区半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 半城市化地区作为一种在景观格局、社会构成和空间形态等方面发生深刻转变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在不同发展战略引导下,其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保持现状、持续发展或依赖陷阱等截然不同的结果。特大城市郊区半城市化地域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居环境改善,对其进行主动干预和精明管治势在必行。文章以成都市为例,研究半城市化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其特征演变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及城乡接合部的自发发展3个方面解析成都市半城市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基于成都市环城生态区规划实施与城乡统筹规划的创新做法,进一步探讨半城市化地区如何通过规划介入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城市化 时空格局 驱动机制 可持续 成都市
下载PDF
从“城”到“乡”:中国城市化亟待转型
3
作者 王旭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很高兴参加“20世纪城市化: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的讨论。这个题目提示我们,要跳出中国看中国,从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抉择,方可切中肯綮。所以笔者想结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世界城市化转型研究”... 很高兴参加“20世纪城市化: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的讨论。这个题目提示我们,要跳出中国看中国,从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抉择,方可切中肯綮。所以笔者想结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世界城市化转型研究”来谈一谈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化 切中肯綮 城市化转型 世界城市发展 20世纪
下载PDF
人口空心化:乡村振兴的家底与逆城市化的起点
4
作者 王兴周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133,共11页
农村人口空心化和人口城市化并行是一种世界性规律,由此导致乡村振兴主体缺位。农村人口空心化既是过去四十多年快速城市化的后果,也是未来乡村振兴的家底和起点;在快速城市化基本结束、逆城市化开启阶段,对农村空心化现状进行盘点对于... 农村人口空心化和人口城市化并行是一种世界性规律,由此导致乡村振兴主体缺位。农村人口空心化既是过去四十多年快速城市化的后果,也是未来乡村振兴的家底和起点;在快速城市化基本结束、逆城市化开启阶段,对农村空心化现状进行盘点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广东省312个村的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广东农村人口空心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深度空心村比例很高;村落人口空心化程度主要受地理区域、地形特征、城乡距离、传统文化等先赋性、不可选择性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应该实施差异化分类施策的乡村振兴策略,只有当乡村振兴运动使农村舒适性拉力不断提升,人口逆向流动渐成趋势,农村空心化趋势才能真正被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化 乡村人口空心化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拉美国家城市化转型中的经验和挑战
5
作者 韩琦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5,共7页
拉美是世界上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80%,仅次于北美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城市爆炸”的阶段已经结束,并逐渐进入城市化进程巩固阶段,原来那种由农村向城市移民的高潮已经逐渐让位于城市体系内部的... 拉美是世界上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80%,仅次于北美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城市爆炸”的阶段已经结束,并逐渐进入城市化进程巩固阶段,原来那种由农村向城市移民的高潮已经逐渐让位于城市体系内部的整合和平衡发展。城市化正在向社会公正、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固阶段 城市移民 拉美国家 城市化 拉美地区 可持续发展城市 北美地区 城市化转型
下载PDF
多维城市化与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时空关联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攀 余斌 武洁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5-362,共18页
探索城市化与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复杂性关联规律既是新时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命题,也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时代前沿。以江汉平原为研究案例,以2000—2019年为研究时段,在建立城市化指标体系和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 探索城市化与乡村地域功能演化的复杂性关联规律既是新时期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命题,也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时代前沿。以江汉平原为研究案例,以2000—2019年为研究时段,在建立城市化指标体系和乡村地域功能评价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态面板模型、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深入探究多维城市化与乡村地域功能之间的时序关联规律及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江汉平原乡村地域功能演化具有明显结构分异性,其中,乡村地域综合功能在时序上呈现阶段性变化,空间上呈现沿焦柳-长荆发展轴的倒“U”形分布格局向汉宜线-东部平原带的“T”形分布格局演化。(2)江汉平原多维城市化与乡村地域功能在时序关联上呈现复杂性特征,其中人口、经济城市化与乡村地域综合功能呈现“N”形曲线规律,土地城市化与乡村地域综合功能呈现单调递增态势,但弹性系数值低于后期人口和经济城市化正效应值。(3)江汉平原多维城市化与乡村地域功能在空间关联上呈现明显规律性和异质性特征。研究结果有利于丰富乡村地理学理论内涵,为案例地区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城市化 乡村地域功能 城乡关系 时空关联 江汉平原
下载PDF
城市化转型中的亚洲都市农业
7
作者 李文硕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6,5,共6页
城市化转型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性现象。①传统城市化以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在产业形态、景观风貌、人口结构等方面呈现鲜明的城乡差异。20世纪以来,先是发达经济体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中心城市与郊区从此消彼长到共生共存的变化,继而全... 城市化转型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性现象。①传统城市化以单个城市发展为中心,在产业形态、景观风貌、人口结构等方面呈现鲜明的城乡差异。20世纪以来,先是发达经济体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中心城市与郊区从此消彼长到共生共存的变化,继而全球南方的许多大城市也经历了类似过程,或是正在转型之中。从全球层面看,大城市逐渐摆脱了单核、独立发展的态势,转而向区域化和网络化的方向转变。中心城市及其周边与之有密切经济、人员、信息交流的郊区整合为大都市区,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市化地域,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提供均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经济体 新型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 都市农业 基础设施 城市 产业形态 大都市区
下载PDF
中国式城镇化: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8
作者 何一民 何永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为主的城市化成为发展的方向,因而也出现了若干城市病。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遵循。因而,跟随西方传统城市化的发展,不符合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和新路径,扭转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中国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有其历史逻辑,也是“两个结合”的中国化与当代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基本逻辑 人民城市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有益探索——《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研究》评析
9
作者 原新 《人口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纵观全球,人口城市化进程虽然是资源集约利用和劳动生产效率提升的过程,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相互促进,但城市化带来的碳排放量显著增加,日益加剧全球性气候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十亿级人口的国家之一,作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 纵观全球,人口城市化进程虽然是资源集约利用和劳动生产效率提升的过程,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相互促进,但城市化带来的碳排放量显著增加,日益加剧全球性气候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拥有十亿级人口的国家之一,作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承担大国责任。随着人口城市化迅速发展,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人口城市化低碳战略政策是刻不容缓的重要议题。由王桂新教授等主编的《中国人口城市化与碳减排研究》一书为中国在人口城市化发展中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中国式现代化 碳减排 劳动生产效率 碳中和 碳排放量 大国责任 低碳战略
下载PDF
历史大概念视域下的知识结构化教学策略——以“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为例
10
作者 吴富林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86-88,共3页
知识结构化教学是深度教学的重要策略,文章以“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为例,提炼大概念,学习主题化,网络图学史,知识结构化,问题链释疑,思维进阶化,情境多元化,培育核心素养,新结构致用,学习意义化。以深度教学推动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 知识结构化教学是深度教学的重要策略,文章以“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为例,提炼大概念,学习主题化,网络图学史,知识结构化,问题链释疑,思维进阶化,情境多元化,培育核心素养,新结构致用,学习意义化。以深度教学推动深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知识结构化 城市化进程 深度教学
下载PDF
城市化对福建省气温和地温变化影响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刘倩 金凯 +5 位作者 金岩松 宗全利 刘春霞 秦鹏 陈明利 刘佩茹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热环境急剧恶化,研究城市化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有助于深入认识我国气候变化特征。然而,以往相关研究多聚焦于气温或地温中的一项指标,尚不完全清楚城市化对二者影响的差异。本文利用福建省20个气象站逐日地表...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热环境急剧恶化,研究城市化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有助于深入认识我国气候变化特征。然而,以往相关研究多聚焦于气温或地温中的一项指标,尚不完全清楚城市化对二者影响的差异。本文利用福建省20个气象站逐日地表气温(简称气温)和0 m地温(简称地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和UMR(Urban Minus Rural)等方法,旨在探讨1987—2017年福建省气温、地温变化中的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1)福建省气温和地温变化具有很大时空异质性;就区域平均而言,年和各季节平均温度均呈增加趋势,但地温上升幅度普遍高于气温。(2)城市化对城市站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温度变化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对年平均地温变化的影响(0.18℃·(10 a)^(-1),P<0.01)明显高于对气温的影响(0.08℃·(10 a)^(-1),P<0.05),对各季节平均地温变化的影响也高于气温。(3)在基于所有台站计算的福建省年平均地温序列中检测出显著的城市化影响(0.06℃·(10 a)^(-1),P<0.05),且这种城市化影响偏差在春季和夏季地温序列中更加明显。综上,基于台站观测数据的福建省气温和地温变化速率差异与城市化对二者的增温效应差异密切相关;建议在未来相关研究中对此予以考虑和剔除,从而促进对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地温 变化趋势 城市化 不对称性
下载PDF
热示踪法对广州城市化地下温度影响的辨识
12
作者 连健斌 李绍恒 +3 位作者 陈建耀 龚柔艳 梁贝竹 董林垚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6,共8页
浅层地温和近地表空气温度之间存在内在能量交换,随着时间推移,地表温度变化的信息会向下传播,并叠加到稳态地温场上。因此,可通过当前地温剖面,反过来重建地面温度变化的历史。为评估全球变暖和城市化对广州地下温度的综合影响,本文收... 浅层地温和近地表空气温度之间存在内在能量交换,随着时间推移,地表温度变化的信息会向下传播,并叠加到稳态地温场上。因此,可通过当前地温剖面,反过来重建地面温度变化的历史。为评估全球变暖和城市化对广州地下温度的综合影响,本文收集了广州站自1958—2022年的气温数据并对这段时期的气温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距平分析,获得了广州16个观测钻孔的温度-深度剖面;再利用温度-深度剖面下段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地温梯度以及偏离恒定地温梯度的深度;最后,结合气温数据得到开始增温时间和增温幅度,运用解析解方程得到广州地表增温下温度-深度剖面的理论曲线。结果显示广州气温在1958—2022年间的增温速率为0.33℃/10a,开始增温的时间为1987年,增温幅度为2.6℃。广州区域观测到的地温梯度值为0.036℃/m,而地温偏离恒定地温梯度的深度为54.8 m,与通过解析解计算得到的理论深度57.6 m基本一致。研究发现城市化导致的地表变暖开始时间越早,地下温度与恒定地温梯度偏离的深度越大,表明城市区域地温偏离恒定地温梯度的深度可作为描述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城市化 气温 地温 广州
下载PDF
湿润地区暴雨特征对城市化响应研究
13
作者 张龙海 胡茂川 +2 位作者 杨芳 刘丙军 陈晓宏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6,共8页
人类活动使得暴雨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暴雨特征发生显著改变。厘清城市化对暴雨特征的影响对城市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为例,利用处于不同行政区的11个雨量站点在2006—2019年期间收集到的逐15min降水数据,识别场次... 人类活动使得暴雨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暴雨特征发生显著改变。厘清城市化对暴雨特征的影响对城市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为例,利用处于不同行政区的11个雨量站点在2006—2019年期间收集到的逐15min降水数据,识别场次暴雨;从暴雨雨量、日数、雨强、次数、雨型、雨峰占比和雨峰系数7个方面,分析湿润地区暴雨特征对城市化的响应表现。结果表明:(1)城市化率较高区的暴雨雨量、日数、强度和次数均高于城市化率较低区,暴雨次数在时序变异性上则相反;(2)城市化对暴雨雨型无显著性影响,广州市各区雨型占比差异不大,且暴雨大多为单峰型,占比约63%;(3)暴雨雨峰占比对城市化响应不明显,其与降雨历时呈负相关关系,短历时暴雨特征由峰值雨量主导,而长历时和超长历时的暴雨事件中的持续时间是影响雨量的主要因素;(4)广州短历时和超长历时暴雨雨峰系数受城市化影响显著,城市化率较高区明显高于城市化率较低区;此外,广州暴雨雨型大多为前期集中型单峰暴雨,但城市化率较高区的超长历时暴雨大多偏后期集中型,需要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地区 场次暴雨 暴雨特征 城市化 响应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功能性流失测度评价与实证分析
14
作者 施釉超 金晓斌 +2 位作者 罗秀丽 梁坤宇 周寅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3,共11页
[目的]揭示快速城市化发展下耕地功能性流失现象的阶段性特征,探讨流失类型和流失等级的时空格局与管控策略,为优化区域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思路借鉴。[方法]基于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功能性流失的类型特征解析,从“用途—产能—... [目的]揭示快速城市化发展下耕地功能性流失现象的阶段性特征,探讨流失类型和流失等级的时空格局与管控策略,为优化区域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思路借鉴。[方法]基于快速城市化地区耕地功能性流失的类型特征解析,从“用途—产能—储量”三维视角构建其综合测度体系,监测耕地功能的流失程度并预测流失风险,进一步针对各级流失区域提出管控策略,以江苏省江阴市为研究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1)统筹考虑耕地功能流失的阶段性特征,以此划分耕地功能性流失的主要类型,探索定量表征快速城市化进程下耕地功能性流失程度和风险的方法,对缓解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具有重要理论支撑。(2)江阴市用途流失维中种植非粮食作物面积占比最大,共涉及267个村;产能流失维涉及的村域较少,仅59个村;储量流失中,中低风险类型区涉及的村域较多且数量相当,分别为104个村和115个村。(3)基于综合评价体系,江阴市村域中二级流失占比最大(71.17%),在未来发展中需对不同流失程度实施完善农业建设、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加强流失风险监测等差异化治理策略。[结论]耕地功能性流失现象在发生时间、受干扰因素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阶段性特征,其时空格局在分维和综合维度上各具差异,因地施策可为促进区域耕地保护与利用,完善耕地功能风险监测与预警,进而优化国土空间合理布局等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功能性流失 多维测度 城市化 江阴市
下载PDF
固废资源化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研究——以兴化为例
15
作者 贾志兴 陈明 +1 位作者 周丹 黄蕾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期174-179,共6页
通过量化固废资源化产业对其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为区域指出新发展思路。通过构建兴化不锈钢产业与城市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评估了2010年-2021年不锈钢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化不锈钢产业和城市化关联度极强,其耦合程度几乎保持在... 通过量化固废资源化产业对其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为区域指出新发展思路。通过构建兴化不锈钢产业与城市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评估了2010年-2021年不锈钢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化不锈钢产业和城市化关联度极强,其耦合程度几乎保持在0.9以上;产业的两次不同调整,协调度和调和指数不断提高,说明现有产业政策有助于城市化的发展;在人均GDP 59 662元、第二产业占比38.7%时达到“拐点”。结果显示:不锈钢产业链的调整,兴化不锈钢产业发展更加科学,为推进城市特色“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探索经验。也为资源化产业提供示范典型,指出发展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固废资源化 耦合协调模型 库兹涅茨曲线
下载PDF
基于HEC-HMS的黄土高塬沟壑区流域城市化对洪水情势的影响
16
作者 钟芳倩 霍艾迪 +3 位作者 赵志欣 陈建 杨璐莹 王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2,79,共7页
黄土高塬沟壑区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硬化会影响暴雨水文情势,增大洪水模拟预报难度。为实现对流域城市洪水灾害的预警,基于HEC-HMS水文模型,分别率定砚瓦川流域城市化前后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条件下的产汇流参数,开展极端暴雨洪水情景设计,... 黄土高塬沟壑区城市化过程中下垫面硬化会影响暴雨水文情势,增大洪水模拟预报难度。为实现对流域城市洪水灾害的预警,基于HEC-HMS水文模型,分别率定砚瓦川流域城市化前后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条件下的产汇流参数,开展极端暴雨洪水情景设计,揭示流域城市化对不同重现期洪水的水文效应。结果表明:建立的HEC-HMS降雨-径流模型适用于黄土高塬沟壑区洪水预报,其模拟综合合格率为81.25%,平均Nash效率系数为0.82;流域城市化对重现期短的洪水要素变化影响较大,且洪量变化幅度大于洪峰变化幅度,100 a一遇洪水的洪峰和洪量的增幅分别为4.54%和6.40%,5 a一遇洪水的洪峰和洪量的增幅分别为7.06%和9.49%;各子流域设计洪水对流域城市化的响应分布具有空间差异性,以西北部地区响应为最强,其次为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C-HMS模型 流域城市化 洪水响应 砚瓦川流域 黄土高塬沟壑区
下载PDF
城市化背景下河流水系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研究
17
作者 杨柳 刘子怡 +3 位作者 冯畅 邓哲 苏章娴 蒋燕梅 《城市建筑》 2024年第9期80-85,共6页
城镇与河流水系唇齿相依。文章以湖南省长沙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对其20年来的城市发展和水网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时间和空间尺度探究城镇化发展与河流水系变化的关系,以揭示内陆地区城镇化发展对水网... 城镇与河流水系唇齿相依。文章以湖南省长沙市为研究对象,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三期遥感影像,对其20年来的城市发展和水网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从时间和空间尺度探究城镇化发展与河流水系变化的关系,以揭示内陆地区城镇化发展对水网变化的影响。分析表明:近20年来长沙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河流水系的影响显著,河网密度与水面率大体呈下降趋势,水系数量与长度均减少,河流水系在形态上趋向于简单化、主干化;城镇化发展速率越快,对河流水系的影响越显著。文章探究了城镇化引发河流水系变化的因素,并补充了内陆地区城镇化发展与河流水系关系的相关研究,有利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水系 城镇化 U形曲线 长沙市
下载PDF
村落中的“公主”——城市化进程中的成长陷阱
18
作者 康永久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107,共15页
中国近40年的城市化进程,对女性成长具有特殊意味。有这样一群农村姑娘,她们本是家庭、村落或学校的宠儿,充满内在的骄傲,对人生有着特别的渴望期许,但最终走上了成功与幸福相对立的道路。对她们而言,成长中的陷阱遍布爱情、家庭与事业... 中国近40年的城市化进程,对女性成长具有特殊意味。有这样一群农村姑娘,她们本是家庭、村落或学校的宠儿,充满内在的骄傲,对人生有着特别的渴望期许,但最终走上了成功与幸福相对立的道路。对她们而言,成长中的陷阱遍布爱情、家庭与事业各个方面。在这里,赫然存在一种文化中断。这种文化中断不是根源于波伏瓦所说的“幸福的被动性”或布迪厄所说的“男性统治”及其背后的“象征暴力”,也不是由于家庭资本或社会经济地位的特殊影响,而是与一套外在的打断系统息息相关。正是这套打断系统在她们生活中再造了相互观看与占有、情感结构与事业组织、理论生活与生产性劳动的现实区分。而城乡二元体制,则是这种打断系统制度化的核心。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城市、学校与理论知识这样一套公共支持系统与女性成长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成长 文化中断 打断系统 事业组织 理论生活 再生产 城市视角
下载PDF
城市化发展能够降低福利碳强度吗?——G20国家的经验证据及对中国的启示
19
作者 刘国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99,共10页
城市化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论文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福利碳强度指标,基于1990—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数据,计算了G20国家的福利碳强度,并运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福利碳强度的... 城市化与低碳发展的关系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论文依据生态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福利碳强度指标,基于1990—2020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数据,计算了G20国家的福利碳强度,并运用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城市化对福利碳强度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样本期间各成员国的福利碳强度呈下降趋势,表明单位福利水平的提升给碳排放空间带来的压力在逐渐缩小。(2)共有29个年份城市化率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出口贸易和政府规模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总体而言,城市化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福利碳强度,出口贸易的增加和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推高福利碳强度。(3)发达国家的主要局限是人均碳排放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短板在于人均预期寿命偏低。以上结论对中国未来低碳发展的政策启示主要有:要摒弃城市化模式之争,走弹性变通的适宜城市化道路;要促进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精诚合作,推动治理现代化;要发展高质量出口贸易,助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福利碳强度 低碳发展 生态经济学
下载PDF
多尺度视角下新疆城市化发展地域差异分析
20
作者 玛丽娅木古丽·阿不力米提 杨胜天 布买日也木·买买提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87-96,共10页
基于熵值法、相关系数以及灰色关联分析,采用SPSS、Matlab及ArcGIS等软件,分析地州和县域尺度下的新疆人口发展水平(PDL)和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CUDL)等级地域差异分布状况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新疆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呈增长趋势。北... 基于熵值法、相关系数以及灰色关联分析,采用SPSS、Matlab及ArcGIS等软件,分析地州和县域尺度下的新疆人口发展水平(PDL)和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CUDL)等级地域差异分布状况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新疆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呈增长趋势。北疆和东疆呈聚集型增长,南疆呈分散型缓慢增长趋势,整体城市化发展水平呈北高南低趋势,部分偏南边界县域仍处于欠发达状态;2006年前后新疆人口发展水平和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等级结构均有明显变化,2010年新疆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稳增态势;新疆人口发展与城市化综合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强相关,各子系统与新疆城市化水平得分之间的关联度大小表现为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社会城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城市化 熵值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地域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